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科学生沟通能力培养的课程模式探究

2020-08-10张洋洋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14期
关键词:沟通能力课程模式工科

张洋洋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要能够认识到沟通能力是人与人之间交际必备的一种能力,对于工科学生也是如此。但是在教育教学中发现工科学生的沟通能力存在薄弱的现状。本文在分析工科学生沟通能力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培养工科学生沟通能力的课程模式改革策略,以此更好的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 工科 沟通能力 课程模式

当前社会发展中沟通能力已经成为当代人才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也是一个人能够获得成功发展的主要能力。高等院校对于工科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专业技术,另一类科学研究导向。通过一系列的培养可以培养出专业技术解决问题的工程专家以及能够发表科研成果的科学性人才。通过这些教学模式的应用更好地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但是,通过实际调查表明,工科学生在沟通能力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也就会影响到最终的成长和最终的发展。为此,如何基于工科学生沟通能力进行相应的培养,对课程模式进行相应的改革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当前工科学生沟通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自信缺乏沟通

当前工科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当中会着重凸显自我意识,注重自由和个体的需求,喜欢发表自己的个人见解,内心充满自信。但是在中学以前学生基本是以应试为主,在课外参加一些兴趣也会带一些功利色彩。不知该如何准确清晰地表达自我,特别是不知该如何站在对方的角度来对语言进行组织,这些能力是缺乏基本的认知和训练的。为此,工科学生的这种自信往往会被人们认为是过于自我和骄傲,在现实社会中也容易受到打击。

1.2积极缺乏团队合作

当前工科学生可谓是个性十足,都有自己的认知和个性的需求方式,也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在行为方面往往表现为热情冲动、爱冒险,可以说是非常进取的一代。但是工科学生在表达自我时往往也会表现出突出个体,缺乏团队合作意识。

2工科學生沟通能力培养的课程模式改革策略

2.1改革总体思路

在教育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提升工科学生的沟通能力,首先要让学生能够对沟通的作用和意义有更加全面的认知和相应的理解,让学生通过学习结合生活以及各种各样社团活动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沟通兴趣,让学生具备基本的沟通意识,树立较为正确的沟通理念。此外,还要注重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进行学习的参与和创造性,保证学生能够具备最为基本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沟通不仅仅是一门知识,更是一门艺术,对于学生的人格、情商以及能力等方面的提升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让学生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应对未来岗位当中更多的不确定性。

2.2选择适宜课程内容与方法

工科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重要注重采用重样化的教育教学方式,例如情境创设、角色扮演、演讲或者是面试视频学习等的方式,通过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方式,使得学习变成师生之间的对话,变成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更多的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并在分析、探索、分享的过程当中,习得沟通的相关知识和必备技能,让学生充分的展示自我。在选择方法时,要注重和内容具有一定的匹配性,以便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可以利用面谈的方式来让学习招聘或者是体验式的知识学习。可以通过案例的方式来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沟通能力,也可以利用实验对比的方式让学生具备认真倾听的能力。通过模拟谈判的形式来解决在沟通当中所存在的冲突,只有将内容和方法相互匹配,才能够更好的让学生理解所学习的内容。

2.3课程考核多样化

为了更好的对学生沟通能力进行培养,在课程考核时要注重从多层次全方位的进行相应的改革,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跟踪,而不仅仅是以最终的考试结果来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衡量。具体来说,可以采用课堂发言、角色扮演、案例汇报、演讲汇报等方式来给学生进行考核,学生最终的成绩是由平时的成绩和最终的成绩相结合。此外,还要让学生们根据沟通能力为主题来形成一个书面的报告,通过这种方式相结合来对学生更加全方位的评价。此外,通过角色评价的方式也是对学生进行评价较好的一种方式,可以通过生生或者是师生互评的方式,也可以是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更好地对自我进行认知,从而提升学生的自我沟通能力对自我进行超越,通过学生之间的评价能够使得学生之间相互分享,提升自身的沟通能力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

3结语

针对当前工科学生沟通能力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要着重进行课程模式的改革。首先在总体教学思想上要能够认识到沟通能力对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意义。然后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知识的学习中,具备沟通意识和理念,进而达到提升学生沟通能力的目的。此外,还要能够注重采用多样化的教育考核方式,对学生进行鼓励评价,让学生更好地对自我进行认知。在课程教学中还要不断探索提升工科学生沟通能力培养的相关策略,以此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付晓.“新工科”背景下中国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探索[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3(06):97-102.

[2] 张其文,张秋余,顾群.面向新工科的软件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5):159-160.

[3] 薛燕,陈静,王宏.新工科背景下混合式教学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9(07):152-153.

[4] 季萍,王春霞,宋孝浜,林洪芹,崔红,陆振乾.“新工科”理念下纺织人才人文素养培育的实践与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15):148-149.

猜你喜欢

沟通能力课程模式工科
突破传统课程模式立足发展核心素养
中国古典舞教学课程模式探究
论大学生情绪智力与沟通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学生沟通能力调查研究
课堂中如何培养学困生沟通能力
“六位一体”课程模式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工科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