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枢纽型学生社团精品化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2016-12-26彭明程
彭明程
摘 要: 学生社团活动作为高职院校学生第二课堂的重要载体,学生社团就是一个载体、一个枢纽,上接高校的品牌质量工程,下接学生自发的兴趣爱好,外接企业的文化交流与市场销售的渗透,内接学生提升自身技能与销售自我的愿望。如何将企业-学校-学生无缝融合,构造技能型赛训枢纽平台,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发挥枢纽作用,将会成为未来高校文化内涵建设的制高点。
关键词: 学生社团 载体 枢纽 枢纽平台 制高点
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传统的高校第二课堂文化受到了来自于社会企业文化的冲击和渗透。学生社团历来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无缝接轨的重要载体,同时是学生提升自身技能与销售自我的重要平台。《2013年广东共青团高校战线工作要点》中提出以大学生社团为依托,打造共青团枢纽型组织和新社会组织。推动组建高校战线枢纽型团组织,搭建大学生社团自我发展、互动交流、服务社会的重要平台。可见,构造技能型赛训枢纽平台,提升学生职业素质能力,即将成为未来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学生社团建设发展现状
以江门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学生社团管理为例,专业学习型学生社团共有10个,它们分别是金融协会、物流协会、旅游协会、会计协会、会展协会、演讲与口才协会、管理协会、外贸协会、市场营销协会、建筑协会。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各社团随着时间的推移,社团成员数量呈正比增长趋势。更多的学生愿意把课余时间用于参与到专业性社团活动中,更愿意通过社团专业性、兴趣性社团活动提高自身技能,体现出学生社团构成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科学合理搭建管理架构,打造技能型赛训平台
以江门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学生社团管理为例,以人才培养方案为基准,以专业设置为依托等,实行横向活动策划组织辅导员责任制及纵向专业技能培养教研室责任制,建立内接以校园文化艺术节、技术节为抓手的品牌质量工程,外接以企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校园展厅为引擎的文化接轨平台。学生社团按照专业设置进行分块化管理,具体分块:一个教研室对应若干个学生社团,一个学生社团对应一个社团指导老师顾问团,一个社团指导老师顾问团对应若干名教授及教研室主任、专业老师、辅导员、企业顾问。形成学生社团建设网格化管理,这样促成责任的明确和落实。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据点——堡垒拉网式管理结构网络形成,真正实现一个学生社团一个据点,一个教研室一个堡垒,一个教学系一个大本营的管理架构。同时,随着高校文化与企业文化深入对流,逐步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凝结、相互融化的“冰水共同体”,学生社团作为载体、枢纽,正是“冰水共同体”的凝结剂、催化剂,最终形成文化对流延伸体系。
构造技能型赛训平台离不开企业强有力的物资保障,同时,离不开学生社团无缝对接的组织保障。校园文化技术节就是技能型赛训平台的实施载体。通过举办模拟炒股大赛、导游技能大赛、金牌营销大赛、模拟应聘大赛、ERP企业模拟经营大赛等一系列比赛,为学生的技能训练和比赛提供了大舞台,同时,为企业文化交流融合提供了延伸的平台。
三、不断积累沉淀,提升社团文化品位,实现成果可视化
这几年来,通过技能型赛训平台的历练,社团建设规划及管理理念得到更新沉淀。江门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历来非常重视学生社团发展建设积累沉淀,完成编制《青春与梦想—社团建设》成果汇编,完成制作《社团建设—你我回忆》精彩回顾视频光盘。通过技能型赛训平台的具体实施,学生近几年参加职业技能训练的积极性非常高。目前经济管理系在校的三千多名学生基本都参加了上述的专业社团。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我系承办的校园文化技术节品牌活动学生直接或间接参与的人次达到8000多,学生参加技能竞赛获奖率不断攀升,其中国家级2人次,省级30人次,市级68人次,诸如会计协会的某同学参加全国助理会计师考试获得全国第87名的好成绩,还有物流协会的某团队代表学院参加广东省第六届ERP沙盘模拟应聘大赛,获得三等奖的好成绩等。
四、思考
虽然社团建设向着专业化、品牌化、质量化的方向发展,但开展的品牌活动依然暴露出了专业化水平不高、品牌效应不强,质量不够高的问题。提升社团建设专业化程度、品牌化效应、以社团品牌活动为载体提高学生第二课堂质量将是未来社团建设的方向和重点。
枢纽型学生社团建设和发展是未来高职院学生第二课堂的引领者,搭建与企业文化无缝对接融合技能型赛训枢纽平台,提高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将会是未来高校文化内涵建设的制高点。然而,枢纽型学生社团建设和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如何通过技能型赛训枢纽平台发掘出促使校企文化无缝融合使之成为“冰水共同体”的成长和发展规律,深化技能型赛训枢纽校企合作平台的改革创新,需寻找出快速提高“冰点—熔点”的凝结剂和催化剂。
参考文献:
[1]穆奎.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和管理的科学研究.西南农业大学,2005.
[2]王志坚.高校学生社团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教育探索,2008.
[3]余平.高职院校专业化技能型学生社团建设探析.教育与职业,2011.
[4]赵丽明.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建设的对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