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服务在小儿发热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0-08-10魏华
魏 华
(国家电网北京电力医院 北京 100073)
发热作为小儿中的一种常见疾病,是患儿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性反应,但是患儿如果出现持续性高热,会造成机体内多器官的功能受到损害,甚至影响其生命安全[1]。因而,当小儿发生高热症状时,必须及时给予降温处理措施,以确保患儿的生命安全。本研究对综合护理服务在小儿发热中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 年6 月~2016 年4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 例发热患儿。观察组50 例,男27 例,女23 例;年龄6 个月~10 岁,平均(4.39±0.75)岁;流行性感冒23 例,呼吸道感染15 例,支气管炎12例。对照组50 例,男28 例,女22 例;年龄6 个月~10 岁,平均(4.42±0.84)岁;流行性感冒23 例,呼吸道感染15 例,支气管炎12 例。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调整饮食、生命体征观察以及输液护理等常规护理。观察组:
(1)观察体温:加强进行巡视,对患儿体温的改变重点进行观察,对于中热的患儿,每两个小时检查一次体温,对于高热的患儿,每一个小时检查一次体温,且做好体温的记录,用药后注意观察患儿体温的变化,及时监测各项体征和及时补液。即使患儿已经退去高热,仍需要在退去高热后1 小时监测一次体温。
(2)健康宣教:向患儿的家属详细地告知高热的原因,以减轻家属的担忧,获得理解以及信任,方便其配合;讲解退热的用药治疗、处理方法、药物不良反应等,嘱咐患儿家长监督患儿遵医嘱用药;在患儿高热期间,认真指导患儿家长怎样进行物理降温,当患儿出汗过多后,则需要及时为患儿补充营养物质和水等,以平衡患儿的机体;告诉患儿的家长做好保暖处理,定期更换衣物和床单,以防止再次受凉而感冒。
(3)并发症护理:观察发热患儿的症状,需要注意惊厥,若患儿有高热惊厥史,要及时提醒家长,注意观察体温,一旦超过38 度,及时服用退热药。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的门诊留观时间、发热持续时间、惊厥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软件,计量资料用t 检验,率用X2检验,P <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门诊留观时间和发热持续时间
观察组患儿的门诊留观时间和发热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
2.2 两组惊厥发生率
观察组患儿的惊厥发生率为6.00%(3/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00%(8/50)(P<0.05)。
3 讨论
发热是在致热源的作用下,机体的体温调定点发生上移,而造成患者发生的调节性体温升高症状[2]。大多在结缔组织病变、感染以及肿瘤疾病等患者中产生发热症状,临床常见的热型主要包括间歇热、弛张热、稽留热、波状热、回归热和不规则热等[3]。当发热患儿发生持续性的高热状态时,容易引起昏迷和惊厥等并发症[4]。常规的治疗及护理可以改善患儿的症状和体征,但是受患儿饮食习惯、年龄、生活习惯以及喂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患儿的干预效果具有较大的差异。且成年患者与患儿在护理方面具有比较大的差异,患儿与成年患者相比治疗的依从性较差,对治疗操作和护理操作会出现抵触的情绪,严重降低了护理的质量,加上患儿父母对患儿的紧张、担心和焦虑等,对护理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5]。本研究采取的综合护理以发热患儿为中心,对发热患儿采取更加有效和更加全面的护理方式。通过对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患儿家长对发热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防止家长随意用药,引起不良的后果;且健康教育能增加家属的配合度,提高医护人员急救的效率。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患儿的门诊留观时间、惊厥发生率、发热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服务可以帮助发热患儿尽快退热,促进其尽早康复,降低惊厥的发生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