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长该如何挖掘孩子长高的潜能

2020-08-10阮可可

青春期健康·青少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骨龄生长激素软骨

阮可可

孩子的生长发育是父母们最关心的话题,生长发育最外在的表现就是身高,加上大众审美中个子高被默认为是美的前提,因此家长们特别关注长高这个话题。为此,很多父母到处寻觅能让孩子长高的方法,孩子究竟能长多高?现在的身高是否正常?如果孩子身材真的矮小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长高的黄金期是什么时候

研究表示,影响儿童身高的先天因素占65%~70%,后天因素占30%~35%。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孩子这35%的潜力才是孩子增高的关键因素。要帮助孩子长高,首先要了解人身体的发育机制是怎样的,长高的决定性因素有哪些。人的身高主要取决于长骨的长度,长骨分布于四肢,在儿童时期,长骨的骨干和骨端之间有一层软骨层,这个软骨不同于耳朵、鼻梁这样的终身不钙化的软骨。软骨层会不断产生新的细胞和骨组织,骨头就会呈线性生长,身高也会增加。

软骨层一般在青春期之后骨化成骨组织,意味着身高不会再增高。所以,在软骨变成骨头前,把握好软骨的活跃期,就能把握住长高的黄金期。从生长规律也可看出,生长的高峰期有两个阶段:一个是婴幼儿期(3岁前),另一个是青春期。这两个时期受体内激素水平影响,是软骨生长的活跃期,身高会飙升,因此,后天因素主要在这两个时期起决定性作用。

但如果是青春期提前(女孩小于 8岁就出现乳腺发育,男孩小于9岁时睾丸增大),因生长期缩短,身高也会受到影响。

怎样知道孩子的生长潜力

如同树木的年轮能反映树龄一样,骨骼的钙化程度也是可以反应骨龄的。骨龄是骨骼年龄的简称,它是以小儿骨骼實际发育程度同标准骨龄进行比较,所求得的一个发育年龄。骨龄能够比较精确地判定孩子的发育水平,因为每个阶段的骨骼都是有发育特点的。

骨龄不仅可以预测孩子的生长潜力,还能判定孩子是否性早熟,家长们也可以通过骨龄预测孩子大概能长多高。测骨龄的方法是通过X射线对手腕部骨成熟指征进行评定,因为手腕部的骨块多且种类较多,能为骨龄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而且手腕测骨龄对脏器的射线影响较小。

为什么要了解孩子的生长速率

“我的孩子长不高,需要增高治疗吗?”许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惑。其实最需要引起家长重视的是孩子的生长速率,而非绝对身高。很多父母都发愁孩子个子太矮,但很遗憾的是,他们却对生长速率一无所知,而这恰恰是父母更应该关心的。

因为绝对身高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高高矮矮很正常,但生长速度却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如果偏离了这些规律,孩子就可能存在一些慢性疾病的问题(可能是内分泌、遗传代谢性疾病等),一定要赶紧去医院检查。

正常的生长速度,应该是出生后的第一年长25厘米,第二年长10~12厘米,第三年长8厘米,3周岁后至青春期发育前每年长5~7厘米,青春期发育后男孩子每年长7~9厘米,女孩子每年长6~8厘米。

哪些后天因素阻碍了孩子长高

影响长高的后天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是营养、睡眠和锻炼。

营养是影响身高的最重要因素,无论是身高或是其他生理发育方面,不需要过分讲究多吃什么会帮助孩子生长,但要讲究均衡饮食:每天一定量蛋奶肉、谷类、水果和蔬菜。

要想长得高,睡眠也是关键因素,因为睡眠状态下人体可以分泌更多的生长激素。生长激素是影响人体身高的重要因素,而生长激素不像人体的其他激素在白天分泌,它是呈脉冲式分泌,夜间入睡后分泌量增高,与睡眠深度有关,分泌得越多,就越有助于长高。前面提到的软骨层,就是在生长激素的促进下,完成骨骼的生长。睡得越迟,分泌的生长激素就越少,对孩子的身高越不利。而人一般在入睡后半小时至1小时,才进入深度睡眠状态,所以生长发育专家的建议是:想要孩子长得高,最好在晚上8:30前就上床,最迟不要超过晚上9:30,早上7点以后再起床。

锻炼,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骨的营养,使骨密质增厚。有助于长高的锻炼有游泳、跳绳、投篮、摸高。

还有一点是很多家长不知道的,那就是长期缺乏父母关爱,也会影响到孩子的身高。比如父母离异或者长期吵架,影响到孩子的情绪,这也会让孩子长不高。这在国外叫“情感遮断性身材过矮症”,主要是下丘脑、垂体系统机能受情绪抑制,引起垂体的生长激素分泌减少。

这类孩子主要表现为睡眠不踏实,缺乏安全感,有时在梦中哭喊、拳打脚踢等,进一步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作为父母,应给孩子提供一个轻松温暖的生存环境,给予更多的爱抚和交流,减少孩子的不安因素。

身材矮小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要判断孩子是不是身材矮小,可以对照儿童生长发育曲线,身高处在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健康儿童生长曲线第三百分位数以下或是低于平均值减2个标准差,可判断为矮小。

还有几个通俗的判断方法供家长参考:孩子两三年不换裤子;在幼儿园、小学的班上,孩子总坐第一排;班级同学身高中倒数1~3名;同胞哥哥或姐姐身材矮小的;家长或直系亲属中有矮小症的。

倘若发现自己的孩子有以上情况,那么孩子存在矮小的可能性就很大,建议家长们要引起重视,尽早带孩子到正规医院专科门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医生提醒家长们,应该时刻关注孩子的发育状况,定期给孩子进行身高测量,监测孩子的生长速率,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有哪些助力长高的方法误区

误区一:补钙能长高

一说到长高,自然就离不开补钙,然而事实上补钙跟长高并没有必然联系。孩子的个子高矮除了跟遗传因素有关,还跟营养、睡眠和运动等因素有关,钙质和长高没有直接的关系。

钙质的主要功能是强化骨骼、增加骨质密度。一般不主张补钙,否则容易使骨骼过早钙化,反而长不高。除非有明确低钙表现的孩子,才要适当补充钙剂。家长在正常饮食之外,给孩子饮用足够牛奶(每天500毫升),就可以满足孩子生长发育所需要的钙质。

医生提醒,如果孩子生长迟缓,千万不要胡乱补钙,应及时咨询儿科医生,找出确切的病因。

误区二:父母个子高,孩子一定不会矮

一些父母自身身高较高,在发现孩子身高不理想时就会抱着“等等看,肯定会长高”的想法,也因此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其实遗传因素只是决定孩子身高的一个方面,很多后天的疾病,例如生长激素缺乏、宫内发育迟缓,甚至检查不出任何异常,医学上称之为特发性矮小的疾病,都会影响孩子的身高。

误区三:认为月经来潮后才是青春期到来

门诊中比较常见的是10岁前的孩子来月经后家长才意识到孩子可能早熟了,其实这时候来就诊已经算晚了。青春期开始,男孩是以睾丸发育为标志,女孩以乳腺发育为标志,女孩来了月经,男孩开始遗精,这表明已经进入青春中后期了。这时候想要追赶同龄人的身高已经没有多大余地了。因此,家长要特别留意,一旦孩子有早熟迹象,应及早带其就医,以免贻误最佳诊治时间。

误区四:补充营养多多益善

由于现在家庭对孩子都非常疼爱,零食、营养品都供给得非常充分,很多家长想让孩子长高,就通过各种途径给孩子进补,孰不知这些食品中的很多成分都会引起孩子提早发育,医学上称之为性早熟,这样也会影响孩子的身高。

医生提醒家长,不需刻意人为干预孩子身高,比如市面宣传的各种增高产品,骨骼生长是有规律可循的,若要干预,请到正规医院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编辑 赵曼)

猜你喜欢

骨龄生长激素软骨
评估身高需要定期测骨龄吗
生长激素
Southern_Weekly_1928_2021_02_04_p28
骨龄预测身高靠谱吗
长高如赛车 不但比速度还要测骨龄
“TransCon 生长激素”在生长激素缺乏症儿童中进行的全球三期临床研究
保护关节软骨 多做中强度运动
养护好“软骨”老来健
有关骨龄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