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大院石雕门枕石艺术特征分析
2020-08-07王静
摘 要:山西省灵石县王家大院建筑装饰艺术是集王氏家族价值观、生活追求、民间思想情感于一体的艺术形式,体现在石雕、砖雕、木雕等形式中。通过考察分析,王家大院门枕石可归类为箱子型门枕石、抱鼓型门枕石、狮子门枕石、正方体小型门枕石四种表现形式,在造型、题材、雕刻技法方面有鲜明的特征。该装饰艺术与传统手工艺紧密结合,展现了极高的民间底蕴,加深人们对民间“福”文化的认同与理解,致力于为创造更多富有现代意义的“福”文化艺术形式提供思路和灵感,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王家大院;门枕石;题材;造型;雕刻手法
王家大院是清代古民居建筑的典范,凝结着自然质朴、清新典雅的乡土气息,继承传统民居前堂后寝的典型格局。其石雕艺术题材丰富、造型多样、雕刻技艺精湛,大量运用生活素材,以象征、谐音等手法传达家族文化及美好寓意。
一、王家大院石雕门枕石考察记录
本文对王家大院的门枕石石雕展开实地考察,探究其艺术特征与价值。学术界对王家大院的相关研究颇多,大多体现在对王家大院建筑形制、生态环境、旅游开发与保护等领域。在石雕方面,有石雕壁画、石雕造型以及寓意文化方面的研究。本文从王家大院门枕石石雕艺术特征入手,集中于造型特征、题材特征、雕刻技法方面,体现王家大院“福”装饰艺术的时代性,为“福”文化形式创作带来启发和灵感。
二、王家大院石雕门枕石艺术特征分析
门枕石,又叫“门墩石”,古建筑配件之一,是大门外的基石,起到支撑门框、门轴的作用,坚固耐磨,不仅具有观赏价值,且有很强的实用意义。门枕石分为箱子型、抱鼓型、狮子型、正方体小型门枕石等类型。构图、雕刻技法、装饰纹样等各有特色,呈对称样式摆放;因造型不同运用多种雕刻技法,多以圆雕、高浮雕、浅浮雕及线刻结合运用;题材多为植物类、动物类及果实类、花草纹,装饰纹样取材于民间传统实物造型,以吉祥形象的表现手法为主,装饰精美、手法细腻,几乎每一块门枕石都蕴含故事与寓意,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子孙后代的期许。
(一)箱子型门枕石
箱子型门枕石,造型立体、构图饱满,有三段式、对称式、几何式等。图案分为上下两层,装饰多为植物类,典型的有梅兰竹菊,借植物寓意告诫子孙后代学习梅兰竹菊坚贞不屈、虚心向上的优秀品质;技法上浅浮雕手法与线刻结合,雕刻大胆,奔放有力,集观赏价值与实用性于一体,起镇宅辟邪的作用,散发着浓厚朴实的地域风格。
题材特征上,选取植物类。图1上层为石榴树结满果实的图案,象征多子多孙,果实与枝干交错布局,呈现出“福”字样式;下层为菊花图案,六枝菊花分开摆放,飘逸飞动,布局安排合理、疏密有致,寓意安居乐业。图2上层为梅花图,枝干上开满梅花,花与枝干弯曲交错;下层为草龙,纹样复杂,上下两层整合起来有喜上眉梢与驱邪避灾的寓意。在造型特征上,两图中均为典型的长方体几何造型,长宽高比例和谐,造型简单大方,图案比例上大下小,六个侧面图案各不相同,内容上层比下层丰富,一繁一简,形成对比。在雕刻技法上,两图中雕刻技法大致相同,浅浮雕与线刻结合。上下层图案外边框运用线刻手法,线条流畅,图案里面的植物装饰运用浅浮雕手法,植物结构不同导致刀工运用不同。
(二)抱鼓型门枕石
抱鼓型门枕石是以鼓为造型,托于石座上,造型稍微复杂,装饰精致。寓意打鼓镇宅,和现代放鞭炮是一个道理,用巨大的声响来保佑房子稳固不塌。构图分上中下三层,上层最为精美,中间次之,下层为简约的线条装饰。样式多样,有方型鼓、圆鼓类等。与箱子型枕石相比,题材和造型多样,雕刻技法运用多样,富有变化,更有研究价值。
图3为方型抱鼓门枕石,造型方整,构图分三层。第一层是方型鼓,鼓上刻一小仁兽,内侧图案浮雕刻着“寿”字,周围有鼓钉作为装饰;二层的小型底座,刻着回纹,寓意福寿不断;三层是须弥底座,装饰简洁。
图4为抱鼓型门枕石,圆鼓造型,同样构图三层。第一层为圆形鼓,鼓上卧一小狮子,内侧为花雕,造型繁杂,花瓣肆意绽放,图案立体精巧,花雕四周有一圈圆环鼓钉;第二层的底座上铺着锦缎,顺着底座绵延铺下,锦缎四角下放着南瓜,象征前程似锦、多子多福;第三层与方形抱鼓门枕石底座一样,回纹装饰,造型简洁大方。
图5是人物型门枕石,又叫“招财进宝”门枕石。这类门枕石非常少见,它是东西文化交流的象征,题材源于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打开了丝绸之路的大门。门枕石上有一狮子及训狮汉人,狮子驮着锦缎与法螺,须弥底座有四位小人,都为西域劳动人民的形象,展现王家家大业大的商业文化底蕴。造型特征对比上,图中三种形式的门枕石造型各异、各有特色,均有须弥底座,但底座内容不同。
雕刻技法上,图3圆雕、浮雕、线刻相结合,圆雕的方型鼓、浮雕的“寿”字图案及鼓钉、线刻的回纹装饰,寓意福气不断头;图4中圆雕、浮雕、沉雕结合并用,花瓣是高浮雕手法,立体感极强,形态肆意,圆雕的南瓜铺在锦缎下,暗示了主人对子孙的期盼。图5与图4雕刻手法运用几乎相同,圆雕、浮雕、线刻相结合,技法娴熟、刀工流畅,富有生活趣味。
抱鼓型门枕石是所有门枕石形式中最有趣味的门枕石类型,造型复杂多变,构图通常分上中下三层,每一层都各不相同,独具特色;雕刻技法洗练娴熟,多用花草纹、回纹作纹样装饰,富有艺术特征。
(三)狮子型门枕石
狮子在中国被称为百兽之王,此类门枕石在王家大院比比皆是。造型为石狮子,狮子体积有大有小,运用圆雕线刻的手法,构思精巧、裝饰华丽、精美别致。在传统文化中狮子被认为是权利威望的象征,不仅有镇宅辟邪之用,也体现出王氏大家族的威望地位与追求。
图6、图7中是典型的狮子型门枕石样式,雌雄两只大狮子分别位于大门两侧,狮子面阔狰狞,体型硕大有力,结实强健。雄狮在左,雌狮在右,雄狮右爪下踩着绣球,象征权力与官位,雌狮左爪下雕刻着小狮子,有护子之意。造型上为圆雕蹲狮,下部是须弥底座,底座四周有花草装饰纹样。王家大院的狮子型门枕石造型体现了实用性、复合性、寓意性与程式化的特点,反映出地域特色。雕刻技法特征呈现出北方雕刻技法风格,技艺洗练、刻风粗犷、淳朴大气。
(四)正方体小型门枕石
此类型门枕石比较多见,一般位于门口下方的左右两侧,分上下两层,都为圆雕手法,呈对称样式。雕刻内容为植物、动物、果实类,造型精巧可爱,充满趣味性,取这些题材实物的象征含义,表达了王家主人对吉祥美好事物的寄托之情。
图8、图9、图10中门枕石题材上采用果实类与动物类为主,依次是石榴、老鼠与葡萄、南瓜。取自不同寓意,石榴、南瓜、葡萄代表了多子多福,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也体现出淳朴的民风民俗。
图8中的门枕石造型上圆雕石榴造型饱满,石榴上萼洼与叶脉刻画精细,两颗石榴紧紧依靠,萼洼方向相反,疏密相间、富有趣味。图9中的老鼠与葡萄门枕石,老鼠嘴刁葡萄叶脉,造型憨态可掬,葡萄造型颗颗饱满,鼠为子神,与多子的葡萄融合在一起,更加传达出王家对多子多孙的期盼。图10是南瓜门枕石,大小南瓜分开塑造,错落摆放,构图上形成对比:大南瓜雕刻比小南瓜更加细致,包括南瓜上的纹理与叶子上脉络部分,而小南瓜只是概括几根线条雕刻,一细一简。
从雕刻技法整体来看,图8到图10实物造型为圆雕浮雕相结合的手法,圆雕手法更为明显,雕刻将直线曲线相融合,造型各不相同也带来雕刻技法的小小差异。图8中石榴上萼洼与叶脉运用了线刻技法,细腻有力;图10大小南瓜上的纹理与叶子上的脉络同样运用线刻技法,轻松流畅,线条雕刻一多一少,形成对比,展现石匠精湛的技艺。
正方体小型门枕石与狮子型门枕石相比,对比鲜明突出。小型门枕石分上下两层,上层题材为动物与果实相结合,造型以果实为主,圆雕技法大而实,动物形象为辅,生动有趣;下层是方形底座,大多年代久远已看不清上面的装饰。小型门枕石虽造型简单,但寓意丰富,富有生活气息。
三、王家大院石雕门枕石艺术特征总结
王家大院石雕门枕石题材主要有植物类、动物类、果实类、人物类。植物类题材居多,有竹松、菊花、梅花、葡萄藤蔓;动物类主要有老鼠、狮子、蝙蝠为题材,从动物的形态塑造到神态雕刻,每个小动物形态雕刻栩栩如生,并伴有故事情景;果实类形象小巧精致,多以圆雕手法塑造;人物类以人物为主体,将神话故事与生活情境融入一体,表达丰富的寓意。
王家大院门枕石造型多样,有箱子型门枕石、抱鼓型门枕石、狮子型门枕石、正方体小型门枕石。箱子型门枕石造型简单大方,分上中下三个部分组成;抱鼓型门枕石是王家大院最常见的,基本形是鼓的形状,并在鼓的类型上有所区别,如有方形鼓、圆鼓等,装饰效果强;狮子型门枕石造型是狮子与须弥底座相结合;正方体小型门枕石,寓意取材与人的生活题材息息相关,传达美好愿望。
雕刻技法多樣,主要运用圆雕、浮雕、线雕三种。在王家大院门枕石雕刻技法中圆雕运用是最多的,尤其是抱鼓型门枕石与正方体小型门枕石中,各个动物果实的造型都运用了圆雕技法,简洁明了,形象生动有趣。浮雕是在石料表面雕刻出富有立体感的图案,分为浅浮雕和高浮雕,区别在于图案凸起高或浅显。浅浮雕相比高浮雕来说,内容更加复杂华美,雕刻技法多样,更加引人入胜。线雕又叫“沉雕”,以线为造型,运用重叠、平行、交叉等排列方式,加上线雕深浅程度的不同,结合使用,创造出各种各样的雕刻手法具有装饰感。
谚语说:“王家的石头会唱歌”。说的就是王家大院的石雕装饰艺术。本文通过对王家大院门枕石石雕的考察分析,从题材、造型和雕刻技法三个方面总结其艺术特色与表现形式,传递出王家大院石雕装饰艺术的深厚寓意,为创造更多富有现代意义的“福”文化艺术形式提供思路和灵感,集教化美化功能于一体,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以及对“福”文化的传承。
参考文献:
[1]张淮水.民间石狮[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2]张道一.吉祥文化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3]殷伟.中国传统的福文化[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
[4]曾君怡.地域文化特色研究[D]广州:广东工业大学,2014.
[5]赵洁.王家大院龙凤装饰纹样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5.
[6]侯文静.山西晋中地区大院建筑雕塑艺术特征[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2.
[7]王亚茹.山西门墩石刻造型特色研究——以王家大院门墩石为例[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5.
[8]王丰.从传统文化看王家大院[D].太原:山西大学,2005.
[9]段发华,王聪华,宋维亮.谐音吉祥图案的表现形式及其文化内涵[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3):252-253.
[10]李庚香,刘承.“福”说——中华传统福文化及其新时代价值[J].河南社科学,2018(10):1-8.
作者简介:王静,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教育与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