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术多糖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及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

2020-08-11李琦华贾俊静张文杰鲁琼芳师正鹏梁建平

中国饲料 2020年15期
关键词:肠绒毛隐窝绒毛

柴 艳, 李琦华, 贾俊静, 张文杰, 鲁琼芳, 陈 涛, 师正鹏, 梁建平

(1.芒市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云南德宏678400;2.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省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重点试验室,云南昆明 650201;3.潍坊六和饲料有限公司临朐分公司,山东潍坊262609;4.芒市畜牧站,云南德宏 678400;5.德宏州畜牧站,云南德宏 678400;6.德宏州情报所,云南德宏 678400)

白术多糖(PAM)是植物多糖中的一种,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广泛种植,长期以来主要作为中草药配方的成分被利用,其用量居大宗常用中药材之首。药理研究表明PAM具有以下作用:(1)提高淋巴细胞增殖和抗体的产生、提高细胞免疫功能。(2)提高细胞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抑制红细胞自氧化溶血,直接清除自由基(吕圭源等,1996)。(3)增强家兔离体小肠平滑肌自发性收缩,使其收缩幅度加大(马允慰,1982);能明显促进小鼠小肠蛋白质的合成;对应激性溃疡,有显著抑制作用(马晓松等,1995)。 (4)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对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等有抑制作用。PAM能使小鼠TH细胞明显增加,提高TH/Ts比值,纠正T细胞亚群分布紊乱状态,可使低下的IL-2水平显著提高,并能增加T淋巴细胞表面IL-2R的基因表达。这有可能是PAM有增强免疫和调节免疫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余上才,1994)。此外,白术还有抗血凝、扩张血管、防护放射线损害等作用,是国家中医管理局公布的中医防治“非典”处方中的重要药材之一(余上才,1994)。本研究以白术多糖作为一种添加剂,添加至早期断奶仔猪料中,研究其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及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及设计 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从昆明和牧牧业有限公司猪场选择胎次、体重(7.5 kg左右)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三元杂交(DLY)仔猪,公母各半,共60头,按处理随机分为5组,每个处理12头,分为3个重复(栏),每个重复4头。

1.2 饲料原料及其日粮水平 试验用白术多糖由华南农业大学提供,试验日粮原料由昆明云岭广大种禽饲料有限公司提供。白术多糖以3个不同剂量在预混料添加工序中分别均匀添加至饲料中。试验日粮组成和营养水平见表1。抗生素组中添加的抗生素为1:5的硫酸粘杆菌素和杆菌肽锌,除抗生素组以外,其他试验组中均未添加任何药物和抗生素。

1.3 饲养管理 饲养试验在统一条件下进行,试验猪按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配到各个处理中,且全部饲养在同一栋朝向相同的猪舍内。试验的前10 d,采用相同功率的红外灯人工补温,后20 d采用自然温度。试验前对猪舍进行统一清洗、消毒,试验猪用耳牌编号,同时按常规免疫程序免疫,并做好疾病控制。整个试验期采用自由采食和饮水的饲养管理方式。

1.4 生长性能的测定 在预饲期开始和结束及正试期结束时清晨空腹各栏逐头称重,以栏为单位记录采食量及腹泻头数,并计算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和腹泻率。

料重比=饲料消耗量/增重;

腹泻率/%=(试验期内该组饲养日腹泻猪数/该期此组饲养总猪数)×100。

1.5 肠道组织切片的制作与观察

1.5.1 肠道组织切片的制作 肠道组织切片的制作参照刘惠和李丽立等(2008)组织切片的制备方法并对其做了一些改进。

1.5.2 肠道组织切片的观察 在低倍镜下观测切片,选择典型视野。在400倍镜下观测视野中所有完整绒毛,记录最长绒毛的长度和最深隐窝的深度,并计算两者比值。

1.6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的比较 由表2可见,各处理组间平均日增重存在一定的差异,但统计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

表2 不同处理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的比较分析kg

2.2 不同处理断奶仔猪日采食量和料肉比的比较 由表3可知,0.1%PAM处理组的日采食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抗生素组、0.15%PAM组和0.05%PAM 组 (P<0.05), 分别降低 9.17%、8.22%、8.22%和12.94%。其中0.15%PAM组和抗生素处理组的日采食量相同,都是0.572 kg。0.1%PAM处理组的料重比与0.05%PAM处理组相比差异显著 (P<0.05)。0.1%PAM处理组的料肉比较0.05%PAM组低13.05%。

表3 不同处理断奶仔猪日采食量和料肉比的比较分析

2.3 不同处理断奶仔猪腹泻率及腹泻频率的比较 从表4可以看出,各处理间仔猪的腹泻率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4 不同处理断奶仔猪腹泻率的比较分析%

2.4 不同处理断奶仔猪小肠绒毛高度的比较分析 由表5可见,在十二指肠中0.1%PAM组绒毛高度显著高于 (P<0.05)对照组、抗生素组、0.05%PAM组、0.15%PAM组,分别比其高33.38%、13.48%、17.07%、14.16%; 在空肠段中0.1%PAM处理组绒毛高度与对照组、抗生素组、0.05%PAM组和0.15%PAM处理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分别提高了 23.45%和 16.38%、24.86%和22.19%;在回肠中各组绒毛高度差异不显著(P > 0.05)。

2.5 不同处理断奶仔猪小肠隐窝深度的比较分析 由表6可知,在十二指肠中0.1%PAM组隐窝深度与对照组、抗生素组、0.05%PAM组、0.15%PAM组相比差异性显著(P<0.05),分别降低了27.27%、27.16%、14.77%、0.76%; 回肠中 0.1%PAM组隐窝深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性显著 (P<0.05),其隐窝深度比对照组低13.26;在空肠中0.1%PAM组隐窝深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隐窝深度比其低12.38%。

表5 不同处理断奶仔猪小肠绒毛高度的比较分析 μm

表6 不同处理断奶仔猪小肠隐窝深度的比较分析 μm

2.6 不同处理断奶仔猪小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的比较分析 由表7可见,在十二指肠中0.1%PAM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与对照组、抗生素组、0.05%PAM组、0.15%PAM组相比差异性显著(P< 0.05), 分 别 提 高 39.64%、21.09%、21.09%、26.02%;在空肠中0.1%PAM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与对照组、抗生素组、0.05%PAM组、0.15%PAM组相比差异性显著(P<0.05),分别提高34.45%、33.33%、33.33% 、33.33%。回肠中各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相比差异性不显著(P>0.05)。

表7 不同处理断奶仔猪小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的比较分析

3 讨论

3.1 不同白术多糖添加水平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本试验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0.1%剂量的白术粗多糖不仅能够提高仔猪的平均日增重,还能提高饲料报酬。本试验中各处理组间平均日增重存在一定的差异,但统计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0.1%PAM处理组平均日增重最高。对于日采食量本试验中0.1%PAM处理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抗生素组、0.15%PAM组和0.05%PAM组(P<0.05);对于料肉比本试验中0.1%PAM组最低。从已报道的研究结果来看,关于多糖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报道不一,林斌等(2000)采用白术、黄芪、党参、茯苓等中草药组方作为饲料添加剂饲喂仔猪,断奶后14 d增重比对照组提高15.4%。金淑英等(2001)对28日龄断奶仔猪饲喂含1%酵母多糖颗粒料,结果表明料肉比较对照组差异显著。但也有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多糖对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魏凤仙等(2006)认为,基础日粮中添加500 mg/kg黄芪多糖不影响生长猪的生产性能(P≥0.05),但有一定提高生产性能的趋势。

3.2 不同白术多糖添加水平对仔猪腹泻率的影响 本研究中白术多糖对断奶仔猪的腹泻率没有显著性的影响,但是添加0.1%的白术多糖可以降低仔猪腹泻率。近年来,对于多糖能够提高断奶仔猪免疫功能,降低腹泻率的报道很多。胡仓云等(2007)研究黄芪多糖对断奶仔猪腹泻和促生长的效果试验中表明,黄芪多糖能够显著降低断奶仔猪的腹泻率。祁鹤民等(2008)报道,黄芪多糖对仔猪“三痢”的效果有显著作用。崔锦鹏等(2001)研究也发现,复方中草药(党参、白术、黄芩、板兰根、蒲公英等)能有效杀灭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赵银丽等 (2006)在黄芩抗鸡大肠杆菌作用的研究中指出,黄芩可显著降低鸡肠道中大肠杆菌数量,降低家禽的发病率。喻育才(2007)在黄芪粗提物对乳仔猪抗腹泻作用及生长性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黄芪粗提物能有效的降低断奶仔猪腹泻率。李凤玲(2008)在黄芪多糖(APS)对断奶仔猪抗病力的影响研究中发现,黄芪多糖(APS)能有效降低断奶仔猪腹泻率和腹泻频率。所有报道与本试验研究结果相似,但本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0.1%的白术多糖能最为有效地降低仔猪腹泻率。

3.3 不同白术多糖添加水平对仔猪小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的影响 辜玉红等(2003)报道,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主要在动物肠道中进行,肠道健康与否将直接影响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摄取,特别对幼龄动物而言,肠黏膜发育不完全将影响其生长、发育、免疫功能等。断奶应激和饲料抗原引发的过敏反应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绒毛变短、隐窝加深以及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下降 (陈代文等,1996)。未断奶仔猪随着日龄增大,隐窝深度降低,绒毛高度增加,仔猪断奶后则表现为隐窝深度增加,而绒毛长度变短(张宏福等,2002;Jacobs等,1986)。肠道黏膜上皮绒毛长度变短,隐窝深度增加意味着绒毛吸收细胞减少,分泌细胞增多,肠道黏膜萎缩,造成吸收能力下降,未被消化吸收的物质不仅使肠道中渗透压升高,引起渗透性腹泻,而且使肠道中大肠杆菌等腐败菌大量繁殖(Li等,1991)。绒毛长度和隐窝深度反映小肠的功能状态,绒毛变短使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能力降低,隐窝深度反映小肠上皮更新速度,更新过程减慢,则隐窝变浅。隐窝变浅表明肠上皮细胞成熟率上升,分泌功能增强(成令忠,1994)。

本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0.1%的白术多糖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相比可以显著提高 (P<0.05)十二指肠段和空肠段的绒毛高度,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十二指肠段、空肠、回肠段隐窝深度。从已报道的研究结果来看,关于多糖对断奶仔猪小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的影响报道不一。陈清华等(2007)在饲料中添加牛膝多糖,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相比,添加0.1%的牛膝多糖能够显著提高十二指肠、回肠和空肠绒毛长度及显著降低十二指肠隐窝深度,这与本试验研究结果相似。说明白术多糖在改善小肠前段肠道对养分的利用和吸收功能比后段好。刘惠等(2008)研究结果表明,添加0.6%的白术多糖对断奶仔猪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均没有显著影响,但回肠和空肠的绒毛高度均比对照组高。而采用白术、黄柏、党参、苍术、陈皮、山楂、马齿苋粉7种中草药作为饲料添加剂饲喂仔猪,结果表明,添加0.6%的复合多糖能显著提高十二指肠的绒毛高度,对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高没有显著改善;添加0.6%的复合多糖和0.6%的白术多糖均对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隐窝深度没有显著影响。

3.4 不同白术多糖添加水平对仔猪小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值的影响 小肠黏膜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是决定仔猪消化吸收功能的结构基础。比值大说明肠内膜面积较大,消化吸收能力较强;比值小,则说明肠内膜变态反应大,消化吸收能力差。

本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0.1%的白术多糖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相比可以显著提高仔猪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的比值,但对回肠段的小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的比值没有显著性影响。刘惠等(2008)研究结果表明,添加0.6%的白术多糖和0.6%的复合多糖对断奶仔猪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段的小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的比值没有显著性影响,但在十二指肠和回肠段中0.6%的白术多糖和0.6%的复合多糖处理组的小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的比值均比对照组和抗生素处理组有所提高。本研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肠道组织形态结果与以上的报道结果有不相一致的地方,导致的原因可能与多糖的种类、来源、有效成分的含量、添加量、日粮组成、试验条件、选择不同的试验动物等有关。具体情况有待进一步研究。

4 结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0.10%白术多糖可以提高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并能通过提高小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改善肠道消化功能。

猜你喜欢

肠绒毛隐窝绒毛
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下减压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临床研究
肌动蛋白染色协助分析肠上皮增殖和分化的相对定量研究
猫笔
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技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
初生麋鹿小肠的组织学研究※
鹅生长发育过程中小肠绒毛形态发育的扫描电镜观察
AC34单丁/丙酸甘油酯在家禽饲料中的应用效果
不同饲料对大口黑鲈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
吹绒毛
经关节突全内镜侧隐窝减压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