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新闻评论耐看些

2020-08-10王位

新闻传播 2020年11期
关键词:针对性问题

【摘要】新闻评论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分量很重的体裁,可近些年来有弱化的趋势,即便各个媒体开设了一些评论栏目,但质量大多不是很高。造成这一现象,主要是我们的新闻评论在一些媒体中重视不够,加上会写评论的媒体人越来越少,你抄我的我抄他,致使新闻评论千篇一律,老生常谈,说教味浓,毫无新意,看了令人生厌。文中结合大量的切身实例剖析了新闻评论写不好的几种误区,给大家提供一个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评论;抄袭;问题;贴近性;针对性

【作者简介】王位,佳木斯日报社编委、新闻编辑室主任。

新闻评论是新闻媒体的旗帜和号角,更是党和政府大政方针宣传贯彻落实的有力武器。它针砭时弊、激浊扬清、祛邪匡正,历来被各个新闻媒体所广泛推崇使用,并在不同版面和时段相应地开设新闻评论专栏,定期或不定期地刊发具有一定质量的新闻评论,也确实起到了及时落实上头精神、推进各项重点工作、监督整治丑恶现象等评论所应有的作用。

然而,我们也注意到,现在的新闻评论,真正有分量耐看的却不多。原因在哪里?怎样才能使新闻评论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可读性,使之发挥新闻评论应有的作用,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梳理出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供广大新闻工作者参考。

一、隔山打鸟,放空炮

这样的新闻评论,针对性差,板着面孔说大道理,笼而统之,大而化之,云山雾罩地跟你灌输一些似懂非懂的大道理,言之无物,空话连篇,在言词上跟你玩弯弯绕,让你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样的评论,下笔千言,却离题万里,满篇说的都是正确的废话,让读者看着生厌,不知所云,昏昏欲睡,毫无可读性。这样的新闻评论多为口号标语似的,起不到应有的社会效果。

二、大搞抄袭之风,复制上级媒体的新闻评论

把人家发表的新闻评论拿过来,经过改头换面,再稍微变变内容和数字,就摇身一变,成了自己的原创评论。作者还美其名日,参照上级媒体写,评论的口径好把握,不至于跑偏。这种拿大帽子压小矮人,众口一词,干人一面,读者是很不买账的,这样的评论不能很好地结合当地实际,做到有的放矢,评论说不到要害处和痛处,给人隔靴搔痒的感觉。

要知道,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不同,此地非彼地,情况自然也是干差万别,这就要求我们新闻工作者在写新闻评论时,一定要立足地方实际,贴近地域,你的新闻评论就成功了一半,否则还是脱离不了兜圈子,居高临下地说教。所以,我们在写新闻评论的时候,要多从本地实际出发.地域的接近,往往更接近契合于读者心理。这样,读者更容易接受你的观点和思想,因为你说的是他们身边的事情,他们或多或少有所知有所想有所感,极容易与他们产生心理上的共鸣。试想,一个地级市党报刊发的新闻评论,角度站在全国或全省,让读者看了,感觉你的评论发错了地方。造成这种情况的出现,说明你的新闻评论,很可能是过多地照抄照搬了上级媒体的评论。

笔者在游览当地一著名的旅游风景区时,看到一辆辆工程车在风景区里繁忙地穿梭往来运送建筑材料,山坡上多处在搞工程建筑,而且多是在建旅游别墅区。这个风景区,依山傍水,它的魅力之处,就是天然混成的湖光山色,乌语花香,曲径通幽。这么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对风景区的原有自然风貌,显然是个很大的破坏。笔者回来写了一篇新闻评论,标题是《游四丰山想到张家界学费》,刊发在当地党报上。张家界风景区,由于连年搞大规模开发建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勒令限期拆除,否则,世界自然遗产的牌子将被摘掉。结果,张家界从1999年开始拆除十多年的人工建筑。结果是,两年因拆除这些人工建筑,前后总耗资达10亿元,这是多大的一笔惨痛学费。

这篇新闻评论发表后,在当地引起各方议论,有的市民还给市长热线打电话表示对这件事的气愤和关注,退休的老干部给市领导写信提建议,一时间成为了当地群众热议的话题。当地政府也极为重视,还为此专门召开了会议,决定再不允许在风景区里随便搞开发建设。正在建设的勒令停工。确需有必要建设的,需经过相关部门严格审批,并上报市政府例会决定。

所以,一篇新闻评论会不会被读者接受,愿不愿意去看,地域的接近非常关键。因为人们都喜欢关注身边的事,尤其与己息息相关的事情。

三、不敢触及问题,无的放矢

新闻评论要贴近问题,找准问题,敢于触及问题,尤其要贴近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带着问题去写新闻评论,你的文章就会富有针对性,就会吸引眼球,就会受到读者欢迎。新闻评论最忌讳不谈问题,只说道理,陷入就事论事的怪圈。这样的新闻评论,没有靶子,无的放矢,只能空泛地去议论。

实际上,我们的身边存在着许多问题,就看你用不用心去找,敢不敢去触碰。

笔者在前几年,看到这样一个现象,也是被百姓广为诟病的“街路不修好不开膛破肚”的问题。笔者也是深有感触,自己家门前大街刚刚铺好沥青,没高兴几天,上来一伙人,开挖,好端端的路面又被挖得破破烂烂。市区其他街路也不同程度存在这一怪现象。于是,笔者写了一篇新闻评论,《何时能走出“路不铺好不开挖”的怪圈?》。文章见报后,引起了市政府高度重视,专门召集相关部门开会研究,规定市里各个部门,尤其是三权在上的单位和部门,凡涉及下管线的,要提前与相关部门会商协调,做好工程科学有序安排,再不许出现修好的路面挺不过三天就上来开膛破肚现象的发生。并严格做出规定,今后修好的路面,凡是属于民心工程的,五年内不经比准,任何部门和个人不许破坏。

新华社去年曾刊发一篇新华时评,痛斥一些地方扶贫走过场,摆花架子,填表,照相留痕,然后打道回府,不为地方解决实际问题。像这样的评论,一下就触及到了许多地方在扶贫方面所存在的这种形式主义。问题切入得准,打到了七寸上,老百姓为这种敢于为百姓仗義执言的评论,自然是拍手叫好。

像《别拿电话忽悠百姓》《文明不能放假》《现场制作热嘲讽的是打假不力》《农民不是大酱盘子》,等等.像这样的新闻评论,一看标题,你就知道文章所触及的都是问题。

要使新闻评论耐看,除了有的放矢,贴近地域,贴近实际,贴近问题,贴近生活外,在论述的语言上,也要尽可能地贴近读者,在语言表述上,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多采用群众中鲜活的有说服力的语言,使读者感到亲切、有味道,抓心,被读者所喜闻乐见。这也是新闻评论耐读的一个方面。

总之,写好新闻评论,并非易事,不仅克服以上所列不足,还需下番真功夫才行。

结语

综上所述,一篇好的新闻评论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要写出好的新闻评论来,作者不光要走出上述所剖析的写作误区,还要求作者具备一定的理论思想水准、党和政府大政方针的理解力,各种社会问题的辨别力,洞察事物真伪的能力,还有你的笔力,只有做到这些,你的评论才会是上乘之作,才会被读者所买账,才会发挥出这个体裁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果安.现代实用新闻写作[M].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年,256页.

[2]郝龙姣.让新闻评论传播“正能量”[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7年第1期.

[3]邹仕学,让新闻评论传播“正能量”[J].新闻世界,2013年06期.

猜你喜欢

针对性问题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合并眼底出血患者中的作用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针对性护理应用于心肌梗死急诊护理中的临床分析
针对性护理对门急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的影响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中考英语动词与非谓语动词针对性练习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情态动词专项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