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假新闻的话语实践分析

2020-08-10李瑛琦

新闻传播 2020年9期
关键词:受众心理视角需求

【摘要】虚假新闻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议题。本研究对《新闻记者》杂志评选出的99篇年度虚假新闻展开分类分析,从新闻心理学的角度入手,结合话语实践过程,并通过焦点小组讨论和话语分析手段探讨虚假新闻话语和受众心理需求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虚假新闻主要涉及8类主体,且受众对名人和奇闻趣事新闻较为偏爱,虚假新闻正是因为受众的这类心理需求,而偏爱在名人和奇闻趣事上做文章,作为受众,面对“猎奇…‘趣事…‘名人”的相关信息,应高度警惕其真实性;虚假新闻话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建构了受众内心的社会愿景,但这是虚假新闻利用了人们的善良,消费了公众的信任,无论愿景多么美好,离开了真实,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也就随之减弱。

【关键词】虚假新闻;话语实践;分析;受众心理;需求;视角

【作者简介】李瑛琦,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硕士研究生。

近些年,针对虚假新闻的学术研究也在国内外逐渐兴起。值得一提的是《新闻记者》杂志评选的“年度十大虚假新闻”(或出版的年度虚假新闻报告),类似这样的评选和解读行为开始于2001年,十几年来,该杂志的评选工作从不同维度梳理每一年度的虚假新闻,并做以分析和点评。《新闻记者》年度虚假新闻研究课题组认为:虚假新闻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议题。“世界性的对虚假新闻的审视与鞭挞,恰恰表明新闻真实性原则遭遇前所未有的严重挑战,事实、真相等词汇的内涵也在经受着新的质疑和挑战,这也表明在新的时代继续捍卫真实性原则的极端重要与紧迫。”[1]

1988年,Teun A.van Dijk(梵迪克)的《作为话语的新闻》( News as Discourse)一书将话语分析的相关理论引入到新闻的研究中。Teun A.van Dijk(梵迪克)认为:话语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对成为话语的这种语言运用单位进行清晰的、系统的描写。这种描写主要有两个视角:“文本视角”和“语境视角”。此外,Teun A.van Dijk(梵迪克)曾指出,“話语既是社会互动的一种形式,也是认知交流的一种形式。文本与言论的结构应该是由语言使用者隐而不现的‘认知所引导或解释,即被记忆过程与记忆表征所引导,比如有关特定事件、知识、态度、规范、价值与意识形态的心智模式。”[2]1992年,Norman Fairclough(费尔克拉夫)在《话语与社会变迁》( Discourse and SocialChange)一书中提出:“话语,指的是对主题或者目标的谈论方式,包括口语、文字以及其他的表述方式,话语根源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惯,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惯”。[3]而国内学者刘京林则认为,人类的任何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激发,并指向一定的目的。新闻活动是新闻传受者双方心理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信息的交流,满足双方的心理需要。[4]这段论述也表明,从大环境来看,新闻话语中所呈现的新闻传受者心理需求受到了客观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而从个体角度来说,新闻活动传受者的心理需求又取决于个体之间的文化差异和个性差别,且同样与个体的媒介接触和媒介使用习惯相关连。综上,本研究将对《新闻记者》杂志评选出的99篇年度虚假新闻展开分析(选取年份2008-2017),从新闻心理学的角度入手,结合话语分析理论和话语实践过程,分析虚假新闻话语在两个维度上的特征,并通过焦点小组讨论探讨虚假新闻话语和受众心理需求之间的关系。

一、虚假新闻话语偏爱名人逸事

笔者对过往99篇虚假新闻进行了主题分类(见表1),共涵盖军事(军人)、政治(政策)、普通社会生活、科技生活、奇闻趣事、名人故事、温情励志、揭露罪恶8个类别。其中,有24篇新闻涉及奇闻趣事主题,有15篇新闻涉及名人故事主题,笔者将两者整体概括为“名人逸事”。在虚假新闻中,此类新闻共占39篇,是各类虚假新闻主体中占比最高的类型,占比约39%。虚假新闻如此偏爱名人逸事,是否源于受众的客观心理需求?

笔者在本研究中设计了焦点小组讨论,以探讨受众是否对名人逸事主题有较强烈的心理需求,因心理需求的测量难以量化且更多与人的社会性相关,因此本研究依然依靠定性研究进行。本研究以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青年教师和学生为例,试图以点带面,研究师生群体对新闻的客观心理需求强度。笔者将99篇新闻的标题打印于A4纸张。在群体抽样过程中,笔者从学校选取9位青年教师,从本科和研究生7个年级的学生中,分别抽取5人,共抽取师生44人,确定4组焦点小组,开展访谈,每组11人,确保每组11人中涵盖7个年级的学生,男女比例接近1比1。访谈过程中,每个小组进行一次相同内容的访谈,为保障四个小组互不干扰,本研究将4个小组分在4间教室,要求新闻标注环节同时进行,访谈则依次进行,主持人为本人。在访谈过程中主持人将虚假新闻99篇(包含新闻标题的A4纸)分发给每位成员,由每位成员观察新闻标题A4纸10分钟时间,确定最想阅读的5个新闻条目,并在新闻标题的后面进行标注,标注为匿名进行,打对号即为标注。其次,由主持人与焦点小组中的同学进行互动交流,为师生群体编号1-44并记录,围绕“平时喜欢阅读什么主题的新闻”“是否会因为新闻主题是名人和奇闻而点开去查阅”“为什么选择了这5篇新闻作为最想阅读的新闻”三个问题进行讨论。访谈安排在新闻标注之后,此外,主持人未告知新闻的真实性问题,只是告知这是过去一段时间在媒体上曝光率较高的新闻事件,而在访谈的最后,笔者将告知所有的新闻均为假新闻,并向受访者提出最后一个问题即“在受访过程中是否对新闻的真实性有所怀疑?”。

访谈结束后,笔者整理了44份数据,发现《斯诺登:俄才是首个探月国家》一文获得最高票数31票,第二至第五位的票数分别为:《春节纪事:一个病情加重的东北村庄I返乡日记》《山东莱阳14岁神童与麻省理工学院签约》《支持转基因 副部长被指曾受聘美国公司》《揭范冰冰母女二人同侍香港老大惊人真相》。从票数最多的几篇虚假新闻中,我们可以发现,师生群体关注的新闻话题中名人逸事占有两席,另外三篇有关神童学霸、东北村庄和转基因话题,分别涉及励志、社会生活和科技生活。笔者再从每个人选取的新闻话题进行分析,发现在44人中,有36人选取的5篇最想阅读的新闻中至少有1篇涵盖名人故事和奇闻逸事,覆盖人数82%。在访谈阶段,受访者针对“平时喜欢阅读什么主题的新闻”集中表现在“军事主题、国际政治、科学技术和就业新闻”,被问到“是否会因为新闻主题是名人或奇闻而点开去查阅”,有22位受访者表示“肯定会”,另有11人表示如果恰好是自己比较关注的名人或事件则会去观看。.针对“为什么选择了这5篇新闻作为最想阅读的新闻”,受访者普遍针对“俄才是首个探月国家”这则新闻畅谈看法,探月第一国家是美国,这是已经明确的答案,受访者想知道俄罗斯为何成为了探月第一国。在其余的新闻选择标注方面,有较多的受访者谈到了对于名人事件的好奇,也有受访者谈到了对东北地区发展的关注、对科学技术的关注等等。在最后,关于“在受访过程中是否对新闻的真实性有所怀疑?”这个问题,44人中,有5人根据标题对其中的新闻事件表示怀疑,有16人因为并未阅读新闻文本而无法判断真假,索性认为就是真实新闻,其余的受访者先人为主认为本次访谈笔者提供的所有新闻都是真实的新闻,而并未涉及真假判断。

在笔者看来,对虚假新闻主题的分类显示和本次焦点小组过程至少从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受众对名人和奇闻趣事的偏爱,研究发现,如果新闻话语有悖于常理或涉及著名人物,受众将会为之花费时间去阅读,尽管焦点小组无法涵盖所有的受众群体,但从一个侧面我们可以了解到,虚假新闻正是因为受众的心理需求,而偏爱在名人和奇闻趣事上做文章,而如果想“制造”新鲜,则新闻制作者优先会选择那些“新鲜”的人物和事物。因此,作为受众,面对“猎奇”“趣事”“名人”的相关信息,应高度警惕其真实性。

二、虚假新闻话语反映、建构社会愿景

媒体话语是新闻制作者的个体言说,同时在更大的维度上,也是具有一定社会功能的社会活动。考察虚假新闻的话语,能够发现隐藏在虚假新闻背后的意识形态特征,从传受者心理需求的角度看,虚假新闻话语并非趋向于主流媒体建构的客观世界,而带有更多的自由度反映传受者的心理需求,以此营造出传受者可以接受的外部世界和内心愿望。社会愿景是存在于社会中的人们内心的愿望,无论是对社会秩序还是社会结构,愿景的存在表达了人类社会对和谐的永恒追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与“善”的基因一直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正如我国著名哲学家邓晓芒在分析中国人的人格之镜时指出的那样,中国人的人格最深根基的表达是“诚”,而“善”亦作为“诚”的内在凸显和永恒追求,依然镌刻在中国人世世代代的脑海中。[5]自古以来,无论是“天人合一”还是“善莫大焉”,在中国社会中间,“诚”作为人生起点,其不同于西方意识形态中的“自由意志”,正是这种文化基因的存在构成了我们对周遭、对人生、对社会的愿景。按照福柯的媒介话语理论来看,虚假新闻作为媒介话语的畸变形态,依然可以作为反映、建构社会现实的知识客体,虽然这种“知识客体”并没有真实呈现“社会主体”,但媒介话语的反映、建构作用在虚假新闻中体现出入们对社会主体的潜在要求和愿望,这种由媒介话语对社会愿景的“建构”过程恰恰也是人们对于社会主体的想象与渴望的“反映”。

经过梳理,笔者将过往99篇虚假新闻中建构的社会愿景分为“军人奉献和牺牲”“舍己为人,见义勇为”“亲情浓于水”“人之初,性本善”“中国有神童”5大类,见表2。在本研究中,笔者并不讨论这些美好的愿景在社会中是否真实存在,只讨论虚假新闻的视角下,这些美好愿景被新闻话语如何反映和构建。

在“军人的奉献和牺牲”的愿景中,4篇虚假新闻描述了我国军人克服困难、勇于牺牲的精神,它们反映了军人苦难的同时,亦在话语中赞扬了军人的奉献和牺牲精神,这些虚假新闻是针对军人的写照,也是针对公众的内心愿景;“舍己为人,见义勇为”,符合此愿景的虚假新闻有6篇,在这些新闻中,媒体话语建立了一个温馨的社会环境,在这个环境里,人们会在遇到危险和悲剧时,选择舍己救人,危难时刻心中想到的是他人。这是一个十分美好的社会愿景,人与人之间不因距离感而陌生,人与人之间也不会产生袖手旁观的冷漠。社会需要正能量,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友善的维度更需要先进的典型人物来创造正面引领和舆论氛围,而这些给了虚假新闻的制作提供了较好的动机;在“亲情血浓于水”这一愿景,虚假新闻话语无论是“为了儿子千里走单骑”的描述,还是六旬老人考取了清华研究生旨在激励儿子的文本,其都有一个特征,即将亲情的伟大进行细致描摹,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观念中,亲情是“血浓于水,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血脉相连,虚假新闻话语利用这种内心情感将骨肉亲情展现出来,以赢得受众的青睐;古语有言“人之初,性本善”,在中华文化的传统观念里,“善”亦是一个较为热门的话题,“与人为善”“厚德载物”“上善若水”,諸如此类古训比比皆是,在我们的文化系统中,“善”的成分一直顶天立地,即便苟子提出了相反的概念,但仔细考察我们依然会发现,苟子的“性本恶”并不是指人性中的恶,他的意思更多的是在描述人心中的动物性与冲动行为。因此,通过在虚假新闻中呈现“善”,尤其是特别描绘儿童、少年群体的温情事件,更能体现“至诚至善”的美好社会愿景,这是对抗丑恶最温柔的武器;此外,神童、学霸一直是我们口中的神话,在描述“想做敢追梦的‘中国高斯的男孩”和“14岁神童与麻省理工学院签约”的两篇新闻中,新闻制作者由于夸大事实建构了两位神童形象,这种建构的同时也反映了“别人家的孩子”这一存在于中国民间亚文化中的父母的完美主义理想,在中国人的观念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十多年来父母的夙愿,而虚假新闻何不借此潮流,为步履匆匆的人们在心头增添一抹希望的愿景?

结语

通过以上研究发现,从新闻价值的角度看新闻话语,新闻话语的主体应具有对新鲜事物的本能性言说,这是受众参与新闻活动的较为重要的驱动力之一。George Gerb-ner(格伯纳)是美国的著名传播学者,他毕生一直致力于电视与社会影响研究,同时也对电视暴力、媒介影响受众等问题进行实验研究,并提出了著名的“培养”理论(即涵化理论)。这个理论表明:大众传播会建构一个“拟态环境”,制造“象征性现实”,由于大众媒介的倾向性,人们心目中的“主观现实”与客观现实之间会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从媒介话语来看,特别是虚假新闻话语,其对客观世界的建构需要契合人们心中的“主观现实”,这种“主观现实”的内生动力来自于人类对信息的本能心理需求。因此,web2.0环境下,人类社会媒介技术手段的高度发达使人们对信息的心理需求成为了更直接、更习以为常的诉求。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虚假新闻话语反映、建构了社会愿景,其偏爱名人轶事的特征也契合了人们对“新鲜事物”的心理需求,但客观上,这是虚假新闻利用了人们的善良,消费了公众的信任。无论这些新闻是否为商业炒作、是否是审核不到位,类似的假新闻如果经常出现,那么,他们只会削弱人们心中的信任基础,而其背后隐藏的群体策划或商业广告行为,终将被受众所批评和抵制,因此,无论愿景多么美好,离开了真实,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专业性也就随之减弱甚至消亡了。

本次研究的虚假新闻语料参考文献:

[1]贾亦凡,陈斌.2008年十大假新闻[J].新闻记者,2009(01):04-13.

[2]贾亦凡,陈斌.2009年十大假新闻[J].新闻记者,2010(01):32-40.

[3]贾亦凡,陈斌.2010年十大假新闻[J].新闻记者,2011(01):04-12.

[4]年度虚假新闻研究课题组.2011年度虚假新闻研究报告[J].新闻记者,2012(01):18-29.

[5]年度虚假新闻研究课题组.2012年度虚假新闻研究报告[J].新闻记者,2013(01):44-52.

[6]年度虚假新闻研究课题组.2013年度虚假新闻研究报告[J].新闻记者,2014(01):03-20.

[7]年度虚假新闻研究课题组.2014年度虚假新闻研究报告[J].新闻记者,2015(01):27-38.

[8]年度虚假新闻研究课题组.2015年度虚假新闻研究报告[J].新闻记者,2016(01):04-15.

[9]年度虚假新闻研究课题组.2016年度虚假新闻研究报告[J].新闻记者,2017(01):04-15.

[10]年度虚假新闻研究课题组.2017年度虚假新闻研究报告[J].新闻记者,2018(01):21-31.

参考文献:

[1]年度虚假新闻研究课题组.2016年度虚假新闻研究报告[J].新闻记者,2017(01):4-15.

[2]van Dijk, T.Elite Discourse and Racism [M].London:Sage,1993:13..

[3][英]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M].殷晓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序言.

[4]刘京林.新闻心理学原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2:51.

[5]邓晓芒.人之镜:中西文学形象的人格结构[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6:03.

猜你喜欢

受众心理视角需求
从受众心理略论提高我国科普读物质量的策略
广告中陌生化手法的使用效果
移动媒体背景下城市电视台发展研究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从不同需求层面分析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与贫困
真实世界的寓言
郭沫若与惠特曼诗歌比较研究述评
我国少儿图书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探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