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明清官服中补子的纹样设计

2020-08-10曹芳梦北京化工大学

艺术家 2020年6期
关键词:官服武官君王

□曹芳梦 北京化工大学

“补子”一词最早在明朝末期出现使用,又代称为“胸背”或“花样”。直至清代,人们才习惯把这种区分官位等级的服装饰件称为“补子”。补子的设计从侧面反映了同时期上层阶级的审美趣味和严格的等级制度。现如今,补子已被人们视为珍贵的文物藏品。补子作为一种封建社会礼仪制度下的独特产物,它不仅是传统的工艺服饰,也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它系统地区别了各个阶级的官员身份和职能,同时也增强了服饰的艺术感和文化性。

一、明代官服补子的设计

(一)纹样设计与等级制度

龙,君也。由于龙的形象绣在袍褂上成为皇帝、君王的化身,臣子们也理所当然地选取不同的飞禽走兽绣在所穿官服上,用以区分辨识官位高低。以文官所取鸟类纹样,武官所取兽类纹样作为区分。文官是博学多才的代表,学识气质如同“灵鸟”;武官代表了骁勇善战,威仪如同“神兽”。从这里开始,清朝文武官员一至九品的官衔规范制定了。

补子的纹样较为烦琐,一般有一到两只中心动物,文官补子用禽,武官补子用兽。以文一品补子为例,其主体采用仙鹤。从体态上,步行规矩,身姿优雅,看起来仙风道骨,故此在明朝和清朝,丹顶鹤成了忠贞清正、品德高尚之人的精神代表。因为鹤在古代经常被用来比喻品德高尚的贤士,遂有“鹤鸣之士”一词。鹤一直以来被看作长寿之鸟,代表长生不老,所以就有“鹤寿”“鹤龄”等祝寿之词。除此之外,仙鹤更代表了文臣官员仕途似锦,若一只鹤傲立于潮水涌动的岩石之上,寓意了宰相的“一品当朝”;若颈、脚很长,整个身体主要是白色,头部有鲜红色的顶,特征非常明显,极易识别。仙鹤飞翔于云朵之间,象征着“一品高升”;若其面对太阳飞翔,又有“指日高升”之意。

清朝等级是继承了“九品十八级”的制度,又有从正、文武官员之分。各品级官员所饰服装中的补子纹样同样分成十级。除官服补子图案外,各官员所佩戴的朝冠珠宝也不尽相同。尤其是武官七八品,这两个品级的补子纹样中所选灵兽同为犀牛,不便区分,我们可以从其所饰顶子珠饰加以区分。不只文武官有补子纹样,还有其他职位补子纹样,如都察院及按察司官员,不分品级大小,补子动物纹样均为獬豸;亲王、郡王,位于皇帝君王之下,不分高低,均使用九蟒;从耕农官使用彩云捧日图案。当然,比起文武百官的补子最独一无二的为皇帝的补服:龙补。

动物体态本是灵活多变,但所有主体动物纹样都面对着太阳。除了动物类补子纹样,还有非动物类补子纹样,经常被用来装饰杂职官位的官服。清朝的从耕农官服饰补子纹样为彩云捧日,神乐署乐舞生袍上绣有销金葵花的补子纹样。除此之外,还有蝙蝠纹、云纹、花丹纹、海水江崖纹等,这些纹样一般作为装饰边缘的纹样出现。

(二)色彩设计

官服纹样的色彩是传统文化的表现之一,也能反映统治阶级之中地位的高低与等级的大小。“由于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所以补子在色彩上也从属于礼制规范,五色遵照五行而设:金为白、木为青、水为玄(黑)、火为赤(红)、土为黄。若定义朱红色为正色,那么紫色便是间色”,这说明颜色不同,代表的尊卑大小不同,使用的颜色可以反映其等级地位的高低。而我国从隋朝开始,就将黄色视为最尊贵之色,久之便成为君王专属用色,是王权的象征色。所以在官服中可贵的黄色,只能用于君王,热烈的红色多用于武官,静谧的蓝色和白色多用于文官。

二、结语

“一块纹样就是一个文明的碎片”。补子纹样是我国传统服装设计文化的遗存,是经过历史的洗涤、文化的凝练所留存的宝贵财富。通过对我国清代传统官服补子纹样的解析与归纳,我们可以看到传统图形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之“根”,在现代设计中的地位之高,也可以透过补子纹样,醒悟西方文化强烈渗透下本土设计回归的必然性和紧迫性。对传统工艺、传统文化、传统图形的保护、传承及创新,是我们需要不断探寻、努力的方向。

猜你喜欢

官服武官君王
搞笑,古人是认真的
“适宜君王的风度”:论《李尔王》中的新旧君主
姜太公钓鱼
驻外武官怎么派?驻日本、朝鲜大使馆武官调整
“衣冠禽兽”是骂人的话吗?
不学无术
烽火戏诸侯
官服是个奢侈品
官服是个奢侈品
南北朝官服的“轮回说”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