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2020-08-12田中利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63期
关键词:阑尾阑尾炎腹腔

田中利

(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金厂沟梁镇中心卫生院,内蒙古 赤峰)

0 引言

临床常见外科急腹症是阑尾炎,是指阑尾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各年龄段均发病,青年男性群体较常见,患病后有右下腹部痛、恶心呕吐等表现,在我国发病率较高,未接受及时治疗甚至危及生命,同时受疾病解剖部位特殊的影响,极易发生误诊或漏诊,导致患者延误最佳治愈时机。目前治疗本病以外科手术为主,传统开腹手术能彻底切除病变组织,但创伤性较强,极易诱导机体发生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炎性反应,引起患者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因此探寻经济、有效及可行的治疗方案受到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随着普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小切口手术受到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较小的手术切口能缓解机体创伤及疼痛程度,尤其能满足年轻爱美女性的时机需求,同时该操作能缩短腹腔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便于加速疾病康复进程,缩短住院时间利于节约住院费用,达到缓解经济负担的目的,具安全性及可行性[1]。本研究分析急性阑尾炎患者应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研究时段是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研究对象是我院接收的8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两组,每组43例,观察组:男女所占比例23:20,年龄19-62岁,均值是(42.83±1.84)岁;病程4-21h,均值是(10.83±0.62)h;疾病类型:单纯性16例,化脓性14例,穿孔性13例;对照组:男女比例22:21,年龄20-64岁,均值是 (42.95±1.63)岁;病程 5-22h,均值是(10.94±0.58)h;疾病类型:单纯性17例,化脓性12例,穿孔性14例。两组比较(P>0.05)。签署“知情同意书”;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

(1)诊断标准:阑尾管腔外径>8mm;阑尾管腔内径≥5mm;阑尾管壁厚度>3mm;具有右下腹疼痛、右下腹扪及包块等表现。(2)纳入标准:经检查确诊符合《外科学》[2]内急性阑尾炎者;腹痛局限在右下腹;发病时间≤48h;皮下脂肪较少者。(3)排除标准:存在手术禁忌症者;伴弥漫性腹膜炎者;既往有下腹部手术史;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糖尿病。血液疾病;精神障碍;中途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

对照组: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指导患者选择仰卧位,常规清洁消毒处理切口处的皮肤,提供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选择腹部适宜的位置行5-7.5cm切口,沿着结肠带明确阑尾部位,将切口拉开提供清晰的手术视野,利于查看阑尾根部,视野状态较差的话,借助盐水纱垫将小肠隔开,利于充分暴露阑尾。将阑尾采用阑尾钳夹住,在系膜周围行缝扎操作,结扎阑尾根部,随后轻柔的切除阑尾,立即清洁消毒切口部位,将荷包埋入盲肠壁,最后将腹膜缝合[3]。

观察组: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提供硬膜外麻醉+平卧位,经右下腹麦氏点位置行一切口,将皮肤及皮下组织切开,游离腹内斜肌与腹内肌,打开腹膜后借助拉钩牵开切口,将小肠及大网膜最大程度的避开,切除阑尾后对患处采用0.9%氯化钠溶液彻底清理,利用四号线缝合切口[4]。

术后两组遵医嘱服用消炎、抗感染等药物。

1.3 观察指标

手术指标:测定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及住院时间。

术后疼痛程度(参考视觉模拟评分法[5],0-10分表示不同程度疼痛,轻微疼痛≤3分,缓解片刻后疼痛感消失,中度疼痛4-6分,疼痛能耐受,重度疼痛≥7分,疼痛剧烈且难耐受,得分越低疼痛感越轻)。

治疗效果:显效:恶心呕吐及腹部疼痛等症状消退,伤口完全愈合,各体征稳定;好转:症状基本消退,伤口愈合良好,各体征基本稳定;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6],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

统计两组发生腹腔脓肿、切口感染及肠梗阻的并发症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22.0软件分析本研究数据,计量资料(手术指标及观察指标)()t检验。计数资料(治疗效果及并发症)[n/(%)],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指标

观察组手术时间、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具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表1 比较手术指标()

表1 比较手术指标()

组别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肠鸣音恢复(h) 肛门排气(h) 住院时间(d) 疼痛程度(分)观察组 (n=43) 40.22±10.36 10.08±4.51 13.48±5.72 20.42±6.78 4.32±1.45 1.15±0.63对照组 (n=43) 59.14±11.75 26.13±5.04 16.85±6.13 24.53±7.15 6.39±2.01 3.48±0.57 t 7.9199 15.5615 2.6357 2.7351 5.4768 17.9838 P P<0.01 P<0.01 P<0.01 P<0.01 P<0.01 P<0.01

2.2 治疗效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67%)高于对照组86.04%,P<0.05(具统计学意义),如表2所示。

表2 比较治疗效果[(n),%]

2.3 并发症

86例患者手术后,观察组腹腔脓肿1例,切口感染1例,未发生肠梗阻,并发症率4.65%;对照组腹腔脓肿3例,切口感染3例,肠梗阻2例,并发症率18.60%,χ2=4.0737,P=0.0435,观察组并发症率较对照组低,P<0.05(具统计学意义 )。

3 讨论

阑尾炎属于目前常见的急腹症,位居各急腹症首位,根据病程具体分为急性及慢性,前者常见,患病后有发热、右下腹剧烈疼痛等表现,病因是阑尾管腔阻塞、感染等,具有发病率高、起病急与发展快等特点,未接受及时治疗严重损害消化系统,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甚至引起腹膜炎、脓肿形成及化脓性门静脉炎等并发症,危及生命。目前治疗本病以外科手术为主,传统开腹手术的操作技术较成熟,获得临床医师的认可,但该术式有切口长、创伤性较强及并发症多等缺陷,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胃肠功能恢复,并且术中大量组织因子进入血液,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激反应,不利于病情康复,因此李俊[6]学者认为,实行经济、可行的外科手术是治疗疾病的关键,便于获得良好的疾病治疗效果,对促进患者疾病早期康复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有研究报道[7],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该病症患者能提高整体疗效,其属于新型的手术方式,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及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优势:(1)明确阑尾部位且全面探查腹腔情况,避免有误诊、漏诊等情况出现;(2)术后提供消炎及抗感染等药物避免发生切口感染;(3)局麻下行麦氏小切口,无需借助特殊设备、手术器材,减少医疗费用;(4)小切口能满足患者对伤口美观的需求,缓解疼痛感;(5)具有较广的适应症范围,基本不会损伤皮肤组织,利于降低并发症风险,促进病情早期康复。

部分研究结果证实,该术式仍具有以下缺点:(1)手术视野狭窄,导致手术难度增加;(2)切口距离阑尾根部较远,导致切口感染风险增加;(3)腹腔内有较多脓液,彻底清除难度较高,导致术后出现腹腔囊肿,因此临床医师在实际工作需做好以下工作,(1)不可过度行小切口,根据病情需求操作;(2)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完成手术步骤,伴有炎性渗出者最大化的吸出腹腔液体,因此根据患者病情情况,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指征,酌情选择手术方式,总之以医疗安全及质量为前提,根据病情需求、经济条件及医院设备等因素,权衡利弊后行对症的手术方案,便于提高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手术效果,加速疾病康复进程,便于获得良好疗效。

本研究观察组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手术时间、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并发症率较对照组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67%)高于对照组86.04%,P<0.05(具统计学意义),说明本研究并发症率4.65%与洪楠[8]文献报道内并发症率4.08%的结果基本一致,由此可见早期行小切口阑尾切除术能提高手术效果,分析如下:具有切口小、并发症少及术后恢复快等显著优势,因此提供对症外科手术治疗能在手术刺激下,保护机体产生的炎症反应,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能降低炎症反应,缓解术后疼痛,促进肠鸣音及肛门排气时间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便于加速疾病康复进程,具有临床可推广性。

猜你喜欢

阑尾阑尾炎腹腔
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在老年复杂性阑尾炎诊断中应用
胰岛素泵用于腹腔给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阑尾真的无用吗?
阑尾炎能自愈吗?
根部穿孔性阑尾炎的腹腔镜治疗策略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2例腹腔妊娠临床分析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30例临床观察
消痈解毒汤为主治疗阑尾脓肿1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