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拉唑、泮托拉唑与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照观察
2020-08-10赵金平
赵金平
(甘肃省金昌市金川集团公司职工医院 消化内科 737100)
十二指肠溃疡为全球性的消化系统常见病,偏好于中青年男性发病,致病因素主要为幽门螺杆菌感染、胃蛋白及胃酸分泌过量以及黏膜自御能力下降等[1]。质子泵抑制剂的问世,为消化性溃疡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其可抑制胃酸分泌并清除幽门螺杆菌,以对消化性溃疡达到治愈目的,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首先方案[2]。继奥美拉唑之后,兰索拉唑、泮托拉唑等相继问世,面对繁多的质子泵抑制剂种类,观察并比较其具体应用与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对156 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选取,均系我院2019 年1 月-2020 年4 月接诊。随机抽取分为3 组,各组52 例。A 组涉及男性31例,女性21 例,年龄介于22-63 岁,平均(42.18±7.23)岁,病程介于0.9-6 年,平均(3.57±1.26)年;B 组涉及男性29 例,女性23 例,年龄介于21-64 岁,平均(42.26±7.14)岁,病程介于1.1-6 年,平均(3.39±1.11)年;C 组涉及男性33 例,女性19 例,年龄介于22-61岁,平均(41.78±7.09)岁,病程介于1-6.3 年,平均(3.87±1.42)年。三组资料差异符合均衡可比原则(P>0.05)。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①行内镜检查确诊;②知晓同意研究。
排除标准:①多发及复合溃疡;②既往接受过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手术治疗;③研究药物过敏;④严重心肝肾损伤;⑤恶性肿瘤。
1.3 治疗方法
予患者饮食指导,嘱戒烟戒酒,并进行维生素补充及抗生素常规治疗。三组均经口服途径用药,A 组给予奥美拉唑,剂量取20mg/次,分早晚餐后30min 温水送服,B 组泮托拉唑,剂量取40mg/次,早餐30min 后服用;C 组兰索拉唑,剂量取15mg/次,分早晚餐后30min 后温水送服。三组均持续治疗21d。观察三组疗效与安全性。
1.4 效果评价
治愈:经内镜复检,病灶溃疡及炎症反应呈彻底消失表现;显效:内镜检查溃疡现象消失而炎性反应仍存在;有效:溃疡病灶面积呈50%以上缩小;无效:未及上述标准。剔除无效例数予以总有效率计算。
1.5 统计分析
实验相关测验数据经SPSS22.0 行精准分析,疗效、并发症率等计数资料予以(%)表示,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组间年龄统计予()表示,行t 独立检验。标记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由表1 示,三组治疗总有效率评估无差异(P>0.05)。
2.2 不良反应比较
由表2,A 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B、C 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
?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发病部位通在十二指肠降段与乳头以上,若治疗不及时,可出现消化道出血,甚至大出血或癌变风险,危及安全。故及早清除疾病病因并控制症状,对患者预后改善及溃疡愈合十分重要。
奥美拉唑为第一代质子泵抑制剂,可特异性于胃黏膜壁细胞作用,使胞浆内H+、K+-ATP 等酶活性受抑,并阻滞胃壁细胞顶端膜分泌性微管构成,促使胃酸减少分泌,在用药后可迅速起效,且作用完全可逆[3]。此外,其还可抑制幽门螺杆菌,使抗菌药物活性与稳定性显著增强。故在临床治疗时多与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兰索拉唑则为奥美拉唑的升级,相对来说,其对胃酸分泌的抑制以及溃疡愈合的促进作用更为持久和显著,其不同于奥美拉唑之处在于化学结构吡啶环上增加一个氟,因而呈弱碱性,具有更强的胃壁黏膜细胞酸性环境亲和力,与抗生素联用可进一步增强抑酸效果。泮托拉唑属不可逆性质子泵抑制剂,为第三代产品,可于胃酸环境下转化为环次磺胺,与H+、K+-ATP 酶巯基以共价键特异性结合,进而破坏泌酸功能[4]。本文结果看,三者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中具有相似疗效,但奥美拉唑相对不良反应更少,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奥美拉唑具有与泮托拉唑、兰索拉唑类似疗效,但其不良反应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