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体育活动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健康的影响

2020-08-11李珍李宏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19期
关键词:社区体育义务教育学校体育

李珍 李宏

摘  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课业负担已成不可承受之重,尽管近年来教育行政部门的减负力度很大,但实际效果有限,学校中体育课被文化课挤占的现象依然存在,课业与校外辅导班、兴趣班等夺走了学生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的时间,使其疏离社区生活,导致出现身体、心理的健康问题。近些年,国家相关部门大力度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减负工作,学生在校时间变短了,这样义务教育学生参加“社区体育”活动就有了时间保障。

关键词:健康教育  社区体育  义务教育  学校体育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7(a)-0203-03

The Influence of Community Sports Activities on The Health of Students in Compulsory Education

LI Zhen  LI Hong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Longnan Teachers college, Longnan, Gansu Province, 742500  China)

Abstract: In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stage, students' schoolwork burden has become an unbearable weight. Although the education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has made great efforts to reduce the burden in recent years, but the actual effect is limited. The phenomenon that physical education in schools is still occupied by cultural courses still exists. Schoolwork and off campus counseling classes, interest classes, etc. take away the time for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community sports activities and alienate them from community life, leading to the emergence of body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problems. In recent years,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of the state vigorously promote the work of reducing the burden of students in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stage, and students' time in school is shorter, so that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students can participate in the "community sports" activities with time guarantee.

Key Words: Health education; Community sports; Compulsory education;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健康中國”背景下的我国体育事业已深入社会的各个区域与阶层,社区体育是相对于学校体育、专业竞赛体育的最为普适的体育运动形式,也是与普通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处于最低层次的体育运动链上,但其又是联系与沟通学校体育、专业体育的重要途径,所以在全民体育热情高涨的今天,社区体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与青睐。对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而言,尽管学校是其主要的生活场所,学校体育也是其体育运动锻炼的主要形式,但学校及其学校体育因其特殊环境与课程要求,无法完全满足中小学生对于运动锻炼的所有要求,从这个角度讲,社区体育作为一种重要的形式在中小学生体育生活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对其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意义与价值。

1  我国社区体育发展概况

我国社区体育活动始于20世纪50年代,首先是一些省市在企业的资助下成立了地区体育协会。20世纪80年代后期,一些大城市如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地出现了以街道牵头的街道社区体育协会。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居民小区集群的大规模形成,出现了以社区为组织单元的体育协会,相应的,各级体育协会的活动也逐渐有序开展起来。而在民间,城市空地、公园等空旷地带中老年晨练活动逐渐由零散、小规模演变成为居民约定俗成体育锻炼场所[1],成为我国社区体育的最初级形式。1997年,国家体委、教委、民政部、建设部及文化部联合颁发了《关于加强城市社区体育工作的意见》,首次以“社区体育”的称呼确定了社区体育的概念,也成为我国最早指导社区体育工作的文件,尽管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要晚近20年,但其意义却十分重大,标志着我国体育事业由专业化、少数人参与向大众体育、全民参与的转变。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全民健身热潮高涨,社区体育以其独特的功能与魅力,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青睐。社区体育在社区建设中的地位也明显提高。至此,我国城市居民社区体育意识逐渐成熟,社区体育活动进入高潮期。

2  社区体育的特征

2.1 民间性

虽然社区体育场所与设施一般为是政府或者企业所建,发展过程中也需要政府的规划引导,但就其活动本身而言则具有民间性。其最大优点是在活动中没有严格的程序,也没有相关的考核标准,人们在活动中因兴趣相同或相近而自发的一起参与或组织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相互了解,增进友谊,渐渐地,社区体育场所成为社区居民沟通感情的重要场所。这种民间性极大丰富了社区活动的内容,也使体育活动更接地气,在活动中也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与弹性。

2.2 休闲娱乐性

社区体育同时兼具休闲娱乐功能,这也是社区体育吸引人的地方。社区体育的核心理念是“快乐体育”,这种“娱乐”既来自自身参与的体验,也来自于欣赏他人的过程,总之,社区体育至始至终充满着“休闲娱乐”的元素。可以说,社区体育是最先使体育娱乐化的场所,逐渐向各个场域衍生,现在体育娱乐已然成为一种时尚。

3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参与社区体育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3.1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参与社区体育的重视程度低,机制尚未形成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非常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国务院及相关部门陆续出台或颁布了一系列指导文件,以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青少年、或社区体育为关键词可检索到的有《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1951年)、《关于中小学生的健康状况和改进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报告》(1964年)、《关于保证中小学生有一小时以上的体育活动的通知》(1982年)、《学校体育工作条例》(1990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民健身一二一工程》(1995年)、《关于加强城市社区体育工作的意见》(1997年)、《2001-2005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2007)、《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中小学体育工作评估办法》《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办法》(2014年)、《关于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的实施意见》(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018年)。

作为某一个时期指导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一个明显事实是这些文件主要侧重于对学校体育工作的要求和指导。“目前,我国青少年体育仍然处于政府在唱‘独角戏的状态,青少年体育的社会支持力度严重不足”[2],还没有专门出台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参与社区体育的指导性文件。此外,“受财政资源有限性和体育公共服务无偿性的制约,政府在履行体育公共服务的职能过程中呈现出‘以政府取向为核心的现象”[3]依然突出。再者,由于诸多原因,学校体育课程标准、体育锻炼时间等落实不到位的情况还是比较普遍。调查显示,在学校、课堂之外,我国青少年从事体育活动的时间、项目、内容等方面均存在不足,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学生参与社区体育的机制尚未建立起来。这就造成了我国就中小学生体育活动主要局限于学校与专业机构,极大削弱了社区体育的功能。

3.2 社区体育活动资源有限,没有考虑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特殊需求

调查发现,存在有学生不了解社区体育活动开展和宣传情况,这说明社区的健身文化建设尚不尽如人意。与相关部门对义务教育階段学生参与“社区体育”工作的不重视相应的是社区体育设施的不足。在“我国城乡学校体育发展的差距也日益增大”[4]的背景下,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社区体育活动场所功能不完善,设施建设不到位情况较为提出,很多社区在考虑建设体育设施时没有专门为未成年人考虑,很多设施都专为成年人服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参与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即使是学生到了社区,也不会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家长也不放心学生的安全,长此以往,学生也会逐渐疏远社区体育活动。

3.3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用于社区体育活动的时间得不到保证

目前中小学教育中,为了达到所谓的目标,忽略教育过程“背离教育原有的意义和价值”[5]的事时有发生,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课业负担已成为他们不可承受之重,尽管近年来教育行政部门的减负力度很大,但实际效果非常有限,学校中体育课被文化课挤占的问题依然存在,课业与校外辅导班、兴趣班等大量夺走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的时间,渐渐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便与社区生活疏远,导致出现身体、心理的健康问题。尽管从教育部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在努力减少义务教育阶段的在校时间与作业负担,但让学生有时间、有意愿参与社区体育活动还需要家长、全社会的全方位改变,不可一蹴而就。

参考文献

[1] 周弘.武汉市城区中学生参与社区体育现状[J].青少年体育,2016(3):20-23.

[2] 叶松东.我国青少年体育秩序治理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20(2):5-10.

[3] 甄玉,王占坤,杨宣旺.我国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20(2):53-57.

[4] 万朝阳,金涛.学校体育城乡均衡发展的互动模式[J].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9(2):124-128.

[5] 黄义成.农村中小学学校管理思考[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12):172-173.

[6] 李颖,靳玉军.网络空间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创新发展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6(3):215-226.

[7] 杨晓翠.社区体育发展与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探讨[J].科技资讯,2019,17(23):228-229.

猜你喜欢

社区体育义务教育学校体育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教师资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读
浙江省金华市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的互动研究
论当今社会对体育教师成见问题
当前社区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论城市社区体育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信息技术走进山区教育,揭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
浅议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