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态道德教育为导向的动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20-08-10曾芳王梅芳李紫聪
曾芳 王梅芳 李紫聪
[摘 要] 动物学课程是生命科学相关专业大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向大学生宣讲生态道德观的重要载体。以生态道德教育为导向,充分挖掘动物学课程中蕴含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引导学生运用专业知识正确利用生物资源和保护环境。
[关键词] 生态道德教育;动物学;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 曾 芳(1982—),女,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水产养殖。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1-0187-02 [收稿日期] 2020-02-19
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与此同时,我国也成为当今世界上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生态遭到破坏、物种资源急剧减少。在这种严峻的形势面前,如何使大学生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如何引导大学生从自身做起,树立良好的生态道德观念,是目前亟待广泛开展的教育工作重点之一。动物学课程作为生命科学相关专业大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向大学生宣讲生态道德观的重要载体。本文针对大学生整体生态理念欠缺的现状,通过对动物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态道德教育,从培养学生对于生命的情感入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探寻生命的奥秘,养成一种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意识和相应的道德文明习惯。
一、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浅析
当代大学生是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物质文明的享受者,同时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坚力量和践行者。加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使得大学生获得生态文明知识、提高生态文明意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但现阶段我国仍然缺乏系统的生态道德教育课程。在大学教育体系中,生态道德教育还存在受重视程度不够、体系不完善、专业教师队伍缺乏、课程设计及教材内容滞后等问题[1]。笔者在动物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发现,极少数学生对生态道德观完全没有认知,而大多数学生对生态道德观有不同程度的理解,他们热爱自然,具有保护生态和保护动物的意愿,但由于缺乏对生态环境和动物相关知识的了解,对于如何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仍然很迷茫。事实上,生态环境和动物保护意识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只有具备了良好的生态理念和动物相关理论知识,才能践行保护环境和动物的环保理念。为此,笔者根据动物学的课程特点,结合不同专业的需求,以生态道德教育为导向,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探索,以达到增长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引导和培养良好生态道德观,以实际行动来践行国家倡导的生态文明建设。
二、以生态道德教育为导向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
1.注重教学资源的挖掘,融合实例教学,激发生态道德情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教师上好一门课的前提条件。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仅以教材为教学资源,将显得枯燥单调,而采用形式丰富的教学资源[2],融合实例教学,则能使学生开阔视野、增添学习乐趣,还能有效激发他们的生态道德情怀。因此在教学中,笔者进行了大量教学资源的收集、归纳、整理,带着学生走出课堂,通过走访参观、实地讲解来进行教学。教师组织学生到农业动物养殖基地、实验动物中心、野生动物救助站等地参观,将课堂搬到生产企业、搬到科研基地、搬到公益服务机构,使教学与生产、科研、社会都结合起来,丰富的课程内容和形式,大大提高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热情,也在“耳闻目睹”的亲身体验下,加深了对专业基础知识的理解。此外,笔者还就地取材,以本校校园生态和动物资源为素材进行实例教学。譬如在讲授鸟纲这一章时,笔者与同学们分享在校园湿地拍摄到的形态各异的鸟类,并以这些鸟为模型讲解鸟类的特征,同时布置鸟类观察的实践作业。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鸟类特征的理解,还能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亲近感。再者,因为我们是综合型的农业院校,校内饲养了用于教学研究的奶牛、黄牛、兔子、小鼠、斑马鱼等动物,对动物学的教学有先天的教学资源优势。学生对自己所生活的校园一草一木非常熟悉,一讲起校园里的动物都怀有特别的情感,当以这些动物为例讲述如何保护动物时,学生们更是颇有感触,非常认真,这就是鲜活的生态道德教育。
2.优化课程设置,师生角色互换互动,渗透生态道德教育。动物学课程教学安排通常是以演化为线索来讲述动物的分类和各门类动物的主要特征,由于动物门类众多,如果课程设置不合理、不分重点,学生会感觉课程内容太多,混淆各门类动物特征,甚至陷入死记硬背的误区,达不到真正的教学目的。为此,笔者根据对动物学课程的调查情况和教学经验,优化了课程内容设置,按不同专业的需求设计教学内容,突出重点,精益求精,不盲目追求大而全。譬如针对水产养殖专业的动物学课程,教师将重点放在水生动物上,着重介绍软体动物、棘皮动物、鱼类等章节内容,并在教学内容中穿插生产实例,让学生接触了解水产养殖行业,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此外,笔者还在教学环节中设置师生角色互换环节,改变单一的由教师向学生单向传输知识的传统模式,由学生围绕动物主题充分收集资料,然后在课程中后期由学生以小组形式上台进行以多媒体为主要手段的展示,最后进行老师学生互动讨论。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成为主角,模拟教师的角色开始主动学习,他们大量收集关于动物的各类资料,如中国野生动物现状、动物灭绝史等,这不仅使学生对动物学知识的记忆理解更为深刻,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开始思考问题,同时反思对待环境和动物的行为,从而树立起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信念和正确的行为规范。
3.教学模式革新,传递生态价值理念。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面对面单向传输式教学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们的需求。微课是近年来兴起的新教学模式,它是以各个知识点为教学单元,时长较短的高效微型视频课,其内容直观、短小精悍,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很有帮助。但微课教学模式下,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有限。因此,笔者在动物学教学的实践中寻求改进方法,选择了“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利用微课进行线上学习思考,又能在课堂上有充足时间展开讨论[3]。譬如,笔者将最新的动物学知识(比如动物生存现状、人类与动物的关系等)制作成微课,学生可以充分利用时间安排课余时间(线下)学习,预先思考微课视频中提出的“如何正确处理人类与动物、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然后在课堂(线上),教师以问题为导向,与学生展开如何践行生态文明道德的广泛讨论。这种将微课与传统的面对面授课相结合的方式,不仅改变了沉闷单向的教学输出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弥补教材知识相对滞后的不足,促进学生的道德文明与科学素养共同发展。
三、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面对目前我国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如果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生态道德观念的大学生,他们未来仍然可能以牺牲环境来寻求经济发展,违背国家倡导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因此,在新时代下,笔者希望将生态道德教育与专业知识融合,使得动物学课程不仅是专业基础课程,而且也能成为加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构建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
参考文献
[1]高旭国,闫慧霞.大学生态文化教育的三元构架教[J].教育教学论坛,2017(47):30-33.
[2]王磊,詹永乐,刘朝良.生物类专业普通动物学课程教学及考核方式改革的探索[J].生物学杂志,2016,33(05):123-124.
[3]罗伊丹,傅友,张振琴,何广武,居一春,周萍,姜慧君,朱荔.基于微课的医用化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9(04):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