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类专业大学生“双创”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20-08-11卢业虎戴晓群
卢业虎,刘 海,戴晓群,赵 伟
(苏州大学 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6)
纺织行业涉及的学科较多,交叉融合性强,因此纺织类专业“双创型”人才需要宽广的知识面、完善的知识体系、创新思维和实践拓展能力、“双创”意识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团队协作能力、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1]。当前我国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重理论教学轻实践环节、素质拓展课程不系统等问题,导致学生知识储备不足、社会实践能力薄弱、综合素质有待提升、缺乏“双创”精神[2-3]。尽管全社会都意识到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具备较高综合素质、有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的高素质“双创型”人才的重要性,并且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但如何从学校、学生、教师三个方面系统地建立“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仍须探索[4]。为此,亟需探索切实可行的大学生“双创”能力培养模式,为纺织行业培育“双创”生力军,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一、 高校纺织类专业“双创”人才培养现状
高校是“双创”人才的培养基地,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既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又能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创新创业就是引领作用的主要表现。为了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双创”能力培养,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设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的通知》(教高厅函〔2016〕90号)指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精神,旨在集聚优质共享的创新创业导师资源,切实发挥导师的教育引导和指导帮扶作用,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针对性、时代性、实效性,增强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努力造就创新创业的生力军。目前高校纺织类专业的全国性“双创”大赛主要包括“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纺织类高校创意创新创业大赛等。为适应经济新常态、顺应国家教育改革潮流,高校共青团推出了“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就是要努力推动团组织在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服务国家经济发展大局、深度融入教育改革发展上有所作为[3],同时也是契合学生需求、服务学生成长的必然选择。实行以创新创业创优能力培养为主要内容的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具有重要意义,使“双创型”人才的培养在制度上有了明确的保障,同时也提供了施展的方式和舞台[5-7]。很多高校在这方面具有一定基础,使得推动这项工作将更具可行性、操作性和实效性。
尽管纺织类高校在“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1. “双创型”人才培养机制不清晰
“双创型”人才需要具备宽广的知识面和知识体系,敏捷的创新思维和“双创”意识,良好的工程实践、团队协作和职业发展能力[3]。“双创型”人才的培养必须面向产业需求、理论联系实际、共性与个性相结合,需要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但当前的“双创”教育模式雷同性强,并没有建立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
2. “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不足,“双创”能力训练实践通道不顺畅
如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具体落实“双创”教育,实现“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同时结合市场需求,打通企业实践通道,是“双创”教育能否成功推进的关键。目前的“双创”教育主要以课外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为牵引,而在专业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渗透不足[5]。“双创”能力训练需要完善的实践平台作保障,急需将零碎的实践能力培养单元整合成有机的整体。
通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水利建设已经迈入新的阶段,规划、设计、施工、运行与管理的理论与技术水平已经有了显著提高,部分领域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目前,我国已经开始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其中资源水利、环境水利与生态水利成为民生水利的主线,水利科技也随之得到迅猛发展。
3. “双创”教育重成果、轻过程,教学方式陈旧,教育效果不明显
各高校均意识到“双创”教育的重要性,并建立了各种以赛促学的“双创”教育推进措施,然而并没有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创新性教学模式,使得“双创”教育停留在注重立项建设和研究成果的包装上[8-9],缺乏对教育过程的重视,教学方式陈旧,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双创”意识的锻炼不够,职业发展能力后劲匮乏。
二、 “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针对当前行业对学生“双创”能力的迫切需求和高校“双创”教育模式的同质化现象,我校(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从学校、学生、教师三个方面系统地建立“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多级项目驱动的“双创型”人才培养体系(见图1)。
图1 多级项目驱动的“双创型”人才培养体系
1. 积极探索面向产业需求、理论联系实际、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多元培养模式
建立面向产业需求、结合学校办学定位的“双创型”人才培养方案,实地调研企业需求并聘请行业专家制/修订培养目标。大力推进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提供菜单式课程目录,为个性化培养提供选择;加大实践课程比例,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在学校和学院层面大力推进“双创”教育,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鼓励个性化发展,构建了 “四维格局”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实现基础层级—拓展层级—提升层级—顶尖层级的多元化培养,同时建立了相应的“一二三四五”支撑体系——一套完整制度、两大组织机构、三支指导队伍、四种科研形式和五项经费支援,每年策划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活动,科研覆盖面达70%以上。
2. 设立创新学分,强化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
本科生从二年级开始就加入到教师的科研团队中进行科研实践项目的训练,教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课外学习指导。学校设立科研创新奖学金、创新创业教育基金,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意识,引导学生参与各类课外科研项目和学术竞赛。针对创新创业突出的学生,设立《苏州大学本科生创新创业学分认定管理条例(2018年修订)》,转换选修学分,补充选修课程的学习。
3. 建立本科生导师制,激发教师参与积极性
为全面推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外学术科技实践,实行“内置外引”的“双创”导师制,即理论水平较高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校内教师作为“内置”导师,聘请校外的企业家和成功创业人士作为“外引”导师。学校在职称评定中对教师参与大学生科研创新指导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制定了《苏州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三大赛”竞赛管理办法》,充分激发教师参与指导学生“双创”活动的积极性。
三、 “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1. 构建项目驱动的“双创”教育体系,实现“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搭建实践平台
为了使“双创”教育具体落实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实现“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构建“双创”教育实践平台,笔者提出以项目驱动为纽带,实现“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市场课堂”“企业课堂”四课联动,确保“双创”能力培养四年不断线,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1) 在“第一课堂”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第一课堂”以专业教育为主,是塑造创新思维的主战场,可有效地融合“双创”教育。例如,在“纺织服装导论”课程中,从课程开始就设定企业模拟创业项目Mini Project(微项目),贯穿整个课程的各教学环节,根据所学内容逐步完成整个项目的内容,同步完成某季产品的开发,操练所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思维。
(2) 在“第二课堂”中重点设置创新创业教育模块。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实践“双创型”人才培养的理论成果,提供了Small-Medium-Big Project(小-中-大项目)多元科研形式,并进行创新学分认定,主要包括: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登高人才训练营,激发“双创”意识和“双创”冲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建立学生科研课题管理制度;努力推动大学生科技竞赛,创造更加多样化的创新创业教育空间,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研基金项目、“纳盾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苏州大学大学生创业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纺织类高校创意创新创业大赛;通过学生社团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训练、创业研讨和创业模拟等活动,锤炼创业者的心理品质;充分利用校内创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
(3) 基于“市场课堂”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与社会需求对接平台。与科技创业相比,纺织服装行业的创业属于时尚创业,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周期性、竞争性等特点,市场快速变化对创业的影响较大,必须强化“市场课堂”的训练。在“第一课堂”的服装系列产品开发大型创新创业实践模块,让学生在虚拟真实场景中进行实战,激发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潜力。同时,在“第一课堂”的“纺织服装导论”和“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智能服装”课程中,通过大型面料、服装展会以及流行趋势预测等教学实践环节,锻炼学生的市场观和价值观,充分了解行业和市场需求是创新创业活动中的重要环节。
(4) 强化“企业课堂”在“双创”教育中的作用,实现产教融合。加强社会化办学,注重与行业知名企业在课程建设、实践平台建设和师资队伍培养上的深度合作,开设校企共建课程。在整个教学实践环节中,将工业应用与教学实训紧密结合,将企业实际案例引入课堂;同时建立企业实训基地,加强“市场课堂”的实战,打通“双创”实训的实践通道。学生的“双创”课题来源于教师的产学研合作项目,让学生的“双创”活动具有实战性,聘请企业专家指导学生的“双创”训练,如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校企合作类)等,实现产教融合。
2. 创新探究式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双创”能力过程化培养
(1) 注重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在“第一课堂”课程体系方面,学院建设了多门“双创”类课程,如“时尚产业创业实践”课程以设计与商业相结合的时尚产业创业过程为思路进行模块化设计,结合“市场课堂”和“企业课堂”,将理论与实操有机结合,使虚拟环境创意与实战经验分享无缝对接,使学生了解时尚产业创业过程,建立创业思维。“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智能服装”课程充分实施师生互动以及启发式、研讨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理论教学与小型项目实践融合的方式,让学生在虚拟真实场景中进行实战,激发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虚拟与现实结合,有效开展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践。同时,将教师的最新科研成果引入教学活动,实现科教融合。
(2) 强化“双创”项目的过程化管理。在“第二课堂”创新创业实践环节,以项目为驱动,融合“市场课堂”和“企业课堂”,通过“申请—立项—季度报告—中期检查—结题”校院两级过程化考核与监督保障项目的完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注重过程化培养,使学生具备创新创业的职业准备能力。发挥“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大赛引领推动作用,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水平。
3. 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屡获佳绩
学院于2014年启动了纺织类“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经过3年的研究探索和2年多的实践检验,成效显著。由于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约70%学生参与课外科研创新项目。经过专业选拔与培育,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比赛人数逐年增加,多次荣获优秀参赛单位称号。笔者所在团队累计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获奖45项,其中全国纺织类高校创意创新创业比赛特等奖1项,指导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11篇,申请国家专利17项(授权13项),获得软件著作权4项。新型人才培养方案探索与实践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业实践能力,人才培养质量深受用人单位好评,进一步提高了学院、学科和专业的社会影响力。
四、 结语
针对目前纺织类专业“双创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我校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提出了以项目驱动为纽带的纺织类专业“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构建“双创”教育体系,实现“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强化四类课堂协同联动在纺织类专业大学生“双创”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采用探究性教学方式,探索了与之相适应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尽管目前提出了“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案并通过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如何提高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和实效性、检验学生的实际参与度和学习效果,仍需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