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搞好阳光体育运动推进高中体育教学

2020-08-09江明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6期
关键词:阳光体育体育教学高中

江明

摘;要:高中学生体质低谷徘徊的现状使得国家开展了“亿万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希望依托这一活动进一步改善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搞好阳光体育运动,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必山之路。本文从“阳光体育运动”的内涵方面提出了推进高中体育教学的对策,希望文中的意见对同行教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阳光体育;运动;高中;体育教学

一、“阳光体育运动”的内涵

阳光体育活动主要是指让更多的高中生主动积极地去室外、操场等地参加体育活动,在学校营造一种良好的运动氛围,从而培养学生体育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高中体育教学对于阳光体育运动的投入度可以促进学生体育能力的快速发展,是否具备自主学习意识,是否能够积极主动探寻体育与学生身体素质改善间的内在因果关系,这都对高中体育教学能力的提升起着重要作用。

二、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阳光体育运动”教学指导思想不明确

长期以来,高中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只强调教学,“阳光体育运动”教学成为"放羊"式教学,忽视了理论课对学生正确体育观和体育文化素养的培养。学生普遍认为体育课程是一种简单的技能提高,没有正确认识体育教学的目的。过去,教学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只对技术战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容易忽视体育知识的理论基础。小体育教学没有重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维使学生体育能力的没有得到及时发展、健康观念不完善、没有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认识偏差,价值取向改变

由于生活条件越来越好,高中生认为“阳光体育运动”锻炼太辛苦,不喜欢体育锻炼和体育课程,现在很多高中生们不喜欢体育运动,认为体育运动只是一味地跑跳。当他们提到体育运动时,他们把它和"脏、累、苦"联系起来。他们总是认为体育是一项非常艰苦的运动,导致厌烦情绪,不愉快的情绪往往会改变高中生的体育行为。这些高中生对体育认识的偏差反映出当代高中生对体育运动的认识不足。

三、结合“阳光体育运动”推进高中体育教学的对策

1.树立“阳光体育运动”教学理念,构建高中体育教学模式

高中学校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兴趣体育教学发展,树立“阳光体育运动”教学理念。树立“阳光体育运动”教学提出了整体课程的概念,综合考虑教学成绩、教育管理、教育科研、教育活动等多方面因素,旨在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运动能力,以体育教学为中心,辐射校园体育文化。激活学生课外体育参与的意识,进而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整体观念,为"兴趣化"体育教学模式指明了方向。无论是课内体育必修课,还是课外体育俱乐部课程,对学生进行体育观念的转变教育都是必要的,树立“阳光体育运动”教学理念应有明确的体育指导思想和合理的课程目标。因此,以體育运动兴趣为主活动方式的大众体育将会越来越活跃,构建出适应高中体育教学的"兴趣化"教学模式,激发高中生学习兴趣的教学课程设置将直接影响学生未来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真正实现"终身体育"的最高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既是老师也是朋友,改变传统灌输知识教学方法,实行师生互动平等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对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诉求进行分析,关心爱好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体育教师要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锻炼习惯,锻炼学生意志品质,勇于接受挑战。体育教师一方面要注重传授体育活动技巧,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把握体育教学实质,推动体育教学向纵深发展。

2.创造情境,激发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体育的兴趣

行为科学告诉我们,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基于他们的动机、兴趣等心理因素。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阳光体育运动”实践教学中产生和发展,因此,要从根本上提高体育教育质量,就必须注意如何创造情境,激发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体育的兴趣。高中体育教育是由学生在教师设计的体育情境中进行的。如果想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到教师的认可和同龄人的关心。体育教师应创造“互助互爱”的体育环境,创造情境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加深了解,可以赢得互相的要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高中体育教师必须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师生之间高频交流的特点,使尊重,有助于合作精神的培养。高中体育教师应该用爱心去影响,耐心去引导,用一双眼睛去发现,即使他们在学生身上发现了一点进步,他们也应该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因为成功的经验感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利用高中生对知识的渴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并能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实现终身体育锻炼的长远目标。

3.创建热爱“阳光体育运动”的学习氛围

体育生活化教学环境一方面要提供必要的锻炼场地和器材,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康档案,将学生身体机能和健康状况纳入体育生活化中。要通过一系列活动,通过标语、课间操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热爱运动,对热爱运动的学生予以适当鼓励,对于常年不爱运动的学生要积极引导。要建立完善的校园文化系统,比如说举办校园“阳光体育运动”文化节、“阳光体育运动”知识竞赛、“阳光体育运动”健康演讲等方式,拓宽学生知识范围和认知层面。通过环境构造,来实现体育行为成为学生自觉行为。学校体育工作要注重培养学生日常锻炼,经常举办不同形式的活动,比如说健步走、太极拳、球类抓举等形式,形成校园人人爱运动的氛围,进而提高学生接受实践知识和技能的水平。改变传统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通过构建师生平等氛围来实现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生活化指导下体育教学策略的实施效果。教师要主动放下身段,与学生积极主动沟通,了解学生对于体育教学的看法,记录学生对如何改进体育教学的方法,同时及时解答学生体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

结语

针对高中体育教学而言,充分发挥阳光体育运动特色优势,实现资源科学调控、整合与共享,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这不仅是体育教学科学发展及建设高水平高中的总体目标,更是繁荣社会主义体育建设、增强国家体育实力的有力途径。

参考文献

[1]姚灿国.民族传统体育在实施“阳光体育”中的优势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06):99-101

[2]魏玉军.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促进学生阳光健康发展[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17(01):156-158

[3]黄丹彤,刘晓星,练情情.“阳光体育”能改变多少现状?[J].教师博览.2017(08):36-37

[4]陈琦.以终身体育思想作为学校体育主导思想的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1):66-68

猜你喜欢

阳光体育体育教学高中
闲暇体育促进校园阳光体育发展的有效策略研究
边远山区农村小学如何有效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
阳光体育背景下中学武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