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经》中的价值主张及其现代启示

2020-08-07魏质方

美与时代·上 2020年5期
关键词:无为而治道德经道家

摘  要:成书于先秦时期的《道德经》是老子思想的重要概括和体现,也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的前半部分主要阐述了老子“道”是世界的本源的思想;后半部分则是对其“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的具体论述。老子在《道德经》中阐释的一些思想不仅在当时具有很大的社会价值,对于当下也有着借鉴意义。

关键词:道德经;老子;道家;无为而治;现代启示

一、《道德经》与老子

老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也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在后世被尊为道教的教祖,并在唐朝时被定位太上老君的化身之一。其在中国哲学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思想也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道德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对老子世界本源及发展规律的呈现与概括。《道德经》的前半部分主要阐述了老子“道”的思想——“道”是世界的本源,后半部分则是对其“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的具体论述。在书中,老子主要采用道理论述的方式来阐述其思想,并通过对比、比喻的方式来将其思想向人们更生动具体的呈现。

书中的“无为”“自然”以及其辩证的思想为道家的哲学思想奠定了基础,也融入了中华民族传统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念。对后世“天人合一”等思想的提出有着深远的影响,也对我们当下的生活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同时,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其思想也有一些与当下价值相悖的方面。

二、《道德经》中体现的老子的思想观念

在《道德经》中,老子主要围绕“道”和将“道”运用在治国理政中的“德”来进行论述其思想观念。本文将选取《道德经》上篇老子论述“道”时所体现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道”“无为”、辩证法,进行解读。

(一)“道”

首先是“道”的思想。“道可道”[1]53是《道德经》的总纲。

在《道德经》中,老子将“道”看为宇宙的本体,是万物存在的基础。世间万物都依据“道”的准则来运行。“道”是不能进行强行解释和命名的。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1]75在老子看来,“道”是一种没有具体形态的存在,但是却又有着无穷无尽的作用。“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1]75,他认为“道”是天帝的祖先,源头是难以追溯的,是处于一种“恍惚”状态。而认识和把握“道”的规律,则能“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1]114,即用“道”的理念来指导现今的生活,并随着对“道”的探究,可以认识宇宙的初始。

“道本自然,法道者,亦法其自然而已。”[2]陈鼓应的《老子注译及评介》中提道“‘道的本性就是自然”[1]168。河上公《道德真经注》中也将“道法自然”注释为“‘道性自然,无所法也”[1]168,即“道”的法则是自然而然,他对万物演化发展的规律是自然的。“无所法”则指“道”是处于最高地位的。从上述学者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将“道法自然”看作是一种对“道”性质的描述与定义。

由此可知,“道”是全书的核心,是道家思想中万物的本源,它的性质是自然的。全书基于“道”来论述老子的思想。

(二)“无为”、顺应自然

“无为”是《道德经》中一个重要的思想观点,体现在修身、治国、驾驭臣民和遵从自然法则等多个方面。这种“无为”的思想是与老子的辩证法思想相联系的。“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1]64老子认为,圣人应该用无为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实施教化时也应采取无言的方式,而不是去干预。他先通过论述事物的两方面是对立统一的,可以相互转化,从而得出要实行“无为”的原因——事物的好坏两方面是相互转化的,所以不去拥有也无所谓失去。

他的这种“无为”反映在政治上则是减少政令,让人们休养生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1]78圣人不必有仁爱,对待百姓应该让他们自作自息,繁多的政令让人们困惑,因此不如保持虚静的状态。而汉初为了平复战乱给国家和百姓带来的创伤,统治者采用“黄老之学”的无为而治的理念,休养生息,并达到了“文景之治”的盛况。

刘笑敢的《老子古今》中在论述“我‘自然”时将自然表述为自己就是如此,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3]在自我修养上,老子倡导“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1]124。就是让心灵达到一种空虚宁静的状态,从而规避外界带来的诱惑使心灵不安。同时,他认为万物的本根是清静,而清静归于生命,“静曰复命。复命曰常。”[1]124因而,人们要顺应自然,违背自然规律办事只会导致灾难。只有遵从自然规律的人才能做到公正并不会遇到危险。在《道德经》中,他反复强调遵守自然规律和“道”的重要性,而实现方法则是通过“无为”的方式。

(三)辩证法

在《道德经》中,老子认为事物都是对立统一和相互依存的,这种思想在《道德经》中也有很多方面的体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1]64通过美丑、善恶的比较,他告诉人们对立的事物是可以相互转化、相互依存、相互显现的,不能单方面存在。

而在第十一章中,老子以车和条辐、陶土和器皿、房屋与门窗的类比,说明了“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道理,说明了“有”与“无”都有其存在的意义,缺一不可,证实了“有”与“无”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关系。这种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观点,则是老子辩证法观念的体现。

此外,其下篇“德”的思想、“治大国若烹小鲜”“绝仁弃义”“愚民政策”和人与人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的思想在书中同样占有较大篇幅,对当时社会治理方式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作用。但由于其政治思想仅适用于“小国寡民”的政治环境,且与当下价值观有一定的矛盾之处,故不再赘述。

三、《道德经》中的价值主张的现代启示

老子在《道德经》中阐释的一些思想不仅在当时具有很大的社会价值,对于当下也有着借鉴意义。

(一)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启示

遵从自然规律是《道德经》中基于“道”和“无为”思想下论述的一个重要观念,倡导不能出于小聪明而去破坏自然攫取利益,这种行为最终将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当下所倡导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则是这种注重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体现。在违背自然规律、遭受灾难后,人们不断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中引用了《道德经》中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说明了要将“自然生态同人类文明联系起来”“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道理[4]。“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也是《道德经》中倡导保护自然、遵循自然规律的写照。

(三)和平发展方面的启示

《道德经》中强调反战的思想。第三十章有言:“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師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1]188因为兵力强大来欺压别人是违反道的,穷兵黩武必然会遭受报应。

老子的反战思想对于当下的国家发展和国际形势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正如我国当下采取和平崛起的方式,而非搞军备竞赛。

(四)自我修养方面的启示

自我思想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保持自我的本性、减少私欲、知足常乐。老子认为,人们不应拥有过多的欲望,而是要让自己保持安宁和清静的状态,不去居功。

在当前社会环境下,人们普遍处于一种焦虑的状态,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利己主义和拜金主义者的出现。老子的思想则能让我们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保持本心,保持内心的宁静。可以让人们认识到幸福并非是用物质水平来衡量的,其衡量标准应是自我内心的满足。

四、结语

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借用德国哲学家尼采说:“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垂手可得。”[5]

《道德经》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之作,也是研究中国哲学不可越过的经典之作,同时,它更是人类文明的宝藏。其中蕴含的思想,如顺应规律、清静无为、辩证的思维方式,不仅对道家思想的发展起到了影响作用,其思想也熔铸在中华民族的思想精神中,深深地影响了后世的处事方式和精神追求。

此外,《道德经》中的一些思想理念由于时代的变化有悖于当代的时代精神,因而对于书中的思想观念,我们也应辨证看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具有借鉴意义的价值观念,也应赋予其时代价值,在当下的时代语境下去解读、去借鉴、去实践。

参考文献:

[1]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魏源.老子本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19.

[3]刘笑敢.老子古今:五种对勘与析评引论(修订版):上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35-238.

[4]习近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J].当代党员,2019(4):4-10.

[5]陈鼓应.老庄新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42.

作者简介:魏质方,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专业。

猜你喜欢

无为而治道德经道家
不贪为赢
为什么要跟《道德经》学领导力?
华子龙先生告诉你:被誉为『万经之王』的《道德经》讲的是什么?
西方人最推崇《道德经》
漫画道家思想
《庄子说》(二十五)
漫画道家思想
“无为而治”引领下的班级自主管理
论“清单式管理”:现代治理改革重要标志之一
《庄子说》(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