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
2020-08-09侯倩
侯倩
摘;要:传统文化是老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也是我们学习的珍贵素材。我们要把传统文化与品德教育紧密结合,为国家培养现代化高素质人才。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潮流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关键词:小学生;传统文化;渗透
人类文明在不断进步,社会对于人才素质的培养也日益提高。品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一定要渗透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促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这不仅对学生品德的教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传统美德强调以德为本,每个人都应该培养良好的品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作为新一代的少年,理应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热爱祖国、弘扬民族精神、奋发图强,要从大处着眼更要从小处着手,要从自我做起。
一、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素材
1.爱国素材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个人的担当。还有梁启超的“覆巢之下无完卵”等都说明了国家的荣辱与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息息相关。国家国家,国是大家,国家繁荣昌盛,人民才能安定幸福。文天祥,诗人,爱国将领,南宋灭亡时,元军欣赏他的才能,于是请他去做大官,但是文天祥坚决不叛国,苟延残喘之下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佳句,他的爱国情操着实值得我们学习。“祖国再穷,我也要为她奋斗,为她服务”。这是爱国科学家的心声。 国外科学家纷纷回到祖国,要为祖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钱学森面对美国方面的关押、软禁、毫不动摇:华罗庚放弃在美国的高薪的工作,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2.自强不息
《易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不断向前发展,激励着中华儿女摆脱困境、迎难而上、不屈不挠的精神。也体现了中华儿女讲名分、重气节的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不论在任何情况下,不论发生怎样的变化,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不能变。如果意志薄弱,经不起诱惑很容易腐败。作为当今小学生一定要遵守准则,提高品质素养和道德情操,养成一身浩然正气。
3.尊老爱幼
尊敬老人,爱护弱小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美德。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教育我们不但要赡养自己的老人,也要尊重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老人,爱自己孩子的同时也要爱护所有孩子。学校提倡小学生在节假日去敬老院多看望老人,陪他们聊天,给他们读报纸,讲新闻。老人们普遍比较孤独,好多无儿无女,我们可以为老人打扫卫生、洗头、剪指甲,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一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二来可以发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二、传统文化在学校的应用
1.课堂讲解
《道德与法治》这本教辅把小学生的日常道德行为和初步法制法规联系起来。让法治贯穿于学生的生活。认知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树立宪法意识。遇到危及人身安全的事怎么办?如果在上学路上,遇到了坏人,家庭不幸失火等等这些该怎么办?这些都需要学生明白,而且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在讲课中,尊重学生的观点,理解关注孩子,教师可以穿插与之有关的传统文化的视频,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道德教育更好地契合。
2.开展传统文化诵读比赛
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或竞赛是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方式之一,学校可以制定诵读计划学生从《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经典名著挑选篇目,每天进行定量晨读,相互比拼晨读量和晨读成效的展示,也可以在周五下午第三节课各班派代表参加诵读形式的比赛,学生通过初赛的获胜者有资格参加月赛。月赛夺冠者评为“阅读之星”,并加以适当的物质或精神奖励。这样大大地鼓励孩子们多吸取传统文化精髓的兴趣。
3.开展社团活动
在学校成立画画、合唱团、武术、舞蹈和口风琴等社团组织,鼓励学生积极报名参加。开展以“歌唱祖国”为主题的合唱。口风琴“我和我的祖国”,以“孝”为主题的绘画大赛。让学生在比赛中体会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自然而然地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社团活动既丰富了校园文化,也能使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
4.开展节庆活动
在传统节日里开展节日庆祝活动。比如:春节办年货、剪窗花、贴对联、团年饭、拜年、压岁钱、祭祖、庙会和包饺子等。过年吃饺子是重头戏,饺子是圆形的,象征团圆、团聚、招财进宝、吉利等,总之新年、新春新气象,对来年是一个好兆头。每年清明节学校组织学生,讲解先烈们英雄事迹,学习他们为国牺牲的英雄气概,并为抗日烈士祭扫陵墓。培养学生懂礼仪,行孝义,承接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农历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人们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吃粽子、赛龙舟。9月10日的教师节实施“尊师重教”活动让学生学会知恩、感恩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5.开设传统文化学习专栏
学校可利用展架、墙壁、走廊,精心布置有关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名句,绘图、诗歌、名人名言、传统文化专栏等。鼓励学生踊跃参与,制作围绕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手抄报、版报。平时在班级进行竞选,绘画优秀、内容丰富的可展示于专档内。这将大大激励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另外,学校可增设传统文化大讲堂,以提高传统文化的师资水平,以更好地传播传统文化的精髓。学校还应在图书馆多储备有关传统文化的书籍,供各个年龄段的学生阅读,使整个学校都沐浴在传统文化的阳光下。另外,节假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传统文化遗址郊游、参观古文化遗址,一边游玩一边听讲解人物当时生活的环境和他们身上发生的事迹。
结语
关于传统文化,确实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长河中的瑰宝,它教会了我们勤劳、善良、爱国、向上、不屈不挠,教会了我们很多很多。小学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使现代化教育事业如虎添翼,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
参考文献
[1]朱静.论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J].才智,2019,(36).
[2]张宁.小学德育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与渗透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19).
[3]邱凯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9,3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