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过量当心“肌肉”溶解
2020-08-10
近年来,人们的养生意识逐步加强,不少人都会通过运动来达到锻炼、减肥的目的。虽然运动能健身,但是过量运动也能给身体带来坏处,最常见的就是“肌肉”溶解。
过度锻炼、运动导致的“肌肉”溶解,即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横纹肌,就是有横纹儿的肌肉,人类的肌肉根据形态结构和机能不同分成三种,分别是心肌、平滑肌和骨骼肌,其中骨骼肌和心肌都有横纹儿。而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就是指由于骨骼肌破坏导致本来应该老老实实待在细胞里的酶类、离子、肌酐、肌球蛋白等集体“越狱”到循环血液中,继而表现出了以肌痛、肿胀、棕色尿为主的症状。
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的发病者多见于马拉松赛跑、举重、健美运动员及平时不经常锻练而突然大运动量剧烈运动人员。经常运动的人发生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可能性不大。但是,在高热、高湿、缺水的环境下,横纹肌溶解的发病率也会较高。
症状
腿部按压后很痛:一般运动后都会出现一些疼痛,如轻度肌肉酸痛,按压肌肉不会有痛感。但是运动后按压腿部肌肉,若感觉特别痛,一定要引起重视。
运动后乏力:正常运动后经过适当休息,人就会变得精神奕奕。若是运动过量则使人感觉乏力、疲倦。
小便变色:小便颜色改变,这是横纹肌溶解症典型的症状。正常的小便颜色是清澈,稍微有点黄,如果尿液是浓茶、酱油一样的颜色,说明出现横纹肌溶解癥。
预防
一般运动性横纹肌溶解是长期不运动者在一次运动强度巨大或者局部的超强强度训练的情况下才会比较容易出现。所以,人们在运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以预防出现“肌肉”溶解。
避免同一项目的过度长时间、大强度训练,提倡多项目交叉训练;加强适应性训练,包括训练时间、强度、耐热能力等;注意劳逸结合,在进行大运动量训练之前安排好休息,身体不适和感冒、发热者应慎重进行训练;避免在阳光直射、炎热潮湿的环境下进行大运动量训练;训练前、中、后,均应充分补充水分、电解质。(据39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