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临床研究分析
2020-08-10林学扬朱智奇通讯作者刘振华王德桂杨建华饶海军高梁斌
林学扬 朱智奇(通讯作者) 刘振华 王德桂 杨建华 饶海军 高梁斌
(1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脊柱外科 , 广东 深圳 518172 ; 2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脊柱外科 ; 3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骨科 )
椎体压缩性骨折是骨质疏松常见并发症之一,据报道我国范围内每年约有700,000例椎体骨折是由于骨质疏松所引起[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增多,骨质疏松及其所引起的椎体骨折也逐年增加,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2]。目前临床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有保守和手术治疗措施,多以手术治疗为主,尤其随着微创治疗技术开展,经皮椎体成形术已成为该病的治疗首选术式,能缓解椎体压缩骨折所引起的疼痛,患者可早期下床活动,极大降低了因长期卧床所致的并发症[3]。然而,椎体成形术存在骨水泥渗漏风险,尤其对严重椎体压缩骨折和椎体后壁破裂的椎体骨折患者,骨水泥的渗漏率高[4]。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是一种简单、快捷的方法,其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能够减少骨水泥渗漏[5]。本课题组于2017年5月-2019年5月采取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取得了满意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筛选本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共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男26例,女15例;年龄61-67岁,平均(65.03±9.31)岁;骨质疏松病程2.5-5.5年,平均(3.77±0.53)年;受伤至手术时间:2-7天,平均(4.38±0.62)天;骨折节段:T102例,T114例,T129例,L113例,L27例,L34例,L42例。观察组:男28例,女13例;年龄60-68岁,平均(65.11±9.09)岁;骨质疏松病程2-6年,平均(3.64±0.60)年;受伤至手术时间:2-6天,平均(4.21±0.65)天;骨折节段:T91例,T101例,T112例,T127例,L111例,L213例,L34例,L41例。2组研究病例间的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制定的《中国人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专家共识(第3稿)》[6]骨质疏松诊断标准;(2)采取CT、MRI检查确认为椎体压缩性骨折;(3)年龄范围60-70岁;(4)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方案知情,并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有既往椎体手术史;(2)伴骨代谢性疾病,或继发性骨质疏松症;(3)伴精神障碍者;(4)伴心、肺、肝、肾以及造血功能等严重障碍。
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操作方法:常规麻醉,经椎体后缘穿刺,在椎体前中1/3位置进入工作套管,置入、扩张球囊,在椎体复位后将球囊取出,在X线C臂机透视下分次向腔内高压注入骨水泥,保存X线正侧位图像。观察组患者接受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治疗;操作方法:患者取俯卧位,常规麻醉,影像学检查确定病症部位,经椎弓根入路,30°-40°角对距棘突3 cm 的位置进针,待穿刺针于椎体中前部位1/3位置,分次置入工作套管和扩张矫形器,扩张弹簧片,植入网袋,在套管中置入椎体通道,在X线C臂机透视下向骨填充网带中注入骨水泥,保存X线正侧位图像,拔出穿刺针,包扎处理。
3 检测指标:术后3天2组患者在腰围保护下进行负重活动,并评价和检测各项指标:(1)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7]评分,在两端分别标有0(表示无痛)和10(表示剧痛)数字的卡尺上,患者根据疼痛选取相应的数值确定疼痛程度。(2)患者的腰部功能给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DI)[8]评分,共10项,每项包括6个小项,每小项按0-5分评分,ODI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腰部功能障碍越差。(3)患者的骨折愈合采取X线测定矢状位脊柱后凸Cobb 角、矢状位伤椎前缘高度评估。(4)记录2组患者的不同术式下的手术时间和骨水泥渗漏率。
5 结果
5.1 2组VAS和ODI评分比较:术后3天,2组患者的VAS和ODI评分明显降低(P<0.01);2组患者术后3天的VAS和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VAS和ODI评分比较分)
5.2 2组骨折愈合比较:术后3天,2组患者的矢状位脊柱后凸Cobb 角明显减少,矢状位伤椎前缘高度显著升高(P<0.01);与术前比较,2组患者术后3天的矢状位脊柱后凸Cobb 角和矢状位伤椎前缘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骨折愈合比较
5.3 2组手术完成时间和骨水泥渗漏率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手术完成时间分别为(31.93±5.28)分钟和(32.21±4.30)分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骨水泥渗漏率分别为2.44%和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93,P<0.05),见表3。
表3 2组手术完成时间和骨水泥渗漏率比较
讨 论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治疗主要包括保守疗法和手术方式,其中保守治疗具有创伤小、治疗风险低等优点,但保守治疗过程中患者卧床时间较长,常并发褥疮、下肢静脉血栓等,且长期卧床会引起骨量丢失,加剧骨质疏松,导致2次骨折[9]。保守治疗在早期不能减轻疼痛和改善腰部功能等,加之椎体高度的恢复概率较低,引起脊柱畸形,形成陈旧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9]。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可恢复椎体高度,增加脊柱的承载力,纠正脊柱畸形[10]。然而,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牢固程度与患者的骨密度呈负相关,脊柱的承载负荷和活动范围较大,降低了钉内固定的强度和把持力,易引起椎弓根螺钉的松动和脱出,加上钉内固定术创伤大、时间长,故对老年人存在较大风险[10]。椎体成形术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方法,目前已广泛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治疗,其止痛效果明显,可预防骨折塌陷,避免了患者长期卧床,降低了其他并发症的发生[11]。
椎体成形术是将骨水泥直接注入弥散在椎体内,使骨水泥块与骨小梁嵌插交错,加强椎体刚度,但不能很好地恢复椎体高度和椎体压缩前的排列及分散负荷能力,加上注射骨水泥时的灌注压力大,易发生渗漏,骨水泥会进入血管和周围组织,引起栓塞等[9]。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以填充网袋进行骨水泥填充,弥补了经皮椎体成形术的骨水泥渗漏缺陷。椎体内的骨填充网袋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生物相容性良好,经网孔分次将骨水泥缓慢弥散至椎体骨小梁间隙,形成骨水泥与骨组织的绞锁结构,预防了骨水泥的渗漏;同时骨水泥使网袋逐渐膨胀,可缓慢抬高终板,同步恢复骨水泥与椎体的高度,不会引起回弹发生,有利于改善椎体的高度[12-13]。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3天,2组患者的VAS和ODI评分以及矢状位脊柱后凸Cobb 角明显降低,矢状位伤椎前缘高度显著升高;2组患者术后3天的VAS和ODI评分以及矢状位脊柱后凸Cobb 角和矢状位伤椎前缘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了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实施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治疗时可达到椎体后凸成形术相当的疗效,能够减轻疼痛,促进腰部功能、椎体高度、凸畸形恢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骨水泥渗漏率分别为2.44%和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了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实施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治疗较椎体后凸成形术可降低骨水泥渗漏的风险,安全性更高。
综上所述,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能够缓解疼痛,改善腰部功能,利于骨折愈合,减少骨水泥渗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