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鞘在胃肠肿瘤病人PICC置管中的应用
2020-08-08陈莉洁
陈莉洁
(常州市肿瘤医院乳腺外科,江苏 常州 213000)
PICC置管是经过外周静脉放置导管,保持导管尖端置于上腔静脉的中下1/3、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上2~3 cm是理想位置,能够为患者提供长期的静脉输液或者化疗用药,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B超引导下微插管鞘应用时可以选择肘上臂血管实施穿刺操作,对血管内壁产生的损伤性比较小,目前已经成为了医院中导管置入的金标准[1]。钝性分离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操作技术,应用优势在于能够减少神经以及血管的意外损伤,能够有效避免患者在PICC置管中出现渗血、渗液等不良现象[2]。本文探究改良鞘于PICC置管中的应用价值,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本院接受PICC置管的胃肠肿瘤患者68例,其置管操作时间为2018年4月~2020年4月,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匀划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男性与女性患者所占比例为22:12例,年龄纳选范围在31岁~78岁,年龄均值为(57.96±4.22)岁;观察组:男性与女性患者所占比例为23:11例,年龄纳选范围在30岁~78岁,均值为(57.24±4.12)岁。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为P>0.05,可分析对比。
1.2 方法
PICC置管:所有展开操作的护理人员均已取得PICC置管的资质证书,所置导管选择4F中心静脉导管,依照相关操作指南和实施细则制定的PICC置管操作流程展开相关操作[3]。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解剖刀在沿着导丝扩皮以后沿着导丝放置导管鞘,在超声引导下将血管穿刺成功以后将导丝送入到血管以后,借助于解剖刀刀背沿着导丝上方和导丝形成平行角度,依照纵行方向切开皮肤,沿着导丝送入插管鞘,将导丝以及扩张器退出,插管鞘外鞘留置于血管中,然后将导管经插管鞘外鞘送入到上腔静脉中,然后将插管鞘撤出,导管送入血管至预测长度,修剪导管并安装减压套管及无针接头,固定导管,在操作结束以后应用8层无菌纱布2*2cm覆盖于穿刺点,压迫十分钟[4]。
观察组采用改良鞘直接扩张穿刺点的钝性分离措施,在B超引导下血管穿刺成功,将导丝送入到患者血管以后将穿刺针撤出,体外导丝需要保留10cm左右,改良鞘主要由插管鞘以及扩张器所组成,本院将穿刺包中现成的14G盲穿针的外套管组装充当扩皮器,组装后的改良鞘沿着导丝送入血管,在穿刺处的皮下、皮肤组织展开钝性扩张,左手固定穿刺针外套管,右手撤出导丝及插管鞘,导管沿着穿刺针外套管送入血管至预测长度,修剪导管并安装减压套管及无针接头,固定导管,在操作结束以后应用8层无菌纱布2*2cm覆盖于穿刺点,采用X线定位。在PICC置管结束以后需要和对照组一致行压迫操作。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置管中、置管后24小时局部渗血,更护敷料的次数。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3.0分析,计量资料检验值用t,表示为平方差,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表示为n、%,检验结果以P值表示。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24小时-7天的敷料更换次数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局部渗血情况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均<0.05。
表1 局部渗血、敷料更换次数评定[n(%)]
3 讨 论
PICC置管的操作要点包括导管送入、放置鞘管以及血管穿刺等,穿刺血管可以在B超引导下通过MST技术实现治疗,能够大幅度的提升穿刺困难患者的穿刺成功率。如果反复送鞘困难会增加患者血管痉挛、疼痛以及弯曲等现象,增加置管的难度。此次研究结果表示观察组患者24小时-7天的敷料更换次数、局部渗血情况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数据对比差异为P<0.05,分析原因如下:在PICC置管中借助于扩皮刀沿着穿刺点位置进行扩皮,操作者扩皮深度没有统一,深度不一,应用钝性分离措施以后对降低对血管组织产生的损伤。钝性分离是一种借助于非锐器方法将软组织分离的外科手术操作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发生血管以及神经的意外损伤,因此对避免渗血、渗液的发生具有理想作用[5]。
在胃肠肿瘤患者PICC置管中应用改良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够避免对神经以及血管产生损害,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