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得到话语权?
2020-08-09田井然
田井然
最近這些日子,《汽车画刊》经历了一些艰难,大家的工作重心更努力地转向各个网络平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时候专业的内容并不如几句惊人的言语得到的流量更多,有时候如果和网上主流观点意见不一,甚至只是提出一点质疑,那么铺天盖地的骂声就会随之而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当然也会去检查自己的观点,但同时也感受到了一股强大的,似乎是7×24不眠不休的手,在参与着这一切。
这只手,很多人通常称它为水军,这是从早年间论坛灌水而延伸出的一个称呼。我真的认为这是一个极其有见地的名称,水之柔软,军之刚强,把它无孔不入,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特质描画得一清二楚。
早年间,报纸杂志年代,作为传统媒体人的我们并没有对水军有特别的感受,因为纸媒的特性就只能让我们接到有限的反馈,而愿意通过这种方法和我们沟通的一般也仅限于认同我们观点的读者。时代变了,我们的内容和观点在网络时代越来越多,越来越快地被人看见,随之而来的不同意见的反馈,也就越来越多,其中有正面的,也有批评的。
刚刚开始的时候,编辑们会非常认真的对待这些批评的声音,可很快就发现有相当一部分质疑来自我们和网上声量最大的言论的不一致。而仔细研究这些声量最大的声音,往往会发现,这些声音很可能有硬伤,而且越是站在道德制高点的,越有可能有漏洞。
当年吹女权的一些言论,在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已经被很多人认清了面目。可在汽车领域,现在只要还站在安全性一票否决的道德制高点上,就能得到大量的关注和称赞。为此,有些人已经不惜用更危言耸听的言论来博取眼球,树立人设。对此,我本人是极其鄙视的。
我当然不否认,汽车的安全性越高越好,但事实上,汽车的安全性越高,它的边际效用越小。比如,当我们把现有的25%偏置碰撞测试速度从64增加80公里/小时,那么车企为了通过这些标准增加的结构和装备的价格,会大大增加,车辆的安全性一定会上升,成本也会上升。而这种改进在实际驾驶中带来的收益,说通俗点就是所能拯救的人数,一定会比碰撞测试速度从48增加到64公里/小时时少。所以,我以前就说过,安全性是一个可以无限堆高的性能,只要舍得花成本,一定可以做得更好,但永远没有最好。
举这个例子,并不是说我认可一些撞得稀烂的车,而是说我完全不认同,互联网上把某一个细分项测试当成唯一准绳的言论。我认为,对于一辆车来说,安全性是水桶侧面的一块板,而不是桶底,只要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可以满足需求,一味拔高,只能是浪费。
刚刚说的这些,与现在网上主流的声音是相悖的,但从我的认知来说,是要比那些非黑即白,一票否定的言论更接近事实真相的。那么话题又转回到本篇的标题,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话语权?从我接收到的观众和读者反馈来看,使用适合观众或是读者认知水平的方式,向他们传播我们认为正确的观点,才是最有力的途径。以往我们总有种掌握真理,而高高在上的感觉,至少在本领域总认为自己知识比较多。现在看来这种态度已经完全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传播正确的声音,既需要严谨的调查和丰富的知识,也需要更有技巧的沟通方式和节目表现形式。毕竟,在这个年代,让读者能够认同我们的观点,所需的成本已经比十年前高得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