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组诗的比较阅读中亲近民俗文化

2020-08-11王红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20年2期
关键词:民俗文化意象

王红

【摘   要】充分挖掘古诗中的民俗文化元素,将其融入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教师可以开展古诗组读的教学,引导学生在内涵比较中知晓民俗之异,在意象比较中感受民俗之趣,在炼字比较中体味民俗之妙,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提升积累、赏析、表达的能力。

【关键词】民俗文化;古诗组读;意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充分挖掘古诗中的民俗文化元素,将其融入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元日》《清明》两首古诗的教学为例。元日,指农历正月初一,也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春节,意味着新一年的开始。清明,既是一种节气,又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编者将两首古诗编写在一篇课文中,意在让学生在古诗的比较阅读中,感受民俗文化的无穷魅力。

一、在内涵比较中知晓民俗之异

“民俗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创造的语言和行为模式,或者说是民族共同创造和遵守的行为规则。”基于某个节气的独特生活方式也是民俗文化的一部分。

如《元日》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描写古人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该诗抓住放鞭炮、喝屠苏酒、换桃符三种传统习俗来渲染春节祥和欢乐的气氛,表达了诗人推行新法的强烈愿望和坚定决心。首句为“爆竹声中一岁除”,诗中提到的燃放爆竹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了今天。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全家老小在大年初一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用屠苏草或其他几种草药泡的酒。人们还把酒渣用红布包起来,挂在门框上,用来“驱邪”和躲避瘟疫。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意思是用新桃符替换了旧桃符。桃符,是画有神荼、郁垒两个神像或写有这两个神像名字的桃木板,正月初一清晨挂在门上,以求“避邪”。这也是古代民间的一种习俗,后来这种习俗逐渐演变为贴春联,但过年放鞭炮、喝美酒的活动还流传至今。四句诗中,三句都写到了传统习俗,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历史悠久。

《清明》一诗,语言十分通俗,毫无矫揉造作之痕。清明本身既是自然节气,又是传统节日,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该诗由此凸显两大特色:一是节气特色。首句为“清明时节雨纷紛”,清明时节正是冷暖空气冲突激烈的时候,势力减弱的北方冷空气和南方的暖湿空气常常在长江一带交锋,致使江南地区常常“乍暖还寒晴复雨”。清明前后细雨霏霏,俨然成为这个节气的特点之一。二是节日特色。清明节最主要的习俗是祭拜祖先,悼念亲人。在这个本该家人团聚、上坟祭扫的日子,作者孤身赶路,触景伤怀,心头的滋味十分复杂。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平添了一层愁绪。特定的节日、特殊的环境,使作者产生了特别的心境。《清明》在思想与艺术上的杰出成就,奠定了其在清明哀悼诗中千古绝唱之地位。

不同的起源,带来的是不同的习俗,甚至不同的感受。教师在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这两首诗之后,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两首诗、两个传统节日分别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经过整体感知与比较,学生不难发现,《元日》带给人的感受是喜气洋洋的、欢乐的,而《清明》则带来伤感的、悲凉的感受。这种直观的感受与两个节日本身的情感基调是完全吻合的。这也为后续的赏析打下了基础。借助《元日》和《清明》,学生不仅感受到了春节和清明不同的民俗文化,也对丰富多彩、各具特征的节气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明白诗人是在特定的节日借景抒怀,从而写出情景交融的佳作。

二、在意象比较中感受民俗之趣

意象,即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诗人借助意象抒发感情和抒写生活的丰富多彩,读者则通过意象来理解诗、理解作者。

在这两首诗中,两位诗人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酒”这一意象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春风送暖入屠苏”,此句诗从触觉上写春风送来了暖意,从嗅觉和味觉上写人人都愉快地饮用屠苏酒,庆贺新年。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设计了一个口语交际的环节:“除夕之夜,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喝酒守岁,晚辈会跟长辈说些什么?长辈又会跟晚辈说些什么呢?”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纷纷表达自己内心的祝福:“祝福爷爷奶奶寿比南山,福如东海!”“祝福爸爸妈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笔者客串了课堂上的长辈角色,也给学生送上了新春祝福:“祝福孩子们好好学习,天天快乐!一年更比一年强!”笔者还在精心创设的情境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这是一杯什么酒。学生有感而发,脱口而出:这是一杯团圆的酒、喜庆的酒、快乐的酒、温暖的酒、幸福的酒……这里出现的美酒烘托了欢乐祥和的气氛。学生不仅体味了“酒”这一意象,还通过酒体会到了民俗文化的生动情趣。

教学《清明》一诗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诗人‘借问酒家何处有的目的是什么?这里诗人喝酒又是为了什么?”学生联系诗人被外放江南、独在异乡,不能回到远隔千里的故园的背景材料,逐步走进诗人的内心。学生体会到,在这特定的悲情之日,诗人无法回乡,只能走在纷纷细雨之中,感受雨水润湿春衫的冰冷。这冷既是身上的,也是心头的。此时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诗人希望用酒来消解忧愁、悲凉和思念。此时,学生与作者产生了共鸣:这是一杯驱寒的酒、忧伤的酒、孤独的酒和思乡的酒!

同样的意象,别样的情怀。《元日》是愉悦时饮酒,《清明》则是悲伤时饮酒。看似寻常的酒,其实暗含了作者的情思。将酒这一共同的意象置于不同的情境中,让学生进行体味、咀嚼,能帮助他们感悟作者的情感。

三、在炼字比较中体味民俗之妙

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诗人常对某个字、词进行精细的锤炼、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其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

《元日》的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的是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的情景。“曈曈”二字展现了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着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而《清明》中的“清明时节雨纷纷”,写的是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的天气。诗人用“纷纷”二字来形容那天的雨,可谓恰到好处。古典诗词中,诗人常常采用这种“叠词”的手法来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内心情感。这样的手法不仅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和节奏感,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还对相关情境起到了强调作用。两首诗在描写环境时,不约而同地采用了叠词的手法,尽显不同时节的不同特点,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

基于以上解读,在教学《清明》一诗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从哪个词可以感受到行人伤心欲绝的心情?”学生首先将目光锁定在“欲断魂”上。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这几个字表示“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接着让学生找一找,还可以从哪个词感受到悲伤。这时,有学生注意到了“雨纷纷”这一特殊的气象。“‘雨纷纷明明写的是自然环境,与诗人的心情有什么关系呢?”教师这一问激发了学生积极思考,他们联系这个节气特殊的环境、这个节日特定的人文内涵,感悟到这绵绵细雨打湿的不仅仅是衣衫,更是诗人的心情!至此,学生的感悟已经从直抒胸臆的“欲断魂”到了借景抒情的“雨纷纷”,进入了更高的思维层次。诗人借景抒情的写作特色也一览无余。全诗共28个字,可谓是惜字如金,但是诗人却连用了两个相同的字来写这连绵不断的细雨,可见“雨”在这首诗中对表情达意所起的重要作用。

紧接着,笔者让学生到《元日》一诗中去找一找类似的写法。学生明确问题指向,投入诗中,不仅发现了“曈曈”这种叠词的表达形式,更理解了王安石连用两个“曈”字,为的是表明变法给百姓带来的美好前景以及自己的决心和勇气。

由此可见,两位诗人抓住一雨一晴不同的节气景致,运用了叠词手法,表达了内心不同的情感。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民俗文化的精妙,也明白了两首诗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特点。

总而言之,古诗组读是根植传统、亲近民俗的教学形式。它能真正让学生在古诗的对比阅读中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提升积累、赏析、表达的能力。

(浙江省杭州采荷第一小学教育集团   310000)

猜你喜欢

民俗文化意象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提高民俗文化意识,延续民俗文化
城市化进程中的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对策分析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来自林间的风
高中语文古诗词意象学习策略研究
英语读思言的隐喻意象与教学互见
探析伏牛山文化圈特色民俗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