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图书馆中RFID的应用研究

2020-08-10何芳

办公室业务·上半月 2020年7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应用

何芳

【摘要】随着RFID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在高职院校亟待更新,这既是信息发展给高职院校图书馆带来的结果,也是高职院校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使用RFID是在实现智能化服务的基础上,结合馆藏文献实现自助借还、图书定位、馆藏盘点等。本文主要就RFID技术在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现状、优势以及目前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进行了论述,旨在提升图书馆服务方式,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能力。

【关键词】RFID;高职院校图书馆;应用

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自动识别技术,RFID通过无线射频装备来发射信号用以获取物体源的相关数据,同时对物体加以辨别。运用RFID技术将不再需要和被识别物品进行直接的接触,就能够可对物体的一切有关信息进行对应的输入和处理工作,其具有对物体的详细信息采集优势和处理更加快速、时间更加准确的特点。与传统固有的条形码识别技术、电磁卡的识别技术以及IC卡的识别技术等方式相比,现在的RFID技术凭借其特有的无须接触、抗环境干扰能力强、能够同时识别较多物品等明显的优势特点,这也使其成为行业较优秀和实际工作应用中使用较为广泛的信息自动识别技术之一,是目前非常重要的自动识别技术。基于以上优势,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开始使用RFID技术,高职院校也是如此。

一、RFID在图书馆内的应用现状

RFID技术第一次应用于图书馆是在1988年,新加坡的国家图书馆在经过了4年的时间准备之后,其实践应用内容包括了图书分拣工作、物品的流通工作、专业物流的测试工作等,并且在2002年度已经正式投入使用。在我国,首次使用RFID系统的图书馆是厦门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图书馆,于2006年开始采用新系统,接着深圳图书馆、汕头大学图书馆等各大图书馆都开始采用RFID系统。根据统计数据的实际情况表明,目前情况下,全球已经有5000多家图书馆在日常工作中使用了RFID技术来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服务。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在目前阶段,县级(含)以上的大型公共图书馆共有 2700 多家,接近2000个各类型的高校图书馆,同时实物馆所藏书数量在10万件之上的科学研究院、部委、社科院、军事科研型图书馆超过200家,按照当下已经在使用的RFID技术的图书馆比例来计算,我国的图书馆行业对于RFID技术在服务的使用率及年增长速度已经达到了高于全世界的平均水平的高度,保持在RFID技术产业上49%的年增长率,是世界的第三大RFID技术产品的原生产国。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的不断发展,智慧校园、智慧图书馆的大力推行,RFID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进步,实现传统管理与现代管理开始融合,这种管理模式,大大提高了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当然,由于RFID技术还在不断发展,存在着一部分不成熟和相对不够完善的领域,同样,高职院校的学生图书馆也正在面临一些工作上的思考和实际工作中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二、使用RFID技术的必要性(优势)

高职院校图书馆使用RFID技术带来非常明显的作用。应用RFID技术可以同时读取多本图书标签,不需要图书馆馆员逐本扫描图书上的条形码,能够大大地节约学生在借还书流程之中所需的操作时间。同样的道理,RFID还能够简化盘点的工作,在工作过程中还能利用读写器来读出图书的标签所在定位并快速且精确地找到目标图书的存放位置,有效解决图书乱架现象,与传统的条形码借还业务操作时间长,图书盘点、整理工作强度大等相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读者还可随时到自助借还设备上借还图书,解决了图书馆开馆时间限制等。具体来说,与传统图书馆相比,应用RFID技术的高职院校圖书馆主要有以下优势:

(一)效率高。对读者而言,通过对RFID技术的使用,读写器能够更加快速地对图书上的标签,也就是图书本身进行精确定位,使读者在图书的检索过程中再也不需要了解全馆的图书分布以及图书分类情况等,只需要按照读写器的定位指示就能准确找到需要的图书,这样的方式能够更加有效地节约在图书检索上所浪费的时间。另外,对于在图书馆工作的人员而言,由于该技术可以远距离一次读取多个RFID标签数据,馆员不需要将图书从书架上来回上下架,只需要在书架附近扫描一遍就可以发现是否有图书错架,系统还能自动提示图书应该存放的正确位置。同时还能帮助馆员追踪图书和定位图书错架、整理乱架的图书,进一步简化了员工的盘点工作,更为有效地提高了图书管理员的盘点工作效率。这样一来,也为图书馆的整体运行流畅度提供了保障,使图书馆能够以更加快捷的工作效率来为读者服务,让读者在图书馆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使图书馆在人们的心中留下更好的印象,增强图书馆自身的文化建设,并为图书馆在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借还书方便。由于使用RFID技术,读写器可以远距离一次性读取多个图书标签的数据,相较于传统操作,可以有效缩短图书借还的操作时间,增加馆藏纸质图书文献的流通速率。并且一旦RFID系统建成,图书馆就可以实现24小时自助借还,为此许多高职院校图书馆建有专门的24小时书房和自助还书机。读者不受按时闭馆的限制,随时可以还书和借书。借还图书的操作方便不但提高了图书的流通率、利用率,还提高了读者满意率。在此基础上,采用新型的科学技术来对大众进行服务,还能增加读者对于图书馆的好奇心,使其在阅读之外还能收获其他视觉上的惊喜,极大程度地满足了读者的心理体验、视觉体验,进一步加强人们对于图书馆的热爱程度。

(三)便于科学管理。RFID技术的使用,方便了读者,也为工作人员节省了盘点时间,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工作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样可以使他们的服务更深入、更专业和人性化。同时,使用RFID技术还可以通过图书借还记录,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来统计分析对应图书的利用率以及每本书所拥有的读者结构、相关的馆藏书籍取阅率等数据,充分向读者提供出更加人性化并且契合其个性化的个人需求服务和对应的学科服务等工作。通过对RFID技术的使用还能够进行大数据的统计分析,通过用实时的显示来记录进出馆的各个时间段的读者人数、精确记录进出时间并规划出读者的类型,进一步提取出读者每月在馆读书平均时长、读者每个月进入图书馆的次数等多种不同数据,然后通过对数据的挖掘工作可直接且高效地反映出高校图书馆现有的管理水平和真实服务水平。

三、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安全问题。RFID的信息利用电磁波无线传播,不需要直接接触即可产生感应。因此当我们携带有电子标签的书刊时,有可能会被有心的人追踪识别,他们通过读取标签中的数据,这使得读者的个人信息有可能遭到泄漏。

(二)图书的损毁问题。首先,由于有了自助借还书设备,不再需要经过图书馆员进行借还书业务,有些读者可能随意在图书上写画做笔记,或撕下自己需要的书页等。但图书馆员却因为无须当时检查而不能及时检查图书的破损、污损、撕页等情况,这可能使图书的破损率上升。其次,由于RFID标签一般比较大,容易被发现、容易脱落,有一些图书的标签可能自然脱落,这时读写器识别不到标签,自然读者在借出时就不会报警,部分读者发现自己的借书卡上没有这些图书而不归还。还有些知道RFID技术报警原理的相关读者也有可能会人为地去故意撕毁图书内粘贴的电子标签,然后把图书偷偷带出馆外,进而造成图书的丢失。

(三)成本问题。利用RFID技术的制作价格较高,一般电子标签就需要0.3到1元,一般的高职院校图书馆都有几十到上百万本藏书,每本书上需要一个电子标签,再加上RFID的读写设备建设、图书馆的基础设施等,这需要一笔不少的资金。另外,对于RFID技术的实际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图书馆管理员转变了其固有的服务模式,需从被动式的服务向现在的主动式服务方式转变,对新技术的使用要求图书馆员的知识结构也发生改变,他们不仅需要具备最基本的图情专业知识,也需要具有RFID专业能力,这些能力的获得必须通过培训等方式,这无形中增加了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成本。

四、措施

(一)合理规划,降低设备成本。高职院校图书馆应时刻关注RFID设备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密切与厂家联系了解设备的新技术、新功能,不断更新、完善技术,保证设备正常使用。随着RFID技术的发展,目前市场上出现的读写器能读写的距离更远,且电子标签的价格也越来越便宜,只需合理规划借阅区域,保证有效借阅距离,便可以有效解决标签误读错借问题。新书上架时,可以使用价格较低且能被读书器识别的电子标签,降低设备成本。

(二)更新知識,提高馆员水平。使用RFID技术以后,高职院校原来的图书馆馆员也必须具备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学习能力,我们更需要积极地开展相关业务培训,用以提高其业务水平,同时还要逐步地去学习并提高网络、无线传输等方面的知识,才能在实际操作中及时解决设备问题,同时需要提升服务理念,为读者提供更专业、更人性化的服务。

(三)宣传引导,保障图书安全。针对图书的丢失、毁损等问题,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对读者加强宣传,增强读者的诚信意识。比如可以张贴各种图书管理制度,明确违纪行为、定期举办知识培训等。馆员应随时抽查图书归还状态,及时发现和制止不文明行为,如有恶劣行为要有一定的处罚措施。

五、结语

综上所述,高等职业院校的图书馆对于RFID新技术的使用是社会发展背景下的必然产物。其所具有的行业竞争优势非常明显,纵使现阶段的RFID技术尚存有一些使用方面的问题,但利用RFID技术为高职院校图书馆提供更加智能化和人性化,是服务是我们的发展方向。随着RFID技术的不断进步,该技术在高职院校图书馆中的实践也会越来越成熟。

【参考文献】

[1]陆春红,符润花.论RFID技术在公共图书馆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J].兰台世界,2019(11).

[2]夏文新.基于网络基础的RFID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J].传媒论坛,2019,2(21).

[3]钟华.浅谈RFID在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创新及存在问题[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11).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图书馆应用
浅议读者协会参与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工作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阅读推广案例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浅谈高职院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实施路径
高职院校图书馆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