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之厚度、深度、温度

2020-08-10邵春生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8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厚度深度

邵春生

摘 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应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维度。为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关注厚度、深度、温度“三度”的和谐统一,让学生在真实、丰富、鲜活的语文课堂里沉淀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 厚度 深度 温度

古人云:“知易行难”。其实“行之非艰,知之惟艰”。知,即思想、理念;行,即行动、实践。不能“先知”,何来“后行”。眼界决定境界,对于教育教学亦是如此。2018年11月19至21日,第七届全国高中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展评活动在美丽的浙江省义乌中学举办,有幸观摩盛会,三天时间,聆听了九节现场说课和十二节现场展评课,视野顿开,思绪翻涌,现采撷一两朵思想的浪花,砥砺前行。

一、“1+X”拓展,构筑语文的厚度

成都树德中学税鸿媛老师上的《七分月光,三分剑气之李白——李白诗词拓展阅读》一课,开展“1+X”拓展阅读活动,以“诗、月、酒”为主题,拓展了《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玉阶怨》《玉壶吟》等诗词,既深入挖掘了李白诗歌的风格和情感,又在比较鉴赏中,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了学生思维和审美鉴赏能力。浙江义乌中学的胡曼老师在探究《春江花月夜》一文时,以《春江花月夜》为“1”,连续拓展,出示了六组,共36句诗词,分别来自于36首诗词。让学生来一场头脑风暴,深切感知文中的生命意识、宇宙意识。在拓展中,培养学生筛选、整合、归纳信息的能力,培育学生思辨性阅读素养。我很喜欢税老师的一句话,“把有意义的事情做得有意思,把好学的东西变得好玩。”要想达到这种境界,教师要找准“1”这个基点,“1”可以是课文,主题,情感,抑或一个意象,更要丰厚自己的学识,精心构思,巧妙设计,才能在课堂上信手拈来,旁征博引,变幻出无数个“X”,以一个个美妙的“X”点燃学生的激情,那么课堂将精彩无限。水尝无华,相荡乃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高中语文课堂应该是有厚度的,有厚度才丰富、变幻,有厚度才会有视觉冲击,思维碰撞,有厚度才会有深度。

二、正本溯源,挖掘文本的深度

语文教学,厚度是基石,深度是金字塔的塔尖。语文教学的深度取决于两方面,一是教师自身的深度,丰厚的学养,以及对文本独到的解读。二是学生的深度,即通过教师的引领,达到思维品质的攀升,从而形成自己的创见。两种深度之核心就是文本,正本溯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自身的引导力,引领学生沿着语言、文字的台阶,共同攀登语文教学的深度。浙江省特级教师朱昌元在讲座中谈到,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中有“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一句,教参在解释“借书满架”时,或曰“借来的书籍摆满书架”,或曰“借来的书籍插满书架”。他觉得值得商榷,在中华书局出版的《震川先生集》中有“积书满架”一句,“借”通“藉”,东晋孙绰《游天台赋》中“藉萋萋之纤草,荫落落之长松”,唐李善注:以草荐地而坐曰藉。藉,用草编的垫子,引申为平放、叠放。如果“借书滿架”是“积书满架”,或者“借”解释为“平放。叠放”,那么此句方通,为了进一步印证自己的观点,朱昌元老师还查阅了归有光撰写的《归氏世谱后》,从中得知归家以前家世显赫,虽然到归有光的父亲时,已家道中落,亦不至于“借书满架”。朱老师如此解读,学生定会兴趣盎然,令人心悦诚服。这是一个学者的谨严,一个师者的深度。青海省的李鸿榆老师在进行《项脊轩志》的说课时,提到要抓住文中“娘以指叩门扉”和大母“以手阖门”这样的细节,咬文嚼字,披文入情,引领学生直达文本的深度。有深度的语文教学,才是有趣味的,有魅力的。

三、搭建阶梯,保持教学的温度

此次展评课设置了专家点评环节,专家点评入木三分,不唱赞歌,说的都是“干货”。有专家说:“有些老师上课时提的问题,我听了直冒汗,我是真回答不上来啊!我真替学生着急啊!”有专家说:“有的老师忽略了学生的感受,一个劲的把学生往坑里帯。”有专家说:“有些老师布置的作业是‘伪作业。”这些点评虽是一家之言,却能触动我们的思绪,我们的语文教学是不是缺少了一点温度。作为老师我们要常常问自己两个“假如”,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音乐教育家娜迪亚·布朗杰说:“作为教师,我的生命是建筑于明白我的学生之上,而不是要他们明白我,学生所想的,我尽力帮助他表达;学生所要做的,我尽量帮助他做得成功。”我们要做一个温暖的教师,永远保持教学的温度,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我们要用心倾听学生的心声,深切地关注学生迷茫、空洞的眼神,大声地鼓励那些微弱的,不完美的声音,我们要做一个高明的建筑师,精思妙构,搭建阶梯,要有阶梯意识,设置阶梯问题,助力学生登攀一座座高峰。于漪老师说:“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这是师者的情怀,这也是教师的温度,没有有温度的教师,就不可能有教学的温度。

语文教学要有厚度、深度、温度。“三度”之中,温度既是出发点,又是落脚点,厚度、深度是路径,是通道。同时温度又是平衡木,温度达到了,厚度和深度才能适度,恰到好处。夏丏尊回忆李叔同先生时说:“李先生教图画、音乐,学生对图画、音乐看得比国文、数学等更重。这是有人格作背景的缘故。因为他教图画、音乐,而他所懂得的不仅是图画、音乐;他的诗文比国文先生的更好,他的书法比习字先生的更好,他的英文比英文先生的更好……这好比一尊佛像,有后光,故能令人敬仰。”有师若李,“三度”皆有!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厚度深度
大厚度填土场地勘察方法探讨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诗要有温度,有厚度
深耕,才会有报道的温度和厚度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