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鞘后入路在单孔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体会(附61例报告)

2020-08-12张一忠齐长磊帅勇锋陈军杰唐健松褚荣华吴卫东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0年7期
关键词:耻骨单孔筋膜

张一忠,齐长磊,帅勇锋,陈军杰,唐健松,朱 路,褚荣华,吴卫东

(1.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胃肠疝外科,浙江 宁波,315020;2.宁波市北仑区中医院普通外科;3.北仑第三人民医院普通外科;4.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胃肠外科)

2008年Filipovic-Cugura等[1]报道了第一例单孔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TEP)。国内也有多位学者尝试并报道[2-3]。然而此术式并未广泛开展。2018~2019年经脐单孔TEP重新获得重视,我们团队施行了多例单孔TEP并取得满意疗效。但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尤其双侧疝,中线处后鞘白线融合处的干扰使对侧术区无法获得良好的空间显露。而同期,受国内蒋会勇等提出的全内脏囊分离术式的启发[4-5],我们探索新的手术入路施行TEP。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共61例患者,其中男56例,女5例;左侧21,右侧30,双侧疝10例。25~84岁,平均(59.21±15.26)岁,BMI 17.5~29.6 kg/m2,平均(23.37±2.59)kg/m2。疝分型(改良Gilbert分型[6],本研究中61例患者,71侧):Ⅰ型4例,Ⅱ型27例,Ⅲ型17例,Ⅳ型2例,Ⅴ型18例,Ⅵ型2例,Ⅶ型1例。主刀与扶镜手均由相对固定的医师组成。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文号KY0401。纳入标准:诊断腹股沟疝(包括难复性疝),术前均行盆腔CT检查。排除标准:心肺功能等不能耐受全麻手术。

1.2 手术器械 采用自行研制的单孔Port,10 mm高清腹腔镜,常规腹腔镜器械,带吸引功能的电钩(彭氏多功能手术解剖器,型号SY-IVB(N)-1)。补片15 cm×10 cm,疝环>3 cm的患者,采用15 cm×12 cm的补片。

1.3 手术方法 采用吸入复合全身麻醉,预计手术时间较长如双侧疝患者,术前留置尿管。患者取头低脚高15°仰卧位。沿脐下正中做2 cm弧形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距脐环下方约5 mm,横行切开白线及前鞘,先将一侧腹直肌拉向外侧,显露后鞘,再切开后鞘约1 cm,同法切开对侧后鞘约1 cm,最终切开共约2 cm的腹直肌鞘(白线)。显露鞘后腹膜前脂肪组织。此时电刀稍分离鞘后脂肪粘连,再用平头线剪向足侧推开脂肪组织2~3 cm,创造足够空间,置入单孔Port,建立腹膜外气腹,压力维持在10~13 mmHg,在镜头引导下用电钩及无损伤钳作后鞘后渐进式分离,分离耻骨膀胱间隙(Retzius间隙),显露耻骨联合及耻骨梳韧带,充分游离外侧Bogros间隙。沿髂耻束向内侧分离至内环口。剥离或结扎切断疝囊。将精索结构去腹膜化。女性常规保留子宫圆韧带。置入轻量补片,完全覆盖肌耻骨孔。直视下排气,防止补片卷曲或移位。最后取出Port,间断缝合切开的腹直肌鞘及白线腱膜,皮内间断缝合脐部切口。

2 结 果

61例患者均完成后鞘后单孔TEP,无中转手术。手术时间25~140 min,单侧平均(53.37±19.96)min,双侧平均(83.3±27.30)min。术中出血量(5.31±4.96)mL。术中发生腹膜破损10例,分别为切口下腹膜破损2例,建立通道时3例,分离疝囊时5例,其中1例分离疝囊及推平腹膜返折线时均有破损。术后第1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平均(2.30±1.19),第3天平均(0.27±0.44)。术后脐部切口感染1例,经门诊换药后愈合。1例术前同时服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术后第2天出现切口下方皮下淤血,未进行特殊处理,后恢复。最长随访5个月,未发现慢性疼痛及补片感染、复发。

3 讨 论

自2008年Filipovic-Cugura等[1]首次报道单孔腹腔镜TEP,国内学者也进行了尝试。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并未获得推广,国内缺乏大宗病例报道。我们团队利用自行设计的单孔Port展开技术攻关,逐一解决单孔装置布局、手术器械干扰、漏气、排烟及缝合等问题,目前腹直肌后鞘前入路已作为常规手术开展,并取得不逊于常规三孔TEP的效果。然而我们也遇到一些问题,尤其行双侧疝手术时,对侧操作受限。受到国内蒋会勇等提出的全内脏囊分离手术理念的启发,我们开始施行后鞘后入路单孔TEP,现对单孔后鞘后TEP的技术问题及解剖发现作一探讨。

3.1 鞘后入路在操作细节上与鞘前入路存在诸多不同 (1)切口设计:鞘前入路,单侧时,切口常偏向患侧;而鞘后则采用正中切口。单侧疝手术时切开腹直肌鞘长度相仿,能安全置入Port即可。但双侧时操作受到限制。一侧手术完成后进行对侧操作时,因中线处腹白线阻挡,往往需切开后鞘白线融合处,进入对侧鞘后间隙方可施术。有时甚至需在切口下重新切开对侧前鞘,Port置入对侧肌后间隙。相当于同一个皮肤切口下的两个手术,对腹直肌前鞘损伤较大。(2)Port放置:鞘前入路时,Port底座的内侧受白线阻隔无法展开,操作过程器械容易将Port自后鞘前提至皮下。此时需中止操作,将Port复位后再次手术。而鞘后入路底座展开充分,不容易滑脱,操作更顺畅。(3)腹膜破损对操作的影响:鞘前入路,腹膜破损几率略低于鞘后入路。但腹膜破损腹腔进气后后鞘及腹膜上抬,而患者处于头低足高位,由于后鞘位置固定,而分离Retzius间隙需向下向后走行。因此单孔条件下器械进入需先向上再向下,类似于“爬坡”。随着腹膜破损漏气后后鞘与腹膜的抬高,在器械爬坡进入时常发生器械爬坡不足导致捅穿腹膜的情况,增加了手术困难。而鞘后入路上抬起伏的是腹膜,本身较为松弛,用左手的操作钳压着即可继续操作,爬坡现象少见,对操作的影响不大。但鞘后入路TEP的腹膜破损率相对会增高。因为脐环周围的腹壁各层组织融合,切口时容易分破腹膜。如果及时发现,可采用4-0可吸收缝线连续缝合破口处腹膜,作为补救措施,对后续操作不会造成影响。而在向两侧拓展空间时,此区域腹膜菲薄透明,容易破损(3/61)。此时破损不建议马上闭合处理,可用左手器械下压上抬的腹膜,快速拓展Retzius间隙。一旦空间建立足够,气流进出平衡,腹膜因重力原因下垂,对手术操作的影响会减少。此种情况类似于主动腹膜切开。腹膜破损可待补片放置结束后视具体情况处理。<5 mm与补片对应位置无关的破口可不做处理。其他腹膜破损处理同常规TEP。(4)分离操作:鞘后入路分离外侧间隙时操作死角少,弓状线外缘的切开可减少。中线处无白线影响,不存在对侧操作受限的因素,可创造更大的腹膜前空间。

3.2 解剖观察 后鞘后入路视野下可观察到不同于后鞘前入路的结构。(1)下腹壁正中静脉:采用后鞘后入路可发现一条位于腹膜较为恒定的静脉。术中处理不好的话容易出血,进而影响手术视野。我们暂时命名为下腹壁正中静脉。其解剖位置恒定,弓状线以上位于后鞘与腹膜之间,弓状线以下在双侧腹直肌的肌间沟内。直径约为1 mm,引流脐周及腹膜前间隙的静脉血流。经耻骨上静脉分支汇入髂外静脉。单侧疝时,一般无需完全显露此血管,因此可保留该静脉。双侧疝时,需将其离断,近脐端的静脉出血需要确切止血,否则容易出现术中迟发的静脉端再开放,进而导致出血影响手术视野。见图1~图3。(2)对弓状线的新理解:弓状线的传统定义为腹直肌后鞘缺如形成的弓状游离缘。位于脐下4~5 cm。Rizk研究了40具尸体标本弓状线的位置与形态[7],结果仅15%的标本存在弓状线、双弓状线。70%的标本腹直肌后鞘由脐向下渐渐变薄终于耻骨联合上缘,无弓状线存在。10%的标本腹直肌后鞘以同样的厚度由脐向下止于耻骨联合上缘,未见弓状线。5%标本增厚的腹横肌筋膜取代了弓状线,形成左右相连的后鞘纤维带。杜廷页等[8]、Ansari[9]指出半环线的位置变异很大,在一些尸体标本中半环线最高处达脐部或以上,而另一些标本中半环线可低至耻骨,这些弓状线的变异给TEP带来很大困难。我们在后鞘后入路的实践中发现,在相当于弓状线足侧附近会出现增厚筋膜,其完整、连续,外侧与后鞘融合,下方止于前腹壁,有时内侧缺如呈内高外低的弧状,类似弓状线。但其与后鞘(弓状线)并非呈延续关系,而是独立的两层结构。我们认为所谓第二、第三弓状线,或所谓的弓状线皱褶,就是增厚的腹膜前筋膜浅层。手术时需向深层切开该结构方能进入Retzius间隙。分离外侧间隙时,同样需将此筋膜切开约2 cm,以取得满意的外侧空间。见图4~图6。

目前在腹膜前间隙的解剖中,“圆环套圆环”膜解剖理念[10]、“筋膜间平面”、“联合筋膜平面”理论[11]、“平面转换学说”[12]等,使腹横筋膜、腹膜外筋膜、脐膀胱筋膜等概念有了新的定义,也引起了更多新的争议[10,12-13],后鞘后入路以独特的视野,为腹股沟区解剖观念提供更多、更新的依据。

后鞘后单孔TEP作为一种新的手术方法,与后鞘前入路相比,手术难度并未增加,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对于双侧疝可能是更好的解决方案。而其独特视角将为腹腔镜视野下腹股沟区解剖提供新的认识与证据。

猜你喜欢

耻骨单孔筋膜
氯化钾与萝卜汤促进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卵巢良性肿瘤术后排气的临床分析
CT三维成像技术研究肌耻骨孔解剖
妇科单孔腹腔镜手术护理中快速康复理念的实施效果探究
筋膜枪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耻骨联合分离的痛,您了解多少?
筋膜枪,真的那么神奇吗
筋膜枪成“网红”消费品
“网红”筋膜枪有用吗?
孕产妇要小心耻骨联合分离
耻骨联合分离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