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专业师范生数学学习策略的个体差异研究

2020-08-10康宝林张玉娟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元认知师范生学习策略

王 莹,康宝林,刘 兵,张玉娟

(鞍山师范学院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辽宁 鞍山 114007)

1 问题提出

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过“教会年轻人去思考”,这句话的意思是要教会学生拥有一定的学习策略与技巧.大学数学专业课程内容对于多数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学生接受的信息量和学习强度随着年级的升高而不断增加,这就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想要学习好数学专业课,大学生就要具备基本的学习策略,并能恰当运用学习策略于专业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用良好的、正确的学习策略来调节和控制学习过程,不仅会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而且也为将来成为一名成功的中学数学教师打下基础.

学习策略就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的学习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它既可以是内隐的规则系统,也可以是外显的操作程序与步骤.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J.S.Bruner)在1956年第一次提出了“认知策略”的概念,随后由纽厄尔、西蒙和肖 (Alan Newell &H.A.Simon & M.E.Shaw)利用计算机有效地模仿了问题解决策略,形成了学习策略的概念,从此学者们对认知策略的研究热潮逐渐兴起.很多学者发现:如果不把学习策略训练和具体学科结合起来,其学习策略的训练难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研究者又把学习策略和具体学科结合起来做了相关研究.例如,从概念上看,刘电芝[1],莫秀峰[2]等人都对数学学习策略进行了描述;从分类上看,喻平[3]把数学学习中的重点策略分为数学阅读策略、直观化策略、对象转化策略、反思策略;从研究成果上看,鲍曼和谷生华等人[4,5]得出不同年级、不同成绩的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策略总体水平不同;潘满升[6]也对数学学习策略使用水平、不同特征变量对策略使用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

我国关于数学学习策略的研究和运用还存在些不足.学者们研究的方向都集中在学习策略各个方面的特点和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对象多集中于小 学、初中和高中的学生,对大学生学习策略研究较少;研究工具多采用适合于中小学生的量表而忽视了适合于大学生的量表.例如,宋乃庆等人[7]论述了关于学习策略内容的相关知识;辛涛等人[8]认为学习策略的掌握程度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关键因素;王光明等人[9]编制了《高中生数学学习策略调查问卷》,廖晶等人[10]对高中生高效率数学学习策略特征及对数学学业水平的影响路径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本研究基于迈克卡等人(Mckeachie et al,1990)对学习策略分类的框架,对数学学习策略进行三个维度设定:数学认知策略、数学元认知策略和数学资源管理策略.

数学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反馈策略四个子维度;

数学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反思调节策略三个子维度;

数学资源管理策略包括:时间管理策略、环境管理策略、心境管理策略和外界求助策略四个子维度.

在此视角下研究某师范院校数学专业师范生的数学学习策略使用情况,对比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学生使用水平的差异,并针对数学学习策略的各种特点提出相应建议.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对象

从某师范院校数学专业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的学生中随机选取18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180 份,剔除无效问卷10份,有效问卷170 份,有效回收率94%.其中,男生33人,女生 137人;一年级40人,二年级 43人,三年级 40人,四年级47人.

2.2 研究工具

以文献[9]为依据,结合数学专业师范生的学习特点编制了问卷.通过与专家讨论,对问卷进行了删减和修改,最终得出《数学师范生数学学习策略调查问卷》.分析数据得出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值为0.959,数学认知策略、数学元认知策略、数学资源管理策略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值分别为0.913、0.867和0.866,表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计分方式采用Likert 五点评分法,从“非常符合”(5分)到“非常不符合”(1分)依次计分,所得数据通过 SPSS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3 研究方法

访谈法:对一些数学专业的师范生进行访谈,初步了解他们的数学学习策略使用情况;

问卷调查法:发放《数学师范生数学学习策略调查问卷》,对四个年级的师范生进行调查,利用SPSS软件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2.4 研究过程

第一步,查阅文献,了解国内外有关数学学习策略的研究现状;

第二步,编制调查问卷、发放与回收问卷、分析调查数据,了解师范生数学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探究师范生数学学习策略的发展特点;

第三步,对学生进行访谈,分析该专业师范生在学习策略的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探究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有效建议.

3 数据分析

3.1 总体水平

用SPSS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得到,数学学习策略的总体使用水平呈现一个正态分布的趋势,使用水平为3.352 3.学生认知策略使用水平达到3.337 1,元认知策略使用水平达到3.458 7,资源管理策略使用水平达到3.261 0,师范生对元认知策略使用水平高于认知策略使用水平,认知策略使用水平高于资源管理策略使用水平(见表1).

3.2 不同性别师范生对数学学习策略的使用差异

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男生和女生的总体策略使用水平大致相同,但是基于某个维度来讲,还是有差异的.其中,就认知策略而言p=0.782>0.05,可以说男女生在认知策略方面没有显著差异,男生的平均水平为3.310 3,女生的平均水平为3.342 8,说明师范生对认知策略的使用水平和性别没有显著差异;就元认知策略而言p=0.345>0.05,说明师范生在元认知策略的使用上差异不大,男生的平均水平为3.372 4,女生的平均水平为3.476 8,女生略高于男生,可以得出女生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水平略高于男生的使用水平;就资源管理策略而言p=0.774>0.05,说明师范生对资源管理策略的使用水平无明显差异,男生的平均水平为3.232 8,女生的平均水平为3.266 9,说明资源管理策略女生使用水平略高于男生的使用水平(见表 2).

表1 数学学习策略总体使用水平

表2 男女生数学学习策略使用差异

3.3 数学学习策略在各个年级中的使用情况

经过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得到以下数据:认知策略p=0.540>0.05,说明不同年级的学生在认知策略的使用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平均值的比较上,大一学生的平均值是3.434 0,比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略高一点,可以得出大一的学生比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对认知策略的使用水平高一些;元认知策略p=0.333>0.05,说明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元认知策略的使用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从各年级平均值的比较上看,大一学生的平均值为3.573,对比其他年级高一些,得出大一学生在元认知使用水平上比其他年级的学生高一些;资源管理策略p=0.971>0.05,得出学生在资源管理策略使用水平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从平均值上看,大四学生的平均值为3.287 2,略高于其他年级学生的平均值.所以大四学生资源管理策略使用水平高于其他年级(见表 3).

表3 不同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策略使用差异

为进一步了解学生在各个子维度之间的使用水平情况,将得分进行比较分析得到:监视策略p=0.034>0.05,说明不同学生在监视策略上存在显著差异(见表4).

4 结论

4.1 总体特点

数学专业师范生在数学学习策略的使用程度上普遍不高,在复述策略、监视策略和心境管理策略方面处于中等偏上水平(3.5~4之间);相对于其他数学学习策略,师范生的使用水平处于中等水平(2.9~3.5之间).学生对于数学认知策略中的复述策略使用水平较高;学生对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的使用水平较低.分析原因:师范生基础知识略微欠缺,学习动力不足;进入大学之后,教学内容难度增加,教学进度不一定符合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知识的消化没达到较好的效果.

表4 不同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策略子维度使用差异

4.2 性别特点

男生和女生在数学学习策略的总体使用水平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女生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的使用水平比男生略高.一方面,师范生在大学学习的外在条件基本相同,这就导致外在因素所造成学习策略的差异不大,所以男、女生总体上来看差别不大;但是,男生容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女生做事比较认真,性格大部分比较外向,善于利用同学、老师、图书馆的资源,所以女生的使用水平略高于男生.

4.3 年级特点

就认知策略而言,大一学生的使用水平显著高于二、三、四年级学生;就元认知策略而言,大一学生的使用水平略高于二、三、四年级学生;就资源管理策略而言,大四学生的使用水平略高于一、二、三年级学生.

大一学生认知策略的使用水平高于其他年级的原因可能是:大一的学生刚由高中进入大学,对《高等代数》《数学分析》的学习有一定的困难,但是,为了理解教师讲授的概念和命题,只能延续使用高中的一些学习方法来理解教师讲的内容,不断地运用复述策略来巩固自己对概念和定理的记忆,但是,到了高年级,很多内容抽象的知识出现了,有些同学运用复述策略之后的效果已经远远达不到在大一时期使用复述策略之后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而对于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的运用,则运用的更少.原因可能是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本身就不是很透彻,无法对这个概念或命题进行更深刻更精致的研究,长此以往也就放弃了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的运用.

5 建议

5.1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引导学生使用学习策略

教师授课时语言专业性很强,对于一些新接触的符号和概念,学生接受和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为此,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应该尽量形象、生动地多讲一些知识的生发过程,多展现数学家研究数学的动机以及研究概念的提炼方法,用轻松和容易理解的方式给学生讲授;在进行单元复习和模块复习的时候,使用组织策略对所学内容进行系统整理,给学生呈现清晰的知识脉络.

5.2 在课程学习中,学生应该重视运用学习策略

学生在课内要积极运用各种学习策略:使用精加工策略对知识进行更细致的理解;采用组织策略对章节复习进行系统整理;规划好学习计划;每节课结束,反思本节课的重要内容,及时询问不理解的内容.

学生在课外应积极主动参加各种活动:参加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数学竞赛、讨论班、交流会、学术讲座、教师的辅导答疑等,积极使用资源管理策略,与同学讨论,向教师请教.

猜你喜欢

元认知师范生学习策略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高职学生英语词汇学习元认知量表构建
高三英语复习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策略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论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下的课程整合探析
元认知理论视角下的大学外语教学
高中生历史学习策略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学习策略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Learner Autonomy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in EFL 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