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遗产传承视角下的乡土建筑保护
——以蒙自缘狮洞石窟寺及其古建筑群为分析对象

2020-08-08马世武

红河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蒙自建筑群建筑

马世武

(蒙自市文物管理所,云南蒙自 661199)

一 引言

乡土建筑是重要的文化遗产,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时代,越来越凸显这一文化遗产价值的重要性。中国乡间遍布有难以计数的乡土建筑,它们是农耕时代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财富的创造、村民信仰的遗留,是宝贵的乡土文化遗产,承载着数代人的文化记忆。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及发展文化旅游的背景下,乡土建筑的保护及其价值实现值得关注和研究,事关文化保护传承与当地文化经济发展。蒙自鸣鹫镇缘狮洞石窟寺及其古建筑群以“靈”字形布局、退台而建的建筑特色,亦有“滇南第一洞天”的美誉。近年来,随着蒙自文化旅游业的发展,缘狮洞石窟寺及其古建筑群逐渐成为旅游热点,是蒙自文化旅游的重要推介地。本文结合蒙自鸣鹫镇缘狮洞石窟寺及其古建筑群文化实际,对乡土建筑文化的利用与保护进行探讨,并对乡土建筑及其文化保护和传承措施提出相关建议。质言之,树立乡土建筑保护的整体观、挖掘文化象征内涵、传承匠人建设技巧是乡土建筑保护中的几个关键节点。

图1 缘狮洞“靈”字形建筑群航拍图

二 缘狮洞石窟寺及其古建筑群概况

缘狮洞石窟寺及其古建筑群位于云南省蒙自市鸣鹫镇静灵山麓距城区38千米处,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据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编修的《开化府志》记载:“鸣旧石洞:城西南百八十里。入洞一石,扣之蓬蓬有声,再进,石乳滴成璎珞下坠,宛如莲台,土人塑大力士像于上,顶有一孔,天光透入,豁然仙境。”[1]这说明早在清乾隆年间,当地人就在静灵山石洞(今缘狮洞)开洞凿佛,建造石窟寺。到了清光绪四年(1878年),在鸣鹫乡绅曹廷镛的倡议下,历经二十余载,耗资银元十万余两,建成了包括山门、魁星阁、放生池、男女归真祠、灶君庙、左右厢房、正殿、子孙殿、厨房、火神殿、正殿、是观堂、白玉楼等21处单体建筑组成的建筑群。建筑群坐南朝北,最高点为石窟寺,海拔1824米,总占地面积约5132平方米,建筑面积6300平方米。建筑群以杨柳河上的山门至悬崖上的缘狮洞口(即山门—魁星阁—八卦池—正殿—是观堂—白玉楼—石窟寺)为中轴线。依山逐层抬高递进,与高踞于悬崖绝壁之上的石窟寺对接,加上两侧的男女归真殿、厢房、灶君殿、子孙殿、斋堂、钟鼓楼、三清殿、地母殿、三圣宫、议馆、祖师殿等,构成一个由21个单体建筑相互连接的气势恢弘的建筑群。可以说,蒙自缘狮洞石窟寺及其古建筑群濒临险崖,开山凿岩而建,对称严谨,规制严整,尤其是“靈”字形布局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十分罕见。今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 乡土建筑保护的几个关键点

乡土建筑是在特定时代、特定生态环境中人们发挥聪明智慧的结晶,代表了特定时期、特定地域的文化风格。“所谓的乡土建筑,与方言和其他常见的地方性文化因素相似,它们既具有地区性的共同特征,又在更广大的范围内具有多样化的差异。”[2]因此,从文化遗产传承视角去审视乡土建筑保护和发展问题,既要看到建筑文化的生境问题,又要看到可供人参观的建筑形式背后所隐含的文化内涵及其建筑理念。这对作为文化遗产内容的乡土建筑文化传承不可忽视的一面,也更能展现地方文化特色与价值。

1.重视建筑文化生境,树立乡土建筑保护的整体观

乡土建筑并非孤立地存在,它是利用自然、适应自然、人化自然创造的结果。我们今天讨论乡土建筑的保护应抛弃孤立的,仅看到点而忽视面的观念,应看到乡土建筑及其周围的文化生境问题。所谓文化生境,就是乡土建筑长期存在且能够可持续下去的土壤,它包括土地、山林、林木、水系等自然、非自然要素。蒙自缘狮洞石窟寺及其古建筑群选址于宁静、空旷、风景优美的灵静山麓杨柳河与缘狮洞山崖之间的山坳台地、坡地到山崖缘狮洞口间。四周依山傍水,山环水绕,古木参天,殿阁掩映,完全融于山水、悬崖、溶洞与森林之中。以静灵山为屏,面向鸣鹫坝,环抱杨柳河,背山面水,负阴抱阳,符合“枕山、环水、面屏”的选址原则。布局上“因天时,就地利”,顺应自然环境和地貌特征,利用静灵山悬崖与杨柳河之间的山坳和崖壁,依山势而上,层层相因,逐步增高,最终与缘狮洞口对接,在狭小的山崖空间地带构筑起了全国罕见的“靈”字形道教建筑群。特别是它巧妙地利用缘狮溶洞天然钟乳石为帷幔、璎珞、莲台,或依势造像,或供奉佛像;借溶洞中钟乳石、“天窗”和积水入建筑群中,并赋予其“普陀岩”“洞天福地”(“洞”即“通”,指可以通达上天;“福”指祥瑞,表征在该处修道可以得道成仙。)和“小南海”内涵,真可谓画龙点睛的神来之笔。在中法战争期间,云贵总督岑毓英率师途经鸣鹫时,也被其绝妙景致感染,感慨之余泼墨题写了“滇南第一洞天”之匾额,至今仍高悬于缘狮洞口(见图2)。所以,我们对乡土建筑的保护,首要保护的是其所处地域的文化生态环境,建筑周围的风水、植被、土壤都应纳入保护视野,划定乡土建筑文化保护的文化生境界限是保护工作当务之急。

图2 “滇南第一洞天”匾

2.挖掘乡土建筑象征文化内涵,弘扬传统

乡土建筑除了靠其彩绘、用料、颜色等传达以人视觉美感之外,透过建筑也可管窥其内在意义,建筑形式与象征文化的关联,让乡土建筑文化呈现出多彩特点,给予后人诸多启迪。正如居阅时所言:“如果仍把建筑比喻为音乐的话,那么建筑和园林的外表仅仅是音乐的主旋律,它们的象征涵义则是和声,两者分离,都不是意义完整的音乐,只有当两者结合时,一首美轮美奂的交响曲才会像汇聚起千万条溪流的瀑布,倏忽跌宕,飞泻千尺轰然奏响。”[3]挖掘乡土建筑背后的象征文化意义是保护传承工作的重要内容。蒙自缘狮洞建筑群体现的是均衡——轴对称的文化理念,在严格的对称布局中保持各单体建筑的灵活多变,且不影响整体建筑的风格。同时,通过中轴线将各单体建筑串联成井井有条的建筑群体,使纵向中轴线上的殿堂与两侧的庭院实现了有机结合,建筑群主次分明,主辅有序,院落关系明晰,层次分明,反映了严肃而井然有序的理性精神及平稳、自持、安静的审美心理。而布局在中轴线上的正殿是观堂—白玉楼—石窟寺,为供奉三清、四御、玉皇、真武、观音等殿堂或庙宇,比两侧的院式庙宇级别高,规格大。这种布局体现了“尊者居中”的等级思想,既符合礼制布局,且兼顾园林特色。而通过精密而复杂的设计和近百年匠心施工、施艺而形成的蒙自缘狮洞建筑群,内则曲径通幽,或凿石为基,凿穴插架;或就岩架屋,楼中有岩,或随洞建楼,楼中有洞,洞中有天,一派“洞天福地”,时有“灵山取景一洞天,鹫岭蓬狮天然成”之意义。它体现出“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也折射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反映了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人们创造的独特的社会、宗教、艺术活动的成就,蕴含着人与自然高度和谐发展,人与人和睦相处的象征文化,是“灵韵”“幽静”传统建筑美学的体现。

如前述,蒙自缘狮洞建筑群依山随势,从魁星阁向缘狮洞口逐层退靠,抬高对接,整体呈“靈”字形布局。其布局之精妙在于将每一栋单体建筑均置于“靈”字的结构之中,成为“靈”字构成中的一笔划,设计精妙,匠心独具,别出心裁。其中:最高处缘狮洞石窟寺,构成了“靈”字造型中的“雨”字头最上面的“一”横;而中轴线上的白玉楼是观堂则构成了“靈”字造型中的“雨”字头的“|”竖,加上两侧的祖师殿、左右钟鼓楼,构成了完整的“雨”字头;由火神殿、子孙殿、正殿、灶君殿及附属建筑形成的庭院,构成了“靈”字造型中的“口口口”字;而男女归真殿、八卦池、魁星阁等,则构成了“靈”字造型中的“巫”字底,最终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靈”字形建筑布局。这种天才的设计和完美的布局,是传统中国人与自然、人与居住环境、人与人和谐思想、天人合一、天人相感思想的象征。可以说,蒙自缘狮洞建筑群浸润着道家、儒家、释家思想的精髓,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将有利于保护工作的推进。乡土建筑其根基在乡土,探讨其保护必然不能脱离其建筑文化的意义。

3.乡土建筑保护重在传承匠人设计建设技巧

乡土建筑是传统的遗留,体现的是人手的设计与崇高,建筑和建筑师的关联,让其保护传承的意义更是体现在“人”“人手”知识技艺传承上。文化遗产之所以珍贵就在其难以复制性,每一建筑体现的都是“匠心”“工匠精神”。古代中国,“建筑师的厄运在于……除了少数得到‘御用’者外,多数在‘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思想指导下,只能处于社会的底层。”[4]笔者实地调查中发现,蒙自缘狮洞石窟寺及其古建筑群的设计者早已隐姓埋名,期待我们去发现,但不可否认,这是中国传统退台式建筑的顶峰之作,其亮点在于采用单体建筑退台与楼层凿岩退台相结合的方式,在最小的空间地带实现了对土地、山林、景观利用的最大最优化。为了适应自然地形,顺应自然坡体和悬崖结构,建筑群采用传统退台式建筑模式。也就是根据特殊的高山地理环境、山坳、坡地和悬崖结构,采用台式建筑来安排殿阁的层次。从杨柳河到缘狮洞之间的中轴线上,将主体建筑分为四台,逐台向悬崖退靠,即:第一台为正殿(衡鉴台),由正殿后拾级而上为第二台即观堂,堂后依山凿台为第三台白玉楼,最高处为第四台即石窟寺(缘狮洞)。通过凿石为基,凿穴插架,就岩架屋,依山势而上,层层相因,依次递进,逐渐向背后山崖抬高退靠,层层抬高,形成具有台阶后退递进式的群落关系,并且逐渐向后山、建筑群最高点——缘狮洞口退靠对接,最终合璧成独具特色的有 “靈”字形道教建筑群(见图3)。依悬崖壁而建的殿堂楼阁,有的全靠将粗大结实的木柱倾斜锲入崖石支撑,由台阶和悬空的廊道相连,构思巧妙,建筑惊险。蒙自缘狮洞石窟寺及其古建筑群采用退台式建筑方式,逐台抬高向悬崖绝壁上的缘狮口退靠,不仅在狭小的地域空间建筑起宏伟的建筑群,而且是“天人合一”“敬天法祖”,以期“得道成仙,羽化登仙”愿望的真实写照,足见其设计和施工的匠心与巧夺天工的超凡技艺,堪称退台式建筑的典范。

图3 缘狮洞退台建筑群航拍图

令人更为叹为观止的是,白玉楼使用逐层退台式凿壁,局部使用悬挑石材结构,建筑结构为木结构,与崖壁空间结合,堪称一绝。白玉楼为砖木结构半悬崖式六层攒尖顶建筑,其最大特色:一是逐层凿壁依次退台。即首先在崖壁上从下到上依次开凿出五个半穴居式平台,作为一至五楼的台基,建盖时下层前金柱延伸作为上层前檐童柱,下层金柱延伸作为上层前金柱,依次向上,逐层交替,逐台退靠,最终实现楼体后山与山崖的合璧,形成半悬崖式建筑(见图4、图5),素有“清幽古刹世少有,构成靈字半岩悬”之称。而每层柱础均依岩石地势高低错落,合理地与岩体牢固结合。二是在局部的两层之间施用辅助性构架,协助主要梁架受力,使整个木结构更稳固,受力分布更合理。在具体构造工艺技巧方面,采用榫卯结构方式的接柱造。三是局部靠近崖体的柱础支撑在悬挑的凿壁而建的石梁上,在古代寺观建筑中独树一帜,充分显示了古代建筑设计师的聪明智慧和建筑工匠高超精湛的建筑技艺。凿壁与退台的有机结合,既增强了地域空间,扩大了使用面积,又突出了建筑群的宏伟壮观,增强了艺术效果,从而弥补了单体建筑不够高大雄伟的缺陷。所以,乡土建筑保护的本质意义更应体现在这些建筑的精雕细琢的技艺和精神上,让这些传统技艺代代相承,服务于当下才是保护工作的最大价值。

图4 白玉楼退台凿岩剖面图

图5 白玉楼退台凿岩侧面照

四 结语:乡土建筑——我们的家园遗产

人类依赖住屋及其文化类生存的事实,让建筑永远是我们栖居之所。乡土建筑作为文化遗产的一种类型,对于今日乡土复兴、文化延续同样具有意义。我们对遗产的审视“不能脱离具体的地方性家园背景;人们对遗产的人类价值也只有通过对家园的巢筑、经营、记忆与认同方可达到真正的体会和体验。”[5]乡土建筑凝聚着以往人类的智慧和生存的体验,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土建筑所蕴含的价值也将得到充分承继,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遗产。蒙自缘狮洞石窟寺及其古建筑群,是为了适应云南高山环境和气候条件而创新出的独特的凿岩退台工艺。其采用单体建筑退台与楼层凿岩退台相结合的方式,把自然界中的山、水、洞、林融入寺观建筑中,在狭小的空间地带和山崖绝壁上创造了对土地、山林、景观利用的最大最优化,创建出结构完整,对称严谨的“靈”字形结构建筑群,是“天人合一”的建筑典范,其古建筑群折射出了古代先民神奇的想象力、非凡的创造力和过人的胆识,是古代先民勤劳智慧的结晶和建筑工艺技术先进的产物,留给后人以无尽遐想,并将继续荫泽子孙。

猜你喜欢

蒙自建筑群建筑
南头古城数字展厅建筑群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超级杂交稻蒙自示范基地开始移栽
探秘布列斯特要塞建筑群
习作点评
新堡庙古建筑群考察记
毕业一起去旅行:云南蒙自市
浅谈阿尔寨石窟壁画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