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样本案例”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应用

2020-08-09于风云

读写算 2020年19期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应用

于风云

摘 要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国家课程,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活动领域。对于研究性学习内容的选定、方案的制定、方法的选择、成果的总结与展示以及活动的评价等,因其选择主题的不同而没有固定的模式而言。“样本案例”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学生借助“样本案例”进行方案制订、方法的选择、成果的提炼等,能够很好地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样本案例;研究性学习;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9-0202-02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中指出: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做到自主性。所谓自主性,其实就是强调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作为指导教师,有效的指导是学生精彩活动的基本保证,教师指导什么、如何指导、指导到什么程度,是许多综合实践教师的困惑,借助优秀“样本案例”指导研究性学习活动,是一种有效的指导策略,教师如果能够合理把握指导的时机、力度和深度,将会成为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助推剂。

所谓“样本案例”,就是指从教师指导过的优秀案例或其它优秀案例中筛选出来并保存下来有借鉴价值的成功案例。为起到指导作用,教师首先要把好“样本案例”入围关。如何用好“样本案例”,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借助“样本案例”指导方案制定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学习方式,它打破了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对于小学生来说,受年龄和认知的限制,在刚刚接触时往往不能很快适应。而方案的制订,在整个综合实践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教师可以借助已有的活动方案,对学生进行“模块化”引领。

(一)感知方案。学生无论是否具备研究经历,由于研究领域的不同、研究问题间隔较长等原因,使得每一次方案的制定均存在一定的困难。在制订方案之前,指导教师要给学生讲清研究性学习计划制订的意义,让学生充分认识计划的指导性与基础性,给学生讲清研究性学习制订的要关要求。此时可以呈现相同领域或相近领域的优秀活动方案样本,以小组为单位研讨样本方案,了解活动方案的框架、写法及每一步的目的。如《走近农村柴火土灶》这一主题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走进老游戏》的活动方案,让学生展开学习讨论,在讨论中,掌握以历史为背景的考察探究活动方案的制订。

(二)撰写方案。“讨论时轰轰烈烈,制订时迷迷糊糊”。对于提供的方案样本,学生的讨论看似热烈,实际上往往抓不主题,没有把注意力放在方案的要点上,教师要及时将学生的注意力聚集到要点上,带领学生解读:⑴活动目标的定位(活动的每一步目的是什么,是否指向了活动的预期成果);⑵活动成员的分工(人人有事干,分工不分家);⑶活动方法的选择(什么方法,怎样运用方法);⑷活动时间的安排(具体到时间的节点,尽量详细);⑸活动的预期成果(成果是什么,怎样展示成果)等等。对照样本方案,指导学生进行填空式撰写空白的活动方案。

完成的方案不是静态的,不是仅存于书面上的,在实际的活动过程中,方案是动态的,灵活的。研究性学习计划还要根据活动实际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以保证整个研究过程的真实有效。

二、借助“样本案例”指导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是研究活动得以有效开展的技术保障,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研究方法及一般的操作要求,将会大大提高研究能力,提高研究性学习的有效性。实施一项综合实践活动,由于存在诸多不可预见性,所以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对预设的方法、过程与步骤等做出动态调整,使活动不断深化。方法的选择、使用与调整,在整个实践活动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指导教师适时为学生提供“样本案例”,将有效地引领学生实践方法的选择,提高效率。

(一)方法选择。综合实践活动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其中方法的选择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访谈法、调查法、实验法是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最常用的方法,在指导学生使用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年级特点,将方法要点分散,不可以一贯之。要引领学生,分析课题,分析课题的进展,从而选择适用的方法,助力实践研究。结合实际活动,教师应提前为学生准备多本相关的样本案例,供学生参考。

(二)方法应用。实践活动中,可运用的方法很多,方法的要点也很多,同样是访谈法,可以是简要访谈提纲的撰写、访谈的技巧、访谈问题的设计、访谈对象的预约、访谈过程的记录、访谈结果的整理、访谈结果的运用等,指导教师除借助媒体工具外,“样本”中的方法呈现是有效地选择。如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关于校车运行机制的问题研究》,在学生拟到当地政府、交警、交通等部门采访之前,一般会这样来呈现:⑴设计好采访问题;⑵联系好采访对象;⑶实地采访、记录要点。这样的概括性安排,对于实地采访是很难进行的,如果教师为学生呈现一项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中,到政府部门采访的“样本”,他们会通过“样本提纲”对第一个问题作如下修改:⑴校车产生的背景是什么?⑵校车运营过程中的管理是如何实施的;⑶校车一年产生的费用是多少?⑷校车在运行过程中有哪些要求?⑸作为学生,希望我们做些什么?……有了模块化的引领,会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每类实践方法的具体运用及操作要求。

三、借助“样本案例”提炼活动成果

研究性学习虽然强调过程,但学习的成果总结仍然十分重要。每项实践活动结束后,成果的提炼与整理是一项重要的内容,不仅是对本活动的一个总结,也是为更好地指导下一次活动积累经验,为更好地推广实践活动奠定基础。

(一)成果整理。考察活动的时间周期较长,少则一个月,多则一学期,甚至一学年,活动中,学生会搜集大量的一手资料,对于众多的资料,如何提炼,如何使用,如何推广,对学生来说,是一项技能,也是一项挑战。此时,呈现已有的成果样本,学生通过学习,往往会出现“柳暗花明”的局面。如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关于校车运行机制的问题研究》,学生搜集了来自不同层面、不同媒体的资料,怎么办?此时,为学生呈现已有的样本(可以是本校的,也可以是区域有代表性的,还可以是网络的),学生会进一步了解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中听证会的需要,整理时就会得心应手。也就说,通过样本案例,使学生明确成果的整理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功夫:一是从大量的感性材料中选择成果所需要的有价值的资料,加以整理和分析;二是明确成果包括的内容有哪些,如活动记录、有价值的资料、总结成果、个人体会等,而不是简单的材料累加;三是成果内容的撰写格式,可仿照样本案例,但不可照搬。

(二)宣传推广。“宣传推广,扩大影响”是实践活动中总结阶段的升化。明白纸、倡议书、展板、演唱会、推介会等等,都是非常不错的宣传手段,但不得不说,这样的宣传,学生非常用心,但收效往往甚微。如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唱响红色主旋律》活动尾声时,参考以往的样本成果,建议将成果印发成海报,发给同学、家长,并向社会宣传,然而第一次发放后,学生反映自己辛辛苦苦整理的成果,其它同学因为没有参与、没有兴趣,根本不接受;社会上的人员大多看都不看,摆手拒绝;有的家长看完后,随手一扔。鉴于此举,可引导学生修改以往的实践成果宣传方式,经过点拨,学生恍然大悟,重新整理成果,以故事、小品、演唱会的方式在学校推广,以美篇、相册、公众号发布的方式,推送给家长,推送到更广阔的空间。这样一来,既利用了样本,又完善了样本。

研究性学习不是“可教的”課程内容,而是“可做的”课程内容。作为指导教师,要利用已有的样本案例,引领学生走进去,通过样本案例的指引,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活动成效。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核心素养的“核心”在哪里[N].中国教育报,2015-04-01.

[2]冯新瑞,郝志军.主题选择的依据与原则[J].人民教育,2018(Z1):49-53.

猜你喜欢

研究性学习应用
研究性学习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
如何通过研究性学习改变教师教学方式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类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
高中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探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