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继承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理念 以生态红利促进民族团结问题研究
——以蒙古族传统草原生态理念为例

2020-08-10

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蒙古族民俗草原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国家,人均资源十分贫乏。同时,我国自然资源破坏较严重,生态环境存在不少问题。在这样一个多民族和多元文化的背景下,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仅给地区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也影响着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

一、生态恶化背景下民族关系面临的风险

生态资源对于各民族而言无疑是“衣食父母”,生态系统的恶化可能影响民族关系的和谐。

一是可能引起自然资源的争夺。随着生态环境恶化,各民族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受到威胁时,为争夺有限的资源不断引发资源纠纷,小到户与户之间发生纠纷,大到行政区与行政区之间因资源分配、调拨、利用发生纠纷。在资源总量趋于减少的情况下,甚至有可能出现因民族之间相互争夺资源而导致的民族关系紧张,甚至引发民族矛盾。

二是可能引起民族非理性行为。环境问题的恶化有可能使社会矛盾激化,而社会矛盾的频繁发生也可能导致群众性事件的增加。在国家环保部门发布的历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2001年,环境信访数量达到了36.7万多封,2004年时近60万封。环境信访自1996年起,就已经成为“信访”中的热点问题。

三是生态恶化将造成大量生态移民。将生态恶化地区的人逐渐迁入相对较好的地区,但由于移民数量、规模、速度的不断增长,对本地居民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容易引发一些民族问题。生态移民将直接影响到迁入地各民族的就业及社会利益的分配,从而影响了民族关系的构建。特别是对少数民族群体而言,搬迁意味着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也考验着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蒙古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理念

历史上,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在长期的游牧生产生活中,逐步形成了以顺从“长生天”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契合了“天地人合一”的朴素辩证思想。人类与自然界和谐共处的草原生态理念,是蒙古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之一。

一是从精神文化层面上看。蒙古族先民在宗教信仰方面,信奉萨满教,宗教对蒙古族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产生活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萨满教崇拜自然界的天地万物,认为自然万物皆有神性,从而确立了人对自然万物的崇拜之心和道德义务,进而客观上起到了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在包括民间故事、神话传说、英雄史诗等在内的民间文学中,蒙古族先民对生命的认识、对自然的认识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得到了情感化的表达。例如,关于日月星辰的神话以及狼图腾等,反映了蒙古族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以及万物有灵的信念;史诗《江格尔》描绘了蒙古族世代向往的理想国——宝木巴之天地人相融为一体的美景。因此,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是蒙古文学艺术的最高审美境界。

二是从物质文化层面上看。蒙古族先民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处处表现出维护生态平衡的姿态,力求做到有限度地向自然索取。例如蒙古族认为水是圣洁之物,绝对禁止污染水源,忌讳在河流中洗手洗脸和沐浴、洗衣服,不许向河中倒入垃圾等不干净的物品,在生活中习惯节约用水。蒙古族“遵循季节变化、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产方式,这既是适应自然的结果,更是主动保护草场的选择。通过游牧,可以让草原在被牲畜彻底破坏前得以修养生息,而流动牲畜粪又为草原提供了必要的肥料,自然与人各取所需,形成了游牧经济独特的生物链和生命系统,人类靠牲畜来维持生命,牲畜靠自然来生存繁殖,自然靠人类有意识的保护和必要的游牧得到改善。

三是从制度文化层面上看。蒙古族在千百年前就已经制定出以水源、草场、牲畜为核心要素的生态法规。例如,成吉思汗建国后,把一些对生态保护有益的萨满教禁忌以及生产生活习俗纳入《大扎撒》(《成吉思汗法典》)。蒙古族是一个喜欢狩猎的民族,但每年允许狩猎的时间只有两个月左右。《大扎撒》规定,自冬初头场大雪始,至来春牧草泛青时,为蒙古族人的围猎季节。忽必烈更明确规定,自3月至12月的野兽繁殖期内,任何汗王、大臣禁止捕杀一切野兽,如若违反则严惩。即使在狩猎期,猎杀猎物也有众多限制。古代蒙古族人意识到,野生动物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给他们繁衍生息的时间,对于重点的野生动物给予全面保护,维护生物的多样性。《大扎撒》还规定,草绿后挖坑造成草原损坏的,或是失火使草原遭到破坏的,全家会被处死。在蒙古族人古代法典中,很少有全家处死的规定,毁坏草原是其中一项,可见草原在蒙古族人心中的重要地位。

三、蒙古族传统生态理念的当代局限性

在进行有关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时,我们要考虑少数民族的文化个性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这既符合中国社会的内在特点,同时也是对各民族文化的一种尊重。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的理念、制度、民俗是因应游牧生产生活需要产生的。从解决当代社会现实生态环境问题出发,传统生态思想文化有其明显的局限性。

一是从思想认识层面看。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蒙古族传统生态理念缺乏严格的科学分析与论证。蒙古族先民认为自然万物皆有神性,天神、地神、山神、水神、火神等诸多神灵保佑牧民雨水充足、五畜平安,自然万物被赋予了自为价值、生态价值。此外,萨满教“万物有灵论”的思想观念,使蒙古族人崇拜自然、尊重生态、爱护环境,进而形成了敬畏生命的生态伦理观,认为保护生命是善、毁坏生命是恶,善良引进天堂,残暴带来荒凉,道德与环境直接联结在一起。但不少生态思想带有迷信的成分,缺乏具体的、科学的认识。

二是从法律制度层面看。蒙古族传统生态法律制度是适应古代社会游牧业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形成的。应该肯定的是,传统游牧生产生活经验有其科学性,但不能完全适用于当今的生态环境治理。例如《大扎撒》中关于围猎的条目,更多关注的是按照动植物生长季节“以时禁发”,关注的是对动植物资源利用的“取之有节”,以保证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然而,古代社会并不存在现代工业化生产带来的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这与当今从恢复生态环境出发,进行的封山育林、建立自然保护区还是有本质的不同。

三是从实践经验层面看。蒙古族传统生态保护强调的是个体自身的德性修养,往往忽视对现实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现实解决途径的关注。由于过分关注主体自身的德性修养,对于现实的生态环境问题往往缺乏应有的关注,这客观上必然会限制其影响社会的力度和范围。蒙古族传统生产实践中的经验总结,是建立在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经济基础上的,而在人口密度高的现代社会,这种生产方式不仅不能适应现代生产的需要,而且本身对生态环境具有破坏作用。

四、蒙古族传统生态理念的当代应用转型

汲取和运用蒙古族传统文化中的草原生态理念,对促进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蒙古族传统生态理念的转型,本质上即是适应当前现实需要,对传统生态理念进行拣选,克服其局限性,吸收其合理要素,充分发挥其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积极作用,用生态红利促进民族团结。

一是用辩证的方式取长补短。传统民俗信仰对于民众心理、情感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传统民俗信仰中对山河大地的自然崇拜,虽然带有迷信的成分,然而,其中蕴含的敬畏自然的精神则有合理性,有助于人们形成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生态情怀。如祭祀仪式对于熏陶、培养人们尊重自然的情感具有积极作用。要吸收传统民俗信仰中的积极因素,通过教育引导,将其崇拜自然的观念转变为感恩自然的观念,将祭祀自然的仪式转变为感恩自然的典礼,以熏陶和培养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感恩自然、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情感和行为。同时,要改变传统民俗中对生态环境存在消极影响的方面,并根据生态环保要求推陈出新。如,烧香拜佛的习俗,一定程度上污染空气,因而应提倡“文明烧香”。

二是从现代视角进行科学阐释。蒙古族传统生态理念是建立在直觉和经验基础上的,具有自身特定的智慧和优势,掌握其内在机理,有助于广泛传承与推广应用。要从现代科学精神、方法,重新审视、阐释与研究传统生态理念,把蒙古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环保意识通过民众易于接受的形式方式阐释出来。如,向传统生态理念植入新内容,从传统立场阐释当代生态科技,帮助民众接纳、运用当代生态科技;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促进各民族文化在传承保护中交融创新;通过建立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传播基地,结合旅游产业,保护好神山、神泉、神树等生态文化遗产。这既加强了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又促进了公民的生态文明素养。

三是将传统民俗升华为新生态民俗。要继承和创新传统民俗,将其升华为新生态民俗,以适应现代社会需要。我们今天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由现代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导致的,要厘清生态环保的现实要求。把生态环保的现实要求民俗化,实质是将生态环保要求化入民俗形式,落实为民众现实的生态环保观念、生产生活方式。如把生态环保要求与个体的出生、成长、婚嫁等仪式衔接起来,与民众自身的健康、幸福联系起来,与人自身的羞耻之心、文明程度连接起来。四是构建绿色经济发展的新范式。当今社会,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要汲取和运用蒙古族传统文化中的草原生态理念,把自然再生产纳入到生态化的生产方式中,促进人类社会经济生产与自然生产有机结合。要把人类社会的经济生产融入到自然物质再生产过程中,切实遵循自然的内在规律,实现多层次、多循环的物质综合利用,以维护生态的平衡,从而达到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目的。

猜你喜欢

蒙古族民俗草原
清远非遗民俗日历
讲解《草原图》
《当周大草原》
一生的草原
民俗中的“牛”
漫画民俗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候补委员当选名单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
可可托海的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