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20-08-09张艳
张艳
摘 要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是学生扎实英语基础,提高英语能力的重要阵地。分层次教学是注重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差异开展教学,需要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方式等入手执行。
关键词 分层次教学;英语阅读;初中英语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9-0084-01
分层教学法可在课堂上帮助教师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课堂上根据学生差异性开展教学活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其对英语阅读的兴趣,对英语教学的开展有重要作用。
一、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分层
在初中英语课堂开展分层教学,首先需要关注教学目标的能力和层次。教师需要根据一定指标,如成绩、课堂表现、学科兴趣等,对班内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分组,为接下来制定合理、高效、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以及开展阅读课做铺垫。在进行学生层次划分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所采用标准的综合性,如果以成绩为划分依据,则仍需结合其阶段内的表现,做到动态划分,不以成绩定性,有利于维护学生的自尊心,保障其学习主动性。同时,在划分层次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即学生有权提出调整,只要理由恰当,教师可以予以权衡。
以成绩划分层次法为例。为了推动阅读课程,教师可以提前为学生准备测评,并根据测评成绩开展部署接下来的教学任务。可以根据英语阅读能力,将学生分为A、B、C三个等级,其中A级包括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即阅读理解能力强,能够理清文章逻辑,词汇积累较丰富,能够有拔高的上升空间。B类学生则处于中等位,即基本与现行阶段的阅读要求持平,经过训练可以得到较快提升。而C类学生则相对落后于前两类,需要教师更加注意培养,帮助其夯实基础,从课本阅读开始,扎实学习。此三类学生的划分仅仅代表其在英语阅读方面的能力,并非是对其本人的分层,教师在进行划分工作时,务必把握这一原则,以提高全体学生能力为唯一出发点。
将学生划分层次后,教师还需进行结伴学习工作,将不同层次的学生组合搭配,形成小组,有利于其内部配合,互相学习。以课文My favourite subject is science为例。该短文基于学科相关词汇的学习,通过句式搭配等表达介绍某一学生的课程喜好。在进行英语阅读的过程中,小组内A类学生可以起带头作用,先行完成阅读任务,并结合课后要求为B类和C类同学进行辅导。此种课后帮扶模式可以有效同教师的教学结合,形成多重阅读练习。
二、应用针对性强的分层式教学方法
在对学生进行分层后,教师应及时制定教学计划,形成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在教学方法的形成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阅读量、阅读难度以及阅读速度等指标规划不同层次的任务,并分配给不同的学生。在课文教学的基础上,教师还可通过课外阅读、群文阅读、读写结合等方式进行扩展,而扩展的程度则需以分层式教学规划为依据。
如在国家文化为主题的单元教学时,教师在布置基础课文阅读的同时,还可以为学生寻找相关的篇目。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时,教师可以为A类学生拔高阅读要求,鼓励其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泛读-精读-记忆。泛读阶段了解文章主题,形成大概印象,能够回答基础问题;精读解读,学生需要完成一定的细节问答题目,并能够达到复述的要求;最后将文内优美词句进行整理和背诵,达到积累目的。对于B类学生,教师可以帮助其从词句层次做起,先细读,了解文章,再精读多次完成文章信息输入。而对于C类学生,教师应以鼓励教学为主,首先考虑激发起阅读兴趣,扫清阅读障碍,再配以背景材料说明,为其顺利完成阅读任务做好铺垫工作。
阅读教学的效果可以通过学生的作文以及应用水平得以检测,教师也可以通过不同层次的作业布置来进行具有针对性的阅读教学。
基础较弱的学生更注重背诵积累工作,对话练习可以帮助其熟悉内容,加深印象;而基础较好的学生则注重运用练习,提高其英语阅读能力的同时帮助其锻炼英语使用能力。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教学目标,是对其现有能力最好的锻炼方式,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更加有利于开展教学。
三、建立分层次教学评价模式
教师建立了合理的分层次教学计划后,还应设置相应的分层次评价标准。初中英语阅读从篇幅和词汇等方面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而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是有利于发现学生特点,因材施教的。
如在完成一次英语阅读的教学后,教师可以向学生分发测评表,包括词汇练习、句法应用等,在回收测评结果后,教师需要针对性予以反馈。对于完成度高的学生,教师可以为其安排自主学习时间,而对于进度较慢的学生,教师需要予以辅助,但注意鼓励其已完成的进度,对其学习效果予以肯定。
四、结束语
在初中英语课堂采用分层教学模式是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有利于学生在其现有的学习能力基础上继续进步,促进其深度学习,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应歧.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語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路径探析[J].文存阅刊,2019,(2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