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学生身心特点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
2020-08-09崔向东
崔向东
摘 要 不同阶段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特点,而不同的学生由于成长环境和思维成长不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诸多差异性。随着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影响,因材施教成为了目前教学中的主要教学手段,特别是对于道德与法治教学来说,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准则,形成法治认知,所以更加需要注重学生的身心特点来展开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认知。
关键词 学生身心特点;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9-0030-01
在小学教学阶段,学生年龄偏小并未形成完整的道德体系,对于法治也未形成初步认知,所以教师的教学设计一定要着眼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研究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方式、情感认知以及学习和日常生活环境,只有充分考虑这些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因素,才可以保证教学活动更加具有针对性,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本文将对如何从小学生身心特点出发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展开探讨,提出可行性教学策略,力求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综合水平。
一、用绘本展开道德与法治教学
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更加抽象,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以及法律意识,而小学生年龄偏小缺乏日常生活经验,如果单纯地采用文字性的教学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虽然小学生对于文字性教学没有学习兴趣,但是却对图文结合的绘本具有强烈的兴趣,同时绘本中只包含少量的文字描述,学生就算只看图片也完全理解绘本中的故事内容。而小学教学阶段学生的文字储备量仍然有限,通过绘本教学可以有效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适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同时由于绘本的叙事方式主要以图片来构成,不仅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示故事发生的情节,也可更加直观地为学生烘托故事气氛,让学生从故事人物的角度去理解故事发展逻辑和人文内涵。并且绘本中所讲述的故事情节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如果在教学中可以有效利用绘本来为学生呈现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那么就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的主体思维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从而去积极思考,结合已有生活经验,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规范和标准的法律认知。
二、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活动
在小学教学阶段学生仍处于前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联想能力和对于文字的联系能力都相对较弱,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脱离不了具体事物和具体形象的支持。但小学生虽然在学习过程中主体认知能力还不强,但学生的日常生活却非常丰富,教师的教学设计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学生的生活情境来展开教学活动。例如在小学法律知识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教师将法律条文一条一条传输给学生,这样就导致学生在认知法律条文时只是将法律知识作为冰冷的文字来理解,所以在学生眼中法律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距甚远。学生即便背会了法律知识,也很难在日常生活中想起并加以运用,所以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作用并不大。此时教师就需要将法律条文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让学生从日常生活发生中的事件去理解法律知识,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回家过程中仔细观察父母的日常生活并加以记录,之后可以在课堂中让学生分享自己父母的艰辛,让学生逐渐体会到父母对于自己真切的爱。随后教师可以将孝顺父母、学会感恩等情感理念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将实际生活与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相结合,从学生个人体验出发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效果有较大的差异,即便学生背会了所有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也并不代表着学生会在日常生活中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律认知。所以教师就需要针对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学习态度、家长反馈等多层面进行教学评价,让学生可以明白自己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的缺点从而加以改正。同时也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建立一个阶段性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将每一个阶段的教学知识都更加牢固地掌握,也可以达到规范学生日常生活学习行为的效果。
而教学评价的形式也应当更加多元化,教师无法针对每一个学生进行跟踪教学,所以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评价、学生互评、自我评价的方式,为学生进行一次全面诊断性评价,让学生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从而在日后的学習过程中逐渐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促使全体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拥有良好的道德体系和法律认识。
四、结束语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运用绘本、学生的实际生活展开道德与法治教学,提高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让学生更加真实地掌握个人实际情况,从而使道德与法治教学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婷.导学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9.
[2]丁紫俊.初中《道德与法治》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合研究[D].扬州大学,2018.
[3]王林春.农村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运用乡规民约资源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