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教师工作压力对工作生活质量的影响:社会支持与工作投入的多重中介效应

2020-08-09刘芳丽苏日娜

现代教育科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工作投入大学教师工作压力

刘芳丽 苏日娜

[摘 要]为考察社会支持和工作投入在大學教师工作压力和工作生活质量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工作压力、社会支持、工作投入、工作生活质量等问卷为工具,对358名大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工作压力与工作生活质量呈显著负相关;工作压力分别通过社会支持、工作投入对工作生活质量产生间接影响;多重中介效应显示,工作压力对工作生活质量直接效应显著,工作压力还通过社会支持和工作投入中介链对工作生活质量产生间接效应。

[关键词]大学教师;工作压力;社会支持;工作投入;工作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20)04-0089-08

[DOI]10.13980/j.cnki.xdjykx.2020.04.017

一、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职能的变迁和高校教师人事制度的改革,大学教师的工作生活正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大学教师承担着教育者、研究者、社会服务者等多重职责,也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工作压力。超负荷的压力常常导致教师的生理、心理呈现亚健康状况。如工作倦怠、工作满意度下降,过劳死、抑郁、焦虑、自杀等悲剧时有发生,已严重影响到了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甚至影响到了高等教育教师队伍的质量。如何引导教师调适工作压力,提升其工作生活质量是关爱教师身心健康应突破的重要问题。

工作压力是个体在面临工作环境变化与工作需求时的一种主观感受与心理状态[1]。适当的压力对群体或个人都是一种常态。因为压力对于人类应对自然及社会环境的挑战与威胁具有积极意义,是一种必要的激发机制。但随着高等教育职称聘用、考评等一系列制度的改革,置身高校的教师开始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这种压力甚至表现为一种危及个体身心健康的持续心理与情绪状态,严重影响到教师的工作生活质量。工作生活质量是个体受到组织中的工作环境及与工作相关的各因素的影响,对工作和生活产生的一种主观感受[2]。它强调个体与工作环境之间关系的质量,反映了个体对组织提供的资源、活动与产出的不同需求的满足程度。大学教师带着一定的工作和生活需求进入学校,当这些需求通过教学或研究工作能够得到满足时,教师的工作效率会较高,工作幸福感和积极性也会较强。但当工作压力超负荷时,便会危及教师身心健康,甚至可能带来工作与压力秩序的紊乱,影响到教师工作生活状态。压力认知交互理论[3]认为,工作压力是个体与环境间动态交互的过程,当个体评价环境对自己构成挑战或威胁时才构成压力,因此个体认知在压力产生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社会支持和工作投入是会影响到个体对压力认知程度的重要变量。

社会支持是个体所需的来自他人精神上或物质上的关心或支持[4]。社会支持缓冲作用机制[5]认为社会支持常常与个体的认知系统联合共同发挥作用。相同的压力情境下,个体感受到的社会支持水平不同,其压力严重性感受程度也会不同。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缓冲工作压力所带来的负向情绪,有利于促进个体身心健康,调节个体工作生活状态。工作投入是个体在工作中表现出的积极情绪和心理状态[6],工作压力过大不仅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还会引起个体的工作不投入现象。工作压力越大,工作投入水平越低。同时,工作投入作为衡量工作生活质量的一个标准[7],又会影响到个体的工作生活质量。

基于以上分析,大学教师的工作压力是如何影响其工作生活质量的?社会支持与工作投入对二者的作用机制如何?这是本研究拟探讨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研究从3个方面对已有文献进行有意义的拓展:第一,基于压力反应理论,检验大学教师工作压力与工作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第二,从社会支持和工作投入两个视角考察大学教师工作压力对工作生活质量影响的中介机制;第三,验证大学教师工作压力可通过社会支持—工作投入中介链对工作生活质量产生间接效应。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缓解大学教师工作压力,提升工作生活质量,对于高校人事资源管理也具有重要的启示。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一)大学教师工作压力与工作生活质量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大学教师的工作压力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有些学者对大学教师工作压力来源进行了探讨,如沃茨[8]等人通过对欧美各国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提出过重的教学工作负担、过高的学术发表要求、评估考核制度的改革、工资收入的缩水、工作与生活的失衡是大学教师工作压力的主要来源。有些学者通过对我国高水平大学的教师进行实证分析,指出当前大学教师的工作压力总体处于较高水平,过高的工作压力会影响到教师的工作活力与创造性,应反思与审视当下大学学术制度与政策环境,为教师创造一种适宜压力状态[9]。还有些学者构建教师工作压力模型,从教师“自助”与学校“他助”层面缓释压力[10]。这些研究对反思大学教师工作压力成因、机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根据压力反应理论[11],工作压力会引起个体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和化学反应。超负荷压力不仅会直接危害教师的身体健康状况,甚至产生抑郁等心理疾病,这些将严重影响到教师工作生活质量。工作生活质量是衡量个体对工作和生活满足程度的重要指标[12]。有研究发现,高校教师的工作生活质量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这与教师工作时间长、工作负荷大、组织管理体系不完善、身心健康长期呈亚健康状态密切相关。这将不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职业发展,甚至影响教师队伍的稳定[13]。

也有研究者关注到了工作压力与工作生活质量的密切关系,Chegini Z.[14]通过对重症监护室的护士进行调查,发现82.8%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工作压力很大,81.2%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工作生活质量很低。巨大的工作压力降低护士的工作生活质量是一种必然。胡丽娟[15]通过对银行客户经理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工作压力与工作生活质量具有显著负相关性。由此可以推断,大学教师工作压力增加,工作生活质量下降,反之亦然。为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工作压力对大学教师的工作生活质量有着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二)社会支持与工作投入的中介作用

压力是一把双刃剑,适度压力可以激发工作活力和积极性,但过高压力会伤害个体的身心健康,影响到个体的工作生活质量。根据社会支持的缓冲作用机制,社会支持可以缓解工作压力带来的消极作用,从而提升个体身心健康水平。Muhammad Jufri[16]发现员工良好的社会支持能够减轻工作压力。个体得到的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就越能降低压力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从主观上降低压力感受的严重性程度,提高自我应对压力能力。大学教师在面临工作压力时,若能与家人、朋友、同事及团队保持良好支持关系,将有助于缓解部分工作压力。秦琴[17]研究结果发现,缓解大学教师工作压力,可通过增加教师的社会支持程度,社会支持度越大,教师感受到的压力程度越小。吴春艳[18]通过对幼儿园教师进行调查,发现幼儿教师的社会支持对工作生活质量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可通过提高教师的社会支持水平来提高教师的工作生活质量。

根据Maslach[19]工作—个人匹配理论,当个体工作负荷、报酬、价值观与组织环境契合程度越高时,个体的工作投入水平也会越高。但如果工作负荷超过个体的压力反应,个体会出现工作倦怠现象,降低工作投入水平。李光程[20]通过对新生代中学教师进行调查,发现教师工作压力越高,工作投入水平越低,工作压力对工作投入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因此,需要学校与教师共同调节教师工作压力,从而提升工作投入水平。工作投入是个体精力充沛,积极有效地进入工作并与他人和谐相处的状态,当个体对工作充满热情,工作质量和生活状态也会得以提升,工作投入对工作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由此可以推断,社会支持、工作投入在大学教师工作压力与工作生活质量间分别起着重要作用。为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2:社会支持在工作压力对工作生活质量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假设3:工作投入在工作压力对工作生活质量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三)社会支持与工作投入的链式中介作用

根据工作压力的JDCS (工作需求—控制—支持)模型[21],工作需求和控制既可以促进员工学习积极性,也会影响员工工作压迫感和紧张感。从这一模型来看,工作需求、工作控制、社会支持水平都较高的工作,能够激发员工学习积极性,提高工作水平,产生较高工作投入水平;而对于工作需求较高,但工作控制和社会支持程度较低的工作,易使员工产生较大的工作压力,甚至导致员工生理、心理疾病的产生,降低员工的工作投入水平。可见,社会支持可以为人们提供心理支持、帮助、反馈和激励等资源,帮助人们更有效地处理压力源,最终减少工作压力。Lambert[22]认为,有支持的积极经历可以带来更大的工作满意度和更高的工作投入水平。原培培[23]通过对企业员工进行调查分析,发现社会支持与工作压力呈现负相关关系,与工作投入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由此可推断,大学教师的工作压力可通过社会支持得到缓解,进而促进工作投入水平,提高教师工作生活质量。为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4:社会支持、工作投入在工作压力与工作生活质量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即工作压力通过社会支持影响工作投入,进而影响工作生活质量。

综合以上分析,提出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如图1所示)。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山西、内蒙古两省大学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教师集体开会时机,通过现场发放纸质问卷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剔除答案选项一致或未答完等无效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58份,有效回收率为89.5%。样本特征如下:男性教师130人(36.3%),女性教师228人(63.7%)。其中30岁以下教师40人(11.2%),31~40岁教师222人(62%),41~50岁教师77人(21.5%),51岁以上教师19人(5.3%);5年以下教龄79人(22.1%),6~15年教龄197人(55%),16~25年教龄66人(18.4%),26年以上教龄16人(4.5%);本科及以下学历25人(7%),硕士学历243人(67.9%),博士学历90人(25.1%);助教职称59人(16.5%),讲师职称200人(55.9%),副教授职称95人(26.5%),教授职称4人(1.1%)。

(二)研究工具

1.工作压力量表。使用Cavanaugh[24]编制的问卷。共13题项,采用Likert7点计分法。经验证性因子分析,提取挑战性压力和阻碍性压力两个因子。量表各因子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919和0.832,总体Cronbachs α系数为0.889,信度较好;两个因子AVE值均大于0.5,因子间相关系数显著,表明量表收敛和区别效度较好。

2.工作生活质量量表。使用赵守盈[25]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并结合教师实际需要编制而成的《教师工作生活质量调查问卷》。量表共35题,采用Likert7点计分法。经验证性因子分析,提取生存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现需要5个因子。量表各因子Cronbachs α系数为0.766~0.918之间,量总体Cronbachs α系数为0.922,信度较好;5个因子AVE值均大于0.5,因子间相关系数均显著,表明量表收敛和区别效度较好。

3.社会支持量表。采用肖水源[26]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量表共10题,得分越高,社会支持水平越好。经验证性因子分析,提取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3个因子。量表各因子Cronbachs α系数为0.660~0.739之间,总体Cronbachs α系数为0.701,信度较好;3个因子AVE值均大于0.5,因子间相关系数均显著,表明量表收敛和区别效度较好。

4.工作投入量表。使用张轶文[27]编制的UWES—9量表,共9题,采用Likert7点计分法。经验证性因子分析,提取活力、奉献与专注性3个因子。量表各因子Cronbachs α系数为0.875~0.932之间,总体Cronbachs α系数为0.938,信度较好;3个因子AVE值均大于0.5,因子间相关系数均显著,表明量表收敛和区别效度较好。

(三)数据分析

采用SPSS 22.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并使用Hayes[28] 于 2013 年提出的PROCESS(Model 6) 以及Bootstrap 方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

四、研究结果

(一)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本研究采用Harman单因素检验法,将工作压力、社会支持、工作投入和工作生活质量4个变量的测量题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出13个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结果显示,因子贡献率最大的仅为29.66%,低于40%的临界值,排除共同方法偏差问题。

(二)相关性分析

由表1的相关分析可知,工作压力与社会支持、工作投入和工作生活质量均呈现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与工作投入、工作生活质量呈显著正相关,工作投入与工作生活质量呈显著正相关。这些结果为假设提供了初步支持。

(三)社会支持和工作投入在工作压力与工作生活质量间的中介效应

采用 Hayes开发的PROCESS程序,进行多重链式中介效应分析(见表2)。结果发现,在控制性别、年龄、教龄、职称等人口学变量情况下,Model 1中,工作压力对社会支持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Model 2中,工作压力对工作投入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社会支持对工作投入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这表明社会支持在工作压力与工作投入的关系中可能起到部分中介作用。Model 3中,工作压力对工作生活质量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社会支持、工作投入对工作生活质量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表明社会支持、工作投入在工作压力与工作生活质量之间可能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假设1得到支持,假设2和假设3得到初步支持。为进一步检验中介效应的显著性,采用Bootstrap方法进行分析,得到模型路径分析的标准化间接效应、平均间接效应及95%的置信区间,结果见表3。由95%置信区间一栏可看出,各效应的95%置信区间均不包含0,这表明工作压力与工作生活质量的直接效应显著;社会支持、工作投入分别在工作压力与工作生活质量之间起到中介作用;社会支持—工作投入在工作压力与工作生活质量的关系之间起到链式中介效应。假设2和假设4得到进一步支持。

五、分析与讨论

(一)大学教师工作压力与工作生活质量的关系

本研究结果发现,大学教师工作压力与工作生活质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且工作压力对工作生活质量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这与已有研究结果相一致[29]。近年来,大学教师作为高校改革发展的关键资源,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及服务社会等方面承受着超负荷压力,职业倦怠、离职意向、工作家庭冲突、心理亚健康等诸多问题日益凸显,工作生活质量水平明显下降。但目前学术界对大学教师的工作生活质量的关注程度远远不够[30],尤其是从工作压力视角进行探讨的更少。本研究的进一步拓展了工作压力反应理论,为有效提升大学教师的工作生活质量提供了依据。

(二)社会支持与工作投入的中介效应分析

本研究检验了社会支持与工作投入在工作压力与工作生活质量之间的多重中介效应,有助于揭示工作压力对工作生活质量影响的内在机制。工作压力通过社会支持和工作投入的中介作用,以及二者的链式中介作用,负向预测工作生活质量。

1.社会支持在工作压力与工作生活质量间起到中介作用。个体感受到的工作压力会根据社会支持度水平得以加重或缓解,进而影响到个体工作生活质量的水平。这与以往研究结果相一致[31]。工作压力与社会支持存在着显著负相关关系。社会支持对工作生活质量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已有大量研究显示,大学教师最主要的压力来自工作压力,如何缓解工作压力关系到大学教师的身心健康。社会支持是来自于社会、家庭和亲友等方面对个体精神和物质上的慰藉、关怀和帮助[32]。它能够缓解个体对压力的主观感受,社会支持度越高,个体的积极情绪就越强,感受到的工作压力水平就会越低。大学教师在面临教学、科研、应用服务等多重压力时,若能及时得到来自学校领导、同事、家人、朋友的理解和支持,能够为教师提供物质或精神上的援助,提供更有效地时间安排和任务分配的方法,便能帮助教师缓解因工作压力引起的焦虑、无助等不良情绪,帮助教师树立战胜工作任务的决心。同时,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个体在安全、尊重、社交以及自我实现等方面的需要,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工作生活质量。

2.工作投入在工作压力与工作生活质量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本研究数据显示,工作压力与工作投入呈显著负相关,工作投入与工作生活质量呈显著正相关。工作压力可通过工作投入进而影响到教师的工作生活质量。这与马琼芳[33]的研究结论相一致。工作投入是对工作的心理认同水平,是个体“专注于、参与和关心自己目前工作”的一种心理状态。当教师工作负荷过大时,教师对所从事的工作的意义与价值产生怀疑,对自我存在价值评价降低,对教育教学工作失去兴趣与热情,就会大大降低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甚至出现焦虑、抗拒、倦怠等不良情绪和心理状态,从而对工作生活质量造成负向影响。但若教师自身能够认可工作的意义与价值,能感受到工作本身所带来的收获,教师便可积极主动调节工作压力,变压力为动力,反而能够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生活质量。

3.工作压力通过社会支持与工作投入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工作生活质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社会支持与工作投入呈显著正相关,即社会支持度较高的教师,其工作投入水平也较高。可能的原因是,较高的社会支持能让教师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互相帮助,产生组织归属感,教师也会心情愉悦地付出时间和精力去工作。同时按照社会支持缓冲机制及压力反应理论,社会支持可影响个体对工作压力的感知,随着社会支持的增强,工作压力对工作投入的消极影响也會相应减弱,因此可通过提升教师的社会支持度,缓解工作压力对工作投入的负向影响,从而达到间接提升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的目的。

六、启示与建议

本研究从压力反应理论、社会支持缓冲机制、工作个人匹配理论等角度出发,探讨了工作压力通过社会支持和工作投入多重中介效应对工作生活质量的作用机制,从压力调适、社会支持和工作投入角度,为提升大学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意见。

(一)重视对教师压力的调适

本研究数据显示,当前大学教师的工作压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压力能使人产生适当的焦虑与紧张感,有助于有机体释放较多的能量,给人前进的动力,提高工作效率,但过度的压力会阻碍正常工作和生活的进行,甚至对身心健康和行为态度都会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当前,大学教师面临工作任务量大、薪资待遇不高、考核和晋升制度严格,同时社会和学校对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给予了高标准与高要求,工作压力逐渐成为大学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影响到了教师的工作生活质量。因此,社会、学校应及时关注大学教师的工作压力,帮助教师增强职业幸福感与成就感,从而减轻压力的消极影响,帮助教师积极管理和调适压力。

1.社会层面。政府应重视大学教师的生存状态,帮助教师提高职业地位,给予教师充分的尊重与信任,积极为企业与学校搭建合作平台,充分发挥教师教学科研产出一体化潜能,增强教师自我价值感与社会认同感。

2.学校层面。学校应根据自身发展特点,适当调整与改革教师管理制度,建立健康有序的竞争机制,缓解职称晋升压力;完善绩效考核激励制度,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加强对教师心理素质的培养,引导教师适应多重角色,缓解角色冲突,提高教师自我调控压力的技巧和承受压力的水平。同时,加强教师间的交流学习与合作,引导教师进行合理职业发展规划,改进教师的工作条件,积极帮助教师解决个人和家庭生活方面的问题,营造舒适和谐的工作生活环境,提高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积极性。

3.教师方面。首先,大学教师应认识到工作压力的普遍性,清楚识别自身压力源和压力水平,通过体育运动、沟通交流等方式进行自我调节,提高身心素质和抗压能力。其次,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任务,提高专业素养,有意识地减轻压力带来的负面情绪。最后,教师应根据自身专业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培养积极乐观的工作生活态度,真正做到工作状态与生活状态和谐融合,实现自身发展与完善。

(二)完善教师社会支持体系

本研究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另一个视角,即通过构建和完善高校教师的社会支持体系,为教师提供和谐的人际环境,促进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增加工作投入,减轻教师工作压力。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助于维持教师良好的情绪状态,有助于教师的身心健康,而良好的身心健康和情绪状态对缓解教师压力、提高工作生活质量发挥着积极作用。

1.创设和谐信任的人际关系环境。大量研究表明,在和谐的氛围中,教师能够互相探讨和解决问题,有利于消除压力感[34]。与领导、同事、学生间融洽信任的人际环境,促使教师在面对各种压力和挑战时,不断调整自身状态并积极挖掘潜能,从而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以更饱满的情绪投入到工作中。学校应经常组织一些集体学习活动,让教师有机会互相交流,助力教师专业成长。校领导应主动了解教师工作中的成绩与遇到的难题,给予鼓励和支持,满足教师被理解、被支持的情感需要,促进教师的健康成长。同时,教师与领导、同事和学生的及时沟通与合作,也可以减轻工作压力带来的负面情绪,提升工作积极性。

2.完善物质条件的支持服务体系。学校应积极给予教师相关教学科研条件和经费等方面的工具性支持,提供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方面信息性支持,及时更新国内外最新教学科研研究成果,帮助教师获取教学和科研前沿信息。同时积极发挥教师发展中心平台作用,定期組织教师参加教学技能培训、沙龙活动、学术研讨等活动,为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和专业成长提供物质方面的支持。

(三)提升教师工作投入水平

大学教师的工作生活质量还体现在教师对工作意义和价值的追求。教师在高校中从事工作,不仅仅为了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更希望能从事专业前沿项目研究,实现自身的理想与价值。但教师工作自身又具有重复性的特点,这易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有研究显示,重复性的工作易让员工产生厌烦情绪,工作投入水平较低,工作的积极性和乐趣也会较低[35]。因此,首先学校管理者应结合教师专业与自身特点,将教师进行分类管理,设定符合教师不同类型的工作任务、工作目标和满足教师个人需求的工作体系,避免低效低水平的重复工作,促使教师产生积极的工作兴趣,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工作中。其次,学校应积极引进高学历高层次人才,为教师队伍带来新的血液和无形的竞争压力,激发教师的奋进意识。再次,教师自身应意识到教学科研工作的意义,教书育人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自身工作胜任力,培养乐观健康、面对困境时进行积极归因的心态,促使教师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到工作中。

参考文献:

[1]阎光才.象牙塔背后的阴影——高校教师职业压力及其对学术活力影响述评[J].高等教育研究,2018(04):48-58.

[2]Chan K W, Wyatt T A.Quality of Work Life: A Study of Employees in Shanghai, China[J].Asia Pacific Business Review, 2007(4):501-517.

[3]沃文芝.国外心理压力理论综述研究[J].东京文学,2011(11):344-345.

[4]刘祖云.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42.

[5]Frazier P A, Tix A P, Barron K E .Testing Moderator and Mediator Effects in Counseling Psychology Research.[J].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2004(1):115-134.

[6]Schaufeli W B, Salanova M, Vicente Gonzlez-rom, et al.The Measurement of Engagement and Burnout: A Two Sample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tic Approach[J].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2002(1):71-92.

[7]Lambert E G, Minor K I, Wells J B, et al.Social supports relationship to correctional staff job stress,job involvement, job satisfaction, an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J].Social Science Journal, 2015(1):22-32.

[8]Watts J, Robertson N .Burnout in university teaching staff: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J].Educational Research, 2011(1):33-50.

[9]阎光才.学术职业压力与教师行动取向的制度效应[J].高等教育研究,2018(11):45-55.

[10]任君庆,张菊霞.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压力:模型檢验与实证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7(09):89-93,104.

[11]李鑫.西方心理压力理论研究述评[J].商业文化,2008(01):317.

[12]Kanten S, Sadullah O .An Empirical Research on Relationship Quality of Work Life and Work Engagement[J].Procedia Social & Behavioral Sciences, 2012:360-366.

[13]王梅.省属高校教师工作生活质量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11.

[14]Chegini Z, Asghari Jafarabadi M, Kakemam E .Occupational stress, quality of working life and turnover intention amongst nurses[J].Nursing in Critical Care, 2019:1-7.

[15]胡丽娟.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工作压力、工作生活质量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4:46.

[16]Muhammad Jufri,Novita Maulidya Djalal.The Effect of Social Support of Job Stress of PT.X Makassar Employees[C].Proceedings of the 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 (ICAMR 2018),2019:489-491.

[17]秦琴.高校教师工作压力与社会支持——以武汉高校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14(04):35-42.

[18]吴春艳.幼儿教师工作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8:51.

[19]Maslach, Christina.Job burnout: new directions in research and intervention[J].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3(5):189-192.

[20]李光程,王怀南,张建人,凌辉.新生代中学教师工作压力、工作价值观与工作投入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8(04):792-795.

[21]舒晓兵.工作压力的理论取向及中国情景下的适用性研究[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37-46.

[22]Eric G.Lambert.Wanting Change: The Relationship of Perceptions of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With Correctional Staff Job Stress, Job satisfaction, an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J].Criminal Justice Policy Review, 2010(21): 160–184.

[23]原培培.工作压力、社会支持与工作投入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4:45.

[24]Cavanaugh M A, Boswell W R, Roehling M V, et al.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self-reported work stress among U.S.managers.[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0(1):65-74.

[25]王宇中.心理评定量表手册[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1:304-305.

[26]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4(02):98-100.

[27]张轶文,甘怡群.中文版Utrecht工作投入量表(UWES)的信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3):268-270.281.

[28]Hayes A.Introduction to mediation, moderation, and conditional process analysis[J].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asurement, 2013(3):335-337.

[29]Sh K, Sh P, Hassani M, et a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Quality of Work Life, Job Stress, Job Satisfaction and Citizenship Behavior in Oshnaviyeh Hospitals Staff[J].Patient Safety & Quality Improvement Journal, 2014(2):77-81.

[30]李璞,屈鑫乙,王迪.高校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测量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8(03):48-56,66,115.

[31][32]林崇德.心理学大词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078.

[33]马琼芳.青海省高校教师工作压力、工作投入与成就动机之间的关系[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11):254-258.

[34]曾晓娟,刘元芳.大学教师工作压力研究的进展与问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01): 82-85.

[35]姚垚.新生代员工工作生活质量、工作投入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D].燕山大学,2016:58.

(责任编辑:庞博)

The Impact of the Quality of Work and Life on the Work Stress of University Teachers: Multiple Mediating Effects of Social Support and Work Engagement

LIU Fangli1, SU Rina2

(1 Yuncheng University, Yuncheng, Shanxi 044000, China; 2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ohhot, Inner Mongolia 010051,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mediating role of social support and work engagement in university teachers' work stress and quality of work and life, 358 university teachers were surveyed with questionnaires such as work stress, social support, work engagement and the quality of work and lif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work stress and the quality of work and life. Work stress indirectly affects the quality of work and life through social support and work engagement. Multiple mediating effects show that work stress has a significant direct effect on quality of work life. Work stress also has an indirect effect on the quality of work and life through social support and work engagement mediation chain.

Key words:  university teachers; work stress; social support; work engagement; quality of work and life

[收稿日期]2020-01-31

[基金項目]运城学院教学改革研究专项项目“地方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压力管理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JGZX19);运城学院应用研究项目“地方高校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研究”(项目编号:CY-2019008)。

[作者简介]刘芳丽(1982-),女,山西运城人,运城学院教育与心理科学系讲师、韩国又石大学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教师教育。

[通讯作者]苏日娜(1983-),女, 内蒙古通辽人,内蒙古工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讲师,韩国又石大学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教育学、教育行政。

猜你喜欢

工作投入大学教师工作压力
ICU护士的工作压力研究
学生视角的大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分析
“一次消化者”与“二次消化者”
试论当代大学教师文化素养及路径提升
飞行员心理健康与工作压力和应对方式
开放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评估框架研究
社区匹配、工作投入与人才离职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