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风景园林工程施工和养护技术初探

2020-08-10俞懿洮

装备维修技术 2020年33期
关键词:养护技术施工

俞懿洮

摘 要:随着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发展,生态风景园林工程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增,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满足人们修养身心、亲近自然的需求,美化城市的形象与环境。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生态风景园林工程的养护与施工技术水平有显著提升,许多新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不仅能节约工程造价,还能推动园林工程的长足发展。

关键词:生态风景园林;施工;养护技术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环境问题,开始致力于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绿化面积的增加。生态风景园林工程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不仅能有效吸收空气中的粉尘与污染性气体,降低噪音污染,还能对城市的形象加以美化,为人們提供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目前我国的生态风景园林工程在质量方面有所欠缺,需要通过施工和养护技术的提升来保障工程质量,发挥出工程的功效,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

1生态风景园林工程施工的原则和技术

1.1施工原则

生态风景园林工程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的长远发展。由于生态风景园林的发展极具时代特征,在施工和养护过程中应该秉持相应的原则,即:①科学性。生态风景园林工程相对多样化,需要在养护和施工技术等方面达到相应的标准,遵循美学与生态学理念的同时,借助各种技术手段对园林的基础功能加以维持。②观赏性。作为生态风景园林最为主要的特征之一,观赏性原则强调以丰富基本功能为前提,在施工或养护等环节都应具备基础性的观赏需要。③生态性。城市的建设发展规划与生态建设有着紧密的联系,加上人们对居住环境的改善更加关注,所以需要在城市植被环境要素中纳入生态风景园林,彰显出园林工程的生态效益。

1.2施工技术

生态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主要包括:一是苗木养护。在生态风景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专业的人员和技术来严格养护相关植物,即:技术人员应该对相关的育苗任务予以严格执行,结合相应的维护技术来管理植物;或者是通过动物的培育来维持园林生态平衡,如啄木鸟、松鼠等,确保园林施工过程中的生态平衡。当然在生态风景园林建设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该做好遮光处理,确保植物的健康生长。

二是树木移栽。为了突出生态风景园林工程的环保功效,在工程施工环节需要移栽处理相关的植物,通过正确的移栽技术来提高植物的成活率。由于土壤运动对植物根部营养的供给具有重要的维持作用,植物只有与土壤的生存能力及特征相互协调,才能茁壮成长,所以相关人员需要适当松土[1]。一般而言,土壤直径是树木直径的1/4倍,需要相关人员以植物的茎为依托进行植物的移栽工作,利用专业工具对植物分子结构进行切割,以免影响到植物的整体结构。同时在具体移栽环节,需要完全移动植物根部,确保植物根部养料的充足,以免植物因离开土壤而造成营养失衡。

三是放线技术。在传统的生态风景园林工程施工环节,采用的放线技术多是以平板仪和方格网放线为主,其中前者具有较高的精度,但对环境和天气条件极其严格,在南方地区或多雨季节的使用会受到干扰;后者极易受地形的制约,加上作业人员的技术差异,容易造成结果的改变。对此,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做到合理选点,针对复杂的地形,应该在坡度小的区域安放旋转仪,在此基础上进行双向测量,减少大气或地面曲率等因素造成的误差,促进观测准确度的提高。

四是灌木养护。只有采用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法,对灌木处理效果加以改善,才能发挥出灌木养护技术的作用,即:相关人员可以适当减少植物的种类,进而对植物灌木通道深度加以减少,为优质植物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利条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先挖洞,促使植物的生长特性得以增加,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度与宽度的调整,促进植物生长速度的提高[2]。另外,针对很大的灌木丛,需要做好土壤运动工作,并借助额外的工作来有效管理灌木。

2生态风景园林养护技术分析

第一,灌溉施肥。由于水是苗木存活的基础,因此完成园林工程施工后需要对土壤中的水质以及水的含量进行测量,确保苗木的成活率。针对炎热的夏季,应该对各种树苗的特性进行综合考虑,选择恰当的时间进行合理浇灌,如冬季的傍晚与夏季的正午不适宜浇灌。当然施肥也是园林养护的重要环节,养料和基肥会在工程结束后逐渐消耗,需要相关人员进行二次施肥,即:综合考虑各种树苗对肥料的吸收程度,在此基础上进行施肥,从而提高苗木的活率,实现苗木的茁壮成长。

第二,病虫害防治。病虫害对生态风景园林工程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针对遭受病虫害侵害的苗木,相关人员不能过于着急,需要对苗木周围的环境以及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或者是结合病虫害的性质来采取有效的防治处理,将其一次性消灭,在此基础上定期喷涂防病虫的药物,以免苗木遭受病虫的二次伤害。比如:在树干中涂抹石灰与硫磺混成的材料,简单预防病虫害。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工作需要在完全了解周边环境、病虫害和苗木的前提下进行,这样方能有效防治病虫害,促进园林景观质量的提高。当然在培育方法层面需要做到合理且科学的培育,具备充足的耐心,定期对苗木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为苗木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第三,修剪除草。对于生态风景园林景观而言,养护工作是其维护期间必不可少的环节,尤其是土壤的松动、野草的拔除、病枝的修剪等,不仅能帮助苗木充分吸收所需的营养,实现二次生长,还能提高园林的观赏性。在这个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对外在因素进行密切关注,提前修剪掉枯死的枝干,以免其吸收养分;同时对苗木的实际生长情况予以观察,有效预防病虫害。除此之外,在秋季需要做好杀菌清园工作,全方位修剪病虫枝,从而彻底清除病原物,避免来年再次遭受病虫的侵害。

第四,排水工作。通常在生态风景园林工程施工中常见的排水方法包括:①明渠排水的设置,适用于暴雨后的紧急排水;②暗渠排水的设置,即:将市政设计的排水系统与园林景观的排水系统相结合,形成暗渠;③地表径流,将存在死角或地表坑洼之处加以抛出,使其角度保持在0.2%~0.4%的范围内。另外,排水工作不仅能避免恶劣天气对园林景观的破坏,还能确保土壤内的水分充足,帮助植物正常生长。对此,相关人员需要结合气候天气、苗木栽种时间、景观地形等进行浇灌方式的科学设计,掌握现有的排水技术与知识,以免浇灌过量[3]。比如:针对地形来设置不一样的浇灌方式,公园与广场等场所可以选用自动喷水系统,低洼之处可设置暗渠或明渠排水;针对常绿植物的浇灌,需要对根系和树叶进行浇水,使其更好地生长。

结束语:

综上言之,生态风景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同的施工和养护技术会对工程施工的最终成效产生不同的影响。只有从当地的人文环境要求与自然环境特点出发,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制定切实可行的养护方案,如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修剪除草、排水等,才能从整体上提高园林工程的效果,推动园林工程的持续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丁金涛.生态风景园林工程施工和养护技术探究[J].广东蚕业,2020,54(2):41,43.

[2]陈阿梅.生态风景园林工程施工和养护技术研究[J].绿色科技,2019(13):106-107.

[3]章仕林.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及养护措施的探讨[J].砖瓦世界,2020(24):280.

猜你喜欢

养护技术施工
挂篮悬浇施工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边坡控制爆破施工
公路隧道施工及其不良地质段施工处理技术要点
林业树木养护管理技术探讨
园林绿化苗木栽植和养护技术探究
园林绿化植物种植与养护技术管理
关于公路养护技术的分析
关于房建工程深基坑施工技术的分析
沥青路面微表处养护技术研究
超薄水泥混凝十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