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心理社团管理模式的探索
2020-08-09欧阳翠娜
欧阳翠娜
摘;要:高中学校水云间心理社团在管理上通过构建健全机制、责任分明的组织网络;加强专业指导,提升社团干部专业水准;打造品牌特色活动,提高社团活动的影响力和辐射作用等方式,对高中生心理社团进行管理模式的探索,逐步从指导教师大包大揽、学生只是配合协助的模式逐步向学生自主活动、教师提供便利和指导的自主发展模式转变,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高中生;心理社团;自主发展
高中学生社团主要是指在高中学校中,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自主管理开展活动和实践的群众组织。高中学生心理社团以宣传和普及心理学知识为主要内容,以“自助、他助、助人”为宗旨,以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提高自我,并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和人格完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近年来,高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凸显,根据测评数据以及学校心理咨询室学生来访,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基数增大、问题加重的发展态势。起初,本校的心理教师只有一名,除了承担日常教学工作,还要兼顾心理知识宣传、个体辅导、危机干预、班主任培训等工作。所以一部分工作从心理教师身上分离出来,显得很有必要。所以我校的“水云间”在2003年应运而生。成立至今,已经有16个年头了,我们一直致力于摸索出一套符合高中生心理特点、适合学校管理制度、行之有效的心理社团自主发展模式。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个阶段的探索进行整理和提炼。
一、构建健全机制、责任分明的组织网络
水云间心理社团跟其他社团都隶属于我校的德育处和团委,德育处和团委对学校社团组织有统一的管理方法。但是心理社团跟其他社团有不一样的地方。它的理念是以“助人、自助、他助”为宗旨,以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所以我校的心理社团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心理社团本身的特点,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模式制定了具体的水云间心理社团章程,设立了指导老师、社长、副社长、秘书长、咨询部、网编部、宣传部、外联部、后勤部等部门与职务,并明确了各个组织与个人的责任分工。其中社长的职责:统筹全局、管理各部门,协调各部门的关系以及联系指导老师,做好上传下达的工作;副社长:处理社团内部事务,辅助社长召开社团会议、组织社团活动,每个副社长分管社团的三个部门;外联部:社团财政来源,负责对外联络商家提供活动赞助,加强与社会组织、校内外社团的交流与合作,为社团活动提供帮助与支撑。
二、加强专业指导,提升社团干部专业水准
我校心理社团是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在校学生,按照一定组织程序自发组织起来的,为增长知识、锻炼能力、发挥特长、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的群众性学生团体。学生对提升自我以及服务他人的热情很高,但是缺乏必要知识水平和专业能力。提高社团干部和社员的专业能力,才能提高社团活动的水平和影响力,因此我们非常重视社团干部专业素养的培养。培训内容包括社团干部凝聚力的培养、朋辈心理辅导技术等。培训的方式有指导教师授课、团体辅导、心理沙龙等形式。比如2017年的水云间心理社团团队建设拓展训练,全体干部在指导老师欧阳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爱的鼓勵、齐跳兔子舞、共建高塔、等活动。这些挑战自我的活动,使社团成员同心协力战胜困难的决心与信心得到了培养,为社团成员创造了情感交流的机会,增强了社团队伍的凝聚力,激发了同学们创设优秀社团的信心和斗志。活动结束后,同学们还坐在一起分享了同心协力战胜困难的喜悦以及各自的感悟。
三、打造品牌特色活动,提高社团活动的影响力和辐射作用
心理社团的发展要学生实际需要以及专业特色的对接与结合。一方面,活动要能提高社团学生的素质,另一方面,组织的活动要有广大的受众面,服务于广大师生。所以社团在举行每次活动之初,都会抽样进行民意调查,为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提供参考。迄今,我校水云间心理社团已经举办了心理健康活动周、校园心理情景剧大赛、心语社刊发行等精品活动项目,这些活动项目也成为全校师生都喜闻乐见的学校传统活动项目。水云间社团把每年12月校庆周定为心理健康服务周,迄今已经举办了十一届。心理健康服务周内容多样,包括心理报纸《心语》报纸的出版发行、心理知识展、心理图片展、现场心理咨询、心理测试、心理游戏、心声祝愿树活动、心理影片赏析、班级团队建设示范课、心理专题系列讲座等。这些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增长心理知识和培养与他人沟通、合作的能力,提升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同时我们社团干部在组织此类活动过程中,也锻炼自身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以及专业素养。社团精品特色项目的举办,不仅惠及本校的师生,也得到博罗地区兄弟学校的认可,博罗地区得到很好的辐射,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博罗电视台还特地对我校的第三届心理健康活动周进行了专访。
四、逐步形成社团自主发展模式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管理与自主活动的能力,水云间心理社团慢慢地从指导教师大包大揽、学生只是配合协助的模式逐步向学生自主活动、教师提供便利和指导的自主发展模式转变。自主发展是建立在组织成员自我发展的需求和意愿基础上的,通过自主确定组织发展目标、自主制定组织发展方案、自主实施组织发展规划并开展自主评价的发展过程。首先,社团干部通过调查或者访谈的方式,了解师生近期的活动需要,再结合干部本身的兴趣,确定活动的主题,以自愿为原则成立活动小组,确定活动的目标、方案、预期的活动效果,并明确小组成员的责任与分工,再根据前期的部署进行活动方案的实施与总结。整个过程,社团指导教师可以为活动的开展提供便利以及方向性的指引。比如今年五月份惠州市举办的校园青春情景剧大赛,我校心理社团的剧目《爱不是带刺的玫瑰》,从剧本的编写、角色的选用、排练的频率、后期的拍摄都由社团干部自主完成。指导教师只是在剧本的完善、场地的提供、摄影设备上给学生一定的帮助。这个剧目最后获得惠州市二等奖。所以,给学生一个平台,他们会给我们制造惊喜。
我校水云间心理社团的管理突破了传统的教师灌输式的模式,它成为我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可或缺的学生辅助团体,成为我校校园文化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为培养高中的自主创新能力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有力地推动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它必将成为高中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一个重要的载体。我们会继续地探索高中生心理社团的发展模式、创新活动形式,让社团在高中生的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