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标准化病人(SSP)在提高执业护士资格考试通过率中的应用
2020-08-10胡君玲张昱万函项彬
胡君玲 张昱 万函 项彬
摘 要 目的:探讨在护士资格考试辅导中应用学生标准化病人提高毕业生在护士资格考试中通过率的可能性 方法:选取2019年参加护士资格考试的2016级3+2高职护理专业两个班作为实验对象,其中高护63班58例作为实验组,高护64班57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学生执业护士资格考试通过率。结论:通过应用学生标准化病人,可以更好地理解考纲中涉及的重点难点,从而提高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
关键词 执业护士资格考试 学生标准化病人 通过率
全国执业护士资格考试是护士行业准入考试,是评价申请护士资格者是否具备从事护士工作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考试。影响护考辅导效能的因素有:考前培训方法不当;考生心理素质、应变能力与思想教育欠缺;教学内容与临床脱轨,护考成绩往往不尽如人意。近年来,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 patients,SP)在医学各个领域逐渐应用起来,起到不错的效果,也得到医学各领域专家的认可及推崇。但在护理专业教学中,多因SP的应用涉及人员招聘困难及职业院校教育经费紧张等制约。本课题组提出将学生标准化病人(Student Standardized Paticent,SSP)教学应用于护士资格考试辅导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研究对象
2019年参加护考的2016级3+2高职护理专业共115名学生,其中高护63班共58名学生作为实验组,高护64班共57名学生作为对照组,考前辅导均由同一老师完成,两组学生培训前考试成绩无统计学差异,具有研究意义。实验组应用学生标准化病人结合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护士资格考试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考试培训。
2研究方法
2.1制定辅导计划并编写“标准化病人培训病例”
按照护考大纲的要求,制定辅导计划,根据辅导计划编写常见病、多发病的“模拟病例”脚本,病例中应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一些医学专业性术语,使SSP更接近于真正的病人。
2.2志愿者的选取及模拟能力培训
在我校2017级农村医学专业的学生中遴选出医学理论知识扎实、临床实习表现优秀、能够正确理解各种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进而能够扮演成病人的10名学生志愿者。SSP培训师深入地解读病例,按“示教—讨论—互查—提问—评估—总结”的过程进行一对一培训。
2.3评估及反馈能力的培训及考核
由SSP培训师对学生标准化病人进行考核,最终确定10名学生标准化病人用于护考培训。
2.4学生标准化病人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培训中的应用
实验组采用全新的“简短理论讲授+学生标准化病人参与技能训练+师生逐一反馈+课后总结强化”SP参与的教学培养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理论讲授+录像观摩+教师指导+病人模拟练习+课后总结强化”。
2.5效果评价方法
护考辅导结束后两个班,115名学生全部参加2019年5月的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最后对这115名学生的护士资格考试总成绩进行对比分析。
3研究结果统计
3.1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值北曜疾睿▁眘)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方法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2 结果
高护63,64班护士资格考试通过率为93.10%,高护64,65班护士资格考试通过率为89.47%。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结果显示:两个班级专业实务检验统计量t=0.21,p>0.25,无统计学意义;实践能力检验统计量t=1.70,0.025
4讨论
通过使用ssp教学,实验组实践能力成绩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P<0.05),专业实务成绩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25)。结果显示,ssp教学对专业实务成绩的提高意义不大,但在相当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考试成绩。近年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更加侧重于实际操作能力及个性特征试题的考核,而ssp教学正好弥补在护士资格证考试辅导中重理论轻实践的不足,极大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护理技能,从而提高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
参考文献
[1] 马芳.提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辅导效能的教学改革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04):55-56.
[2] 史宏濤,刘达瑾,段丽琴, 等.基于问题学习结合学生标准化病人在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9,39(5): 353-356.
[3] 姚荣中,霍枚玫,余颖, 等.高职护理客观结构化考核中标准化病人的培训[J].健康大视野,2018,(18):179.
[4] 夏春红.新形势下外科护理学教学服务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研究.现代职业教育,2018,(36):23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