高校跆拳道训练过程中常见损伤的产生及其预防研究
2020-08-12刘洋
刘洋
摘 要:近几年来,跆拳道在我国高校中得以迅速而广泛发展,深受广大师生群体的喜爱,然而,在具体的开展过程中,由于跆拳道课程发展时间较短、教师专业程度不够高、学生对跆拳道了解程度不够深,以及教学环境较差等因素的影响,很容易造成各种运动损伤的发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大大限制了高校跆拳道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因此,本文对高校跆拳道训练过程中的常见损伤及其产生原因进行客观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尽可能地降低高校跆拳道运动损伤的发生几率,以为大学生跆拳道训练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
关键词:高校 跆拳道训练 常见损伤 预防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6(c)-0008-02
Research on the occurrence and prevention of common injuries in Taekwondo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IU Yang
(Department of sports, Bei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4)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aekwondo has developed rapidly and widely in China'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is deeply loved by teachers and students. However, due to the short development time of taekwondo courses, insufficient professional level of teachers, students' insufficient understanding of taekwondo and poor teaching environment, various sports injuries easily occur, reducing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to a certain extent, thus greatly limiting the efficient development of taekwondo teaching activiti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refore, this paper makes an objective analysis of common injuries and their causes in the process of taekwondo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preventive measures to reduce the occurrence probability of taekwondo sports injuri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much as possible, so as to provide certain safety guarantee for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taekwondo training activities for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Universities; Taekwondo training; Common injuries; Prevention、
1 高校跆拳道训练中常见损伤及其发生原因
1.1 高校跆拳道训练中常见损伤
跆拳道是一项以旋踢脚法等技术动作而闻名的搏击项目,具有较强的竞技性与对抗性,因而,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学生在训练跆拳道的过程中,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运动损伤。跆拳道项目要求学生赤脚训练,且训练过程中跑跳动作居多,同时也需要配合一定的手部力量训练,因此跆拳道运动损伤的产生部位基本上集中于手部、脚部与腰部等。跆拳道运动损伤的种类主要有踝关节扭伤、腰肌拉伤、肌肉劳损、肘关节与膝关节擦伤甚至是骨折等。跆拳道运动损伤的发生在不同的季节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在冬季,运动损伤的发生几率远远高于夏季,可能是因为在冬季,人体的肌肉与关节灵活性不够大,再加上技术动作不够规范、身体与心理准备活动不足,以及缺乏专业的指导,而如果突然进行大量的高强度训练,则很容易导致关节与肌肉损伤的发生。
1.2 高校跆拳道训练中常见损伤的发生原因
高校跆拳道训练中,运动损伤的发生原因主要可以归纳为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两大方面。
1.2.1 主观因素
在跆拳道训练中,影响运动损伤发生的主观因素主要有以下3点:一是思想问题。一些学生由于本身对跆拳道缺乏足够的兴趣与重视,在上课过程中,容易产生懈怠与逆反心理,态度不端正,注意力不集中,在具体的训练中,只是盲目地模仿训练,很容易由于技术动作不规范而产生运动损伤。二是学生的身体素质问题。如今我国多数大学生缺乏足够的体育运动训练,其身体素质不够强,身体协调性、柔韧性等较差,难以很好地适应强度较大的跆拳道训练,也容易造成运动损伤。三是准备活动不够充分。跆拳道训练强度较大,如果没有做好充分的身心准备活动,也很容易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1.2.2 客观因素
影响跆拳道运动损伤的客观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教师教学方法因素,当前我国跆拳道课程中,普遍存在教师授课方式军事化、忽略对学生身心特征的考虑等问题,这些都是造成学生运动损伤的重要因素。二是训练场地、器材与气候条件等因素,如果训练场地不够专业,训练器材过于陈旧,气候条件过于恶劣,也很容易造成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生。三是教师缺乏足够的损伤预防意识,对学生缺乏足够的安全教育,没有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也没有总结损伤发生原因,从而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几率始终居高不下。四是训练负荷与训练强度安排不够合理,长时间进行大强度的运动训练,也很容易导致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生。
2 高校跆拳道训练中损伤的预防措施
2.1 做好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安全意识
教师在开展跆拳道课之前,应该先对学生进行足够的思想教育,增强学生安全意识,通过讲解与示范等方式,来对跆拳道训练中可能出现的运动损伤进行深入细致的讲解,以使学生能够對可能存在的危险进行正确的认识与把握,以尽可能地避免危险的发生。同时教师还应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对跆拳道训练的重视,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运动训练中。
2.2 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
教师在开展跆拳道训练前,还应该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充分调动全身的肌肉,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加速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强学生身体的柔韧素质,以为之后的正式训练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有效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几率。
2.3 做好损伤预防工作,合理安排训练负荷
在开展跆拳道训练之前,教师应该对训练场地与设施器材进行认真的检查与核对,并督促每一位学生都戴好防护器材。在跆拳道正式训练中,应该注重训练强度与负荷的合理性,随时关注学生的训练状态与心理动态,如果发现学生难以适应当下的训练安排,应该及时调整训练计划,避免训练过度而造成运动损伤的发生。另外,还应该选择适宜的训练内容,注重训练技巧的使用,避免训练过程中过多使用蛮力,且训练动作不可过于粗野。
要想有效降低跆拳道运动损伤的发生几率,除了需要做好以上几个方面的工作之外,还应该加强训练场地与设施的建设,为跆拳道训练活动的开展提供优质的条件;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的习惯,加强身体易受伤部位的训练,注重自身身体素质的增强;加强学生跆拳道基本功的训练,保障学生基本动作的规范性,为之后难度更大的技术动作的练习奠定基础,从而有效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几率,等等。
参考文献
[1] 缪珊.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常见的运动损伤及预防措施[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2):61-62.
[2] 张雅祺.北京体育大学跆拳道专项学生运动损伤及伤后恢复的研究[J].运动,2016(19):67-68.
[3] 宫恩强.跆拳道运动员常见运动损伤调查分析与伤病预防[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2):50.
[4] 赖晓红,王守都,姚嘉为.广东省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损伤特点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6(4):11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