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摄影图像的表现与观看
2020-08-07曹浪
摘 要:摄影术发展以来,承载照片的媒介一直在不断变化之中,摄影师的摄影语言和表达方式也在不断发展和进步。无论媒介的形式如何演变、摄影师表达的情感与思想如何发展,照片通过传播形成了可被解读的图像。摄影师的表达和观者对图像的观看与解读,共同完成了照片文本属性的建立。
关键词:图像;摄影表现;观看;媒介
摄影技术从来没有像在当今世界一样,能够如此轻易获得,照相机指向了人类生活与世界的各个角落,每增加一幅照片,人类就获得了一个世界的节点。摄影师制作一张图片来记录、发现、解释世界,观众观看一幅图片,从图像中获取信息,并与其他图片横向对比,然后通过对某些复杂观感,从不同的角度对图像进行阐释与解读。图像文本作为一种创作语言所具有的深度和意义不亚于任何其他艺术形式。如何对照片观看与解读,构成图像文本产生与传播的全部意义。
一、摄影图像的物质性与视觉性
早在16世纪,摄影术还未被正式宣布发明之时,好奇又充满创造力的人们就已经开始利用小孔成像原理,在暗室房间的墙壁上投射自然景观。这种通常设立在公园或街道等公共场所的暗室,给好奇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可前去观看、消遣的场地。到了17世纪,一些对技术改革充满热情的画家开始利用一种小暗盒来辅助绘画,这种小暗盒便于携带、带有镜头,是早期照相机的雏形。但是透过镜头的影像仍无法被保存下来,这种机械形成的影像仍旧是一次性的。直到19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感光材料的发明使得影像能够永久固定于金属板或者玻璃板上,便于携带这一进步才让摄影流行于欧洲大陆。从暗室的墙壁到笨重的金属板、从轻便的胶片到体积微小的数码感光元件,感光材料的不断更新升级,推动了摄影作为一门技术的发展。时至今日,数码相机和智能手机,让人们获取照片的过程大为缩短,全世界每年有数千亿的照片产生又被删除,摄影的题材更加丰富多样,同时作为图像的照片也越来越泛滥。
摄影和绘画一样,都是对客观对象观察、表现的对象的物质呈现。摄影师的创作动机,是出现在摄影师面前的客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对摄影师的心理投射。摄影师最先感受到的是被摄对象的轮廓、形状、颜色、质感等外部特征,客观对象的“美”或“丑”,是摄影师选择拍进取景器的被摄物体范围的关键。但是在摄影术诞生的最初几年里,摄影主要在绘画的阴影下依靠模仿和依附绘画的功能生存。技术水平的进步给了摄影更多创作的空间与可能性,影像可以更快地产生。相纸作为一种实体,可以更久地保存,摄影实践的行为也逐渐丰富起来,摄影的各种美学思想和实践也有了不同的发展,从而逐渐开辟了新的属于摄影的语言体系。这种摄影语言体系,不仅成了摄影作品的客观评判标准,也往往被艺术研究者视为一种图像学的研究方法。
二、摄影创作由客观记录到主观表达的转变
摄影作为一种记录的媒介,自从被发明以来,仿佛就面临了一种两难困境。从模仿绘画到自我表达、从纯粹记录到构建图像、從技术操纵到工具使用、从胶片到数字、从职业到业余……这些特性相互排斥,相互交织,相互对抗,共同形成了摄影的混合性特点。在不同的摄影领域,存在着完全独立的影像观念。
在摄影史不到二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些颇有代表性的摄影风格与流派,如画意摄影、F64摄影小组、摄影分离派、绝对性瞬间的抓拍美学、以马格南图片社为代表的纪实摄影、德国的新客观主义、日本的新兴摄影等,也由此产生了诸多关于摄影美学的艺术理论。随着这些理论的形成,照片逐渐脱离了相纸这种物理的实体,作为一种图像文本,被观看与解读。一些有追求的摄影师也开始追寻摄影的本质以及影像离开文字后所表达的典型意义。
摄影在不同的领域也有不同的存在价值。在艺术领域,摄影是艺术家自我表达的图像化体现;在新闻领域,摄影又因图像的无限传播性而产生了很多社会意义。有的摄影师终其一生追求作品的意义,他们把摄影看作一种武器、一个发声工具,要通过摄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有的摄影师则追求“有意思”,这并不单单指一张照片有趣味,也更代表一种摄影创作者个人观感对外界的回应。在创作理念和摄影语言的共同作用下,“有意思”也许是一种更纯粹和更抽象的基本美学概念。摄影的定义有很多,但创作者不能也没办法只选择其中单一的一个。有时一件作品同时具备意义和“有意思”两种特征,那它也许就是一张好的照片。也许一张照片既没有意义也没有“有意思”,但它就是能够代表摄影师当下的心境。
摄影师爱德华·斯泰肯的一句话或许是对这种矛盾的最佳注解:“当我开始对摄影感兴趣的时候,我认为摄影的全部,就是把它当作一件艺术品。今天我已经完全不这么看了,摄影的目标就是把人的故事讲给人听,以及把每个人的故事讲给自己听。”像所有艺术的创作过程一样,人与客体的感知与交流,被摄影独特的创作方式凝固成图像。这里面最重要的,是回到每一个具体的人,回到人对世界、对宇宙,以及人对人自身的理解上。
美国导演维姆·文德斯在谈到自己的创作时说过,如果不是自己一个人,我不会去拍照。拍照时,我要抛弃我自己,将全身心融入当时与当地,如果有旁人,我就找不到这种感觉。风景和人一样,它们也想要在好的光线下被拍摄;它们展示自己,有的时候是在非常开阔的光线下,此时它们自己也很放松;有的时候你能够感到它们也会紧张,仿佛在说:“咳,我今天看起来很不好,为什么你要在这么糟糕的情况下拍我?”这听起来有点神经质,但这段话正是文德斯在拍照时状态的最佳写照,在身处每个场景的时候,摄影师都在试图去感受此地正在发生和曾经发生的故事,并且使用自己能够把握的方法,把这种抽象的感觉转换成摄影语言。
这个反省的过程是漫长的又是必要的,它反映了摄影师在拍摄照片的时候,开始思考和练习究竟应该怎样以摄影师的角度去观察世界。摄影不仅仅只是一个记录的过程,它反映了摄影师的想法、观点,表达摄影师的独特感受。所以仅仅细致入微的观察是不够的,在观察的过程中,还应该去分析自身所处的环境、梳理内心感受,把这种抽象的思维转化成具象的画面。这种思考的过程不仅存在于拍摄之前,也在拍摄的过程中,甚至存在于拍摄完成之后,对照片的后期处理、打印与展示中。
三、摄影观看与解读
罗兰·巴特在《明室》中对一张照片的描述记录了观者在观看时内在对客观的反射:“这张照片有一个穷苦的小男孩,手里捧着一只刚出生的小狗,还把脸颊贴在了小狗身上,他正在用一双悲伤、猜忌和惊恐的眼睛望着镜头:那副思绪万千的深情是多么值得怜悯、多么让人心碎啊!事实上,他什么也没看;他在内敛自己的爱和恐惧:这个,就是眼神。”罗兰·巴特对照片的敏锐观察与精准的感受力,既是个人经验的积累,也是一种对观看体验与审美经验的表述。这不得不让人们思考,在看一张照片、一幅图像的时候,观众究竟看到了什么。不同领域的摄影图像,呈现在照片里的被摄对象或许相同,但摄影师表达的主题可能完全不同。同一个模特由时尚摄影师和纪实摄影师拍出来,呈现的可能是完全截然不同的情绪与视角。而不同的观者,观看相同的照片,得到的观感也可能是完全相反的。在我们的感性世界中,呈现在照片上的实际图像,可能没有单纯的记录一说,更多的还是观者内心情感与认知对这个图像的不同投射。正如苏珊·桑塔格在《论摄影》中指出,影像技术的发展和壮大带来了全新的观看方式,如今我们在观看艺术作品的时候,眼光不同于前人的方式。这种观看不仅是图像上内容的多少,而是从观看的标准更新人们的认知方式。人们通过摄影式的观看获得观看的价值和意义。从符号学的角度看,图像或者局部的图像形成了符号,而符號的本质就是要通过被表现物去唤起表现物的观念,例如通过强调、重复、替换,去阐发图像的表现功能。在分析图像时也就理解了它的表意价值。观看摄影作品,就是观者联结自身以往的图像认知符号和眼前的图像符号的认知过程。这个过程受政治、经济、社会、个人经验等一系列的影响,最终影响观者的心理体验与判断。
四、结语
回看整个摄影史,摄影的功能性一直在不断发展与演变,从客观再现的真实记录到主观选择的自我表达,每个摄影师的记录方式、拍照主题、创作动机都截然不同。这个变化使摄影有了其自身独特的语言与结构,摄影进入艺术领域之后,观者对图片的解读也有了更多的方向与可能性。而观看方式的改变,也最终改变了图像对整个人类社会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顾铮.世界摄影史[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5.
[2]孙小川.当代摄影六十人[M]. 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6.
[3]米歇尔.图像学:形象,文本,意识形态[M]. 陈永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4]桑塔格.论摄影[M]. 黄灿然,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5]伯格.观看之道[M]. 戴行钺,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 曹浪,鲁迅美术学院摄影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摄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