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藏明青花大龙缸小考
2020-08-10韩可
摘 要:颐和园藏青花大龙缸推测为明正统年间景德镇御器厂生产的官窑实物,起初是作为祭祀场合所用祭器烧造的,但是后来逐渐转变为宫廷观鱼或赏荷所用的盆器,成为盆景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这只龙缸在制作过程中产生了胎裂、釉裂等缺陷,但与同时期其它大龙缸基本都是碎器粘补相比,能基本完整地保存并流传至今日,弥足珍贵。而且它印证了正统时期御器厂所造龙缸“瑕莹不堪”的事实,是研究明代“空白期”景德镇官窑瓷器生产的宝贵资料。本文拟就这只龙缸的基本情况、烧造过程、用时、用工、用料、估银、年代和用途等做简要考证。
关键词:大龙缸;正统;景德镇;官窑;鱼缸;荷花缸
1 园藏明青花大龙缸概况
明青花云龙纹大缸,口径94厘米、底径59.6厘米、高36.8厘米。瓷缸平沿,方形唇口,浅弧腹,平底无釉。透过口沿磕缺处可见胎骨洁白、坚致、细腻。内外壁均罩釉,釉层肥厚莹润,略闪鸭青色。大缸外壁以青花绘游龙二,作首尾相接状,穿云而过。龙肢体粗壮,面容凶猛,须眉倒竖,牙尖爪利。青花发色幽蓝、浓正、沉稳。龙须、龙脊、龙鳞及壬字云等处均有黑斑沉淀,尤其是龙身上的鳞片呈点状分布。大龙缸口沿有较严重磕缺一处;通身透璺多道,有从口沿处向缸底呈“Y”字形透裂者,亦有自缸底向口沿处开裂者;缸底与腹部衔接处,内外均有纵向胎裂、釉裂;内底有不规则大块开片若干。缸壁内里釉面发污,不如外壁釉面白净,应是使用过所致。为防止缸体散架,颐和园在上世纪90年代初曾经找专人对大缸进行过加固。现在缸体上依然保留着当时箍口用的鱼线,内底亦可见用胶填充裂缝的痕迹。
这只大龙缸展览次数较少,目前有记录的是三次:1992年6月8日,颐和园在清华轩举办“颐和园园藏文物珍品展”。当时,这只大龙缸与其它100余件库存珍品,在6个展室中免费对游人开放参观。这也是大龙缸修复加固以来首次与公众见面。展览持续了3、4年,大龙缸随即撤回库房存放。清华轩是排云殿西侧的一组建筑,其名取自谢混“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清漪园时是五百罗汉堂,1860年毁于英法联军的战火,光绪时改为二进四合院用于居住。虽然重建改变了原来的佛教寺院布局和结构,但是前院的水池、拱桥,东院记录五百罗汉堂和乾隆平定准噶尔叛乱的石碑,仍是乾隆年间旧物。2002年,颐和园推出“文昌院博物馆园藏文物精品展”,选择在新落成没多久的文昌院博物馆举办。文昌院位于昆明湖东侧文昌阁以东,是颐和园中一组较新的院落,专门用于保管、修复和展示园藏文物。建设工程从1998年10月持续到2000年8月,同年9月1日对外试开放。在2002年文昌院新展中,大龙缸再次与世人见面。此次展出一直持续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前,为适应北京市的部署工作安排,文昌院在展厅结构、展柜和展品上做了巨大调整,大龙缸被撤回库房存放,借位给其它展品。2019年9月26日,颐和园在德和园扮戏楼举办了“菁华献颂——颐和园福寿文物展”。为庆祝祖国70华诞,共计臻选99件套文物藏品,其中包括这件青花大龙缸。至2020年3月2日撤展结束,大龙缸回库保存。
2 大龙缸的烧造
2.1 御器厂及六窑
大龙缸是明清时期一种专为满族宫廷需求而定烧的瓷器品类,其烧造可上溯至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间。据《景德镇陶录图说》记载(以下简称《图说》),洪武二年,朝廷在景德镇珠山脚下设立窑厂,专门烧制供应皇室的官窑瓷器,与其它普通民窑有所区分。但是“御器厂”的正式名称是到正德时期才开始用的。当时,窑炉按照功能和产出品可分为:大龙缸窑、青窑、色窑、风火窑、匣窑及爁熿窑六类。目前学界对于大龙缸窑、青窑、和匣窑的功能认识比较统一,即:龙缸窑用来烧造龙缸;青窑烧制高温瓷器;匣窑是专门烧造匣钵。但是关于色窑、风火窑和爁熿窑的作用尚存争论,以往认为色窑于青窑对应,是烧低温釉的;爁熿窑为烘彩炉;风火窑是所有窑炉的统称。国家博物馆的丁鹏勃通过景德镇御窑址出土窑炉的位置、形制、数量与古籍记载的烧窑流程、用工、用料等细节对比分析,对三窑的分工提出了新阐述:色窑是烧造高温颜色釉瓷器的窑炉;风火窑烧制半成品或素胎器;爁熿窑则是用于烘烧低温釉的低温窑炉。
2.2 大龙缸窑
关于大龙缸窑的记载相较于其它五窑来说,还是比较清晰明确的。《图说》对于大龙缸窑的定义:“明厂有龙缸窑,称大龙缸窑,亦称缸窑。……缸多画云龙或青花,故统以龙缸窑名之。”大龙缸窑也可称为龙缸窑或缸窑,因为主要生产对象是绘有云龙纹或其它青花纹饰的大缸,所以统称龙缸窑。到了明代中晚期,逐渐出现色釉或五彩瓷大缸,亦可算做大龙缸的范畴。明代大龙缸窑数量的峰值是在宣德时期的32座,占当时全部58座官窑的1/2强。由于龙缸窑数量在官窑窑炉中比重中过高,明显与其它窑炉分配不均,龙缸生产有所空闲,只得转作他用。至宣德中期,将原来的32座龙缸窑减半,改为青窑烧造小器,龙缸窑的数量下降至16座。虽然龙缸的占比从1/2强下降至1/4强,但依然可以说明大龙缸在景德镇官窑烧造中占有极大比重,是输送给宫廷的重要定烧御器。
龙缸窑的产品有鱼缸和瓷缸两种,一般是一器一烧或二器一烧。这与龙缸窑本身的客观尺寸密不可分:“窑制前宽六尺,后如前,饶五寸,入身六尺,頂圆。鱼缸大样、二样者,止烧一口,瓷缸三样者,一窑给砌二台,则烧二口。”如果按明清时期营造尺来换算,缸窑大约是前宽1.92米、后宽2.08米、进深1.92米,圆顶,前窄后宽的馒头形窑。鱼缸和瓷缸均有大样、二样、三样三个尺寸级别:大样鱼缸高89.6厘米、阔(直径)96厘米,最大容积648升、阔高比1.07;二样鱼缸高57.6厘米、阔80厘米,最大容积289升、阔高比1.39;三样鱼缸高51.2厘米、阔48厘米,最大容积93升、阔高比0.94;大样瓷缸高43.2厘米、阔92.8厘米,最大容积292升、阔高比2.15;二样瓷缸高41.6厘米、阔83.2厘米,最大容积226升,阔高比2;三样瓷缸高40厘米、阔72厘米,最大容积163升、阔高比1.8。这里需要说明一下,由于缸的器形有差别,不好计算容积,此处统一按缸的最大半径和高来计算圆柱体体积,即 “最大容积”=π×大缸半径?×高,以便对比。瓷缸的阔高比约为2,鱼缸则大体为1。瓷缸的直径是高度的2倍,鱼缸的直径和高度相差无几,说明器型上瓷缸是浅腹型,而鱼缸是深腹型。三种瓷缸的容积各相差60升左右,相互递增或递减,差别不甚明显。鱼缸大样、二样、三样的容积之间则是呈3倍递增或递减的关系。说明鱼缸的储水量范围大大宽于瓷缸,可大可小,型号之间体量差别巨大。颐和园藏的这只青花大龙缸,口径94厘米、底径59.6厘米、高36.8厘米,最大容积约为255升,容量介于大样瓷缸和二样瓷缸之间。阔高比大于2.5,是较大样瓷缸更显扁宽的浅腹缸,是明代御器厂所烧制的大样或二样瓷缸的传世实物。
此外,见于史料记载的明代龙缸品种有:《明实录·英宗实录》记正统九年造青龙白地花缸。《江西省大志·陶书》(一下简称《陶书》)记嘉靖二十五年造青花白瓷青双云龙等花缸300口;二十六年造青双云龙缸500口;三十三年造青花鱼缸680口;三十五年造青花白瓷缸540口、豆青瓷素缸30口;三十六年造青双云龙莲瓣大缸10口。《陈恭介公文集》记万历十三年造有里白外青双云龙大样缸、里白外黄灵芝青博古龙大缸、里白外五彩四正面山水云龙六样缸。《景德镇陶录图说》还记有青龙四环戏潮水大缸。
2.3 大龙缸的烧造
明代前期,景德镇御器厂生产龙缸胎骨用的是本地麻仓山的瓷石,掺以余干土、婺源土、坯屑以及湖田一二图所出的石末调和而成。麻仓山瓷石、余干(婺源)土、坯屑,三者之间的配比在10:7:2.5左右。而御器厂生产的其它青花圆、琢器胎骨是以麻仓山瓷石为主,少量添加,或基本不添加余干(婺源)土、坯屑和石末。当然,瓷石主要是由石英、长石、绢云母、高岭石等物质组成,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耐火力,非常适于青花瓷器胎骨的制作。但是龙缸的体量大、成形难度高,必须要加入价格更贵的余干土,才能有效提升龙缸胎体的机械强度,使其更为坚固。嘉靖时期余干土的价格是麻仓瓷石的3.6倍。
将瓷石经过溪流水碓的反复舂碓,粉碎成颗粒并进行初步淘洗,制成块状原料。然后,将原料块倒入缸中,加水浸泡,用木耙翻搅,反复过筛,去除原料中的渣滓,沉淀、沥水。最后,用铁锹重复多次人工翻铲、敲实,去除泥料中的空气。这一步称为“炼泥”,是为了提高龙缸成品的白度、纯度和半透明度。颐和园这只龙缸在原料处理环节出现了失误,缸外壁表面有许多类似尖刀捅过留下的扎痕,可能就是炼泥时空气没排净,导加热时胎内气泡炸裂后塌缩留下的痕迹。
受景德镇本地瓷土收缩率的影响,瓷器出窑后的成品会比入窑前的生坯缩小18-20%。根据颐和园这只大龙缸的实际尺寸,我们可以推算其烧制前的生坯尺寸约为:口径115厘米、底径73厘米,高45厘米。龙缸之类圆器,一般要借助轮车的辅助,才能将坯件拉的薄厚均匀、周正。如此大口径的缸坯,至少要三、四个人协力才能完成量大而沉重的泥料的把正、拉捏成型。颐和园龙缸内壁可见四道较为明显的横向接胎痕迹,说明它至少是由五部分坯件组合而成。缸壁本身是四段镶接而成,每段壁圈的高度大约是8厘米,最上面靠近口沿两段较窄,腹部和胫部两段稍宽。缸壁与底足交界处偏上5厘米左右连同缸底是第五段。缸沿的唇口与口沿的结合则是第六处。大样成型后,要经过修坯,对缸进行细节调整,保证坯体光洁、规正。缸坯拉制成型后,必须阴干数日,期间不能见光暴晒,否则会导致胎体崩裂,前功尽弃。
青花大缸的云龙纹饰是用青料画在坯面上的,青料即钴料,其发色剂为氧化钴。根据观察,这只大缸器表所绘青花基本不见晕散效果,发色幽蓝沉稳,推测用的可能是江西乐平所产平等青(又叫坡塘青),或稍有添加苏麻离青。青料使用前要先入窑煅烧,然后经过充分研磨,研磨时间越长,颗粒越小,其青花呈色越明显,花色越均匀。这只龙缸上的纹饰,线条利落、清晰,青色有深有浅,似乎有“铁锈斑”。但仔细看可以发现,“铁锈斑”是画工画青时在线条起首或末尾处顿笔停留所致,顿笔处青料堆积较厚,就会形成点或块状的颜色聚集。推测可能是御器厂的刻意追求,在当时苏麻离青短缺的情况下,只能用国产料来模仿元代和永宣青花的“铁锈斑”。从总体上看,这件大龙缸的青花发色浓正、均匀、线条明朗,说明此时景德镇御器厂对国产平等青的使用技术已经掌握的比较纯熟了。
青花瓷器外壁包裹的坚硬又剔透的釉层,是一种由釉果与釉灰调配而成的瓷釉熔剂。釉果与瓷石成分相近,但比瓷石风化稍浅、熔融温度稍低。釉灰出自乐平县,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其制法是将石灰石和当地产的凤尾草一起堆烧,获得的余灰用水淘细。釉果与釉灰的配比决定了釉质的好坏:釉水中釉果含量大于90%为上等;70-80%为中等;低于50%为下等。这种石灰釉有熔融温度较低;流动性好;透明度高,不易“泛蒙”;釉面硬度较高,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较好的优点,一直是景德镇烧制青花瓷的首选釉料。如果青花表面不挂釉,那么烧出来就是黑色的,或者颜色飞了,这就是釉层对青花瓷器的重要性。
各部位坯件组装拼接好后,大缸还不能直接入窑,需要用事先烧备好的匣钵套装,阻隔缸坯与火焰的直接接触,防止火焰对坯体的污染,保证烧成龙缸的洁净度,保证产品质量,提高成品率。做匣钵所用胎土主要取自景德镇的马鞍山、里村、官庄等地。其黏土富含铁质和硅镁质,与燧石屑共用可以增强匣钵的结合力,降低泥塑性和收缩率,耐压、不易开裂和变形。再掺入宝石地所产的黑黄沙,更可提高匣钵耐火度,能够反复使用,节约成本。大龙缸所用匣钵是由匣窑专门烧制的,不同于其它匣钵动辄装七、八十件瓷坯,缸匣仅能装一件缸坯。大龙缸因为体量的关系,只能将外匣拆分为多个部件,再通过加盖或加圈组装在缸体外围,方能完成缸匣的“套”装。匣窑内每次可盛摆六层缸匣的各部分坯件,大样、二样缸匣需一炷香时间方可烧成,耗柴五十五扛。
大样、二样龙缸外加缸匣包裹,每窑只能装烧一件。三样龙缸尺寸较小,可以在缸窑内另砌一台,放入两件同烧。烧窑用柴亦有讲究。景德镇御器厂的藁柴分为船柴和水柴两种,均以松木为原料,只是运输方式有所区别。前者依靠船载;后者则是将大松木锯为两片,每四片成一组扎好,通过河流漂至目的地。正是这运输方式上的区别,造就了二种藁柴不同的特性,船柴容易传导火焰,水柴则能使火焰久聚不散。景德镇窑工通常按照船柴、水柴六四比搭配使用。青花龙缸烧制开始,需要先小火缓烧七天七夜。小火慢烧可以缓慢升温,逐渐烘干龙缸坯体,带走窑内的全部水汽,防止胎体炸裂。同时,是给缸坯表面青料中的氧化钴一个缓慢放氧的过程,防止青料表面起泡。然后猛火急烧两天两夜,人为创造烧制青花龙缸所需要的還原气氛。还原温度高于1200℃可以使氧化钴更好的发色,形成的钴的硅酸盐;并促进釉层中长石玻璃的形成,提高釉子的透明度。如果还原气氛时间过长,则容易导致窑内含烟过多,造成青花瓷缸的“烟薰”。待到缸匣烧至通红又转为白色,前后窑眼皆通亮时,证明窑内前后温差不大,便可熄火封门。窑火熄灭后,必须再经过十天窑炉冷却后方可开窑。每窑耗柴一百二十扛,如遇阴雨天,则再加十二扛。
《浮梁县志》卷八《食货·陶政》中对如何烧造出优质的瓷器有较为完善的总结:“大都窑干、坯干、柴干,则少拆裂、沉暗之患,土细、料细、工夫精细,则无粗糙污滓之虞。又必火候均匀,无太过不及,且釉行光莹,器自完美。釉土不特宜真,亦宜春淘精熟,此烧造之大端也。”一件大龙缸的成功烧制,亦需经过每一道步骤的精工细作,加之时间的考验和熟练工匠对技术的纯熟把握,才能浴火而生。
2.4 用时、用工、用料及估价
每件大龙缸仅烧窑就需耗时19天,再加上前期制坯、干燥、画坯、施釉等工序,一件大龙缸的完成肯定要比19天长许多。假使按照龙缸最快19天完成一个批次,御器厂缸窑全年可烧制19批。颐和园藏青花大龙缸是宣德晚期到正统年的产物,按当时御器厂共有缸窑16座计算,每窑只能烧1口,一批可以烧造16件,全年能生产307件。明人所著《明经世文编》卷三七九《陈恭介公奏疏·为钦奉圣旨疏乞免难陈烧造疏》称:“龙缸花瓶之类,百不得五,谓之难成。”按照不到成品率5%来算,御器厂全年所产龙缸最终能运抵京城宫廷中的仅有15件左右。这和前边所记嘉靖朝动辄几百件大龙缸的产能相比,简直天壤之别,为何会如此?其实,嘉靖朝景德镇御器厂龙缸的年产量不超过120件,其它全靠官搭民烧实现供需平衡,利用民窑弥补不足。正如《陶书》所言:“鱼缸御器,细腻脆薄,最为难成,官匠因循,管厂之官乃以散之民窑,历岁相仍,民窑赔,习以为常。”
学者李亮写过两篇关于大龙缸烧造成本核算的文章,其中他引用明代万历本《陶书》中关于明代御器厂造坯用时的统计:一名工匠每月至多能拉5口缸坯,单件缸坯需耗时6天;另外,还需加泥18天、利坯2天、洗补2天、上泥浆2天,共需耗时30天;加上入窑19天,以及每个环节之间的运输、调整,完成一口缸前后要用2个月。
关于用料和估银的记载:大样鱼缸估银55两,其中画青估银1两、附烧估银2两2钱,需要官土淘净土180斤、余干土(婺源土)淘净土130斤、坯屑50斤、石末1升、石斛纸50张、釉土50斤、炼灰30斤、坯重达200斤。二样鱼缸估银46两,画青估银8钱、附烧估银2两,需要官土淘净土140斤、余干土(婺源土)淘净土100斤、坯屑35斤、石末1升、石斛纸40张、釉土35斤、炼灰20斤、坯重达150斤。三样鱼缸估银30两,其中画青估银5钱、附烧估银1两8钱。大样瓷缸估银35两,其中画青估银7钱、附烧估银1两8钱,需要官土淘净土130斤、余干土(婺源土)淘净土80斤、坯屑30斤、石末1升、石斛纸30张、釉土30斤、炼灰20斤、坯重达120斤。二样瓷缸估银23两,其中画青估银5钱、附烧估银1两6钱,需要官土淘净土100斤、余干土(婺源土)淘净土70斤、坯屑25斤、石末8合、石斛纸25张、釉土25斤、炼灰15斤、坯重达100斤。三样瓷缸估银18两,其中画青估银4钱、附烧估银1两4钱,需要官土淘净土65斤、余干土(婺源土)淘净土40斤、坯屑15斤、石末5合、石斛纸15张、釉土15斤、炼灰10斤、坯重达60斤。根据上述各官样瓷缸用料,颐和园青花大龙缸尺寸介于大样瓷缸和二样瓷缸之间,所以此处推测数字是取二者中间值。画青估银6钱、附烧估银1两7钱,需要官土淘净土115斤、余干土(婺源土)淘净土75斤、坯屑27.5斤、石末9合、石斛纸27.5张、釉土27.5斤、炼灰17.5斤。
由于目前尚未见到明代前期关于景德镇御器厂龙缸制作的文献,只有《江西省大志·陶书》中对嘉万时期瓷器生产有非常详细的记录。《陶书》虽然本身不是直接记录明代前期御器厂瓷器生产的,但它的数据对我们分析明代前期龍缸烧造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陶书·砂土》记录了部分原料价格:麻仓土每100斤值银7分;余干坯土80斤值2钱;婺源坯土90斤值8分;石末每10斤给米2升;石斛纸每100斤1分5厘;坯屑每100斤值8分;上砂土每100斤8分;黄土每100斤8分;炼灰每100斤8分;釉土每100斤值4分8厘……
还有对部分原料提纯率的记载:麻仓土每100斤可掏净泥50斤,曝晒得干土40斤;婺源坯土每90斤可掏净泥42斤;上砂土100斤可筛净土80斤;黄土100斤可筛净土90斤;炼灰每100斤可淘50斤……上述烧造龙缸所用原料重量为提纯后的,实际用量还要按提纯前的重量换算价格。
另有柴料价格:虽然有船柴和水柴两种,但二者价格相同,均为每100斤值银4分。1扛(杠)重100斤,则1扛(杠)值银4分。
生产工具:盛龙缸松木圆板每块值银6厘;龙缸架每个2分5厘;修砌窑砖每100块3分5厘;匣板每块1分5厘;画青桌、凳每副10钱;吊桶每只1分……
人夫匠役:明代御器厂窑工分为“匠”和“夫”两类,前者靠技术吃饭,后者主要从事运输、搬运等工作。“画役,今各作募人日给工食银二分五厘,各窑募役龙缸大匠、敲青匠,日给银三分五厘,置不论。”除龙缸大匠外,还有画匠、敲青匠、淘青匠、烧火匠、匣匠等20种以上不同技术匠役配合。从事脚力和体力劳动的上工夫(运黄土)和砂土夫(运砂土),每挑100斤给工食银2分。
装箱:杉木1尺1寸价银2分5厘、1尺2寸价银3分5厘;杂木箱架每4尺价银1分;包钉用福铁每斤价银8厘3毫;装箱用棉花每10斤价银4钱;糊箱口、箱面斗方纸每张价银7分……
明代景德镇御器厂生产的官窑瓷器有水运和陆运两种抵京方式。在嘉靖初年中官裁革以前,无论钦限瓷器还是部限瓷器,都是以水运方式运至京城。中官裁革以后,钦限瓷器改为陆运;部限瓷器则是走驿传道,选坚固官船到饶州府河装载,再由里河直达京师,并委派官员跟船负责解运,保证按期交付。水运开销虽未着笔墨,但陆运有零星记载:起运每杠扛解银1两6钱3分6厘;解官各给盘缠银(领头站官15两、解官10两、护解匠作每人10两);祭杠猪羊价银2两2钱;短杠夫来回浮梁至池州府建德县给银2钱3分3厘3毫……
综上,烧造颐和园这只龙缸所用青料、麻仓土、余干土、坯屑、釉土、炼灰等原料,共计值银约3两。耗柴120杠,约值银4.8两。如果按龙缸烧造周期为60天计算,每天至少有2位以上窑工对大龙缸进行加工,窑工的支出约为3两。此外,还要另加工具支出、装箱费用、水运开销等等,再考虑到不足5%成品率,对龙缸估银29两,其实也不算多。
官方对景德镇御器厂生产的官窑瓷器有统一估价。其中,瓷缸、鱼缸每件估银在18-55两之间,是所有官窑瓷器品种中最昂贵的。其次,拜砖(每副54块,长196.8、宽112厘米)估银达到43两2钱。以上两种官窑产品与其它官窑瓷器在价格阶梯上有明显断层,是无法逾越的鸿沟,比如排在第三位的续烧部限内大样碗(直径48厘米)估银1两8钱;第四位的大酒坛(高48厘米)估银1两5钱;第五位的带盖飞鱼大坛估银1两2钱……至于其它更小的瓷器,每件均价远低于1两。
3 年代推测
虽然文献记载洪武年间景德镇御器厂就开始了大龙缸的烧造,最繁忙时可以32座缸窑同时开工,但目前尚未见到洪武到永乐时期的龙缸实物。现存最早的大龙缸是宣德时期的青花应龙纹大缸,这一时期浅腹形的扁缸更为流行,被博物馆收藏的宣德龙缸主要有两件,分别藏在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和英国大维德基金会。1988年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在珠山以西明御厂西墙外发现一巷道,出土大量正统至天顺时期青花云龙纹瓷片,拼合出瓷缸20余口。此期龙缸以深腹缸为主,扁缸相对较少。
1)明宣德青花应龙纹大缸(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藏)1982年出土于景德镇珠山。敞口,宽边外凸,弧壁,平砂底。直径59.6厘米、底径40厘米、高27.6厘米,阔高比2.2,最大容积约77升。此缸容量不如前述深腹三樣鱼缸,更是只有同款浅腹三样瓷缸的一半不到。口沿有两道弦纹,缸壁从上至下分为三层,上下层卷草带之间绘有海水应龙。龙口大开、鼻部上翘,双眼圆瞪,两翼生风。此件为碎器粘补,因口沿残缺,未见款,但口沿外凸部应该有青花书六字横款。
2)明宣德海水波涛翼龙纹大缸 (英国大维德基金会藏)敞口,宽边外凸,弧壁,直径57厘米,口沿处有“大明宣德年制”款,是目前唯一较完整保存下来的明早期大龙缸。口沿有两道弦纹,缸壁从上至下分为三层,上下层卷草带之间绘有海水翼龙。龙口大开、鼻部上翘,双眼圆瞪,两翼生风。大维德基金会创始人是斐西瓦乐·大维爵士,收藏了1671件中国宋至清代瓷器。此龙缸一开始并未引起馆方的重视,直到1989年才被列入赴日展览的展品清单。2009年大维德基金会因运营问题不得不将藏品委托给大英博物馆,此缸现在陈列在大英博物馆95号展厅的独立柜中。
3)明青花龙纹大缸(上海博物馆藏)直径80厘米、高78厘米;阔高比1.03、最大容积392升。敛口、矮领、圆肩收腹,此件为碎器锯补。全身分为四个装饰带,从上至下依次为卷草、覆莲、云龙、仰莲。青花发色浓,有黑褐色斑片,并有青料流淌的现象。总体风格更接近宣德时期,推测此缸年代为宣德晚期至正统早期。
4)明正统青花龙纹大缸(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藏)直径88.8厘米、高75.5厘米,阔高比1.18、最大容积467升。直口、矮领、溜肩,下腹渐收。1988年出土于景德镇明御厂西墙外宣德与成化文化层之间,为碎器粘补而成,从上至下分别为卷草、覆莲、云龙、仰莲四条装饰带。青花发色浓正、均匀,线条清晰明朗。
5)明正统青花龙纹大缸(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藏)直口、矮领、溜肩,下腹渐收。1988年出土于景德镇明御厂西墙外宣德与成化文化层之间,为碎器粘补而成,从上至下分别为卷草、覆莲、云龙、仰莲四条装饰带。青花发色幽蓝,线条稍显模糊。
6)明正统青花龙纹大缸(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藏)平沿,方形唇口,浅弧腹,碎器粘补。器形和纹饰与颐和园大龙缸最为相近,均为上下两圈弦纹,中间画云龙。青花发色较颐和园龙缸稍显浓重。
除英国大维德基金会所藏宣德青花海水波涛翼龙纹大缸和颐和园藏这件明青花云龙纹大缸是完整器外,其余明代宣德至“空白期”(正统、景泰、天顺)龙缸基本全是碎器粘补的。这与正史的记载也是相符合,《明史·食货志》:“正统六年……宫殿告成,命造九龙九凤膳案诸器,既又造青龙白地花缸。王振以为有璺,遣锦衣指挥杖提督官,敕中官往督更造。”《明实录·英宗实录》记载:“正统九年五月庚戌,江西饶州府造青龙白地花缸瑕莹不堪,太监王振言于上,遣锦衣卫指挥杖其督官,仍敕内官赍样赴饶州更造之。”正统六年,京城毁于永乐年间的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终于重修告成,朝廷委派景德镇御器厂烧造祭祀所需膳器和青花龙纹大缸。正统九年,因为御器厂烧造的青花大龙缸瑕疵、透璺严重,质量堪忧,太监王振将此事上报,英宗派锦衣卫杖责了相关人员,但并未取消龙缸的烧造安排,仍派太监带官样到御器厂重新督造。颐和园这只龙缸器型、发色、图案与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藏正统龙纹扁缸最为相似,青花发色沉稳、均匀,线条清晰,不晕散,也不见宣德龙缸上那种自由无规律的片状黑斑。龙纹较宣德时期的肆意、灵动、凶猛而言,稍显谦逊,趋于程式化,缺少威猛之气度。
4 用途推测
正统六年,烧造青花龙纹大缸的是为了与龙凤膳案搭配,共同作为祭祀用具摆放在祭祀活动的场所。京城三大殿的落成是要伴随举办郑重、严肃的祭祀活动,祭告诸神以求永保社稷。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朝代的更迭,大龙缸的使用又不是一成不变的。以下通过梳理、总结一些缸的用法,来推测颐和园这只大龙缸的用途。
鱼缸也叫盆沼,主要是用来养鱼,享受观鱼之乐。对于儿童来说,还可以玩摸鱼游戏。鱼儿有文鱼、蛋鱼、睡鱼、蝴蝶鱼、水晶鱼等品种,尤其是以文鱼最为多见。
普通人养鱼不追求器皿的奢华,都是简单质朴又随手可得的材料,泥瓦、石料最易得又便宜,深受百姓喜爱。(明)李梦阳《痔不可车旬日乃造于东园春葩向残夏英欲起慨焉动于老怀再赋绝句十首》其八:“亦知盆沼非源水,试放鱼苗喜即成。敢说寸鳞无变化,煦花吹絮巳横行。”(明)邓云霄《移鱼缸近卧床观避暑漫赋》:“赤日行天午赫曦,幽蜃沐发足逃虚。榻临盆沼知鱼性,梦引江村到客居。病酒懒酹河朔饮,仙丸长忆葛洪书。年来正苦频消渴,敢望宫冰下玉除。”室内放置鱼缸可以缓解炎炎夏日的暑热,将池畔的清凉带入室内,不用出屋就能感受身心上的双重舒适。(明)袁中道《病中漫兴八首》其一:“家计虽贫未夺糈,近来多病遂闲居。抚琴一室山皆响,吮墨频年草似书。自散钵斋供慧鸟,新敷盆藻护文鱼。小劳亦是调身法,雨后园蔬手自锄。”(清)赵翼《漫兴》诗之四:“缸养文鱼圆似卵,盆栽小竹瘦於针。”(清)林占梅《閒兴》其一:“万轴牙签一亩居,嚣尘远隔爱吾庐。煨茶为备醒时歠,聚墨因防兴到书。画架彩笼歌巧鸟,青盆碧藻漾文鱼。当前生意争春长,地窄何嫌趣有馀。”关于文鱼,有两种解释,其一说是鲤鱼,其二是指金鱼。
宫廷养鱼与普通人家自是有所差别,(清)胤禛《园景十二咏》其九《金鱼池》:“甃地成卐字,注水蓄文鱼。藻映十分翠,栏围四面虚。泳游溪涨后,泼剌月明初。物性悠然适,临观意亦舒。”讲的是圆明园坦坦荡荡挖土成池,蓄水养鱼之事,可以看出此处的文鱼特指金鱼。圆明园的文鱼有一部分是来自官员的进贡,据《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记载:乾隆二十四年十月初二日,两淮盐政高恒进文鱼二百只,皇帝下旨交养心殿留五十只,其余全部送至圆明园。鉴于养心殿没有鱼池,这五十只文鱼应是放在鱼缸中养殖。雍正二年二月二十四日,庄亲王交出羊肚石一件,因其能通气又可以过水,遂令造办处杂活作寻配官窑鱼缸和鱼洞石。五月初五日呈进的鱼缸内用小瓷鱼洞代替了鱼洞石,与羊肚石搭配使用,人为添置鱼洞在给鱼儿提供休息和躲避场所的同时,又为鱼缸增加了天然趣味,明显是受到中国古典园林布景时在池塘内布置太湖石的设计影响。鱼缸其实是将园囿中的池塘浓缩进了小小的一方天地之中,是移天缩地理念的产物。
宫廷皇室在享受观鱼之趣时,非常注重对鱼缸的选择,瓷、珐琅、玻璃、玉、石料等经过匠人之手皆可成为一件件精致艺术品。(清)弘历《题明宣宗画鱼缸》:“鱼乐非关濠上寻,玻瓈缸影露浮沉。看他呴藻乘波趣,颇见民胞物与心。”说明在明宣德年间我国可能已经出现并使用玻璃鱼缸,其材质透明可以四面观鱼,具有其它材料鱼缸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因材料难得,价格昂贵,必是由皇亲贵胄垄断。宫中从眼镜到宫灯,每一块玻璃都记录在案。皇帝对宫廷内鱼缸的生产直接进行指派,对鱼缸的样式大小也要亲自过目并叮嘱内务府修改。鱼缸通常会用作节日添置的物件陳设在活动场所,以烘托节日的热闹喜庆的气氛。如乾隆二十年正月二日传旨,粤海关监督李永标烧造铜胎法瑯大碗、大罐、大缸,赶万寿节进,如若不得即行声明。同年七月二十三日,粤海关监督李永标送法瑯瓶、罐、鱼缸十件,由奏事处呈进。如不在京举办,则派人提前送至目的地安置妥当,待皇帝驾临。乾隆十九年闰四月初六日,传旨将总督班第等所进法瑯鱼缸一对送往热河,交总管阿敏尔图查收。在宫殿或园囿中摆设鱼缸,不能单独陈放,还要给每一件都配上皇帝心仪的架座,通常是以紫檀、花梨木料为主。乾隆十七年十月十五日传旨,给写流轩内鱼缸配架,十一月初七日副司库六格将做得缸架交进。乾隆二十二年八月初三日,由内交出蓝瓷鱼缸一对(连架),送往圆明园交与吉庆。如果鱼缸带有旧座,但不合皇帝心意,会下旨要求内务府重新设计小样,经皇帝过目如不合格则需要再改,直到合格方可下料制作。雍正三年八月初九日传旨,给一件随旧座的蓝龙白地厂官窑缸配新座子,要求比旧座高二寸,用榆木做打花梨木色。十月初二日,配做得榆木打花梨木色缸座并原缸一起交进,旧座交内务府收存。清宫对旧缸座的处理分为两种,如果能配上其它器物使用,可稍加修改直接用;如不能,则拆开做材料用。
摸鱼是中国古代儿童的传统游戏,明清的青花婴戏图瓷碗上常能见到童子摸鱼的画面。颐和园藏有清光绪时期的青花婴戏图大碗,上面有一组图案表现的就是童子摸鱼的场面:地上正中放置了一口浅腹大缸,里面蓄满了水,两侧的童子分别将手探入水面下,似乎在摸寻什么,中间的儿童则看着两人玩耍跃跃欲试。这种童子嬉戏玩耍的图案纹样表现了儿童的天真可爱,同时是对子孙满堂的美好未来的憧憬;不仅在民间有广泛的的基础,同时非常受宫廷的欢迎和喜爱。乾隆二十一年八月十七日,下旨如意馆郎世宁、王致诚、丁观鹏、姚文瀚四人分别仿刘宗道画照盆孩儿,闰九月十九日画得四张呈进。刘宗道是宋代画家,《画继》巻六记载:“刘宗道,京师人。作照盆孩儿,以水指影,影亦相指,形影相分。每作一扇,必画数百本,然后出货,即日流布,实恐他人传模之先也。”照盆孩儿所用的盆有可能就是这种浅腹大缸。
大龙缸另一个用途可能是栽植荷花的盆器,或布置太湖石等盆景用的盆器。这种推测可以从清人画作中看到些许端倪,如张廷彦等人绘制的《崇庆皇太后万寿庆典图》表现了乾隆十五年十月二十五日,高宗弘历的生母崇庆皇太后六十岁寿辰时举行盛大庆寿活动的场面。全卷长29.94米,绘制了西自万寿山东宫门、长河、西直门、西安门、西华门至紫禁城寿安宫的沿路景观,其中至少有三处布景与大龙缸有关。其一,白教堂前的荷花缸:以褐色扁缸为容器,内蓄满水,植粉白色荷花与碧色荷叶,下配三弯式腿六足缸架,架下又承圆形石座。其二,牌楼后的荷花缸:以蓝色扁缸为容器,内蓄满水,植粉白色荷花与碧色荷叶,下承三弯式腿六足缸架,无石座。其三,亭外的太湖石盆景:以白釉海棠式瓷盆为容器,内耸立一造型皱透的太湖石,填土压实并栽小草或铺苔藓做地景,下配海棠式六足带托泥木座。从这三件盆景陈设与周围景物的对比来看,这种大型盆景至少有一人高,更甚者可抵屋檐。像白教堂前的荷花缸,从上至下共计四层,荷花、盆、缸架三层组合似乎不能达到理想要求的高度,又在下边垫上了石座,才能高于后边白教堂围墙和基座。如此在意它的高度,是因为要突显其在整片区域的中心作用,是供人观赏的重点景观。另外,由这两件荷花缸中的花叶纷纷高出水面可判断,里面栽植的是荷花,而非贴着水面生长的莲花。颐和园的青花大龙缸因为是浅腹缸,所以非常适合用作荷花的盆器,可以让其花朵、叶片甚至花茎都露出来,再加之缸体口径大,能令荷花生长的不局促。反观深腹形的龙缸,虽然能贮更多的水,但是不适合养荷花,花叶微微露出缸沿,会显得盆景整体比例失调,同时不利于观赏。
综上所述,颐和园藏青花大龙缸应为明正统年间景德镇御器厂生产的官窑实物,虽然是作为祭祀场合所用祭器烧造的,但是后来逐渐转变为宫廷观鱼或赏荷所用的盆器,成为盆景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这只龙缸在制作过程中产生了胎裂、釉裂等缺陷,但与同时期其它大龙缸相比,至少能基本完整地保存并流传至今日,弥足珍贵。而且它印证了正统时期御器厂所造龙缸“瑕莹不堪”的事实,是研究明代“空白期”景德镇官窑瓷器生产的宝贵资料。明代中后期大龙缸的烧造成为国家经济和景德镇窑民的沉重负担,到万历时,民窑搭烧龙缸成为入不敷出的赔造,管厂给的赏银不足实际估银的一半价格,甚至出现窑工被逼太紧舍身赴火的悲剧,明代景德镇龙缸的烧造也随之没落了。直到清雍正年间,唐英来到景德镇督陶,才又恢复了大龙缸的烧造。
参考文献
[1](明)王宗沐著:《江西省大志·陶书》,中华书局2018年版。
[2](清)朱琰撰;杜斌校注:《陶说》,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年版。
[3](清)蓝浦、郑廷桂著;连冕编著:《景德镇陶录图说》,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
[4]许作龙、王忠发:《谈影响青花瓷色调的主要因素》,《中国陶瓷》1982.6。
[5]炎黄艺术馆编:《景德镇出土元明官窑瓷器》,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
[6]丁鹏勃:《明代御窑窑炉及烧成工艺探究》,《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5.2页。
[7]李亮:《明代嘉靖朝龙缸考》,《装饰》2015.5;《<江西省大志·陶书>所见景德镇御器厂之造作》,《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7.8。
[8]路杰:《龙缸及龙缸烧造工艺初探》,《收藏家》2016.9。
[9]徐彩兰:《浅谈盆景与插花在万寿图展现的清代风尚》,《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7.3。
[10]包启富、董伟霞、夏雨薇、陶庆鹤、王远旭:《工艺因素对青花料发色的影响》,《陶瓷》2019.4。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930/06/29239173_790850853.shtml
作者简介
韩可(1989-),女,汉,北京市,文物保管员,一般干部,本科,研究方向:颐和园藏元明清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