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卓越教师视域下小教师范生师德素养提升路径

2020-08-10郭清瑜

卷宗 2020年16期
关键词:提升路径师范生

摘 要:高校师范生的师德师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未来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对师范生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师范生的师德教育存在法律意识不强,教育文件了解较少,职业选择功利性强,德育的方式单一,职后继续学习也具有功利性。经过调查分析其原因有:教育法律意识不强;教育文件了解较少;职业选择功利性强;德育的方式单一;职后继续学习的功利性。提升路径有:充分利用自媒体优势传播正确观念;创新师德培养模式,构建完善的师德培养体系;高校与小学联合,构建从学生到教师终身培育制;强调师范生个人反思,不断内化师德。为提高师范生师德素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提升路径;小教;师范生

1 引言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提升师德素养是卓越教师计划中的重要内容。学校为国家培养人才,就必须有强有力的教师团队。在《教师职业道德素养视域下小教师范生师德素养现状研究》中,调查了小教师范生师德素养现状,主要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本文将对五个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师德素养提升路径。

2 原因分析

1)教育法律意识不强。我们的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但在调查中,部分师范生的法律意识明显非常薄弱,认为给学生补课应该是有收入的。教育部明确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一旦发现,处罚非常严重。分析其原因,其一是因为教师待遇低。在中国的一线城市,教师工资勉强金额公务员水平持平,但是在二三线甚至更加落后的小城市,工资水平较低,远不够生活成本,因而会出现给学生有偿补课现象。其二,是贪欲作祟。这就更需要在高校教学中提升师范生的师德素养。

2)教育文件了解较少。调查中,部分师范生表示不会经常关注教育方面的政策。分析其原因,第一:师范生在实习中可以了解到,教师的事务繁杂,有很多不是教学的工作,这些事情占据了教师的精力,使教师无暇顾及。行业大势是如此,师范生也会如此认为。第二,在学生阶段,学校的教育更重视实践技能,其次是教育理论,学生精力主要放在这两个方面,不会主动关注,加之学校没有要求学生去关注,很多学生不具备自制力和行动力。

3)职业选择功利性强。调查结果显示更多的人选择了家庭因素:父母的要求。小学教师行业,女性的比例非常高。据教育部2018年公布的调查显示,普通小学女教师所占比例达到了68.75%,超过半数之多。对于女性来说,教师的最大特点是稳定。因而,更多家庭都倾向让女儿去选择教师行业。仅次于这一原因的是教师的职业因素,从大趋势来看,教师的待遇将越来越好,因而选择的人较多。以上两个因素都是外部因素,但热爱教育才是应该排在第一位的原因。教育是国家的希望,教师是执行者,惟有教师真正热爱这个职业,才会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4)德育的方式单一。大部分学校的师范生的德育方式都是开设单门课程或是讲座之类的方式。方式较为匮乏。师德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师范生长期汲取知识,塑造职业信念,锻造职业道德。但是,师范院校教育学知识与教学技能易于量化和测评,也最能展现教学水平,因此,在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师范院校往往以知识技能为本位,注重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等知识的传授,与此同时开展教学技能的培养。[1]

5)职后继续学习的功利性。在师范生的调查中,有部分同学表示在将来入职后不涉及职位晋升,不会在阅读相关书籍。在对一线教师的访谈中,也有部分教师也是这样的情况。究其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教师的杂务有很多,尤其是班主任,很多时候,心思无法完全放在教学上,更不会去阅读什么书籍了。第二,师范生的终身学习的意识不够强烈,认为在学生时期学习就够了。在校园学习中,也并没有被过多强调。

3 提升路径

1)充分利用自媒体优势传播正确观念。自2008年起,互联网成为引导人们舆论的工具,与此同时,新媒体也崭露头角。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新媒体已经從以前的一个工具转变成了一个可以影响人类思想与行动的利器。学生的思想紧随时代发展,手机上包括“微博”“抖音”等一些充斥着各式各样的自媒体账号,学生的思想受到来自社会上四面八方的观念影响。事实上,学校或是社会官方部门都可以充分的了解新媒体。新媒体具有泛化性和碎片性[2],这样的特性使得在传播层面,传播关系,传播主体上变得容易。利用这样的特性,可以向师范生传递时下的教育政策、可以向师范生弘扬新时代的四有教师的新要求。

2)创新师德培养模式,构建完善的师德培养体系。首先,高校中关于师德培养的内容应该增加传统的内容。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师德的体现与培养比比皆是。《礼记·学记》中讲“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这便是我们所讲的“师道尊严”。社会重视教育,尊重教师,首先是由于教师德高身正,严于自律。尧舜选用契作了司徒,承担起育人的重任。契的秉性是“聪明而仁”,“聪明”是天赋,是见识;“仁”是爱心,是品格。二者兼具,故能担负起育人的责任,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高校应充分挖掘古人关于师德的智慧,取其精华,删其糟粕,与现代的师德建设相结合。其次,优化德育培养方式。保留原有的理论德育课堂,同时增加实践课堂。师范生的师德养成需要一个不断体验感悟的过程,才能内化于心。单纯的理论课堂能够带给师范生的感悟太少。高校可以通过名师讲堂邀请一线教师讲授关于培养师德的实例,师范生通过讨论交流感悟;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课堂体验,师生座谈,师生交流等方式挖掘教师的价值,增强师范生心中的职业认同感。

3)高校与小学联合,构建从学生到教师终身培育制。师德不是一个稳定的能力,它是起伏变化着的。教师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职业,在高校学习中,传授师范生的理论知识,培养师德素养。工作后的学校也是教师成长的沃土,教师在这里是一个长期的发展,因此学校应为教师制定培养计划。在师范生入职之后,师德培养不能中断。入职时进行统一培养,职后进行各类课例培训,教学比赛,优秀教师观摩,演讲比赛等,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师德内涵——“精业”[3]。学校中可以建立师德师风评价小组,对于榜上有名的进行奖励,对于触碰师德底线的依照规定进行处罚。与此同时,高校定期对学校中的教师进行培训,使教师队伍中的师德建设始终在进行。

4)强调师范生个人反思,不断内化师德。教育反思在教学工作中是必要的。外在教育仅仅能让师范生知道什么是师德素养,在教学中应该怎样做才符合师德素养的要求。而只有内省才能让外在的行为转化为内里的思考。曾子曾说:“吾日三省吾身”。从学生时代就要具备这样反复自省的习惯和能力。对师范生来说,自省可以提升他们的教学技巧,培育师德素养;对教师来说,自省可以让教师对自身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在对自身的质疑和回答中达到自我的升华。

4 小结

师范生将会参与到学生的培养当中,他们将是学生培养的主力军。师范生的培养目的跟进时代的发展,培养未来的卓越教师。师范生的师德素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任意形成的,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师范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的加强自我教育,自我反思,形成高尚的师德。

参考文献

[1]赵秋爽.新时代下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路径探究[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9,35(09):99-102.

[2]徐海鑫,廖浩君.试析新媒体如何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有效发挥作用[J].学术论坛,2011,34(07):193-198.

[3]张森年.习近平师德思想研究[J].中国德育,2017(22):11-16.

作者简介

郭清瑜(1999-),女,汉,河南安阳,本科,研究方向:小教师范生师德素养。

猜你喜欢

提升路径师范生
师范生教育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改革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探讨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的路径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进一步完善免费师范生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