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深度贫困地区脱贫后成效巩固及脱贫质量提升对策研究
2020-08-10黎迪王峰峦
黎迪 王峰峦
摘 要: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南疆地区脱贫及攻坚虽已进入后期巩固及质量提升阶段,但仍不可有一丝松懈,且为保证脱贫后南疆深度贫困地区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趁热打铁,根据南疆深度贫困地区实情出发,从原脱贫攻坚期的补齐短板入手,持续贯彻落实“四摘四不摘,六个责任”政策,提升脱贫攻坚质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返贫、防增贫,持续抓好农业产业、农牧民就业,多措并举切实增加农牧民收入,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切实让广大农牧民群众感受到党和国家给予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确保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并如期与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
关键词:南疆深度贫困地区;脱贫巩固提升;对策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27.006
1 脱贫成效巩固工作重点及对策
1.1 突出重点、补齐短板
尽管南疆深度贫困地区实现了整村脱贫退出,且多数贫困户、人口已经脱贫并逐步步入小康阶段,但仍有收入不稳定的脱贫户、就业不稳定的脱贫人口等,更由于农业产业的季节性、气候性和不稳定因素并存性等,返贫风险仍然存在。就户而言,人均收入仍然是弱项,农户家庭收入来源单一,部分农户工作更换频率较高、工作不稳定、季节性等因素引起的收入不稳定等因素仍然较为普遍;就村而言,短板表现为增收产业较为单一、农产品销路和加工有待进一步开发、村集体经济收入有待进一步提高等。
为全面巩固脱贫攻坚质量和提升脱贫攻坚成效,保进一步推动南疆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迫切需要因村因户因人制宜制定进一步的攻坚措施,例如为村为户制定具体可行的巩固提升方案;为人则能就业则就业,能产业则产业,且产业要因地制宜多元化,进一步全面扶志、扶智、增强农牧民致富和生活水平长期不断提高的信心和本领。
1.2 动态梳理劳动力,多措并举促就业
经前期脱贫成效积累,南疆深度贫困地区普遍已掌握其劳动力情况和就业情况,并建立了劳动力的标准化台账;在国家扶贫开发系统中也已录入并及时更新劳动力和就业数据信息,根据预警监测机制及时进行对策和问题解决。但就业问题是家庭的问题,是人的问题,数据是动态变化的,收入也是动态的,各地区各村因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仍然存在就业和劳动力数据动态掌握不及时,就业措施单一,缺乏就业后对人的及时关心关怀,没有及时准确地根据户、人情况及时制定“个性化”就业政策等措施等问题。
需要通过安排村级就业专干负责人,走访入户,就业地点考察和跟踪调研等,及时掌握未就业人员信息及就业后人员就业情况,加大政策宣传和就业信息供给力度和广度,扶智扶志,确保全面完成劳动力人岗精准匹配,实现一人一岗,就业稳定,确保“人人有事干,月月有收入”。
1.3 农业产业仍是重中之重
农业产业是农牧民的主要产业,也是脱贫致富的主抓产业。为保障农户脱贫致富的根本,需要进一步因地制宜调整优化南疆地区农业产业结构,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巩固“一个中心、两个基地”,充分发挥设施农业的核心作用,例如种植拱棚蔬菜瓜果,发展庭院经济,充分发挥机械化农业设施的作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发展农产品全产业链供应,努力提高农户的农业生产经营性收入占比。且为保障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及农牧民的收益,迫切需要带动本地农产品加工工厂和企业的发展,探索农产品多元化产业的发展实施路径,为农民增收,为农产品谋发展。
1.4 进一步用好综合社会保障兜底
南疆深度贫困地区已实现全面享受低保政策、养老金政策、领取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就学政策等各项政策。通过政策落实,确保了享受兜底的贫困家庭收入提升,改善了家庭经济状况和生活状况。在后期,要继续充分发挥综合兜底保障的巩固提升的作用,进一步聚焦收入相对较低的农户,把保障工作与其他产业、就业有机结合,切实发挥综合保障兜底工作的实效;进一步提高南疆深度贫困地区乡村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经办的服务水平,引入商业保险等在农牧民人身健康、农业产业等中发挥的作用;进一步强化对老、弱、病、残和留守儿童的关爱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大“幸福院”等养老工程的实施力度。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折不扣执行相关政策,切实长期提升南疆地区农牧民的生产生活等全方位的社会需求水平。
1.5 加强产业、项目的资金监管
通过脱贫及攻坚期的农业产业项目实施,农户收入大幅提高,地区农业产业经济得到空前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资金监管存在漏洞,资金利用率不高和项目收支需进一步公开透明等,在后期的农业产业和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要进一步不断加强对资金的监管力度,确保农业产业的专项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通过完善系统平台等监管管理机制,落实农业产业等的资金的流向和使用情况,建立综合分析机制,在加强资金监管的同时,强化数据分析的作用,保障南疆地区农业及相关产业的项目资金规划、实施、归总、调整等的科学性,切实保障产业的持续发展。
1.6 建立防返贫风险监管机制
对在脱贫阶段出现過的因病、因灾、因残、因学、因失业、因婚变、因意外事故等造成致贫返贫的因素进一步进行归总和动态摸底,及时关注,定期回访,对任何可能出现的返贫因素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阻断,早帮扶。
首先,建立高素质、高效率的对已脱贫困户进行致贫返贫预警分析的执行队伍,强化对扶贫干部的工作技能培训,把防返贫摆到脱贫巩固提升工作的首位。
其次,充分发挥“村二委”的扶贫的作用,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切实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工作队”,确保对返贫风险因素等动态掌握的队伍长期的可执行性。
2 脱贫质量提升工作重点及对策
2.1 扎实搞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老话说,北疆看风景,南疆看人文。多民族的聚集使得南疆地区浓厚的民俗风情构成了南疆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乡村是南疆人文的基本的单元,乡村干净整洁是南疆人文环境的治理基点,是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是“乡愁”得以安放的基础。南疆深度贫困地区通过开展前所未有的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举措,例如,到户改厨改厕、庭院三新工程等,有效改善了乡村人居环境,乡村展露出新面貌,农牧民走进现代化的生活。但是现阶段乡村人居环境整治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上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污水排放和治理等问题,文化文明上的外界文化对原有文化的冲击问题凸显,盘活在地旅游等资源乏力等。迫切需要建立多措并举、多部门联合、共建共享的机制,充分发挥区域人文、地理和自然资源等优势,抓好南疆地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加快推进乡村垃圾分类治理、排水及环卫设施建设,积极探索适合农村实际的治理和管理模式,因地制宜进行民俗风情和旅游等文化产业设计,形成稳定、和谐的乡村人居环境结构体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实现人居环境不断提质。
2.2 重视乡村文化建设
乡村文化件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建设美丽中国要求的具体实践。就具体来说,文化是一个村的灵魂和精气神,在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提质的前提下,迫切需要加强农村地区的精神文化领域建设,建立在保留南疆地区地域和民族特色基础上的与现代生活方式相匹配的精神文化面貌,加快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结合政策落实,持续推进乡村文化活动进乡村活动等,促进乡村文化建设落地生根,以乡村文化建設带动区域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
2.3 强化乡村振兴的人才战略
根据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部署要求,全面推进和实施南疆地区的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人才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南疆地区教育基础薄弱,基础教育人才仍然缺口较大,现代化的科学教育普及程度远低于全国水平,但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迫切需要在引进人才的基础上,加大教育设施设备和人才的培养力度,切实培养持续可供南疆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本土化”人才,实现南疆地区实现人才自给自足,以“人才振兴”战略为重要抓手,切实带领南疆地区实现现代化,进一步缩小与新疆、与全国的现代化差距。
3 结语
脱贫摘帽不是重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质量的巩固提升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的、全局的工程,是我们国家在实现脱贫诺言后要迈出的第一步,也是在如期实现全面脱贫后,为保障脱贫成果长期性要迈出的第一步,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我们全国人民要继续上下一心,务实戒虚、攻坚克难,继续维护好党和人民的发展成果,最终走向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郑宝华.在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的同时巩固脱贫成果[J].社会主义论坛,2020,(03).
[2]侯刚,邢韵龄.乡村振兴背景下脱贫攻坚成效巩固与提升的路径论析[J].延边党校学报,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