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遗传规律和疾病

2020-08-11骆昌芹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20年7期
关键词:孟德尔遗传病白花

□骆昌芹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子女既像父母,但又不大像父母,这些都是遗传现象。为了研究其中的奥秘,奥地利一位名叫孟德尔的神父,花了八年时间,用豌豆进行杂交试验。在实验中他惊奇地发现:当红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杂交时,第一代植株全开红花。那么白花难道就销声匿迹了吗?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孟德尔就让第一代红花植株自花授粉。妙得很,在第二代植株中,除了出现红花外,还有开白花的,两者的比例为3:1。可见控制红花与白花的遗传因子——基因,在第一代中并不像红墨水和自来水那样融合在一起的,而是仍保持各自的独立性,只是红花这一性状得到了表现,在遗传学上称为“显性”,白花性状潜伏了下来未能表现,故称为“隐性”。到了第二代,白花性状又“分离”了出来,在遗传学中称为分离定律。

分离定律讲的是一对相对性状,即红花与白花。如果同时考虑两对以上的性状,例如一种豌豆为高植株开的是红花,另一种为矮植株开的是白花。孟德尔让这两种植株相互授粉,结果发现,第一代全为高植株开红花;而第二代却出现了四种类型:高植株红花、高植株白花、矮植株红花、矮植林白花,它们的比例为9:3:3:1。其中有两种类型是全新的,是亲代所没有的。这就是遗传学中的自由组合定律。

孟德尔的这些卓越科学见解,大大超过了那个时代的水平,但没有引起科学界的重视,以致他的论文被打入“冷宫”。直到1900年,当另外三位科学家通过实验,各自获得了类似的结果后,才得到科学界的公认。盂德尔的精湛研究,使他成为现代遗传学的鼻祖。近代科学研究表明,这些规律无论是对微生物、动植物以至人类自己,都是适用的。如果当时有诺贝尔奖金颁发制度的话,那他是受之无愧的。

人的各种各样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那么基因又在哪里呢?大家知道,构成一切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内有一个细胞核。细胞已是够小的了,要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细胞核就更小了,可是在细胞核内还有许多更小的东西,在放大了800~1000倍的显微镜下,看上去它们有点像一根根小麻花。当这些小麻花遇到某些特殊的染料时,即被染成很鲜艳的紫红色,所以叫它染色体。各种生物的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特征,都各不相同。

说来奇怪,人类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早就把许多动植物的染色体研究得一清二楚了,可是对于自身的染色体却一直是个谜。第一个搞清楚人类染色体数目的人,是个在海外的华侨,名叫庄有兴。1956年,他正确地发现了人类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是46条。这46条染色体是成对的,总共有23对。其中22对称为常染色体,这些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着人的绝大多数性状;另一对称为性染色体,它们是决定性别的。人们常常谈到一种“阴阳人”,过去只知道这类病人“非男非女”,但不明其病因,现在,科学家运用新的染色体技术,一下子就把病因找到了。原来这种人大多是由于性染色体发生异常的缘故。这种病人的染色体数目是47条或45条,即性染色体往往多一个或少一个。这种病人一般是很少的。

常染色体的异常比性染色体的异常要严重得多。儿童中有一种疾病叫“先天愚型”,这种小孩长得“傻里傻气”,面貌也很奇特,两眼凹陷,塌鼻梁,舌头时常伸出嘴外,智力极差。检查病孩细胞内的染色体时,发现有47条,仅比正常人多了一条染色体,竟导致如此严重的结果,真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细胞中的染色体乱了“套”,看来是坏事,可人类利用染色体的原理,人工培育了甜蜜多汁的无籽西瓜,这种西瓜细胞中的染色体不是成双的,而是33条,比一般西瓜染色体多一条。马跑得快,体型大;而驴子体型小,但能吃苦耐劳。马和驴繁殖的后代是骡子。骡子体型更高大,力气也更大,在山区拉犁、驮货抵得上一台拖拉机。但骡子细胞中的染色体不成对,不能繁殖后代。

人类中由基因和染色体的异常而造成的疾病,统称为遗传病。遗传性疾病有数千种,它们涉及身体的各种器官。以前曾认为遗传病是不治之症,今天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提供了一系列有效的手段来防治遗传病:例如根据病史和临床检查,给予遗传劝告,以细胞遗传、生化遗传和分子遗传学技术对产前胎儿进行诊断等。此外,遗传病的疗法是多种多样的,除了药物和手术治疗外,物理疗法和针灸治疗也有一定的疗效,如“假性肌肉营养不良症”,病人肌肉软弱,生活不能自理,使用物理疗法可减轻症状,甚至改善肌肉的运动能力。可以预见,人们征服遗传病并应用“遗传工程”为人类服务的日子已为期不远了。

猜你喜欢

孟德尔遗传病白花
甘蓝型油菜白花基因InDel连锁标记开发
他热爱那些美丽的花朵
高中生物遗传和变异知识中的“一定”与“不一定”
焦虑
有没有脚印我都走过
有没有脚印 我都走过
有没有脚印,我都走过
题雾
还会睡在爸爸妈妈房间里呢!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人类遗传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