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0-08-09杨春丽
杨春丽
摘 要 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是指以阅读文本为载体,通过采取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同步发展,从而突破传统教学“读”与“写”严重分离的壁垒。然而当前“读”与“写”仍然处于浅层结合状态,未能发挥其功能,只有将起点调高一点、类型集中一点、思维开阔一点,真正促进“读”与“写”的有机融合,才能达成预期目标。
关键词 小学语文;部编版;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9-0074-01
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在编排体系上作出了重大变革,一是增加了“课外阅读”,将“精读”和“略读”分别改为了“教读”和“自读”;二是改变了原教材中以单元主题命名的形式,将语文核心素养细化后分散到各个单元中,且更加注重写作方法与技能训练的落实,这种体系清晰、目标明确的三位一体教学体系,为“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改革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读写结合起点调高一点,满足学生挑战心理需求
教学起点是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切入点,而学生的实际学情则是确定教学起点最重要的依据。在读写结合教学中,如果依然从零起步开始教学,会让学生认为语文学习没有乐趣。在当下网络化背景时代,小学生获取知识与信息的渠道非常多,他们所知道的可能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因此,在课堂教学之前,让学生自主研读课文,然后根据学生的学情,合理地确定起点,并与所学课文进行有效对接,更好地满足学生挑战心理需求和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珍珠鸟》一课时,笔者为学生设计了课前研学单:
(1)词汇积累:读准生字词,并整理抄录课文的生字词。
(2)找出文中“我和珍珠鸟”的语句,并思考:为什么小珍珠鸟对“我”信任、老珍珠鸟却对“我”不信任呢?
(3)请画出给你印象最为深刻的语句或段落,请说出具体理由。
在课堂开始,笔者认真听学生汇报研学单的完成情况,并在回答统计与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感兴趣的点,在教学中聚焦于描写小珍珠鸟的语句,引领学生分析“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这一段中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尤其是“挨近、蹦、付下、喝、瞧瞧、跑、绕、蹦来蹦去”等一系列动词的使用,将一个像孩子样顽皮的鸟刻画得淋漓尽致,然后让学生任意选择一个动物进行仿写,从而让学生在读写结合中得出动词能表达情感的知识,学会生动的描写,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二、读写结合类型集中一点,丰富学生主题表达方式
部编版语文教材中所入选的文章大部分都是白话文,其显著特点就是浅显易懂,学生无需花费太多时间去进行细嚼慢咽。为此,在读写结合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开展主题式读写结合教学活动,依據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在课堂中围绕一个主题,通过教一篇带几篇、读整本的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实现课内课外的有效融通,促进读写结合的扩容性,丰富学生的主题表达方式。
例如,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四篇课文选取了不同作者、不同文体和不同内容的文章,其共同点是都与鲁迅先生有关,单元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鲁迅、了解鲁迅并感受鲁迅的崇高精神。然而仅限于四篇课文,无论是形式上还是数量上都略显单薄,为此,在读写结合教学中,笔者开展“我眼中的鲁迅”主题读写活动,首先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与鲁迅相关的简单、易懂的文章,丰富学生主题素材;然后,结合网络、故事、影片等多种形式丰富鲁迅的人物形象;最后通过举行主题研讨会,让学生各抒己见,相互交流,掌握人物的写作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选择典型的事例来描写一个人物,最终促进课内与课外的有效融通。
三、读写结合思维开阔一点,促进学生写作思维发展
思维是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训练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开阔学生的想象空间,因此,读写结合需要以学生思维训练为载体,让学生的思维伴随阅读与写作的全过程。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一课时,这篇课文通过叙述“我”变成了一棵树后的所见、所闻、所感,告诉人们世界上最了解孩子的人到底还是妈妈。在英英变成树后,发生了很多奇妙的事情,比如树上长满了鸟窝、妈妈住到鸟窝里、妈妈将好东西分享给小动物等等。如果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呢?变了之后又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情呢?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自由地表达。
在阅读内容的刺激下,使得学生大脑处于一种兴奋状态,其表达思维得以激活,无论是书面表达还是口语表达就都能得到发展。
丁有宽先生说:“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读是有理解的吸收,而写则是有理解性的表达,抓住读与写之间的联系点,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能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文章表达方式和情感,在写作中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内化,同时促进学生阅读思维和写作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孙赟.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文理导航(下旬),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