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节奏的干预对青少年体育舞蹈训练的影响
2020-08-10王子玥
王子玥
前言
在体育舞蹈教学中乐感和节奏感是与影响体育舞蹈的动作韵律的重要因素,舞蹈是通过肢体动作间隔的时长、速度、力量、幅度等多种要素组合,并由乐感和节奏感起到引领作用,从而达到呈现人体舞蹈动作的效果。在青少年体育舞蹈教学中,教师通常更加注重对学生的舞蹈技术、技能等方面的指导教学,而对学生乐感和节奏感培养方面没有引起充分重视和研究,乐感节奏感的培养恰恰是提高体育舞蹈训练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不断探究和创新对学生乐感节奏感的培养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体育舞蹈表演的观赏性、音乐素养,还可以培养学生对美的认知和审美能力等,这是学生在学习体育舞蹈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关注研究的问题。
1 音乐在体育舞蹈训练中的重要性
体育舞蹈于20世纪30年代传入中国,1986年正式引进以后,发展迅速。体育舞蹈是一门融体育、音乐、美学、舞蹈为一体的娱乐健身型的运动项目[1]。其中音乐是人思想感情的表达,音乐与其流露出的感情,通过旋律、节奏等直接激发和影响人的听觉和感觉,使人产生情绪上的冲动和情感上的体验。对于青少年体育舞蹈初学者而言,音乐的干预程度会直接影响到体育舞蹈青少年练习者的兴趣,练习的效率以及课堂的氛围。
同时音乐是体育舞蹈外在表达模式,影响着表演者的表演特点,是表演者的表演核心。音乐会强化体育舞蹈风格特点和情感特征,从音乐中理解舞蹈所要表达的特殊的感情和内涵。大部分舞者在体育舞蹈套路、动作的编排上,会围绕音乐中特有情感特点和风格特点来设计、控制和展示舞步、舞姿、舞态等肢体动作,这样才能演绎出更富韵味,更具有感染力的体育舞蹈动作。所以练习者,尤其是初学者进行音乐节奏的干预,在音乐中跳舞,体现出音乐与舞蹈的结合,也避免舞蹈与音乐脱节的情况出现。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80名刚入学的青少年(13-18岁)体育舞蹈特长生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班与对照班,每班40人。两班中男生与女生数量相同,每班女生36人,占每班的90%;每班男生4人,占每班的10%;(详见表1)。
表1 实验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阅读中国知网和中国电子期刊等输入关键词“体育舞蹈”,与相关研究资料进行分析并进行整理;
2.2.2 实验法
将80名学生在保证每班男女人数相同的情况下随机分成两个班级即实验班与对照班,每班40人。对两班进行8周的教学实验,教学内容分为恰恰恰基本步和恰恰恰铜牌两部分,两班在教学全部完成之后进行评比。
2.2.3 实地调查法
通过走访河南省开封市部分体育舞蹈培训机构,对不同教师上课模式与其相对应的课堂气氛、学生状态进行对比与分析,并作出整理;
2.2.4 调查问卷法
实验前、试验后分别对两班80名学生进行成绩测试与发放调查问卷,实验前对两班同学进行调查,比如年龄、学生对体育舞蹈是否感兴趣、学生对体育舞蹈与音乐关系的认知等方面的调查,来分析实验前两班学生是否存在明显差异,是否符合实验的条件,试验后再次对此次挑出来的80名学生进行对体育舞蹈感兴趣程度、学生对体育舞蹈与音乐关系的认知等方面的调查,来分析实验后两班学生是否存在明显差异。确保实验的真实性、有效性。实验前,发出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8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率为100%;试验后,发出问卷80份,由于一些原因回收有效问卷76份,随后进行第二次问卷发放,发出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8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率为100%;
2.2.5 数理统计法
通过运用SPSS 26.0软件对对回收问卷进行整理和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对照班与实验班学生年龄基本情况
选择两班学生年龄严格按照13岁-18岁的青少年年龄标准。两班学生年龄无明显差异,普遍属于接受新事物较快的年龄。(详见表2)。
3.2 实验前对照班与实验班体育舞蹈学习兴趣的对比
对照班与实验班实验前进行了体育舞蹈学习兴趣的对比,通过调查问卷回收后的统计情况来看,两班学生在体育舞蹈学习上的兴趣没有很大的差异(详见表3)。
表3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对体育舞蹈学习产生兴趣的对比
3.3 实验前对照班与实验班认为音乐节奏在体育舞蹈练习中的重要性
在实验前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由于两个班的学生对音乐节奏在体育舞蹈中的重要性没有一个清楚准确的认知,两班在实验前音乐节奏对体育舞蹈练习的重要性的认识上没有明显差异。(详见表4)。
表4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认为音乐节奏在体育舞蹈练习中的重要性的对比
3.4 实验前对照班与实验班在体育舞蹈学习方面的比较
实验前对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在体育舞蹈学习方面进行统计。对照班中只有2名学生曾学过一点拉丁舞,其他学生都是从没有接触过体育舞蹈。实验班中有4名学生学过一些体育舞蹈,其他学生没有太多接触过体育舞蹈。(详见表5)。
表5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在体育舞蹈学习方面的比较
由此可见两个班级在对之前学过体育舞蹈的状况是基本相同的,P值都>0.05,没有存在差异性。
3.5 实验班与对照班体育舞蹈学习课堂进度安排及目标
3.5.1 课堂进度安排
体育舞蹈八周课一共8节课,每节课2时,共16个课时。其中理论课2课时,占12.5%;实践技术课12课时,占75%;考试2课时,占12.5%。(详见表6)。
表6 课堂进度安排
3.5.2 实验班与对照班教学的异同
在两个班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运动负荷与课堂模块时间分配上保持相同,两班同样为8周,每周2学时,教学时间共120分钟。不同的是,在实验班的老师注重音乐的干预,每节课上课前会带领学生跟着音乐做“拍手节奏操”,在每次练习,复习的时候跟着律动,跟着音乐大声喊出节奏,并且在体育舞蹈的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自己喊节奏的能力。而对照班的老师在教课的过程中不刻意的进行节奏干预,不带领学生们做任何节奏干预的练习。
3.5.3 教学目标及评比标准
通过八周的体育舞蹈恰恰舞的学习,要求两个班的学生能记住步子名称并跳出对应的步子,与恰恰铜牌,准确的数出恰恰舞曲的节奏,并将恰恰舞步准确的带入恰恰音乐中进行考核。要求动作标准,精神面貌好。
评比标准:根据相应的规则评判分数,做不出或做错直接扣分,满分100分。
(1)跟音乐听节奏,共10分,没听出节奏直接扣10分;
(2)抽取的五个步子(时间步、方步、古巴断步、纽约步、定点转)准确无误,每个步子10分,满分50分。错一步扣10分,没跟上音乐扣10分;
(3)恰恰铜牌套路1-14小节,共20分,错一步扣5分,没跟上音乐扣5分;
(4)动作标准程度(胳膊伸直手指兰花指、腿绷直绷脚背、精神面貌、力度)共20分,一项不标准扣5分;
3.6 实验班与对照班试验后的情况对比
3.6.1 实验班比赛评比结果
在实验班中,有38人听对节奏;有36人五个抽查步子全对;有36人铜牌套路全对,;有38人动作非常标准。实验班平均总得分96分(详见表7)。
表7 实验班比赛评比情况
3.6.2 对照班比赛评比结果
在对照班中,有30人听对节奏;有28人五个步子抽查全对;有30人铜牌套路全对;有26人动作很标准。对照班平均总得分84分,(详见表8)。
表8 对照班比赛评比情况
3.6.3 实验班与对照班试验后的体育舞蹈兴趣对比
与上文表3进行对比,在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对体育舞蹈学习产生兴趣的对比可以明显看出,实验班的同学对体育舞蹈的兴趣明显增多,而对照班对体育舞蹈的学习兴趣明显下降,非常感兴趣的人数只有10人,与之前相比下降了25%,(详见表9)。
表9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对体育舞蹈学习产生兴趣的对比
3.6.4 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后认为音乐节奏在体育舞蹈练习中的重要性
学生们通过观察,对比两个班比赛后的结果以及比赛中学生的状态,都意识到了音乐节奏在体育舞蹈练习、训练中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必不可缺的,(详见表10)。
表10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认为音乐节奏在体育舞蹈练习中的重要性的对比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音乐节奏的干预对青少年体育舞蹈训练有着提高动作质量、提升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的影响。
2.从实验中上课情况来看,实验班的课堂氛围明显好于对照班。实验班的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身体形态好,每次的动作能尽力做到最好;对照班则相反,对照班的学生们上课跑神情况严重,身体形态不好,动作做得模棱两可。
3.在比赛中,两班的差距显而易见实验班明显比对照班的学习效率高,动作比对照班做得标准,所以说成绩自然也就比对照班的学生成绩好。
4.在试验后的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实验班对体育舞蹈有兴趣的同学明显比对照班对体育舞蹈感兴趣的同学多,成绩与兴趣是相辅相成的,成绩好了就能越来越有兴趣,成绩差了兴趣就越来越少,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4.2 建议
1.教师在体育舞蹈的教学中加强对音乐节奏的干预,要求与节奏相结合形成口诀。以恰恰的时间步为例:预备步打开造型,身体要饱满,右腿打开为例。第一步左腿膝盖和胯往后,右腿并脚弯膝盖(two)。第二步换重心(three)。第三步打开直腿转胯往旁边一步(qia)。第四步收左腿并脚弯膝盖(qia)。第五步打开直腿转胯往旁边一步(one)。
2.在培养音乐节奏认知的过程中,教师们一定要进行大量趣味性引导教学,比如说听不同音乐中的节奏,或是从学生们喜欢的音乐中找出体育舞蹈的音乐节奏,再或是找打击乐由教师敲出音乐中的节奏之后学生们跟着老师喊出节拍。音乐节奏重拍时,教师一定要加强干预,可以进行基本步与重拍的辅助练习。在最初练习时,可以嘴上数着节拍,在开始的一拍前加上“&”预备拍,同时身体开始律动。
3.教师要注意学生们的个体差异,班里的每一个学生都是单独的个体,他们的接受能力不同,认知情况也不同,教师要正确的引导学生走上学习体育舞蹈的道路,并且要注重因材施教,让学生们做到超越自我,要以鼓励为主,让孩子们面对任何情况下都有信心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