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美术课堂中的“留白”艺术
2020-08-12陈晓君
摘 要: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学校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培养。小学是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启蒙阶段。美术教师的教学效果对学生的艺术素养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美术是一个相对自由的学科。在近年的美术教学中,很多教师逐渐重视培养学生的自由创作能力,在美术课堂教学中适当“留白”,为学生尽量提供充分的创作空间。本文基于美术教学需求,探讨了“留白”教学在美术课堂中的开展方式,旨在培养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主动探索的能力,让美术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留白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22-0093-02
引 言
留白是中国画的经典技法。中国画讲究知白守黑,在绘画创作中会在画面中留下大量空白,营造广袤深远的空间感和意境,给人以无尽想象和美的享受。留白艺术,讲究的是虚与实的完美结合。画不书满是艺术,语不言满是智慧,食不进满利于健体。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不可教得太“满”,太满的教学内容会超出学生的吸收程度,让学生没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进行创作。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留白”的教学方式,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充分结合,实现理想的教学目标。“留白”教学将教师传授知识的“虚”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实”进行充分结合,是培养学生的艺术创作力的重要途径。因此,美术教师应重视“留白”對学生的美术能力的培养的积极意义,掌握“留白”的教学方法和技巧,着眼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自身的教学观念的改变,培养学生的基础绘画技能,提高学生的主动创新和探究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
一、开发教材中的“留白”,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低年级学生对美术的学习有较大兴趣。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材涉及绘画、雕塑、手工制作等各类丰富的美术内容,很受小学生的喜欢。美术教材不仅涵盖丰富的美术知识,还隐藏了很多“留白”的内容。低年级的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思维活跃、脑洞新奇等特点,相比成人,他们欣赏和创作的点非常独特,这就为教师在美术课堂开展“留白”教学提供了空间和可能。在实际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留白”与教学“留白”进行有效整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美术创作的乐趣,感受到艺术的魅力[1]。
例如,在教学“船”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创作绘画,并进行手工制作。很多小学生都没有坐过课文中所讲的大轮船,甚至没见过真正的轮船。教师如果直接根据教材内容开展教学,会让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根据教材中的“留白”空间,笔者让学生以“我喜欢的船”为主题进行在课前收集有关船(不限船的形式)的图片资料,并要求学生将收集的船的照片在家长的帮助下打印出来,运用到课堂学习中。不同小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家庭环境存在差异,对船的认识也各不相同。例如,有的学生经常和家长去公园划小船,带来了公园小船的照片;有的学生在电视上看过帆船比赛,觉得帆船很酷,所以带来了各种帆船的漂亮照片;有的学生是科学小达人,带来了大军舰的照片;有的学生说他没来得及打照片,带来了家里的轮船模型……
在课堂开始前,笔者将学生带来的船的照片一一贴在展示墙上,让学生共同欣赏,并让部分学生发表喜爱船的原因,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鉴赏力,然后再指导学生进行船的美术创作,并在创作形式上“留白”,留给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索,从而体验到美术创作的乐趣。
二、在教学预设时“留白”,激发学生的美术创作灵感
在美术创作中,每位艺术创作者有其独立的艺术创作风格,具有很强的自由性。在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下,教师只注重教学的预设性,忽略了课堂教学的实时性,习惯根据教案内容按部就班地进行美术教学。丰富的教案内容充实了教师的课堂讲解,却减少了学生主动思考和创作发挥的机会,极大限制了学生的美术创作自由。灵感是美术创作的基础。低年级学生主要以直观形象的思维为主,习惯从主观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美术是一门视觉性学科,要求美术教师的教学方法具有弹性,在教学预设中“留白”,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交流和探讨,以激发学生的美术创作灵感[2]。
例如,在教学“手形的联想”一课时,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对手形的各种联想进行美术创作。在课前,笔者准备了一组与各种手形相关的图片,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图片,在展示的过程中不直接告诉学生图片中的手形是什么,而是让学生去观察和想象手形像什么,开展自由讨论,填补教学预设中的“留白”。在欣赏图片的过程中,很多学生看出了图片中的手形所表达的内容,还试着进行手形动作模仿。这时,笔者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手形进行联想,在纸上进行手形的绘画创作。
在绘画创作环节,笔者预设了“留白”,让学生根据想象和喜好给图案上颜色,可以是彩色铅笔,也可以是蜡笔,创作形式不做局限。教师在教学中预设“留白”,可以使学生的思路不局限在某一个点上,能充分发散思维,激发创作灵感,对于提高美术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自主创作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在教学活动中“留白”,提高学生的美术创造力
低年级小学生的自控能力非常差,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课堂教学开始时还会因为较强的好奇心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但随着课堂活动的开展,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在传统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注重学生对美术绘画技法的学习和应用,认为学生能画出一幅完整的画就是达到了教学目的,忽略了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在低年级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作为真正的教学目标,运用“留白”的教学方式,促进该目标的有效实现[3]。
例如,在教学“漂亮的瓶子”一课时,笔者开展了以“漂亮的瓶子”为主题的美术活动,要求学生进行手工剪纸,剪出自己喜欢的瓶子样式,并进行绘画装饰。笔者先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各种瓶子的造型图片,让学生观察瓶子的造型特点。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结合笔者的讲解发现,绝大多数瓶子的造型具有对称的特点。笔者先为学生剪出一个瓶子的造型作为示范,并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留白”,让学生探索、设计瓶子的造型,并根据自己的想法给瓶身绘制装饰图案。学生通过亲手操作,在实践中逐渐找到了瓶子的设计、制作窍门,并进行了“研发”,设计出了很多漂亮的瓶子。最后,笔者将学生制作的“漂亮瓶子”贴在班级板报上,进行一一展示,让学生欣赏和评价。
教师在课堂活动中的适当“留白”和课后的评价“留白”,能让学生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课堂上,锻炼了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了美术教学活动的质量。
四、在审美教学中“留白”,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低年级的美术教学内容涉及线条、构图、色彩等美术基础知识。很多学生和家长把美术学习等同于绘画学习,这种思想是非常片面的。美术包含多种艺术领域,建筑、绘画、设计、雕塑等都属于美术的门类,甚至很多学者将书法与摄影也归为美术门类。小学美术的学习,是让学生对美术学科的范围进行初步认识。美术是一门视觉性学科,具有很强的欣赏性。培养小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是当今小学美术教育重要的教学目的之一。为提高小学生的鉴赏能力,审美教育应运而生。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利用“灌输式”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审美意识的培养。审美教育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启蒙阶段。因此,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审美教育的教学活动中采用“留白”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索空間[4]。
例如,在教学“伙伴”一课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欣赏与“伙伴”主题相关的国画、油画、雕塑等美术作品时,不仅要对作品细节,如人物服饰、表情、手中的物品及人物所在的环境进行细致的观察,还要对艺术作品的内涵进行探索、理解,了解艺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对艺术作品表达的内容进行“留白”,先不对学生讲述,而是让学生自主欣赏艺术作品,并让学生选择一件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大胆发表自己对这件作品的内容理解及喜爱原因,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教材中的《扑枣图》从画面中的色彩、人物的造型等角度进行想象,共同探讨这一作品要表达的内容有哪些,并派代表进行发言。
笔者始终认为,每件艺术作品的含义不是单一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位学生可以有自己独特的眼光和看法。对学生的发言,笔者给予了鼓励和肯定,并在最后对作品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教师在审美教育中“留白”,可以让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对艺术作品进行思考,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
结 语
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长期的努力。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进行“留白”设计,对应教材的内容范围,结合学生的认知习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提高美术课堂的教学质量,最终使美术教育达到“无画处皆是妙境”的教学境界。
[参考文献]
朱雪静.探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留白[J].美术教育研究,2020(07):162-163.
朱慧.留白,读图时代语境下美术欣赏中的坚守[J].小学教学参考,2015(36):64-65.
孙颖.上好美术欣赏课,让学生学会审美[J].北京教育(普教版),2020(05):89.
包著燕.关于小学低年级美术教学的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9(04):82.
作者简介:陈晓君(1994.10—),女,江苏昆山人,中小学二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