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型中学生身体活动促进模式构建及实证研究
2020-08-10张月恒汪君民
张月恒,汪君民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某中学的180名肥胖型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中排除了因为代谢、内分泌、遗传、药物、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原因造成的肥胖。研究中,所有研究对象共180名,男生126名,女生54名,所有学生的年龄均在12岁至15岁,平均年龄为(13.6±1.0)岁。所有学生以及家长都为自愿参与,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180名肥胖型中学生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90名,两组中学生的年龄、性别以及身高体重等方面均没有明显的差异性,可以进行对比(P>0.05)。
1.2 方法
首先,测量180名参与研究的肥胖型中学生的身高和体重;对所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次,身体活动促进模式为每日应进行至少累计60分钟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包括每周至少3天的高强度身体活动和增强肌肉力量、骨骼健康的抗阻活动。身体活动包括学习、家务、 休闲活动、体育运动以及健身和健康为目的的身体锻炼。每日屏幕时间限制在2小时内,并减少持续久坐行为。为完成对学生身体活动的问卷调查,设计了《24小时身体活动记录表》,调查并记录研究对象每15分钟的身体活动类型,持续1周的时间。
2 肥胖型中学生身体活动促进模式构建
中学生身体活动促进模式针对青少年群体设计,本文针对肥胖型中学生的特点,基于社会认知、期望价值等多元理论,形成以人口统计学特征为基础,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和强化因素为中间环节的身体活动促进模型。模型如下图所示:
其中,促进因素是促使肥胖型中学生有能力参与身体活动的各项因素,主要包括环境和生物因素,环境因素是促进中学生身体活动参与的各项环境条件,包括健身设施、健身场所等;生物因素主要包括健康状况、动作技能、运动技能等指标。倾向因素是指促进肥胖型中学生积极参与身体活动的因素,主要包括能力感知、自我效能以及享受、信念、态度等情感体验。强化因素是指肥胖型中学生通过社会环境获得的身体活动的鼓励和支持。
图一 肥胖型中学生身体活动促进模型
在实践中,要基于肥胖型中学生身体活动促进模型,实现基于身体促进模型的肥胖型中学生身体活动促进“路径”。一是要肥胖型中学生树立积极的自我认识和情感体验,通过有规律的身体活动,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二是积极构建可以提供肥胖型中学生参与身体活动的场所,同时根据肥胖型中学生的身体状况,构建符合肥胖中学生特点的运动类型、运动技
能等;三是父母、教师、同学需要给予肥胖型中学生足够的支持和鼓励,通过倾向因素提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情感体验。
3 肥胖型中学生身体活动促进模式实践结果
3.1 身体活动促进模式对肥胖学生身体形态指标的影响
通过肥胖型中学生身体活动促进模型的干预和实践,在对180名学生为期12周的指导和干预下,所有学生的身高都有所变化,但是变化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通过分析可知,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较短时间的干预难以较好的体现出作用,对身高增长无明显的作用。而经过12周的干预,学生的体重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变。观察组中干预前男生的平均体重为74.15kg,而干预后男生的平均体重下降为68.55kg,下降了5.6kg(7.55%);观察组中干预前女生平均体重为72.06kg,干预后平均体重为64.15kg,下降了7.91kg(10.98%)。而对照组中,男生与女生的平均体重均有所增长,为学生身体体重自然增长的现象。通过分析各项数据发现,在实施运动干预后,观察组的男生与女生的体重都有了明显的下降,差异明显。由于增加了观察组学生的身体活动,消耗了身体更多的能量,减少了身体脂肪的堆积,同时借助于身体运动有效的改善了骨骼肌量,加速了身体的代谢,从而导致观察组学生体重明显下降的现象。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身体活动促进模式运用对身体形态指标情况
3.2 身体活动促进模式干预对肥胖学生身体机能指标的影响
学生身体机能指标中,肺活量能够有效体现出人体的最大摄氧水平以及心肺功能。观察组中,干预前男生的肺活量为3369ml,干预后的肺活量为3901ml,差异显著(P<0.05);女生在干预前的肺活量为2780ml,干预后的肺活量达到了3302ml,改变非常明显(P<0.05)。根据众多研究结果可知,超重、肥胖都能够导致肺功能下降,有氧运动则有助于提升肥胖型人群的肺功能。目前,肺通气功能主要借助于肺活量进行判断,肥胖型中学生普遍存在肺活量较低的情况,主要是肥胖引起了呼吸道通气的障碍,过多的脂肪堆积在肺部周围,导致肺部遭受到挤压,抑制了肺部的舒张,严重的降低了呼吸肌的功能水平。而借助于身体活动能够消耗肺部周围的脂肪,减轻肺部的挤压水平,提升肺活量。在表2中,对照组男生、女生的肺活量在实验前后没有明显的改变(P>0.05)。体脂百分比主要是身体中脂肪的含量在总体重中的占比,能够体现出人体中脂肪的含量情况。在表2中,观察组男生和女生在干预后,体脂百分比均有了较大的改善,且差异明显(P<0.05),尤其是女生,下降得更为显著。而对照组学生前后变化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分析可知,实验中干预主要以有氧运动为主,提升他们的身体代谢能力,加速了脂肪的消耗,进而降低了他们身体中脂肪的含量。
表2 身体活动促进模式干预对身体机能指标情况
3 结论和建议
3.1 结论
连续12周的身体活动促进模式干预对于肥胖型中学生而言有着较为乐观的作用,不仅减轻了重量、降低了体脂百分比,同时还提高了肺活量、活动能力以及身体机能素质。身体活动促进模式的运用不仅能够在短期内提升肥胖型学生的体能,更能够改善他们的不良生活习惯,引发他们身体活动的兴趣。
3.2 建议
1.在推动我国青少年健康计划时,需要涵盖个人、家庭、学校等各项官方,实施整体干预,充分联系各方因素和交互效应,从而最大程度的提升青少年的身体活动水平,改善他们的健康水平。
2.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研究,都应该基于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开展,需要了解不同的年龄、性别的青少年的身体活动情况、影响因素、特征与规律,从而有针对性的制定出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干预措施,进行科学干预。
3.鼓励家长的参与,联动学校与家庭为学生构建良好的身体活动支持环境,引导学生参与到各种身体活动中。第四,重视青少年久坐的危害性,针对青少年的久坐行为与身体活动采取相关解决措施,让学生适当使用电脑、电视、手机,多进行身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