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低年段语文开放式课堂教学
2020-08-10陈一帆
陈一帆
[摘要]开放式教学是业内近些年提出的新型教学方法,是通过课堂过程、内容甚至时空的开放,将学习主动权和时间控制权还给学生的教学过程。通过教师教学意识和教学行为的改善,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帮助学生向全面化发展。
[关键词]小学 低年段 开放式课堂 教学
随着近些年小学教学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小学语文教学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直以来,小学低年段的语文教学过程都较为封闭,课堂上以问答和理解方式为主,教师通过不停地提问推进教学,看似启发式引导学生,其实制约了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效果。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研究与应用经验,探索研究开放式教学的发展与应用。
一、课堂回顾:“高控”向“开放”的转变困难重重
从国家开始推进课程改革至今已经有了较长的一段时间,尽管从全国基础教育的角度来看,的确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给教育行业的发展与创新带来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传统的教学模式依然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行的教育,课堂教学过程从本质上讲还处在“高控”的阶段。下面以《狐假虎威》一课的教学片段做示例加以分析:
课堂开始,教师展示出狐狸与老虎之间的对话:“狡猾的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问老虎:‘你敢吃我?“为什么不敢老虎一愣。”之后,教师说:“同学们,通过读这段对话,你们认为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狐狸呢?”学生读后说:“这只狐狸很狡猾。”教师说:“你们认为狐狸的眼珠子转的时候是干什么呢?”学生回答:“思索对付老虎的方法。”教师说:“那为什么狐狸要扯着嗓子说呢?”学生回答:“因为狐狸想让老虎害怕。”教师说:“狐狸说‘你敢吃我的意思又是什么呢?”学生回答:“狐狸认为老虎不敢吃它。”教师说:“老虎听了狐狸的话之后为什么会一愣?”学生回答:“老虎被狐狸骗了。”
上述课堂教学过程看似教师将课堂组织得很好,师生配合默契,课堂氛围也比较融洽,但是深入思索,不免让人觉得有些许不妥。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全程都处在“高控”的状态中,学生的思维被教师牵着走,未能充分体现主体地位,烦琐的分析也占据了学生的思维,没有阅读体验。学生在被动的学习中表面上呈现出了较为热闹的课堂氛围,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却没有真正被调动起来,学习效果自然难以保障。从上述教学过程中我们看到,问答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代替学生提了过多的问题,复杂的对话严重占用了学生自我感悟的时间,从而造成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不高、效果不佳。
从小学生的认知和成长规律来看,低年段的学习中,学生会本能地产生对知识的兴趣和渴望,但是在课堂上难以表现出来,往往疲于应付。从教材的角度来看,低年级的教材内容一般篇幅不长、内容浅显,比较适合学生理解,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重激发学生喜爱阅读、享受阅读的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很多教师受传统教学思想或形式的束缚,教学手法单一、教学内容固定,难免离不开“高控”课堂的套路。语文的学习效果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段才能考查,只有通过开放式的教学激发学生的活力和思维,才能够持久地发挥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
二、实际需要:开放式教学需要教师完善行为转变与意识自觉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往往将教学目标指向考试的成绩,强调文本学习,难免会脱离实际,间接地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随着深化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为了更好地落实新的目标,我们必须学会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在低年段语文教学中充分运用教学的智慧,不断从开放式教学意识上有所转变。开放式教学一般以知识为载体,将人的发展放在首位,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给学生充分发展的空间,促使学生积极探索,从而得到全方位发展。同时,开放式教学注重学生实践活动能力和自主参与能力的培养,更符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彰显出来,充分尊重、相信、依靠主体,正确发挥主体作用,从而切实实现课堂教学的转变。
三、发展方向:开放式教学方法的不断优化
开放式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教学的方法和模式,更是一种教学的思想和理念,是为了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和谐发展而形成的。其选择的路径和策略都是基于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增强学生体验性、强化学生实践性、丰富学生活动性,让学生在动口、动手、动脑中学到知识,形成能力。
1,时空开放——结合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
通过教学时空的转换,为学生带来走出教室的机会,进入图书馆、田野、工厂等更为广阔的社会环境,能够给学生营造出更加开放的学习空间,使学习过程更加贴近生活,获得全新的学习体验。在教学中遇到有关的动物、植物,有条件时均可给学生提供亲自感受的机会,将对课本的理解细化为对现实的感悟,走出课堂,锻炼思维能力,将学习延伸到课外。
2,内容开放——充分运用教材,适当拓展课堂内容
语文教材作为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工具,应当以提升学生能力为目的。在开放式教学中,教师选择教学内容不应受语文教材的限制,应当源于教材又突破教材,丰富学生的视野和知识,实现教学内容的开放。在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的描述、音乐的烘托、图片的展示,让学生体会到更多的现实情景,丰富学生知识面的同时,激发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兴趣,切实体现“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过程,将社会知识融入其中,使学生学到很多书本上未涉及的知识,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3,过程开放——学生多参与、多实践
課堂是学生学习的平台,而不是教师展现自我的地方。应当让学生更多地自主获取知识,而不是被教师被动地灌输。教学过程主要为学生学习的过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教”的行为细化为促进、帮助,引导和激发“学”的具体过程,以正确的思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如在《狐假虎威》这一课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先自主阅读课文,充分理解其中内涵,让几组学生分别到讲台上表演这个故事,表演后由教师带领学生们对表演情况进行评判和指导,使表演更加精彩。这样的过程不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而且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加深对语文课程内容的喜爱,同时将课文中的内容转变为自身的感悟。
教学时空、内容、过程的开放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自主参与积极性,同时将大量的学习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其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满足其人生发展需要。
综上,开放式教学在模式创新和策略选择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在问题设计、文本留白、多媒体情境创设等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要从思想观念上有所转变,将根植于思想观念中的落后模式剔除,自觉将开放式教学作为语文教学新常态,使之成为教师的习惯与能力,追求更好的教学效果和更高的教学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