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庄规划支持贫困地区产业振兴路径研究

2020-08-10李蕾张美娇谢兆豪

中国商论 2020年15期
关键词:产业振兴村庄规划乡村振兴

李蕾 张美娇 谢兆豪

摘 要: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是基础。本文指出了我国现阶段乡村产业振兴面临的结构不合理、要素难聚集、品牌未形成及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亟需通过合理的村庄规划来解决。本文以呼和浩特市恼包村为例,剖析恼包村如何通过合理的村庄规划助推产业发展,通过总结恼包村的先进经验,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庄规划支持贫困地区产业振兴的路径依赖。

关键词:乡村振兴  村庄规划  产业振兴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08(a)--02

乡村作为我国政治经济与社会管理中最为基础的内容,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如何通过促进产业发展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成为热点话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截至2019年末,我国城市化水平达到60.6%,农村发展出现了新的特征,然而伴随高速城市化也引发了乡村地区活力的丧失和衰退。在生活、生产空间布局方面,宅基地“一户多宅”现象普遍存在,居民点布局散乱,大量宅基地闲置,城市化、工业化扩张占用耕地无序蔓延,农村土地破碎化,基础设施有待改善,乡镇企业布局呈现“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乱象,加剧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就目前的状况而言,我国亟需系统的、动态的、综合的、全域的村庄规划编制来解决当前的农村问题,特别是农村产业发展问题。

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我国乡村产业振兴面临的困境,并以呼和浩特市恼包村为调研区域,剖析恼包村如何通过村庄规划助推产业发展并总结其经验,同时针对其特殊性的问题提出建议,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庄规划支持贫困地区产业振兴的路径依赖。

1 乡村产业振兴面临的困境

1.1 产业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农村产业发展大多以第一产业为主,主要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或畜牧业,但是通常由于农产品结构单一,无法满足市场多元化产品需求,导致市场抗风险能力较差。而且由于经济及交通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地区第二、三产业的基础通常较为薄弱,缺乏产业多元化发展条件,尚未实现产业融合发展,从而导致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中整体产业规模偏小,新模式、新业态无法有效产生和发展。

1.2 产业要素难以聚集

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要素,人才、技术、资金的匮乏已成为制约乡村产业振兴的突出障碍。首先,由于我国现有模式下对乡村产业人才培养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且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低,农村产業的发展通常缺乏专业人才的支撑;其次,现有农业技术落后,且技术转化率低,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最后,产业振兴面临融资难的困境,现阶段与农村产业振兴相关的融资产品种类少,且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成本高的现状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1.3 产业品牌优势尚未建立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部分地区产业发展普遍存在同质化现象,产业重复性建设情况严重,缺乏产业特色,照搬其他地区的模式难以发挥比较优势,不利于打造特色品牌。品牌作为产品取得市场竞争力的有力保障,能够有效地提高产品收入,但由于农民的品牌意识淡薄,且依旧采用传统的市场营销策略,难以推动品牌真正走出去,更难以树立优质品牌形象。

1.4 产业发展缺乏内生动力

贫困地区的发展不能只借助外来力量,发展内生动力才是贫困地区的首要任务,如果仅依靠财政资金的“输血式”扶贫,贫困村没有自我的发展能力,不能持续的进行经济发展,那么只会造成贫困的恶性循环。受我国传统小农思想的影响,许多农民思想保守,安于现状,不愿意冒风险尝试新鲜事物,对农村产业振兴持观望态度,且部分贫困对象依然具有“等、靠、要”的思想,一心只想享受社会救助,致使农业产业扶贫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

2 呼和浩特市恼包村产业振兴发展现状

恼包村现地处阴山山脉大青山中段南麓,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北部,隶属新城区保合少镇管辖,行政村辖区面积9.8平方公里,全村总人口2480人,交通便捷,区位条件优越。2019年被中央发改委和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但长期以来恼包村由于其地处大青山生态脆弱敏感区,土地贫瘠,地下水资源匮乏,自然条件恶劣,水患多发,并且村民以农业种植收入为主要来源,存在“靠天吃饭”现象,村民多以半耕半工来勉强维持温饱,难以发挥其经济区位的显著优势,还制约着该村经济发展。2012年7月,由于特大暴雨的影响以及出于大青山生态建设的考量,恼包村村委会科学规划新农村建设。

在新村规划建设中恼包村大力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政策方针,以发展乡村特色旅游、民俗餐饮、影视拍摄、休闲商务等第三产业为主导的集体经济,规划建设了包括物流园区、产业园区、住宅小区、科技农业四大板块的总体布局。依托产业发展、移民搬迁、生态补偿以及社会兜底等方式,实现农民创收增收,从而使农民分享产业发展收益。在2015年,原有贫困户56户141人的全部脱贫,2017年以来,恼包村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以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作为总体指导方向,发挥优势,补足本村各项事业的短板,乡村振兴效果明显。

3 村庄规划助推产业振兴的路径研究

3.1 以乡村旅游为核心动力,延续民俗文化脉络,打造特色品牌

乡村的独特性是乡村旅游业竞争的核心要素,如何深度挖掘乡村文化价值、延续民俗文化脉络是编制文旅产业规划的要义。恼包村结合自身特色依托蒙晋文化以及丰富的生态资源,深度挖掘民俗文化价值打造民俗“一村一品”,将蒙晋民俗文化同错落有致的村落形态、充满野趣的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将景观与文化相融合,注重多元的市场营销策略进行产品推广,营造有竞争力的旅游品牌产品。但同时恼包村也面临着因地处北疆地区冬季严寒旅游淡季游客大幅度缩减、收入减少这一短板,因此在旅游设计开发时,应该针对这一短板进一步挖掘文化、生态资源打造四季适销的旅游产品,延长产业链。

3.2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产业融合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产业融合是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实现不同产业相互渗透、联动发展,从而形成全新的产业形态、实现在产业资源要素整合并且还能达到优势产业带动弱势产业发展的效果。例如,恼包村在以乡村旅游为经济发展,核心动力的同时,以旅游业为依托带动农业、第三产业发展从而实现联动发展。2018年恼包村第三产业人均产值均值1.45万元,农业人均产值0.90万元,乡村旅游业虽依然是恼包村的主导产业,但近些年来现代农业发展速度较快,特别是采摘业。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恼包村依靠田园农游、民俗风貌游、农家乐、古式村落游等多样化的旅游产品,通过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实现农旅一体化,可以说恼包村通过土地、资本、劳动力资本要素以及文化、产业等要素整合,并且加强产业规划引导、产业融合打造产业集群,成为呼和浩特市“网红村”,拉动村级经济发展。

3.3 科学划定“三生”空间布局,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实现全村域统筹规划

乡村振兴的实现离不开全域资源的协调统筹发展。尽管近些年来恼包村通过整村搬迁、农村综合整治工程、打造宜居新村建设实现人居环境改善,实现农村居民点、产业园区集中布局,但在村庄规划编制方面也存在缺乏全域性研究的问题,村庄规划无法落实到土地利用的实际需求。产业的发展需要全域资源相协调,应立足于本村村域特色结合“双评价”评估结果,综合分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适宜性,调动全域资源统筹协调发展。尤其是进一步对接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实现产城融合,利用其经济辐射效应,与城市的发展规划接轨,进一步完善恼包村交通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助力。

3.4 注重村规民约,提高公众参与产业发展、规划编制积极性,实现多元治理

产业发展不仅需要乡村产业规划引领,而且需要交通、居民点、耕地、生态保护等规划相互协调和配合,在恼包村村庄规划建设以及产业发展过程中,通过村规民约引导村民共商共建共享共治,取得了巨大成效。但是在我国某些地区的实践中,通常出现忽视规划主体农民意愿的情况,农民自身意愿难以充分体现在村规划中。因此应加强产业规划编制落实工作,坚持前期规划引领,完善“自上而下”的供给决策机制,建立了有效的双向沟通机制、资金公开透明机制,从而提高多元主体参与规划的有效应和实现产业发展,同时结合产城融合、农旅一体化发展要求立足于产业发展所需,加强产业导向以及空间布局管控要求。

4 结语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产业发展需要融合产业融合、产城融合等发展趋势,加强村庄规划引领,结合自身独特的地理、文化、自然等资源特点深度挖掘资源要素价值,发挥比較优势,利用农业多功能性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全域土地、劳动力、资本要素统筹协调向优势产业集聚,并进一步带动其他产业发展。除上述以外,在村庄规划支持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还有两点:一是通过乡村治理方式创新和完善多元主体参与机制调动多方主体参与规划以及产业发展有效性。二是乡村产业发展不单单依靠产业规划,还需要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将交通、耕地、生态保护等规划相协调,才能助推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张强,张怀超,刘占芳.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J].经济与管理,2018,32(01)

吴次芳,叶艳姝,吴宇哲,等.国土空间规划[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9.

宗锦耀.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7.

王晨光.集体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影响与启示[J].山东社会科学,2018(05).

周阳敏,桑乾坤.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产业兴旺问题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4(06).

李霞.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3.

陈美球,廖彩荣,刘桃菊.乡村振兴、集体经济组织与土地使用制度创新——基于江西黄溪村的实践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02).

陈前,黄衍丽,邹小丹.基于产业经济视角的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以肇庆市为例[J].肇庆学院学报,2020,41(01).

吴思斌.乡村振兴需多元力量共同参与[J].人民论坛,2018(32).

刘海洋.乡村产业振兴路径:优化升级与三产融合[J].经济纵横,2018(11).

猜你喜欢

产业振兴村庄规划乡村振兴
论如何促进当前景德镇陶瓷产业振兴
“两南”临夏定西脱贫攻坚与城镇化建设中产业兴旺和特色小镇建设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下江苏特色小镇建设问题研究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产业振兴
减量规划视角下衰落型村庄发展策略
基于微循环模式的村庄规划研究
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村庄规划公众参与方法研究
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点改造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