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点带面 前后勾连 全篇定向

2020-08-11胡锡良鲍华敏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0年7期
关键词:郑国汪曾祺学生

胡锡良 鲍华敏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全面推进,语文任务群教学已逐步被广大的语文教师认识和接受,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尝试探索。事实上,各地各校情况不一,应因校制宜,在坚持任务群教学主方向的前提下,稳步推进。正如温儒敏教授所说:“新教材刚出来,备课会很紧张,弄不好就会‘打乱仗……要給学校和老师一定的选择权。”“在备课时,应当根据单元所承担的学习任务群和课文的形式内容要求,来考虑如何设置任务驱动。有的可以是整个单元预设一个情景、一个任务,有的也可以一课(可能是一组课文)设定一个情景、一个任务。”无论是单篇学习任务,还是学习任务群,本质都是以新课改精神为导向,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做中学”,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相应任务并由此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以点带面,体悟课文细节安排的科学精妙

小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细节描写,可谓步步为营,环环相扣。它除了很好地刻画出林冲的形象外,更使文章情节前后勾连,情节之间的衔接自然妥帖,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文中,林冲因寒冷难耐从草料场去市井买酒又回草料场的情节,与陆谦等人从沧州到草料场放火陷害林冲的情节,几乎发生在同一时间段。为何他们都没有发现对方的行动足迹?为何他们不会狭路相逢?我们就可以以此为切入口,让学生到文章中去搜寻线索,大致画出他们的行动路线,从而找到答案。虽说问题是假设的,但它肯定会与学生现实的或将来的语言生活有联系。

学生比较容易找到风“大”雪“紧”等线索,但仅仅这样还不够。文中对沧州、草料场、山神庙及市井的方位都有交代。“此间东门外十五里有座大军草料场”中的“此间”为沧州;“你若买酒吃时,只出草料场投东大路去,三二里便有市井。”“行不上半里多路,看见一座古庙。”林冲去市井买酒是“迤逦背着北风而行”,沽酒回草料场是“迎着北风”。这些都暗示林冲从草料场去市井、从草料场到山神庙,都是往东偏南方向行走的。而发生在同一时间段里的陆谦等人到草料场放火陷害林冲,是由沧州向东而去的。据此可见,草料场应位于沧州与市井之间,山神庙位于草料场与市井之间。这样,他们就不可能看到对方的足迹,更不可能狭路相逢。这看似一般意义上的方位交代,却使情节描写天衣无缝,真实可信。如此,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领悟到优秀作品即使是细节的交代,都有讲究,而这讲究来自作者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对情节的精心构思,对细节的周密安排。

二、前后勾连,体悟作品人物丰富的言行心理

《崤之战》是传统经典篇目。以前许多老师讲授该课文一般是先“言”后“文”,然后突出弦高、先轸、蹇叔及王孙满的形象分析,强调弦高的忠心爱国、机警灵活和善于言辞,先轸的多谋善断、忠直刚烈,蹇叔的远见卓识、忠君爱国以及王孙满的观察敏锐、聪颖过人等,而给孟明的定位评价比较多的是凶残贪婪。清人姚元之在《竹之亭杂记》中说孟明“非将军矣”,今人王淑均在《左传菁华》中说孟明“冷酷”。真的如此吗?我们不妨把课文中前后几个对话片段勾连起来,围绕“弦高犒师”“灭滑而还”“阳处父追之”和“孟明谢赐”四个片段,让学生发挥合理的想象与联想,突出人物各自的内心活动和活动目的等潜在内容,写二三百字的片段小作文,然后再来分析孟明其人。

“弦高犒师”。秦国的军队经过滑国,被正要去周都城做买卖的弦高遇到。弦高素来机警过人,且怀忠君报国之志,见秦师如此阵势突然出现在滑国,思虑盘桓:“秦国此番兴师动众,必心怀鬼胎、滋生事端。滑国弱小,没什么油水,应是另有所图;况我同姓之国晋国国君新丧,朝堂不稳,我郑国若遭秦军攻打,他们不一定会出兵相助。晋国国力明显强于我国,与秦相当。秦暂时还不敢伐晋,其目标多半在我郑国。我虽只是一介平民,从商为业,军国大事本与我并无瓜葛;但覆巢之下,岂有完卵?父母之邦有难,不可不闻不问。即便秦军意不在我国,也当提醒国君防患于未然。”于是弦高一面使人急速回郑国传信,一面打点物资假意慰劳秦军以拖延时间。弦高准备了四张熟牛皮、十二头牛,独自乘车前往秦国军营。弦高遇见秦兵前哨,自称郑国使者。弦高献上礼物并假托郑国国君之命道:“将军大人,我们国君听说您将率部行军经过敝国,特派我略备物资前来慰劳。虽然敝国并不富裕,但如果您和您的部下要在敝国停留,你们住一天我们就会准备一天的军需给养;若你们那天晚上要离开,我们也将会做好那一夜的保卫工作。”

“灭滑而还”。秦将孟明闻听,大惊,心想我等秘密行军攻郑之计,估计已被郑国知晓;今又是劳师袭远、后援难继,打郑国可能还要费点力气;倘若晋国出面帮郑,搞不好可能会兵败而归。但今已经如此兴师动众,若空手而归,既没了脸面,还会挫伤士气,更对秦君难以交差,不如顺手牵羊,灭了滑国。

“阳处父追之”。由于文嬴夫人的再三请求,晋襄公碍于情面,放走秦国三将。今闻先轸之言而心下后悔,左右为难。思虑再三,决定派阳处父去追回孟明三人。孟明三人得脱大难,心中窃喜,自是倍日兼行,唯恐晋君反悔。阳处父追至一河边,见孟明等人恰已登舟离岸,周围又别无其它船只可用。阳处父恐负君命,心下焦急,灵机一动,心生一计,解下车左边的骖马,站在岸边对着孟明之船高声呼喊:“将军,请回来!我君念及你等回国路远,且一路崎岖难行,特派我前来送上良马,请您回来收下。”想假托晋襄公赠良马给孟明的名义,诱骗孟明等人回到岸边,乘机将其再次擒获。

“孟明谢赐”。孟明等人如漏网之鱼死里逃生,此时见阳处父带着一班人马前来,心下大惊,寻思道:“我等率军前来攻打,晋国君臣上下必怀恨在心,幸有文嬴夫人求情才得脱身。他又如何会专程派人赶来送上良马?这必定是放了我等又心生悔意,想借此诱捕我们。这点小心思,还想瞒过我,哼!我等一时大意,兵败被俘,已是深受侮辱,更愧对秦君。此仇不报非君子,待我等回去,重整旗鼓,一定挥师重来,一雪前耻。”故并不调头划船靠岸,只是假意走至船头,端正冠帽整理仪容,装出一副诚心感念的样子,遥对阳处父拜谢说:“贵国国君宽宏大量,不杀我们这些囚徒而让我们回到秦国去受刑,这已经是莫大的恩惠!怎么敢再接受赠马的恩赐呢?我们回国受刑,即便被处死也能保全名声不朽。如果您能遵从贵国国君的恩惠而赦免我们,三年后我们必将亲到贵国拜谢!”未及阳处父应答,秦将所乘之船早已泠然而去。阳处父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知道自己的计谋已被识破,只好悻悻而回。

弦高的高超表演让孟明以为对方已有防备,若强攻不一定有好结果,可见其能审时度势、知难而退。顺手牵羊灭了滑国,可见其灵活机动,有将才谋略。当然,说他贪婪凶残也未尝不可;但王命在身、军令难违,他自己的命运又何尝掌握在自己手里?识破阳处父的诡计,不为蝇头小利所动,可见其明察秋毫、心思缜密。谢赐的话,柔中带刚,我们可以看到他死里逃生的庆幸和得意,也可以看到他来日报仇的隐忍和决心,还可以看到他始终没有提到帮了自己大忙的文赢,可见其对恩人的保护……孟明的形象就更丰满真实了。学生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思维能力与品质都获得了相应的提升。

三、全篇定向,体悟课文中蕴藏着的深沉内涵

《葡萄月令》是汪曾祺先生的得意之作,但当年曾被出版社退稿。据汪曾祺的女儿汪明回忆,当时(1981年)汪曾祺写完这篇散文,得意之色浮在脸上,说要看哪家刊物运气好,谁先来就给谁!很快,一个老朋友单复先生来访,说是代表东北的一家杂志社来约稿的,汪曾祺十分郑重地把《葡萄月令》交与他。但没过多久,汪曾祺收到了来自东北的挂号信,拆开一看,“葡萄”被退了回来,还附了退稿信,大意是,经过研究,文章不适合在他们的刊物发表。汪曾祺虽感到意外,只是排解道:“他们只是没看懂。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没有必要说三道四。”

我们可以以此为契机,让学生先认真看懂文章,然后给某杂志社的编辑,为《葡萄月令》写一段推荐词或推荐信。

学生初读文本,一般会有以下感觉:流水账,就是按月份写了葡萄的生长过程;语言倒是口语化有幽默感,描写细腻,行文倒是有详有略的。此时老师适时跟进,补充相关资料,让学生深入挖掘内涵。1958年,汪曾祺被错划为“右派”下放到张家口沙岭子农科所劳动改造,一呆就是四年。这四年,在别人看来是繁复单调的活计,却被汪曾祺干得有滋有味,一切草木在他眼里都充满着生命的颜色,让他感受到独享的精神满足。

“月令”,《礼记》篇名,又见于《吕氏春秋》十二纪中,记述每年夏历十二个月的时令及其相关事物。按照一年十二月的时令,论述政府社会的祭祀社仪、法令禁忌等,强调四时各有气候特征,每个月又各有各自的征候,各种人事活动,如生产政令,特别是人事,要受到太阳、四时、五行等各种力量的制约。(《辞海》1956年版)

东汉蔡邕的《明堂月令记》有言:“因天时,制人事,天子发号施令祀神受职,每月异礼,故谓之‘月令。所以顺阴阳,奉四时,效气物,兴王政也。”它指出“月令”的原始本义就是天子要顺四时自然节气而来推行政令人事。在古代,一个国家的人事定于君王每月发布的行令,顺之者吉,逆之者凶。

《史记·太史公自序》中也有道:“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位也,弗顾则无以为天下纲纪,故曰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

由此,可以使学生深入挖掘出蕴藏在文章中的深厚内涵:从文章行文特别是幽默的语言中,可以体悟到作者是将艰苦的劳动当作艰难处境中的一种排遣方式,并且不是忍受而是享受,可见其性格的乐观豁达及心灵的愉悦净化;从具體的劳动场景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农作物、农具及农药都非常熟悉,对劳作的描写富有情趣,可见其热爱劳动、热爱生命;作者写葡萄,其实也是在写人,从中体悟到作者是在用文字来表达对生活、人生的思考,写葡萄的生长轮回,也是在写人的人生际遇、生命轨迹。

文章看似记流水账一般介绍了一年之中葡萄的种植、采摘、贮藏等有关知识,实则体现了农耕民族“与时俱进”的生存智慧,富含文化因子;而蕴含其中并渗透到骨子里面的,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与皈依。这样,学生就可以或某一方面或多方面来写推荐词和推荐信了。当然,课前要先让学生知晓推荐词和推荐信的一般写法。

诚然,这样的单篇任务型教学与任务群教学,确实还有差距,与新课程的要求也还有较大距离。但通过这样的任务型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在做中学,体现了一定的问题意识、目标意识和实践意识,把“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这三个语文活动结合起来,有了一定的实践性、综合性,使学生的学科思维方法、思维品质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能得到一定的培养与提升。

当然,随着这种教学方式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它一定能为推行大单元大情景式的任务群教学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提供丰富的经验积累,实现其先行先试的初衷。

[作者通联:胡锡良;江苏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鲍华敏,江苏宜兴市丁蜀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郑国汪曾祺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没有什么值得害怕的
“东道主”一词的由来
爱逃课的汪曾祺
聪明的学生等
浅谈浮雕透雕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