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导下的阅读教学实践

2020-08-07杨琴

新课程·上旬 2020年3期
关键词:英语学习活动观困惑

杨琴

摘 要:面对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困惑,新课标中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提出为教师教学指引了方向。以一节高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设计为例,阐释了如何在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指引下设计和实施阅读教学,实现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困惑;英语学习活动观;语篇阅读教学

一、困惑与方向

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省英语新高考改革实施后,新增的两个写作题型概要写作和读后续写都要求在语篇阅读的基础上完成,这也就更加凸显了语篇阅读的重要性。尽管师生都已知道这两种写作方式的基本套路,但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总不令人满意。学生的习作不是缺失要点就是逻辑思维不清楚。老师在课堂上分析后,他们似乎颇为接受,但轮到自己动笔时仍觉得困难重重。归根结底,就是文本解读没有到位,语篇把控能力弱。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感觉很困惑,不知道怎样的阅读教学方式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升文本解读能力和对语篇总体的把控能力。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教育部,2018;以下简称《课标》)中提出了许多新的理念,如学科核心素养,课程六要素等。其中,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提出尤为关键。活动观是指学生在主题意义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使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运用。这一过程既是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整合发展的过程,也是文化意识不断增强、思维品质不断提升、学习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简言之,就是活动观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时,深入挖掘文本,不能只停留在信息的学习理解层面,而应该在理解的层面上进行应用实践,然后迁移创新。具体来说,我们不能只让学生知道作者写了什么,还要让学生知道作者为什么写,怎样写的,你认为作者写得怎么样,然后进行文本迁移与运用(张献臣,2019)。

英语教师作为课程的执行者,应该在阅读教学中充分体现和落实这些理念。但在实际操作中不少教师针对阅读内容所提出的问题或设计的活动思维层次偏低,多为理解和记忆层面的问题,缺乏高阶思维活动(张献臣,2019)。从而导致学生语篇阅读后,脑海里只留下了一些词汇、语法以及内容方面的知识。这也就是为什么教师让学生练习了那么多的概要写作和读后续写,考试时他们依然有很焦虑的问题。而这一点也是传统阅读教学的问题所在。

二、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阅读教学设计与实施

《课标》提出的英语学习活动观要求教师将课程六要素融合在整合文本的过程中,围绕主题语境,依托不同语篇类型设计出不同层次的活动,即从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三个方面设计出一系列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的英语学习活动。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活动观的引领下,英语教师需要重新审视课堂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重组教学内容的诸要素,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主动地为学生设计结构化、情景化、过程化的活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解读)》,2018;以下简称《课标(解读)》)。下面笔者以人教版选修六第三单元的文本Advice From Grandad为例,尝试在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指导下设计并实施阅读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一)学习理解类活动

1.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语境,激活学生已有知识储备

(1)导入:课堂开始,笔者向学生展示了几张青少年正在抽烟的图片,并问学生一些简单的问题:Who are they?What are they doing?Have you ever smoked?Have you ever seen your classmates smoking?在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进行Brainstorm: Why do some adolescents start smoking?用一些图片帮助他们进行头脑风暴。(2)Group work:Do you know the ban on smoking?Why did the government ban smoking?In what way is smoking harmful?Do you think smoking should be banned?讓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初步意识到吸烟是有害的。

设计理念:在这些活动中,笔者很自然地让学生在语境中学习了新单词:adolescent,stress,ban,cigarette等。学习词汇不只是记忆词的音、形、义,更重要的是在语篇中,通过听、说、读、看、写等语言活动,理解和表达与各种主题相关的信息或观点(教育部,2018)。而且笔者通过这几个问题可以有效地了解学生对于吸烟的态度,对吸烟的危害的知识储备,并成功激发了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为后续的文本处理做好了铺垫。

2.概括、梳理、整合信息

(1)读前活动:带领学生阅读标题并通过问题让学生预测课文内容:If you were the grandad, what would you write in the letter?

(2)略读。让学生迅速阅读文本每一段的首尾句,概括出每段的中心意思,并检测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你的猜测遗漏了哪些内容,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重点关注自己遗漏的部分,并思考这部分是否可以省略。

(3)详读。在详细阅读文本这个环节,笔者主要采用提问方式逐段处理语篇,通过一系列启发式问题,培养学生从宏观和微观上分析语篇的能力。

第一段讲爷爷现在的生活状态。笔者让学生找到几个形容词来形容爷爷现在过着的生活(active,healthy,等)。然后让学生思考Why did grandad talk about his recent life?与下一段是否有关联?于是学生就会注意到第二段的开头句:This brings me to the real reason for my letter. 尤其是this这个词,让学生关注到第一段和第二段的连接方式。

第二段是关于James的问题,也是爷爷写信的原因。爷爷通过对孙子James的抽烟问题表示理解并通过自己也曾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抽过烟来拉近和孙子间的距离。此段笔者设计了以下问题:①Whats James problem?②Whats grandads attitude to the problem?(—understanding)从文章中Believe me, I know how easy it is to begin and how tough it is to stop这句可以得出结论;③Why?这个是接着上一个问题的,爷爷为什么对这个问题表示理解。(—because during adolescence I also smoked and became addicted to cigarettes)

在这个语篇段落中,笔者通过几个问题让学生明白句子与句子之间并不是毫无逻辑地组合在一起的,而是根据一定的语义或其他目的组合在一起的,这也就是“小句关系”(胡曙中,2012)。浙江省高考题中的七选五的难点就是通过“小句关系”来确定选项的,而学生往往在这道题上比较容易失分。而学生的这种辨别分析“小句关系”的能力不是一下子就能提高的,这需要教师在语篇阅读教学中不断引导和训练。

第三段主要讲了三种上瘾的方式,内容非常明确,学生也能一目了然,笔者在简单的梳理后引导学生关注本段的最后两句话,I was addicted in all three ways, so it was very difficult to quit. But I did finally manage. 让学生思考爷爷为什么要写自己烟瘾非常重这段事实和“What made grandad give up smoking?”学生很快就会想到吸烟的害处自然过渡到下一个段落。笔者设计这一活动的时候,考虑到应该通过层层递进的语言、思维、文化相融合的活动,引导学生加深对主题意义的理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情感态度。

第四段爷爷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James吸烟如何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而决定放弃抽烟。在这一段中爷爷通过几个I didnt know,I didnt know, I certainly didnt know句子和周围的人对自己抽烟的反应让James体会吸烟的危害。笔者在授课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并总结吸烟的具体危害,让学生深刻意识到戒烟的必要性,适时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在这一活动设计中,笔者主要让学生体会语言及句式的使用以及所带来的效果,让学生思考:“Is it ok if granddad directly told James the harmful effects? Which way is better?Why?”如果换成直接陈述吸烟的危害好不好?哪种表达的效果更好?为什么?让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提高自己的鉴别和评判能力。

最后一段爷爷提出了自己的希望,并附上了戒烟的方法来帮助孙子戒烟。James了解了危害后戒烟,水到渠成。教师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爷爷的persuasive skills,并为后面的应用、创新层面的活动积累知识。

(4)回顾主旨。回归到文章的主旨和每一段的大意,让学生再次从宏观上把握语篇,增强语篇的概念。并对爷爷的劝说技巧进行整合:①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拉近与对方的关系,让对方更容易接受自己的劝说;②要了解写信的对象并找到对方的问题所在;③结尾时要礼貌友善,不宜用命令的口气等。

设计理念:在整个梳理语篇内容的过程中,笔者让学生在获取、概括和整合知识内容的同时,培养语篇意识和思维品质,为后面的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活动积累必要的知识和能力。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有关语篇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形成语篇意识,把握语篇结构特征,从而提高理解语篇语义的能力。在这个文本处理的过程中,筆者只是一个引路人,在关键的地方进行点拨,用问题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和探索。

(二)实践与内化所获得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

1.学生分析并讨论劝说类文章的写作手法,行文逻辑和常用句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小组活动: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letter?Which part impresses you most?why?Do you think it still needs any improvements?If yes, why?Do you think James will be persuaded?这些问题属于开放性题目,并无统一答案,只要言之有理都是可取的。笔者认为这个过程也就是学生价值取向的体现,学习策略的运用,思维品质提升的过程。

2.在具体的情景中实践与内化所获得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

小组活动:运用课文中所学的内容,根据以下情形编造对话,从两种情景中选出一种即可。

情景一:你父亲身体状况不好,所以决定戒烟了。但你今天课后回家发现他又在抽烟。编造一段你帮你父亲想办法坚持戒烟的对话。(每个角色不少于三句)

情景二:看了爷爷的信后,James决定戒烟了,但他的朋友Jack却邀请他一起抽烟。编造一段James与Jack之间的对话。(每个角色不少于三句)

Dialogue 1:(学生习作,略有修改)

Son:“Dad, you are smoking again. I remember you promised not to smoke yesterday.

Dad:“Err, dear son, dont tell your mother. This is the last one. The last one ,I promise.”

Son:“Dad, you are a little addicted to it. I know it is tough for you to quit. You may as well throw away your last packet of cigarettes and take a nicotine chewing gum with you, which may be helpful if you really want to smoke.”

Dad :“Oh ,you are really helpful. Thanks, son. I felt a little upset and restless just now, so ...”

Son:“Dad, I see. Next time you feel nervous, stressed or bad-tempered, you can try some deep breathing. Doing some relaxation exercises also helps.”

Dad :“Son, how do you know much about it?”

Son:“Dad,Ive just learned about this in English class.”

Dad :“In English class?Its a really practical class. If only I had learned about this class earlier...”

Dialogue 2:(学生习作,略做修改)

Jack:“Hi,James. Come on! smoke together.”

James :“Oh ,no ,thanks, Jack.”

Jack:“Why?I saw you smoking a few days ago.”

James:“Yeah, I did some days ago. But now I dont.”

Jack:“Why not?Its so cool.”

James:“Its really cool but it is more harmful to us.”

Jack:“Joking?Its nothing serious.”

James:“No, its really harmful. It could do great damage to your heart and lungs, and make you smelly. Whats worse ,longtime smoking may make you run slowly...”

Jack: “Are you kidding?”

James:“No, I am serious. So throw away it. Lets play basketball ...”

设计理念:通过这两个小组活动,学生既实践与内化了所获得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又锻炼了自己语用知识的能力,同时还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和思维品质的提升。当然这个过程也可以设计成写应用文的输出模式。如,写信劝说朋友或者父亲等亲人戒烟。笔者认为这些都是有效的应用实践类活动。

(三)迁移创新类活动:在新的语境中开展想象与创造,运用所学语言分析、解决问题

活动:假定你身边的亲人酗酒,身体已经大不如从前,你决定写一封信劝说他戒酒。

设计理念:这一组创新活动是激发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的过程。讓学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学以致用,增强学生的自信,从而促进了英语核心素养的形成。由于时间关系,可布置为课后作业。

三、结束语

教学实践证明,《课标》为我们的教学指引着方向。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引下的阅读教学不应该仅仅是《课标》要求下的特别课型,而应成为高中英语教学的常态,将知识、思维、阅读、实践和创新在课堂中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献臣.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痛点分析与对策[J].中小学外语教育(中学篇),2019(6):1-7.

[2]胡曙中.语篇语言学导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

编辑 张佳琪

猜你喜欢

英语学习活动观困惑
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探索和创新高中英语课堂活动
例谈高中英语课堂中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阅读教学活动设计
小学国学教育之我见
诸事结网,人如困兽
达赖的“困惑”与解惑之道