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美术视阈下的地域形象研究
2020-08-07石岩
摘 要:豫南古人居环境设计在“天人合一”的哲理指导下,主要受到中原文化、楚文化和徽文化的影响,从选址布局到环境设计、从室内陈设到营造技术等方面,均充满了朴素的生态精神和人文理念。即崇尚自然、引入自然的生態精神,把自然看作是人化的自然,又将中原美术等人文要素融入居住环境之中,真正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合二为一。
关键词:人居环境;自然;中原;豫南地区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中原美术视阈下的河南区域形象研究”(2018GGJS013);河南省教育厅2019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中原美术视域下的地域形象研究”(2019-ZZJH-598);2017年度郑州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中原美术视阈下的南阳地域风情研究”(2017ZDGGJS034)研究成果。
自古以来,中国的人居环境充分展现了“天下为庐”的人文理念,诠释了人居环境要从根本上回归自然。人居环境不仅需要人工美,更需要天然美。人居环境的形成是社会生产力以及生存方式不断变化的产物。在这一演进过程中,人类从被动依赖自然逐步向利用自然的方向迈进,最终上升为主动地改造自然。人居环境设计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交相辉映。自然之美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相反,它还影响着人们,并以此为基础去提高生活境界和意识情趣。中国自古以来就使用“移情”这种手法,通过客体传达主体的情感,通过具体物象传递抽象情感。
早在原始社会时期,采集和渔猎等简单的劳动方式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手段。当时,人们为了不断获得天然食物,只能“逐水草而居”,过着既不集中也不固定的流动生活。为了迁徙的方便,人类便栖身于天然的洞穴或树上的窠巢,这些极其简陋的临时居住场所便呈现了原始先民最为早期的居住生活环境。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产生了农耕、饲养等相对固定的获取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伴随着这种固定的生产方式,出现了农民、牧人、猎人、渔夫等相对专业的劳动群体。诸如此类的劳动分工的出现,便向人类提出了新的居住要求。就在这种固定居住的社会大背景下,人居环境便应运而生了。
“人居环境”的概念最早是由希腊学者道萨迪亚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提出的。这一概念有别于传统的建筑学,它所考虑的居住环境更为宏观,小到乡村的一屋一瓦,大到城市的一桥一路,是整个人类赖以生存的聚居环境。人类居住环境是人类集聚或居住不可或缺的生存环境,重点探讨的是建筑、城市、园林等人造主体与光线、空间、水流等自然客体的关系。人居环境科学是融合人类居住和环境科学这两大领域发展起来的新学科。它是一门涉及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园林等多视角的综合学科,融汇了自然脉络与人文精神。
豫南地处鄂豫皖交界处,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受到中原文化、楚文化和徽文化的影响,自古以来其人居环境设计受“天人合一”的哲理影响。从选址布局到环境设计、从室内陈设到营造技术等方面,均充满了朴素的生态精神和人文理念,即崇尚自然,引入自然的生态精神,把自然看作人化的自然;又将中原美术等人文要素融入居住环境,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合二为一。
一、文明之源、城市之根
人居环境设计融合了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内涵:一方面满足了人们生活起居、挡风遮雨的物质需求;另一方面还满足了人们道德伦理、意境审美的精神需求。人居环境设计凝聚了一个时代的人类文明,凸显了一个时代的文化水平和艺术风貌。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唐代诗圣杜甫流传至今的经典名句。“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在这块大地上”,这是古典浪漫派诗歌的先驱、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经典名句。两位诗人相隔了十个世纪,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用自己独特的语言描绘了人类居住文明的进步。这时的居住环境已不仅是建筑实体,而是承载了人类文化与艺术的发展,凝聚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双重作用的综合载体。例如,坐落于南阳社旗县的赊店古镇,早在清朝时期便与朱仙镇、回郭镇、荆紫关镇并称为河南省的“四大名镇”,是一座依水而建、依商而兴、依信义而繁荣的古文化载体。
二、山水自然、天人合一
山水的珍贵在于“天然去雕饰”,天然的珍贵在于它保留了自然的风貌,而自然风貌的珍贵在于它凝结了一个时代文明的印记。正如著名哲学家李泽厚先生所说:“美的本质是人的实践活动和客观自然规律的统一。”例如,坐落于信阳新县周河乡西河村的西河大湾,被誉为河南最美的传统古村落。该村落始建于元末明初,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背靠青山、面朝绿水、山水环抱,可谓风水宝地、人文汇聚。
美不单单是物的反射,也不单单是心的呈现,而是心与物的交相呼应。这种呼应不是物的刺激下心的感受;而是内心借助外物所表现出来的审美情趣。在美之体验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视觉感知形象,这是所谓的“看见”;经过这种形象又传递出一种独特的情趣,即“创造”。情趣源于创造,这是客体的意象化;欣赏源于情趣,这是主体的情趣化。正如陶潜在诗句中所描述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首先在大自然中领略到这种自然情趣,内心世界与观看世界相遇相生、相契相合,主体与客体的交合形成了这种意境之美。
人居环境设计充分利用自然形态和人造形态作为框架,进行融汇自然的创造性再设计,利用各种形式美法则构成阴阳、干湿、闭敞等不同生态环境设计,种植多种多样的植物,实现人与自然的多样化设计。通过空间结构的划分,满足人们对于对安全、舒适、公共、私密等多方面的需求。在构造过程中,既体现天然意境、道法自然;又展露人文底蕴、诗情画意。居住其中的人们既享受了时代文明的进步,又留恋于自然山水的意蕴,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展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传统文化内涵。
三、回归创新、继承发扬
早在20世纪50年代,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就用古、新、中、西四个字来评价人居环境设计的优劣。只有传统与现代相互融合、互为促进的人居设计才是上乘之作。例如,坐落于南阳瓦店镇的“南阳第一民宅”,是一座典型的清代四合天井院,修建于清光绪甲午年间,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房屋整体布局合理、冬暖夏凉,融合了天井与庭院的古法构造,视为自然与人文的佳作。
作为传统人居设计的“天井”,穿越了历史的长河,被人们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天井的通用價值是通风和采光,而在风水学上则是聚气揽财的必要构造。古徽州民居中将其命名为“四水归堂”,意为“肥水不流外人田”。当年只有财力雄厚的商人才能建造富丽精美的宅邸,而这些商人为了集聚实力、广纳财源,便修建了这种寓意深刻的天井结构,并被人们沿用至今。在现代人居设计中,天井除了通风、采光、聚财的传统意义之外,更多的是为家人和邻里提供观景和交流的有效空间。和家人围坐,与邻里攀谈,人与自然的交会融入其中,传统与现代的意念相互碰撞,让血脉亲情定格在这天人合一的境界之中。
人居环境设计是人居与环境的空间艺术,正如老子所说:“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居室的可用之处便是其中的空间,“无”亦为道,即指生命的节奏。又如清代文学家沈复所说:“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不仅在周回曲折四字也。”通过大小、曲直、虚实、深浅、藏露等构造手法,将大自然之美与人的居住环境融为一体,进而实现艺术之最高境界。
古往今来,人们对于居住环境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铸就了多元化、多方位的人居样式。豫南地区作为重要的代表分支,充分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一方面由于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的独特性;另一方面深受南北区位、历史文化的融合性,既体现了北方民居的疏朗,又展示了南方民居的秀丽。豫南人居环境设计作为中原区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创造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起居,更营造了人文自然的意境之美。正如清代画家方士庶所说:“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艺术家用心灵感受自然万物,用物象传递审美体验。人居环境设计正是主观情感与客观景象的交融互利,从而成就现实生活的最高意境。
参考文献:
[1]赵岩峰. 园林美术[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王其钧.城市景观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3]张倩,张焱焱.探析豫南民居特点与后续发展保护[J].大众文艺,2019(7):79.
[4]焦盼盼.河南民居建筑的现状研究[J]. 居舍,2017(24):6+81.
[5]沙霖,高长征.乡村振兴背景下豫南民居景观因子研究[J].中外建筑,2019(11):72-75.
作者简介:石岩,硕士,郑州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